科學網—德國首次實現同時替代蛋白質中三種天然胺基酸

2020-12-17 科學網
多特性蛋白質定製或稱為可能
德國首次實現同時替代蛋白質中三種天然胺基酸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德國研究人員使用基因密碼工程技術,首次成功地實現了同時用3種合成胺基酸替代蛋白質中的3種天然胺基酸,研究人員表示,通過將人工胺基酸整合入蛋白質中,可以改變蛋白質的特性,讓其出現新的生物特徵。未來,人們或許可以定製各種具有特殊性質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它是與生命及與各種形式的生命活動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物質。蛋白質由胺基酸組成,各種胺基酸殘基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其順序由每個生命體自身的遺傳信息所決定。20種「標準」胺基酸由遺傳密碼所編碼,它們是組成蛋白質的基礎。當然,在實驗室中也可以合成新的胺基酸。

  合成胺基酸的特性與20種標準胺基酸不同,將這些合成胺基酸整合進入蛋白質中,可以系統地改變蛋白質的結構和生物學特性。然而,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只能做到一次將一個合成胺基酸整合進一個蛋白質中,因此,一次只能改變蛋白質的一種特性。

  日前,德國馬普生化研究所分子生物技術專家尼迪傑科·布迪撒團隊能夠同時用3種不同的合成胺基酸替代蛋白質中的3種天然胺基酸,使用這項新技術,遺傳密碼工程和密碼延伸研究領域將更上一層樓。該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德文版《應用化學》雜誌上。

  布迪撒表示,在整合過程中,合成胺基酸將其特性授予蛋白質,研究人員可以合成出僅僅使用目前的20種基本胺基酸無法合成的全新蛋白質。未來,人們能夠定製生產出工業發展所需要的各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可能具有非常奇特的特性,比如,含有化學成分的蛋白質。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利用「人造精子」技術實現蛋白質重要胺基酸的個體水平遺傳...
    因此他們推測,「人造精子」介導的半克隆技術與BE3技術結合,有可能實現特定蛋白質關鍵胺基酸的在體遺傳篩選。  為此,研究人員首先在小鼠胚胎幹細胞系中,通過鹼基編輯器(BE3)的N端和C端同時加上一個核定位序列,建立了高效的單鹼基編輯系統。
  • 【科技日報】我學者發現「仿製」天然蛋白質新路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海燕教授、陳泉副教授研究組在蛋白質設計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成功實現給定目標結構的蛋白全序列從頭設計。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蛋白質由胺基酸構成,按特定順序串聯成長鏈狀生物大分子,鏈狀分子摺疊成不同的立體結構才能從生物體內發揮功能。據介紹,目前能夠摺疊成穩定立體結構、有功能的蛋白質幾乎全部是天然蛋白質。
  • 脂肽類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脂肽類天然產物是由非核糖體肽和聚酮雜合途徑合成的一類抗生素,結構中既含有親水性胺基酸單元,又含有疏水性脂肪鏈,表現出抗菌、抗腫瘤和抗病毒等多種生物活性。脂肽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藥性、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
  • 專家發現胺基酸混合物高效分離新方法—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以下簡稱麻類所)麻纖維產品與加工技術團隊在聚離子液體膜分離胺基酸混合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定點插入非天然胺基酸,Ambrx 用精準蛋白工程助力大分子藥物研發變革
    01 從非天然胺基酸切入,Ambrx 將工程設計革命性引入大分子藥物研發眾所周知,蛋白質構成了生命,大多數的蛋白質僅局限於 20 種天然胺基酸,但這僅有的 20 種天然胺基酸攜有的功能基團數量有限,無法滿足化學、生物科學研究和應用中對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需求
  • 科學家用人工細菌合成非天然蛋白質!
    2019年7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合成生物學家試圖創造具有自然界中所沒有的形式和功能的新生命。儘管科學家們離製造出完全人工的生命形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們已經製造出了半合成的生物體,它們擁有擴展的遺傳密碼,使它們能夠製造出以前從未見過的蛋白質。
  • 生物物理所在蛋白質中光致電子轉移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該研究通過基因密碼子擴展,實現了在活細胞中編碼螯合金屬的非天然胺基酸3-吡唑基酪氨酸,為研究生物大分子中的光致電子轉移現象,及利用生物元件實現高效可控的光致電荷分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電子傳遞(ET)涉及生物體內許多重要的生化過程,包括光合作用等。如何改造生物元件實現高效可控的光致電荷分離,是利用合成生物學手段生產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問題和主要瓶頸。
  • 胺基酸家族(連載15•脯氨酸)
    我們知道脯氨酸有三種形式DL-脯氨酸,L-脯氨酸、D-脯氨酸,通常所說的脯氨酸就是L-脯氨酸,天然存在的一種胺基酸,常溫下本品為柱狀晶體。脯氨酸(L-Proline)是非必需胺基酸,它幾乎存在於所有的蛋白質中,它在體內的含量很豐富,僅次於穀氨醯胺和丙氨酸。身體中的膠原質大約一半包含著脯氨酸。佔身體中蛋白質的30%。膠原蛋白是健康的皮膚、結締組織和骨骼必不可少的。
  • Science:新型電子顯微鏡首次揭示胺基酸的納米結構
    2019年2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在《Science》雜誌上首次描述了使用電子顯微鏡直接識別納米級胺基酸中的同位素而不損壞樣品的結果。這種新的電子顯微鏡技術可以檢測納米級蛋白質重量的細微變化,同時保持樣品的完整性,這可以為更深入,更全面的生命基本構建研究開闢新的途徑。
  • 瓜氨酸(胺基酸家族•非蛋白質胺基酸)
    【身份小貼士】中文全名:L-瓜氨酸英文名:citrulline分類:非蛋白質胺基酸
  • 科研 | 哈佛大學:蛋白質結構、胺基酸組成和序列決定了蛋白質組對氧化損傷的易感性
    為了評估氧化應激對已鑑定蛋白質中胺基酸患病率的影響,我們比較了大腸桿菌和耐輻射奇球菌γ輻射後胺基酸組成的變化(圖EV2)。雖然大腸桿菌中只有7種胺基酸發生了顯著變化,但其中16種卻發生了顯著變化。兩種物種的RKPT中最大的下降是賴氨酸,進一步支持結合賴氨酸是γ輻照下蛋白質氧化損傷的重要介質。賴氨酸有時可以在蛋白質中交換組氨酸,並仍然保持蛋白質功能。
  • 滴雞精中牛磺酸、支鏈胺基酸到底有什麼用?!
    」 → 點選「設為星標 ★ 」熟悉滴雞精的人都知道,滴雞精中含有大量的天然牛磺酸和支鏈胺基酸,那這兩種物質究竟能夠有什麼作用呢?讓我們一起去學習下吧。壹、牛磺酸 一、支鏈胺基酸          蛋白質中的三種常見胺基酸,即亮氨酸、纈氨酸和異亮氨酸的統稱支鏈胺基酸(BCAA),所以又可稱複合支鏈胺基酸。
  • 補充蛋白質對減肥有什麼作用?
    建議首先儘量從天然食物中獲取蛋白質,因為它們是胺基酸、礦物質和微量營養素的天然來源,會幫助你保持更長時間的飽腹感和更全面均衡的營養。但是如果是當你根本沒有時間坐下來吃飯,或者是在劇烈運動後需要快速補充蛋白質營養,在這種情況下,蛋白粉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科學網—蛋白質結構解析:生物學的「聖杯」
    Anfinsen)提出「蛋白質的高級空間結構由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決定」後(他也因此獲得1972年諾貝爾化學獎),人們開始尋找一種能夠預測蛋白質結構的算法,可以精確地從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利用計算機預測出其複雜的空間結構,甚至其由結構決定的功能。
  • 組成蛋白質的20種胺基酸(α-胺基酸)
    現代普遍認為生物是進化而來的,蛋白質是生物進化之初選擇下來的作為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的生物大分子,如此重要而複雜的蛋白質卻僅由20種胺基酸組成,複雜的背後往往是簡單。進化之初為什麼選擇了這20種胺基酸,而且統一是a-胺基酸呢?值得深思,我不知道科學家們是否已經知道了一些原因。        我們還是回到組成蛋白質的20種胺基酸上來吧。
  • 生命的物質和功能基礎——蛋白質和胺基酸,營養學【中】篇
    何為蛋白質和胺基酸?蛋白質和胺基酸在我們人體中佔據怎樣的地位呢?帶著問題一起和小樂了解一下吧! 蛋白質是一種含氮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它存在於一切生物體中,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 第二節 蛋白質分子中胺基酸的連接方式
    第二節 蛋白質分子中胺基酸的連接方式   在蛋白質分子中,胺基酸之間是以肽鍵(peptide bond)相連的。肽鍵就是一個胺基酸的α-羧基與另一個胺基酸的α-氨基脫水縮合形成的鍵。
  • 【新手】要了解蛋白質,首先要了解「胺基酸」
    · 「胺基酸」是蛋白質最基本的單位,其形狀是白色結晶固體,可溶於水。在自然食物中的胺基酸為「L-」形式,化學合成製造的則是「DL-」形式。· 在大自然界,「胺基酸」有50種以上。它屬於三種「支鏈胺基酸」中的一種。· 「Leucine」(白氨酸):也是「支鏈胺基酸」BCAA的一種,增大肌肉與修補肌肉細胞,骨骼,皮膚,以及手術後的復原。· 「Lysine」(離氨酸):幫助肌肉蛋白的合成,鈣質的吸收,抗體,荷爾蒙的製造。· 「Methionine」(甲硫氨酸):甲硫氨酸在體內可轉成「穀胱甘肽」Glutathione,以去除肝毒。
  • 冷凍電鏡首次觀察到單個原子—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Paul Emsley/MRC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冷凍電鏡產生了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圖像,並且首次識別出了蛋白質中的單個原子。據《自然》報導,兩個實驗室5月底報告的這一突破,鞏固了冷凍電鏡作為繪製蛋白質3D形狀的主要工具的地位。 「這是一個裡程碑,這是肯定的。真的沒有什麼可以突破了,這是最後的解析度屏障。」
  • 蛋白質消化和胺基酸代謝
    2.蛋白質的生理需要量·正常成人每日蛋白質的最低生理需求量為30~50g,·營養學會推薦正常成人每日蛋白質的需要量為80g。營養必需胺基酸(9種):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纈氨酸、賴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組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