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本書,重塑英語閱讀的習慣-《How To Read A Book》全浸閱讀

2020-12-08 Tide潮汐英語全浸閱讀

踏上英語學習這條路的中國學生,始發點多是為考試、留學、晉升、職稱、資格、證書此類初衷;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條路也修成了高速公路,充斥各種幫助學生到達目的地的加油站、裝備店、以及擺渡車;中國學生是國際出名的聰明與勤奮,通過特定的培訓方法,可以迅速搞定一門英語考試,獲得令老外咋舌的高分。可惜的是,其中只有少部分人會把英語學習這件事持續進化,把英語從一個溝通工具進化成一條索道,進入由英文語言充分編碼的人文精神花園。

這個遺憾或應回溯到基礎教育;英語言國家的基礎教育,英語的閱讀能力培養是被高度重視,這種能力等同於是我們的語文,是學習其他一切學科的基礎能力,不能不被重視。我們的英語基礎教育,因為應試任務很重,在分數和升學率的要求下,重心大都放在容易被標準化考核的語言基礎規則上,語言能力是次優先級的,更別說英語閱讀能力的結構化培養。家長趨之若鶩的興趣班,在功能層面主要是啟蒙作用,集中在表象的口語聽說交流,比如能和老外說上話,或者是掌握某一類口音,這些對於家長看來是顯性有效的,因為大家都看得見,倍有面兒;而補習班,本質上是一個常規課堂的外擴空間,把本來需要學生自覺自律完成的學習任務,交給補課老師來督促。這些補習班,先不說效果,家長也是情非得已,一是付不起別人都上自家孩子不上的責任,二是付不起孩子放在家裡要管遛還得管教的心力;這些「不得已」班,從英語閱讀能力的結構建立以及興趣的培養角度上,很多時候是負面的反向作用。

而學生英語能力的分流就在這些我們見慣不怪的社會基礎現象上發生,特別是閱讀英語的能力,這種分流的副作用會一直延續到高等教育以及工作。某些留學考試培訓結構能對閱讀起到一定的亡羊補牢效果,畢竟要通過這些考試,是肯定要過閱讀關的,留學考試的設計就是要考量考生能否應對留學學習中大量的閱讀需求。因為短時間要出效果,培訓方法都是打上幾針腎上腺激素然後用一些固有模式抄捷徑去打劫生辰綱,獲得高分提高申請成功率,在這一點上中國學生已經充分證明了能力。但考試之後呢,那些出去的還是要用大量時間和精力惡補閱讀能力,出不去的也就把英語放下了,漸行漸遠。

有朋友問,基礎教育現狀短時間內是不會改變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去讀英語相關的專業,一般人如何培養閱讀能力?我們可以借鑑一下英美兩國的閱讀教育方法。學生在基礎英語教育中以音讀開始(vocal reading),音標、單詞、詞組和句子等都有了一定基礎後,引入默讀課程。這個默讀課程(silent reading)是英語閱讀能力最重要的培養起點,在這個課程中,老師會利用各種材料,包括文學和非文學的精讀與泛讀,建立他們的閱讀能力體系。在這個體系裡面,老師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要學生分段落大意和得出中心思想,那只是眾多手段之一,而是學會如何去解讀文字(decoding words), 嘗試了解作者意圖(finding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理解感情(feeling the sentiment of the writer),以及產生對話與交流(conversation with the author),表達立場(agree or disagree),闡述支撐(Why support/against),最後在閱讀之後站在一個與作者平權的地位去做出評論(critism),在完成以上一系列行為後實現閱讀的真正目的:improve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level to the 「subject」 of the book which the author intended to teach the 「real」 reader。

在進入到這一個系統中去了解他們如何做之前,我們可以先通過一本經典的著作,先來看看英語閱讀到底是要讀一些什麼;由 Mortimer J. Adler 與Charles Van Doren (Joint Author)合著的這一本《How to read a book》,初看書名很多人不以為然,實則這是一本英語閱讀的九陰真經,字字珠璣,句句真言。全浸英語閱讀和大家一起閱讀的英語原著,非這本書不可。這本書在1940年出版,1972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不論什麼時候讀,都不能不嘆服作者對閱讀用心之深,視野之廣。不懂閱讀的人,初探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節省冤枉路。對閱讀有所體會的人,讀這本書可以有更深的印證與領悟。這是一部有關閱讀,永不退色的經典。

1940年版本
1972年增訂版本

作者簡介

莫提默·J.艾德勒Mortimer J.Adler

莫提默·J.艾德勒(Mortimer J.Adler,1902—2001),生於紐約。他在芝加哥大學執教(1930-1952)時,於1946年幫助策劃了「名著計劃」,1952年起任哲學研究所所長。是西方世界偉大名著項目的發起人。以學者、教育家、編輯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譽。主要作品有Art, the Arts, and the Great Ideas (1994)、Adler's Philosophical Dictionary: 125 Key Terms for the Philosopher's Lexicon (1995)等,並擔任1974年第15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而聞名於世。

Charles Van Doren

查爾斯·范多倫(1926-)先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後因故離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編輯《大英百科全書》,一方面將本書1940年初版內容大幅度增補改寫。因此,1972年的新版就由兩人共同領銜。

相關焦點

  • How to read a book - 分析閱讀(五)
    很有意思,文科(liberal arts)的英語名稱中,liberal本意也來自於自由、開明(譯者不忿:理科生也很自由、開明啊)! 在寫作和閱讀中文字規範、邏輯清晰、且以理服人三方面雖然都很重要,但在第三階段我們重心還是放在以理服人上。古人曰知書達禮,人在明事理同時,也須重禮節,用文明方式討論,而非紅衛兵既視感。
  • How to Read a Book a Week? 如何在一周內讀完一本書
    讀公關材料不足以理解一本書,讀書摘要也很不好。 我從來沒有看過準確傳達作者意思的摘要。So how can we read a book or more a week?那麼我們如何一周內讀一本活多本書呢?事實證明,我在大學時獲得的一些建議還是蠻有用的。麥可·希門尼斯,拉丁美洲歷史的教授,是我曾經最好的教授之一。有一天我告訴他,我正在掙扎於閱讀的負荷。
  • 英語閱讀分享:《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
    閱讀文字本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要正確理解作者意思並且有所收穫並不容易。達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對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刻意訓練。怎樣刻意訓練呢?或許你可以讀一讀 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作者是著名教育學家莫提默·J. 艾德勒(Mortimer J.
  • How to read a book - 分析閱讀 (六)
    (興趣請點我們閱讀理念)上一章說了不要為抬扛而抬扛,以及怎樣以理服人。那假設我們充分閱讀了作品,經過深思熟慮和理性思考,依然不認同作者的觀點,該怎麼做呢?在這裡,首先要排除那些沒看懂的人群,不懂就沒有發言權,你所要做的就是安安靜靜地到一邊去把書裡內容搞明白;另外,還要排除作者自己沒把事情講明白的可能,由於作者功課沒做好,讀者看不懂情有可原。
  • How to read a book - 芝麻開門(一)
    比如張媽媽把育兒經驗寫成一本書,李媽媽拿去按部就班就未必有用;但一位教育學家通過研究成百上千位媽媽的育兒經驗,總結出一些普遍現象,對廣泛人群都有指導意義,但他通常不會用很大篇幅來描述細節,比如怎麼換尿片、啥牌子尿布好、吃啥輔食、去啥網站買等等。那麼問題來了:應用書籍就是要幫讀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而我們解決問題的時候沒法概括性或普適性地去解決。
  • 你該知道的英語閱讀習慣
    Always carry a book總是帶著一本書Wherever you go, take a book with you.無論你去哪,帶上一本書。2.Be sure to add to it whenever you hear about a good book, online or in person.列出所有你想讀的好書。你可以在旅行的時候帶上它,寫在一個口袋筆記本裡,在你的個人主頁上,個人wiki百科上,任何地方都可以。一有了好書信息,就把它記在上面,不管是從網上得知,還是從別人那裡了解到。
  • How to read a book - 分析閱讀(四)
    即便是陳述句跟觀點也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係(上一章我們用reading做例子解釋過語言的曖昧,這裡不重複了)。英語中論證特喜歡用一些邏輯連詞(and, if … then, not only … but also,劃重點,必考哈!)組成複合句,表達多重意思(是不是有人在磨牙)?有木有想起英語閱讀理解中人皆恨之的長句子,一些變態長的句子直逼長段落,怎麼讀也讀不懂?
  • 讀書筆記: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思維導圖
    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Mortimer J.Adler & Charles van Doran一個人不應該花四年的時間留在研究所中只是為了學習如何閱讀。四年研究所時間,再加上十二年的中、小學教育,四年的大學教育,總共加起來是整整二十年的學校教育。其實不該花這麼長的時間來學習如何閱讀。如果真是如此,這中間必然出了大問題。
  • 英語流行語:閱讀後遺症 Book hangover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流行語:閱讀後遺症 Book hangover 2014-04-25 13:59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新東方網
  • 2019年12月英語六級作文: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新東方網四六級頻道為備考英語六級的同學們整理了2019年12月大學英語六級作文:如何培養閱讀習慣,希望可以為大家帶來幫助,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英語六級作文: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Cultivate Your Reading Habit   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We may say with cer tainty that the more one reads, the better one unde rstands ; and that thebet ter one understands
  • 【英語每日一課】我讀了一本書《I Read a Book》
    關注成長樹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 在浮躁的時代,如何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完整地看完一篇文章或有始有終地看完一本書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慢生活,慢閱讀。這裡所說的閱讀可不是隨手刷刷訂閱號,也不是匆匆掃一遍微博點幾個贊。▼Always carry a book總是帶著一本書Wherever you go, take a book with you.
  • 經常做英文閱讀報告Book Report的孩子,能力不一般
    它直譯過來是「閱讀報告」,是孩子對一本書的生動再現,對繪本的情節、人物、情感、智慧的理解。,如果是借的書或者自己不想用筆在書上畫,可以用標籤紙做記號,這樣在寫閱讀報告時效率更高。,閱讀完成之後題目大多以這些詞開頭:when,who, where ,what, how, why……,能夠將時間、人物、地點、時間,為什麼等弄清楚,整本書孩子可以說吃透了80%,建議在做閱讀報告的時候從這些角度去寫,就比較清晰全面。
  • 《如何閱讀一本書》:我的另類翻譯之旅003
    在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我發現這本書的行文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一小節的標題,可能是後來加上去的。因為,如果把這些小標題去掉,行文反而更流暢。這一節的小標題,是「What You Can Learn from the Title of a Book」。如果翻譯成「你能夠從一本書的標題學到什麼?」大概沒有多少人會提出異議。
  • 2019年6月英語六級滿分作文: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I therefore suggest that, before you proceed to read any book, you try to find out what others have done before you, that is read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labour first.
  • Cultivate Your Reading Habit 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I therefore suggest that, before you proceed to read any book, you try to find out what others have done before you, that is read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labour first.
  • 閱讀的關鍵是閱讀的目的(英語技巧)
    ,只要認識單詞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這種觀念是不完全對的,閱讀的關鍵是閱讀的目的,也就是你讀這條消息、這篇文章或這本書想獲得什麼,不同的閱讀目的決定你使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對於考研英語複習,真正模擬練習和真正考試中不要把閱讀題當成了翻譯題,當然如果英語基礎不好的話,可以拿歷年閱讀真題來當做練習資料,並詳細學習上面的內容(詞彙、語法、句子分析、出題特點、做題技巧),詞彙不僅僅是遇到不認識的詞彙查一下而已
  • 4個高效閱讀習慣 學習效果翻倍
    4個高效閱讀習慣 學習效果翻倍!There is a right way to read a book for pleasure, and a right way to read a book for learning.
  • 2018年6月英語六級滿分作文範文講解: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I therefore suggest that, before you proceed to read any book, you try to find out what others have done before you, that is read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labour first.
  • 分級閱讀與藍思值、A-Z和 I Can Read
    英語國家分級閱讀機制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好。藍思值、A-Z與I Can Read是我們在分級閱讀中接觸最多的概念。另外,奶爸後面還會定期分享親子領讀過的最有趣的圖書和繪本。每本書可以到lexile網站上去查詢對應的藍思值,也可以自己提交圖書並檢測。A-Z A-Z也是美國小朋友閱讀分級的一種(又叫GRL,即Guided Reading Level)。很多圖書的後面除了藍思值,還標有A-Z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