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士兵和士官軍銜與晉升制度

2020-12-20 騰訊網

解放軍的士官制度可謂一波三折,現在實行的是2009年開始的新制度,士兵分為列兵、上等兵,士官分為下士、中士、上士和四級、三級、二級、一級軍士長。中士、下士合稱初級士官,服役不超過6年;上士、四級軍士長合稱中級士官,服役不超過8年;三級、二級、一級軍士長合稱高級士官,服役可超過14年。

相比之下,美軍的士兵和士官軍銜和晉升制度就複雜多了。這是由不同的建軍思想決定的。

美國陸軍士兵和士官有9級軍銜,從E-1到E-9,E是Enlisted的縮寫,這個不好說是徵兵還是募兵,因為都叫enlist,反正是兵就是了。軍官軍銜的對應簡稱就是O-1到O-10。

在Enlisted裡,分Junior Enlisted(E-1到E-3)和Non-Commissioned Officer(簡稱NCO)。NCO字面意思是「無委任軍官」,說白了就是軍士,更白了就是兵頭。NCO是可以下命令的。除非命令被更高級的軍官否決,不服從NCO的命令是要軍法從事的。士兵就不能下命令了,即使對軍銜更低的士兵。相比之下,軍官是受到委任而指揮部隊的,部隊不是他的,只是委託給他的。兵頭與軍官的關係好比工廠裡的工頭和幹部,更注重日常運作,但不管長遠規劃、方向性決策和人事。

在美軍中,最低一檔的士兵稱為Private,中文就是列兵,簡寫為E-1。據說private一詞來自16世紀,指自願或者與貴族、國王籤約入伍的士兵。在這之前都是直接徵召的。這之後也可以徵兵,但入伍的時候還是要軍隊與應徵入伍之一雙方籤字畫押確認的。

E1到E9的軍銜標誌

列兵是新徵入伍的士兵,只有在基本軍訓期間才有這個軍銜。特殊情況是什麼人犯紀律了,被一路擼到底,這時也可以是列兵。此外,部隊裡或者任何基本軍訓營外是沒有列兵的。列兵沒有軍銜標誌。

談到軍人晉升,就必須知道兩個年限:服役年限(TIS,Time in Service)和在當前級別的年數(TIG,Time in Grade)。兩者對晉升同樣重要。

6個月的基本軍訓完成後,列兵就自動晉升為二等兵(Private Second Class,E-2)了。表現突出的話,可以4個月就晉升倒E-2。如果在入伍前有過軍訓,也可以直接按E-2甚至E-3入伍。二等兵在稱呼上也直接稱為Private,而不是Private Second Class,所以很多人直接把E-2當列兵了。E-2是由軍銜標誌的,就是一道倒V。

二等兵就是實際部隊裡最低一等的新兵。如果不出錯,E-2在TIS一年後、TIG達到4個月後自動晉升到E-3,上等兵(Private First Class,簡稱PFC)。這時已經完成高級軍訓了,算老兵了,也是士兵的主體,但依然是聽命令的兵,沒有任何以老帶新的指揮責任。這也是決定繼續在軍隊裡幹下去還是退伍的關頭。

E-4比較特別,分Specialist(簡稱SPC,不知道譯成什麼,總不能是專家吧?)和下士(Corporal,簡稱CPL)。

Specialist依然是Junior Enlisted,但在待遇上與下士相同。這些一般是有高級技能的士兵,也可以是特殊技能,比如說,軍中文書、翻譯或者照相師、樂師等,也可以是程式設計師什麼的。大學畢業生可以直接按照SPC入伍。TIS達到2年和TIG達到6個月後,自動晉升為SPC,但作為Junior Enlisted,這就到頂了。可以超期服役,但待遇不再增加,除非轉入NCO。

另一方面,下士是NCO的起點,也就是說,下士是最低的有命令權的士兵,可以命令級別更低的士兵。相比之下,待遇相同的SPC是沒有命令權的,不管對方是什麼級別。下士(corporal,CPL)和中士(sergeant,SGT)的軍銜在16世紀就有了。下士可能和一般士兵一樣使用,也可以負責班裡一個戰鬥小組,不僅在戰鬥中負責指揮,也在平時負責訓練、軍容等。要晉升下士,一般需要帶領過戰鬥小組,TIS至少26個月,TIG至少6個月,表現突出可降低倒3個月。也可以從SPC平調過來。

中士(Sergeant,SGT,E-5)是美軍班的核心。中士既可以是班長,也可以是戰鬥小組組長,但總是有點指揮責任的,不再只是聽命令的士兵了。中士也是軍官與Junior Enlisted的界面,非常重要。中士負責屬下的出勤、訓練、軍容、軍紀等,負責清點所有配發的武器和裝具,在戰鬥時負責指揮屬下的行動。下士或者SPC只有在如下條件下才能晉升中士:

- 指揮官的推薦

- TIS達到36個月

- TIG達到8個月

- 參加過Primary Leadership Development Course(PLDC,直譯就是初級領導才能培訓課程)

- 具有高中畢業或同等學歷文憑,或者大專畢業

特別優秀的情況下,可以18個月TIS,6個月TIG。

上士(Staff Sergeant,SSG,也譯參謀軍士,E-6)是中士的向上延申,與中士的職責部分重疊。上士一般擔任班長或者排級軍士。中士晉升上士需要:

- 指揮官的推薦

- TIS達到84個月

- TIG達到10個月

特別優秀的情況下,可以48個月TIS,7個月TIG。

因此,美軍班長至少是3年老兵,很可能是7年老兵。

E-4到E-6就是NCO,但E-7到E-9就成為高級NCO,這就是軍士長了。

不過E-7到E-9隻有三級,這是待遇級別,實際上有六個級別。也就是說,E-7隻有一級,E-8內有兩級,E-9內有三級(包括E-9S)。另一個不同點是:連隊指揮官對軍士長的晉升沒有多少影響,這基本上有陸軍總部決定。還有一個不同的地方:高級NCO有最低TIS的要求,但不再是TIG到年份就晉升,達到要求就晉升,達不到要求多少年也沒用。

高級NCO的譯名比較混亂,這裡只能隨心所欲了。

E-7是Sergeant First Class(SFC),可以直譯為上等上士。一般具有15-18年軍齡。這也稱Platoon Sergeant,直譯排級軍士長。美軍排沒有副排長,排級軍士在實際上執行副排長的職責,但是NCO而不是軍官,在平時管排裡的出勤、訓練、軍容、軍紀,在戰時輔佐排長的指揮,排長不在的時候,代行排長職責。在越戰美軍年代,排級軍士被士兵暱稱為「老爸」,凸顯在排裡的地位。TIS要求至少6年,TIG至少36個月,特別優秀的情況下,可以降低到24個月TIG。

E-8分兩個級別,較低的是Master Sergeant(MSG),這可以直譯為高級上士,這裡Master是特別能幹、專長的意思,也就是俗稱的大師。在稱呼上,還是可以簡稱為「sergeant」。這一般在營旅直屬隊裡擔任分隊長,或者技術專家。在特殊情況下,也可擔任連級軍士,此時儘管軍銜依然是MSG,但稱呼上稱為「First Sergeant」(1SG),儘管1SG本身是比MSG高一級的軍銜。這有點繞,但在現實中不大碰到。TIS要求至少8年,TIG至少41個月。特別優秀時TIG可以降低到30個月。

E-8的較高一級為First Sergeant,可以直譯為首席上士,職責上為連級軍士。對於普通士兵來說,這就是看得見的兵中「霸王老爺」了,更高級的軍士在連隊裡看不見。在德軍裡,這個職位被成為「連隊的老媽」,這老媽不僅管吃管穿,還管打PP,想家想女友了都找他,偷奸耍滑也最怕撞見他。這在某種意義上相當於解放軍的連指導員的工作。難怪被西方軍隊稱作軍中靈魂。1SG的年限要求和MSG一樣,但要連隊有連級軍士這個位置空出來。不一定在本連隊,但必須在陸軍之內競爭上崗。

CSM在陸軍內是很受尊重的,軍官看到都買帳的

陸軍總軍士長直接聽命於陸軍參謀長,軍官看到要向他敬禮的

E-9的分別更細,有兩級「一般」的E-9:Sergeant Major和Command Sergeant Major,還有一級E-9S:Sergeant Major of the Army。

在美軍連營以上,開始有副職,所以營級軍士不再擔負指揮職責,主要是管理士兵的人事事務。TIS至少10年。

較低的E-9稱為Sergeant Major(SGM),可以直譯為軍士長,一般在旅級或更高的機關裡從事士兵人事管理。Sergeant Major即使軍銜,也是管理士兵人事的職務,就是這個道理。在稱呼上,也應直稱為sergeant major,而不能簡稱為sergeant。需要至少3年TIG,特別優秀的話可以降低到2年TIG。

較高的E-9成為Command Sergeant Major(CSM),可以直譯為指揮軍士長。CSM與SGM差半級,稱呼上依然是「sergeant major」,但CSM是營裡的負責軍士長,代表營裡所有的士兵,既負責訓導,也負責向上反應士兵的訴求,相當於營教導員的職責。CSM還是軍旗的保管人,並在營隊列裡作為第一人出列。CSM的要求和SGM一樣,但需要相應單位有空缺。

美國陸軍裡有一個獨特的Sergeant Major of the Army(SMA)的職務,這是E-9S,S為Special。這在整個美國陸軍裡只有一個人能擔任,比通常的E-9高半級,待遇上也更高一點,但還是劃入E-9的大類。他對全軍NCO事務總負責,直接聽命於陸軍參謀長。

美軍還有準尉(warrant officer,簡稱WO),這是屬於軍官但又沒有指揮職責的特殊軍銜,一般為直升機飛行員、資深技術專家或者特種部隊(包括軍內刑警和反間諜),這些準尉具有特定的指揮職權,甚至可以在特定情況下越級指揮。比如說,軍內刑警前來調查的時候,軍官都要聽他們指揮,配合調查。陸軍和陸戰隊技術專家WO一般從相關技術E-6到E-9中選拔,直升機飛行員就沒有這個限制。海軍和海岸警衛隊WO全部從E-7到E-9中選拔,曾經沒有WO-1,直接從WO -2開始,現在恢復WO-1,主要面對網絡戰專家。空軍取消了WO序列。

美國各軍兵種士兵與士官軍銜標誌

海軍、空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與陸軍的士兵與士官的稱呼不完全相同,但E-1到E-9的級別是一樣的。

在軍餉方面,與軍官一樣,每年要根據通脹率調整,級內加薪兩年一次。這些是2019年的。這些都是基本軍餉,還有其他各種津貼,如遠航津貼、戰地津貼、危險津貼等等。這些都應該是稅前的。國內和海外和平地區的官兵要交聯邦所得稅、社會保險、醫保和州稅(如果適用的話),海外戰鬥地區免稅,這也是美軍官兵在反恐戰爭期間對志願前往阿富汗、伊拉克有一定的積極性的重要原因。因為美軍官兵流動部署,徵兵入伍時的地址作為永久地址,而與當前部署地無關。

軍齡2-6年的士兵,這些都是月薪,下同

軍齡8-16年的士兵,E-8不可能低於8年,E-9不可能低於10年,所以這兩個級別的從這張表開始

軍齡18-26年和30年以上的士兵

美國陸軍現有多少各級士兵和士官呢?

美國陸軍士兵和士官數量(2021年是計劃批准數字)

由於只有E1到E3屬於士兵,E4以上屬於士官,顯然,美軍的士官數量大大多於士兵數量。最低級的E4是士兵、士官中人數最多的,班長級的E5也比上等兵更多,上等兵比二等兵多,列兵實際上是人數最少的,形成有趣的橄欖形分布。士官不僅充任指揮崗位,還充任技術崗位,如各種武器系統操作員、電子系統操作員、維修人員、廚師、攝影師等通常是SPC或者更高級的士官,加上參謀輔助人員等,自然數量就上去了。

美國陸軍軍官與士兵/士官的比例大體為1:4。

支持原創,分享、點讚、在看素質三連一氣呵成

相關焦點

  • 解放軍士兵軍銜大詳解!教你識別兵哥哥們的等級
    軍銜是國家賦予軍人的榮譽和等級,它代表著軍人的軍階高低,在軍隊裡軍銜高的為長官,軍銜低的要向軍銜高的人敬禮,服從其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的軍銜又可以分為軍官軍銜和士兵軍銜,其中軍官軍銜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有詳細的講解,想了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直接閱讀。
  • 改革「士官軍銜」制度,晉升次數由最多6次減至3次
    增加了高技術專業士官編制 這次改革,在不突破現行士兵編制員額的前提下,適當增加中高級士官編配比例,相應壓減義務兵和初級士官編制,使我軍士官編制總數有了較大幅度提高。增編的士官主要充實高技術部隊的技術骨幹力量。
  • 陸軍舉行晉升少將軍銜儀式,11名軍官晉升少將軍銜
    陸軍舉行晉升少將軍銜儀式,11名軍官晉升少將軍銜 「人民陸軍」微信公眾號 2020-12-19 09:25
  • 為啥在陸軍中,士兵晉升非常困難,而空軍飛行員個個都是軍官?
    對軍隊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都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在軍隊中,尤其是陸軍部隊中,士兵想要晉升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這種情況在空軍中貌似不存在,因為空軍中每一名飛行員幾乎都是軍官,而這也讓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空軍的飛行員個個都是軍官呢
  • 美國現役軍銜及職務等級你知道嗎?
    其次便是潘興的「陸軍特級上將」以及喬治·杜威的「海軍特級上將」。「六星上將」和「特級上將」之後才是美國著名的「五星上將」。而」五星上將「便等同於各國的元帥軍銜。除去榮譽軍銜不說,美國軍隊規定的現役最高軍銜為「五星上將」,但是只在戰時授予,所以現在美軍中最高軍銜是「四星上將」(等同我國的上將軍銜)。美國軍銜也分為:軍官軍銜和士官軍銜。
  • 士官的軍銜分為三等七級,怎麼區分,工資待遇如何?
    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後,除了部分文職幹部、軍校在校學員和新訓期的新兵沒有軍銜外,軍中的每一個軍人都擁有軍銜。其中,士官軍銜是我軍士兵的專用軍銜,在這之前需要明白士官軍銜和義務兵軍銜之間的區別。義務兵軍銜一般稱為列兵軍銜,其中分為上等兵和列兵兩個軍銜,而列兵軍銜則是我軍中等級最低的軍銜,基本上每一個入伍的士兵都會經歷此軍銜。列兵一般是在服役一年後,才會被授予上等兵軍銜,而義務兵期限2年後,會從士兵中選拔出一批作為志願兵,並重新授予軍銜,這就是士官軍銜。
  • 2019軍人漲薪最新消息:軍人義務兵士官2019漲工資標準
    從2015年1月1日起,解放軍陸海空三軍軍官工資將有較大幅度調整,以陸軍為例,少尉排長月薪約3000元(人民幣,下同),較現時不到2000元增加幅度近50%;校官每月約5000至6000元;海、空軍、二炮部隊軍官收入高於陸軍一倍左右;士兵津貼則增到300元;士官工資一律在原基礎增加 50%。根據解放軍有關條例,解放軍實行軍官職務等級編制軍銜。
  • 西部戰區陸軍10位軍官晉升(授予)大校軍銜
    儀式現場10月11日上午,西部戰區陸軍隆重舉行頒發「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暨晉升(授予)軍銜儀式,通過莊重而簡樸的儀式,激發官兵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根據軍委、陸軍命令通知,近期戰區陸軍17名官兵受發「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1名軍官授予專業技術大校軍銜、9名軍官晉升大校軍銜。戰區陸軍領導出席儀式上午9時整,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了帷幕,戰區陸軍部門以上領導、機關全體幹部,晉升(授予)軍銜軍官及親屬見證著這一光榮的時刻。
  • 解析:侵華日軍「軍曹」的軍銜等級及擔任職務
    我們在關於抗日戰爭的書籍和影視中,經常得見侵華日軍的「曹長」和「軍曹」等稱呼,那麼,這些特別的稱謂到底代表什麼軍銜和軍職呢?日本軍隊的「軍曹」不是軍官,而是「士官」,屬於部隊中的基層骨幹士兵,或可稱為「職業士兵」,其軍中地位和作戰能力普遍高於徵召來的「普通士兵」。
  • 圖解二戰日本軍隊軍銜及標誌
    1870年12月,明治政府下令統一軍制,於是日本仿西洋兵制, 實行將佐等級制度,正式頒布軍銜等級名稱。(上圖)這張明信片顯示了配備在新型九八式制服上的標準軍銜符號(紅色為步兵)。值得注意的是,肩扛步槍的士兵臂上有兩條紅色條紋的精勤章,它是用來授予服役勤勉的士兵的。
  • 士官也分指揮類和技術類!3分鐘看懂美海軍陸戰隊高級士官軍銜
    美國海軍陸戰隊(USMC)士兵軍銜大致分三類:① Junior Enlisted,即年輕應徵士兵,軍銜從E-1到E-3;②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通常縮寫為NCO,即軍士,類似PLA的士官,其軍銜從E-4到E-5;③ Staff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類似PLA的高級士官,其軍銜從
  • 軍媒回顧我軍九十年軍銜制度沿革:必將強化軍銜的基本功能
    抗戰初期和抗戰勝利後我軍兩次醞釀實行軍銜制度許多人都知道,我軍的軍銜制是建國後的產物。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戰爭年代我軍曾兩次醞釀在全軍實行軍銜制度,只是因為受當時戰爭環境和物質條件的限制,這一願望未能實現。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軍銜
    軍銜是軍人身份和等級的象徵,它代表國家授予軍人的榮譽和賦予的職責,對於軍銜的製作來說,二戰期間的德國軍銜可以說是非常精美的,希特勒曾說過只有讓軍人穿上英俊、帥氣的軍裝,人們才更願意參軍,而軍銜作為軍裝上必不可少的部分,德國人自然對其非常重視。
  • 義務兵晉升的士官與士官學校培訓的士官有什麼不同,你們知道嗎
    但是大家清不清楚部隊的士官到底是一個什麼軍銜,是不是部隊的「官」,答案是士官當然不是官咯,士官是在部隊長期服役的士兵,也就是職業士兵。其實士官也不是容易做的,如果在部隊做士官,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義務兵晉升為士官,另一種就是通過考試考取了,考試必須要上士官學校的。
  • 大校軍銜晉升少將軍銜,需要符合什麼條件?
    然而,在我國現行軍銜體系中,大部分軍人的「將軍夢」止步於大校軍銜。不可否認的是,大校軍銜晉升少將軍銜是一個坎兒。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國的軍官主要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士兵提幹,另一種是軍校培養。無論是士兵提幹,還是軍校培養,在大校軍銜之前都是按部就班的晉升。
  • 部隊中的士官有機會晉升為軍官嗎?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想要當一名將軍,首先就要成為一名軍官,不僅僅是義務兵想考軍校和提幹,士官也有同樣的想法和追求。部隊中的士官晉升為軍官,主要有以下這幾條途徑。第二,優秀士兵提幹(保送入學)這是士官晉升為軍官的主要途徑,如果能在義務兵的時候榮立一個三等功,那麼轉士官之後被提幹的可能非常大。普通士兵在部隊想要提幹,有一定的條件限制,第一是年齡,第二是要立功。
  • 黃埔軍校與保定軍校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區別與聯繫
    在民國各路軍隊中,各級軍官的基本來源分為四類:黃埔軍校畢業生、保定軍校生、日本軍校留學生、各地自辦的講武堂畢業生,其實在此之上,還有一個高級軍事人才的培訓機構「陸軍大學」。那麼,除去像四大講武堂之類的地方軍校之外,保定軍校、黃埔軍校、陸軍大學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學制學科建設上,以及軍事專業傳承上,到底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 清末怪異的新建陸軍軍銜制度
    新建陸軍建立軍銜制度開始於1904年12月清政府批准練兵處和兵部的「另定新軍官制」方案,到1911年最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軍銜體系。軍銜制度同過去清軍的等級制度相比,在等級設置上的變化是,改變了過去武職階品一列到底的敘位方式,而採取了區等分級的形式,即軍官「區為三等,析為九級」,軍士和兵各分三級,加額外軍官,共汁六等十六級。
  • 為何戰機飛行員都是軍官,沒有士兵?為何飛行員軍銜比其他兵種高
    為何戰機飛行員都是軍官,沒有士兵?為何飛行員軍銜比其他兵種高這個不是你的感覺,本來就是這麼個情況,飛行員全部是軍官,而且飛行員的晉升是非常快的,只要能夠正常飛行,到師級一點問題都沒有。無論是空軍、還是海軍,亦或者陸軍、武警等兵種,其諸多飛機裝備的駕駛都需要進行專業的嚴格訓練方可掌握這種駕駛技術以及作戰技術。
  • 飛行員全有軍銜,為何飛行員都是軍官,沒有士兵
    飛行員全有軍銜,為何飛行員都是軍官,沒有士兵一開始無人機操作人員只能從現役飛行員中挑選,因為無人機的佔位,攻擊都需要有戰術經驗,不是像打電子遊戲那麼簡單。所以現在基本都從士官中,培養專業的操作人員。讓停飛/退役的飛行員做無人機操作手那是發揮餘熱,從士官裡選拔無人機操作手,縮短培訓時間,降低培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