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能做到不「隨波逐流」嗎?

2020-10-20 陳小劍

陳小劍的第 103 篇原創文章

「一個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識的貧乏,

以及俗氣成正比。」

                            ——叔本華

所謂隨波逐流,是指一個人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隨著他人或大眾走。

似乎我們每個人都曾陷入過這樣隨波逐流的「怪圈」中:

看到別人都在刷某某電視劇了也跟著刷起來,

看到別人都去健身房辦卡也跟著去辦了,

看到別人買了某某新潮鞋子也跟著去買了,

看到別人炒股也跟著入市炒股了,

看到別人都在考公務員也跟著去考了,

……

而結果往往是,

要嘛刷完電視劇後發現其實也沒那麼好看而後悔浪費了很多時間,

要嘛辦完卡後發現其實也沒那麼想要健身最後一次都沒去了,

要嘛買回鞋子後發現其實也沒那麼喜歡後悔浪費了不少錢,

要嘛入市炒股後發現其實也沒那麼簡單而虧了一大筆錢,

要嘛考上公務員後發現其實也沒那麼好而後悔不已,

……

即便是如此,當下次看到別人在做其他事情時,可能還是又會忍不住跟著去做,很難做到不「隨波逐流」。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隨波逐流也有利有弊,以上列舉的都是比較極端的例子,事實上不少人因為隨波逐流反而收穫不少成果,但總的來說,隨波逐流更容易帶來負面的影響

那麼,為什麼大眾會有「隨波逐流」的行為呢?

其實,和「從眾心理」有關,它是一種為適應群體的要求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和信念的心理,而由「從眾心理」指導的行為就叫「從眾行為」

從眾行為,小到看到別人在路邊圍觀也跟著過去圍觀,大到上面提到的比如擇業的例子。

當然,這種從眾行為也不是每每都奏效,因為「從眾思想」發生的力度也有大小之分。

心理學中有相關研究,並總結出以下四個規律

1、人們的從眾思想與群體規模成正比,群體規模的意見越大對個體產生的壓力就越大,就越容易迫使個體產生從眾思想。

2、個體的從眾傾向與群體凝聚力成正比

3、個體的從眾傾向與其在群體中的地位高低成反比。一般來說,地位越低的人越容易產生從眾行為,地位越高的人自認為自己經驗豐富、能幹和自信,反而不容易產生從眾行為。

4、不同類型的人,從眾行為的程度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女性從眾多於男性,性格內向、自卑的人多於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於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齡小的人多於年齡大的人,社會閱歷淺的人多於社會閱歷豐富的人。

因此,雖然人類與生俱來的心理作用,或許我們很難做到不隨波逐流,但我們可以根據這四個規律,利用逆向思維讓自己儘量降低從眾、隨波逐流的概率,比如:

通過不斷嘗試和實踐豐富自己的經驗和閱歷;

通過學習知識和掌握思維模型來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通過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來控制「從眾思想」;

等等。

其實,隨波逐流本身不可怕,怕的是隨波逐流後的平庸!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專科生真的有那麼差勁嗎?並不是,差勁的是你隨波逐流和不努力
    考得去大專就是因為高考考得不好,但家裡也不讓我復讀,不去專科就要進入社會了。高中的時候我學的是文科,平時成績還可以,如果正常發揮是可以去個二本學校的。但意外就是發生了,成績出來後離二本線差4分。我當然是不甘心,讓我復讀一年我有信心考上本科。
  • 現在社會很黑暗,我們也應該隨波逐流嗎?
    現在社會很黑暗,我們也應該隨波逐流嗎?看著同學請老師吃飯,老師給高分,你還努力學習嗎?
  • form你會!「隨波逐流」的英文你怎麼能不知道?
    form你會!「隨波逐流」的英文你怎麼能不知道?附【form詞根思維導圖】幫你縷清思路,輕鬆記單詞!
  • 李艾「分娩不應該痛」,你真的能做到嗎?
    原創 | 孕事摘要:無痛並不是真的不痛!你是因為什麼原因沒打無痛呢?沒有無痛,真的讓她非常痛,而對於打無痛,李艾覺得:能不痛為什麼一定要痛呢。「現在有很多的說法,其實給媽媽,給女人太大壓力了,說什麼你要痛過你才知道當媽媽的偉大什麼的,我特別不喜歡這句話。」
  • 大雨漫城,為什麼公交車能破浪前行,而小轎車只能隨波逐流?
    大雨漫城,為什麼公交車能破浪前行,而小轎車只能隨波逐流?每到夏季多雨的時候,一些城市如果排水系統稍微差一點,就會出現大雨漫成的情況。這個時候,在路上看到的差不多是公交車在破浪前行,而有的小轎車還能頑強地前進,而有的小轎車仿佛就像在水面上飄著一樣,隨波逐流。而車子能夠工作的最重要東西就是裡面的發動機。而進水的地方經常就是發動機的進氣管道。進氣管道進水了,發動機才會停止工作,甚至報廢。這個進氣管道的位置大多在汽車的前身車標位置。
  • 佛教:有福之人,都能做好這「六度」,你能做到嗎?
    佛教:有福之人,都能做好這「六度」,你能做到嗎?「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法門。是菩薩所修之法。「度」的梵語謂「菠羅密」。其涵義是:「從此岸渡到彼岸」,使眾生脫離苦海,了脫生死,圓證佛果。
  • 真的能利用故事機,做到萬眾趣學嗎?
    故事機真的能夠做到寓教於樂嗎?相信很多父母給孩子買故事機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父母自己喜歡得不得了,孩子對故事機無動於衷。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對此深有體會。我們家「大寶」也使用過最早的故事機,哪怕當時花了我半個月功能工資,但是他並不買帳。
  • 網友:生娃不是因為喜歡,一切隨波逐流,有天生不喜歡孩子的嗎?
    人們總是覺得所有人都該順著一個大方向隨波逐流,什麼時候上學什麼時候畢業,什麼時候戀愛,結婚,生子順理成章。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就會蒂斯他人有毛病不正常,我身邊很多女生拒絕結婚,甚至婚後不願生孩子,因為這樣沒少被外人吐槽。其實我覺得吧,為啥非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別人身上,喜歡孩子的就生,不喜歡的就不生不挺好嗎?
  • 真的不想隨波逐流,20萬來輛不一樣的豪華
    如果10年前對高級車的印象是奔馳、BMW和奧迪的話,現在基本上都是街車的代名詞,隨著當時高級車和高級車的價格的提高,很多人已經不想隨波逐流,握20萬,想個性,又豪華,那該怎麼選擇呢?沃爾沃60L2017款2.0T自動T4智遠版一提起沃爾沃,腦海裡就浮現出「安全」這個詞,沃爾沃在安全方面造詣很高,其他品牌都比不上,各種汽車的安全評價如果不拿到第一位就無法發揮,沃爾沃對安全的執著在60L也充分發揮了出來,各種主動的、被動的安全配置受到車內人們的保護,60L的外觀雖然不誇張,但是纖細的設計讓人感受到保守而典雅的魅力
  • 未來兩周,自有主見,不會改變,愛情抉擇,堅持內心,不隨波逐流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自以為是,不會改變,愛的選擇,摩羯堅持內心,不隨波逐流。金牛座金牛座的人非常固執,同時又非常獨立,他們非常固執。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自以為是的金牛座不會改變,愛的選擇,堅持不懈,不隨波逐流。水瓶座水瓶座的人比較特立獨行,他們也很固執,只要自己判斷的事,不管是對還是錯,他們都會堅持到底,有一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感覺,無論做什麼事,還是在感情中,他們都會堅持自己的想法,判斷的事一定會頭頭是道,即使自己做的不好,也要去探尋。
  • 2021屆上海閔行區高三一模作文《特立獨行與隨波逐流》範文8篇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 800 字。未因獨行而不附眾(63 分)沉淪於快節奏時代,為了賺取更多的名利與認同,隨波逐流成為了行為選擇的代名詞,因而, 刻意的特立獨行,是否能避免隨波逐流,這一問題令我們深思。誠然,特立獨行似乎呈現出一種積極的態度。
  • 巖板真的可以做到彎曲嗎?告訴你所不知的真相了!
    巖板真的可以做到彎曲嗎?巖板真的可以做到彎曲嗎?柔韌性是巖板區別於瓷磚大板的重要原因,它能夠經得起切割、鑽孔、打磨等深加工,不像瓷磚大板深加工時經常出現崩邊、開裂等情況。巖板真的可以做到彎曲嗎?巖板真的可以做到彎曲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問題點」所在?
  • 「課後服務」,真的做到自願了嗎?
    「你家娃兒參加課後服務了嗎?」其中一名家長問。「本來也打算不參加的,後來想想還是交了錢,聽你這麼說,還幸好我們參加了」。「我們也是怕娃兒在學校受到不公平待遇才參加的。」甚至還無意聽一些家長說起,有些班級老師還是家長會上說,每個月180元的課後服務費完全和老師的付出不對等,因為孩子在校外輔導都是按小時算。聽到此言論,真的讓筆者感到挺驚訝的,原來課後服務還可以如此做類比的。
  • 二胎時代,你真的能做到不偏心嗎?
    孩子本來就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的,如果再有人用一些語言嚇他,即使大人認為是開玩笑也不可以。比如說「媽媽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爸爸更喜歡妹妹」這樣的說法,就會讓孩子覺得弟弟(妹妹)的到來是一件特別恐怖的事情,就會對二寶變得很排斥。
  • 人生是逆命,也是隨波逐流
    雖然是槍手,但這是真的可以寫字賺錢,所以他特別開心,寫稿飛快,一天萬字屬於基礎操作,最高一天寫出過3W字,不睡覺擼稿更是常態。能靠寫字賺錢,簡直是夢想照進現實。而且由於不署名,所以寫起來也是天馬行空,百無禁忌,腦洞瞎JB開。
  • 你真的理解「三十而立」嗎?那又做到「三十而立」了嗎?
    你真的理解「三十而立」嗎?那又做到「三十而立」了嗎?很多人具有判斷的能力,但是一到了下決心做事的時候,就又會猶豫不決,又開始了徘徊,到底該不該做,做了之後會有效果麼?會達到我想要的目的麼?又或者是,在做的途中,遇到了些許的困難,就會在想,這個不適合我;我做不了這些東西;我的決定可能是錯誤的。
  • 你真的了解孩子嗎?這些你做到了嗎?
    你有多了解孩子?這個問題,如果換成以前的我來回答,我一定會自信滿滿地回答道「我兒子,我不了解誰了解?」我把它歸因為是兒子的不認真,不然為什麼別人可以做到並且做好的事情,他卻做不到呢?直到後來參加了「興智守護計劃」,我才認識到兒子的問題,並不是他不曾努力過,而是我們父母拉了後腿。
  • 正確的金錢觀,你真的有嗎
    是不是我賺的錢越多越好,我所做的工作即使把自己累垮了,雖然能賺到更多的錢,但是自己還是持續地想堅持做下去,這樣的狀態持續到人生末期,你會覺得當初的自己很可笑,奮鬥大半輩子,就是存了些錢,沒去體驗自己該去體驗的人生,人生就是一段體驗的過程,錢能給你帶來一定程度上感觀的享受,但是有很多錢不能給你帶來的,比如說健康,你不持續地去奔跑去運動,只知道用你賺來的錢去胡吃海喝,最後失去了健康的身體,而這一切也是因為你賺的錢多導致的
  • 他能做到飛機上改試卷210份,而你能做到半小時陪孩子嗎?
    孩子真的願意上補習班嗎?孩子真的可以自食其力了?孩子真的可以享受孤獨了嗎?……相信答案大多都是否定的。因為孩子們其實更多的是需要你們的陪伴,什麼補習班,什麼興趣課,難道他們真的想上嗎?這便是做家長的為了孩子的未來而努力做的規劃。羊媽的朋友是某家教育培訓機構的校長,她對於補習這件事情,有著別樣的看法。
  • 不論男人還是女人,真的能做到原諒背叛自己的人嗎?別做夢了!
    正是由於這種思想的泛濫,導致了目前我們的現實婚姻中出現了太多的情感的悲歡離合:有些人,明明有一個溫暖的家庭,但卻因為長久的相伴後缺少了新鮮感而背叛了自己的愛人;有些人,明明是因為愛情而結婚的,因為婚後的平靜如水的日子而耐不住寂寞,所以也走上了一條「拋棄愛情,尋找新歡」之路;有些人,或許婚姻真的沒有愛情,所以生活在婚姻的水深火熱之中。然而,由於有太多的牽掛和不舍,所以不能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