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1元享受463元消費,月入數萬的「羊毛黨」是怎樣一種存在?

2020-12-25 合肥網

  「上午用銀行送的消費碼免費吃了冰激凌,之後在超市用10次積分換購了300元商品。午飯刷信用卡,半價吃大餐。飯後搶了電子優惠券,18元看電影。坐地鐵回家時,用『掃碼有禮』在自動販賣機上買了兩罐檸檬茶,總共2元。今天共消費51元,享受了價值463元的消費體驗。」這是網上廣為流傳的關於「羊毛黨幸福生活」的經典描述。

  熱衷於搜集各大電商、銀行、實體店等平臺的優惠促銷信息或免費服務,用相對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獲得物質實惠,這種行為被形象地稱為「薅羊毛」,而喜歡「薅羊毛」的群體則被調侃為「羊毛黨」。

  從最初的搶奪免費福利和優惠券,到近年來扎堆P2P網貸平臺,「羊毛黨」逐漸從分散個體向組團集聚發展,甚至形成了有組織、有規模的職業「羊毛黨」。

  靠註冊返現和賺佣金月「薅」千元

  打開手機刷優惠信息,是「羊毛黨」陳一菲每天必做的事情。

  在陳一菲經常瀏覽的「薅羊毛小分隊」微博頁面上,《工人日報》記者看到,從手機膜到玫瑰花,從考研詞彙到家居用品,各類優惠信息琳琅滿目,而她需要做的就是,看見便宜「好貨」趕緊出手。

  除了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陳一菲還熱衷參加領取免費福利、搶紅包、贈話費等活動。

  在陳一菲眼中,「羊毛黨」是「精打細算」且善於獲取信息的人。她加入了好幾個網絡社交群組,大家在這裡共享優惠資訊,有「羊毛」一起「薅」。

  去年12月,陳一菲被朋友拉進了一個叫做「網貸羊毛黨」的QQ群。群裡共有近400名成員,每天人數都在增加。

  「3天新手標:3000立返30,5000立返50,10000立返80」「10000十天收益120,一個月收益350」……起初,群裡刷屏的「行話」讓陳一菲「一頭霧水」,不過她很快摸清了其中的「套路」。

  「簡單說,就是一些P2P網貸平臺註冊、綁卡後可以返現金或者贈送體驗金,邀請新用戶註冊還可以獲得額外獎勵。」陳一菲舉例說,比如,平臺規定新用戶實名註冊後贈送15元,滿20元可以提現。「羊毛黨」就會通過籤到、做任務、分享等方式,賺滿20元成功提現。而一般邀請新用戶註冊的佣金每單在5元~30元不等。

  幾個月來,陳一菲通過註冊返現和賺佣金的方式,每個月能「薅」到千元左右的「羊毛」。

  職業「羊毛黨」為平臺導流

  記者在幾個「羊毛黨」QQ群裡觀察一周後發現,這個群體有著獨特的生態:發布信息的職業「羊毛黨」和散客「羊毛黨」共生共存,利益纏繞。

  散客「羊毛黨」常常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遊走於各個「羊毛群」,有羊毛就「薅」一把,主要靠註冊返現、邀請獎勵和渠道返利賺些小錢。掌握「羊毛聯盟」資源的「領頭羊」則在群裡充當「意見領袖」,依靠不斷壯大的「羊毛黨」隊伍刷單刷量獲取高額收益,而在職業「羊毛黨」的背後往往有專業運作團隊支撐。

  記者在一個名為「P2P薅羊毛客」的300人QQ群裡,詢問了一位網名為小婷的職業「羊毛黨」。她表示,自己手中這樣規模的群組有4個。

  據小婷透露,為聚攏人氣、吸引投資者,不少P2P網貸平臺在發展初期或者活動期間都會主動對接「羊毛黨」團隊,求被「薅」。「這就相當於同一個品牌在不同的網購平臺都有網店,這些網店最終都在為同一個品牌導流。」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一些職業「羊毛黨」可以月入數萬元。而一些瘋狂刷單者會用幾百個手機號、身份證、銀行虛擬卡對同一活動進行狂「薅」。

  平臺「反薅」「羊毛黨」捲款跑路

  P2P網貸平臺想藉助「羊毛黨」推廣產品,「羊毛黨」想利用平臺優惠活動謀利,在看似「雙贏」的合作關係背後,卻有著「相愛相殺」的糾結與矛盾。

  一方面,「羊毛黨」在為P2P平臺帶來高人氣的同時,也存在惡意組團「薅羊毛」、誘發平臺擠兌的現象。事實上,大多數「羊毛黨」並不會真正轉化為平臺用戶,他們帶給平臺的往往是人氣爆棚的假象。而此時,由促銷政策引來的大量「羊毛黨」短期套現很容易讓平臺運營出現問題。此前,融金所、網信理財等平臺均公開表示自己是「羊毛黨」的受害者。

  另一方面,P2P平臺「反薅」「羊毛黨」的情況也並非孤例。個別平臺在瀕臨倒閉時會通過密集推出大量投資或註冊優惠等方式,吸引「羊毛黨」入場,隨後捲款跑路。一旦踩雷,「羊毛黨」不僅佔不到便宜,還會元氣大傷。同時,由於平臺投資有約定期限,而這段時間也存在平臺捲鋪蓋走人的風險。

  去年以來,P2P平臺拉開行業合規整改大幕。與此同時,各大平臺紛紛降息,多家長期高返平臺相繼出現逾期或提現困難,寄生在P2P平臺的「羊毛黨」群體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

  在「羊毛黨」的社群裡,各類「羊毛」信息仍在此起彼伏地閃爍著。不過,不論是散客「羊毛黨」陳一菲,還是職業「羊毛黨」小婷,她們都清楚,對於P2P網貸平臺,過去那種高收益和高返利的燒錢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相關焦點

  • 揭秘月入數萬羊毛黨 用幾百個身份證薅羊毛
    [摘要]「上午用銀行送的消費碼免費吃了冰激凌,之後在超市用10次積分換購了300元商品。午飯刷信用卡,半價吃大餐... (原標題:揭秘月入數萬羊毛黨:用幾百個身份證對同一活) 「上午用銀行送的消費碼免費吃了冰激凌,之後在超市用10次積分換購了300元商品。午飯刷信用卡,半價吃大餐。飯後搶了電子優惠券,18元看電影。坐地鐵回家時,用『掃碼有禮』在自動販賣機上買了兩罐檸檬茶,總共2元。今天共消費51元,享受了價值463元的消費體驗。」
  • 政府消費券被羊毛黨盯上是什麼意思?「羊毛黨」偽造消費與商家合作...
    【政府消費券被羊毛黨盯上】近期,多地採取消費券補貼方式促進消費回暖,但記者調查發現,伴隨搶券熱潮,一些「羊毛黨」利用監管、技術漏洞,將消費券套現、交易,獲取利益。目前,這一現象已經引起監管部門警惕,多地正不斷完善消費券使用辦法。鄭州等地針對這類現象發布通告稱,將追究消費券套現者的相關法律責任。「羊毛黨」偽造消費,與商家合作套現。
  • 8月起線下信用卡消費或不享受積分
    從8月起,線下刷信用卡消費可能不再享受積分了!近期,多家銀行的信用卡中心發布公告稱,調整信用卡積分權益,包括增加不累積積分商戶、縮減信用卡積分權益、收緊航空裡程兌換規則等。有分析人士指出,因為疫情影響,銀行信用卡業務受到較大衝擊,特別是逾期的增加,給銀行敲響了警鐘,為此銀行需要規範用卡行為以節約成本。
  • 「0元購」陷阱:「羊毛黨」要反思,平臺別甩鍋
    如「0元購」的斐訊路由器,用戶花399元購買了這個路由器之後,會得到一個專屬K碼,再到另一家叫聯璧金融的平臺上激活,就成了這家P2P公司的客戶,資金在平臺上「沉澱」一定時期後,就能返還給客戶,甚至還有利息。這種「天上掉路由器」的好事,直到聯璧金融在上個月底被上海警方立案偵查而終止,很多消費者血本無歸。
  • 2019大學生月均消費1197元:形象花銷佔比最高 網友感嘆不夠花
    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9大學生消費理財觀數據》調查顯示,大學生月均消費1197元,形象花銷佔比最高。調查顯示,2019年中國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花銷(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達到了1197元。
  • 羊毛黨佔領拼多多!100元無門檻抵用券隨便領,一晚上被褥了200多億?
    據悉,從20號凌晨開始,拼多多出現了一個超級大Bug,用戶可以領取100元無門檻券,而且是領取,不是搶購。專職羊毛黨發現了這個大Bug,半夜打電話喊人薅羊毛!有人已經領了上千張100元無門檻券,怕被抓進去過年於是把領券方式公布於眾,於是大批用戶開啟了薅羊毛節奏。
  • 仿冒「科顏氏」面霜20元出售463餘萬元偽劣調製化妝品流入市場
    通過調配原料配方、仿製商標標識等一系列方式,僅用三年時間,售出四百餘萬元。1月3日,封面新聞從上海高院獲悉,日前該院對許某等9人犯假冒註冊商標罪、王某犯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案進行二審公開開庭,維持原判,許某等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最高4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最高220萬元。庭審現場。
  • 「羊毛黨」攻陷支付寶等網際網路平臺
    在網際網路,「羊毛黨」可謂無處不在。  所謂「羊毛黨」,目前在網上經常被引用的一種解釋是,「羊毛黨」是指那些專門選擇網際網路公司的營銷活動,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換取高額獎勵的人。  據媒體報導,去年年末支付寶推出賺錢紅包活動,初衷是普及行動支付,吸引更多新用戶,同時也毫無懸念地引來大批「羊毛黨」。
  • 50元移動充值卡為啥偏賣51元
    近日,滬上不少移動充值卡零售點不約而同抬高了出貨價,上漲額度基本為1元。換句話說,現在市民往往需付出51元,才能為手機充上50元。在調查中記者發現,除了本市移動營業廳仍保持原價外,幾乎市面上大多數零售店都參與到這次漲價中,而他們的理由是「批發價上漲」。   50元面值的充值卡是否可賣51元?
  • 免費流量被搶 黑卡薅"羊毛" 運營商遭遇"羊毛黨"
    在得知中國移動愛流量於2016 年 12 月 10 日至 2017 年 1 月 6 日,推出「答題尋寶送流量」後,她幾乎每天都會嘗試刷新應用去答題搶流量,但均以失敗告終。  12 月 14 日,《 21 世紀經濟報導》曝出,謝方久攻不下的流量,竟早已被類似「答題尋寶」的搶答軟體刷走了。據稱,「答題尋寶」對接了 4 萬多個黑卡手機號,每個手機號都在愛流量註冊一個帳戶並參加答題活動。
  • 千個主流品牌聯手讓利部分消費者花51元可買專屬產品
    今日,杭城老牌建材市場——佳好佳居飾商城(以下簡稱:佳好佳)傳出消息,4月29日—5月1日期間將舉辦中國(杭州)2012基礎建材大型訂貨會。屆時,市場所有品牌將參與讓利,推出眾多優惠活動:1000家主流品牌產品1折起特賣、「新人」「新房」「勞模」51元買斷專屬產品、一線大牌現場限時限量搶購,更有精美禮品免費送,空調、洗衣機、液晶彩電現場抽獎等精彩活動。
  • 「雙11」也是「羊毛黨」的節日:薅羊毛的土壤為何越來越多
    「羊毛黨」和商家平臺之間,存在著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文:本刊記者 任慧媛 責任編輯:李靖萬眾矚目的「雙11」購物節落下戰幕,天貓以4982億成交額(11月1日-11日)刷新了紀錄,比2019年同期業績增長26%。
  • 雙十一背後,拼多多的「羊毛黨改革」
    雙十一期間,拼多多推出贈送百元現金的活動。新玩家點開連結後,會一次拿到70或80元的積累,轉發別人幫著砍兩刀,基本能拿到97或98元。然而事實證明,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拼多多的最後兩塊錢。拿到98元後,拼多多的套路才真正開始:朋友幫砍一刀的所獲迅速降低到0.01元,拉一個新用戶為0.2-0.3元。
  • 交行沃爾瑪10萬積分兌換刷卡金從1000元降至150元
    交行信用卡 沃爾瑪10萬積分只能兌換150元刷卡金記者從交行信用卡官網獲悉,自2020年1月1日起,該行對沃爾瑪信用卡的刷卡權益進行調整,權益縮水。記者了解到,此次調整涉及門店消費的刷卡金返還、每周五刷卡消費的秒減比例,但重頭戲是積分計劃。
  • 2019大學生消費報告:人均月消費1197元!「雙十一」人均1012元!
    而就在近日,某調查機構發布了一則《2019年大學生消費理財數據分析報告》,迅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而報告中最令人關注的數據,就是關於「大學生的人均消費水平」!在此份報告中,列出詳細數據說明,中國大學生人均消費為1197元!並且報告中還顯示了一組數據,就是在這個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大學生人均消費1012元!
  • 拼多多出現大BUG,免費發放100元無門檻券,被羊毛黨薅200多億?
    其實從拼多多發展到現在,就一直有不斷的各種優惠BUG,但是之前的都比較輕,並沒有引起很嚴重的後果,所以很多的羊毛黨就一直盯著這個機會,幾乎每次都會被羊毛黨薅不少的羊毛,這種事情對於一個剛剛發展起來,自身的維護水平還不太好的平臺來說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畢竟就算是淘寶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 浙江大學生每個月花多少錢?超2000元的佔近三成
    「你知道現在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要多少嗎?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近日,浙江省某高校公眾微信號發布的《在大學,每月生活費1500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大學生朋友圈裡轉得火熱。該文指出經過投票調查發現,浙江高校學生每月花銷佔比最多的是在1200-1500元之間,其中每月花銷2000元以上的也達到了26%。
  • 26元買4500斤臍橙?UP主帶上萬粉絲「薅羊毛」,逼得果農求饒
    26元能買到4500斤臍橙,約0.6分錢一斤?11月7日,疑似一家「果農」網店錯將臍橙價格寫成「26元4500斤」,被「羊毛黨」短時間「薅」出近700萬元訂單,導致該店關店並發致歉信「下跪」求饒。此事被曝出後,澎湃新聞嘗試聯繫該店店主,但未成功。目前該店鋪頁面已無在售商品。
  • POS機刷卡套現被訴 羊毛黨別再動歪腦筋了
    「免費辦、低手續費」推銷pos機,博某代理公司為羊毛黨(指信用卡套現人員)提供便利,不僅賺取手續費,還扣押返現錢款,教客戶向銀行申請拒付退款,導致pos公司損失銀行備用金200餘萬元。2020年5月9日,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定,戴某、唐某構成非法經營罪,單某、史某、陳某等11人構成詐騙罪,對13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近日,法院審理該案後,對13名犯罪嫌疑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至三年不等,並處罰金。2018年6月,博某公司代理某品牌的pos機,並向羊毛黨推銷,方便他們進行信用卡套現。
  • 當代大學生月均花1197元?網友質疑調查真實性
    那麼,大學生的生活費都花在哪裡?數據表明,除基本夥食費外,包括鞋服、首飾、化妝品、美容美髮等在內的形象消費,成為每月總消費比重前三位中大學生選擇比例最高的一項,佔比達到了62%。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其次,包括戀愛、聚會、旅遊、看電影等活動在內的社交和娛樂消費,佔比為51%,學習上的消費則排到第三位,佔到50%。數據顯示,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自「父母或親戚提供」(70%),其次是「打工兼職或創業」(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