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訪談簡介
對於大部分投資者來說,財報是重要的信息來源,如何讀並讀懂讀透是關鍵。只大談商業模式,不實際細細研究財報的投資者都是耍流氓。
距離4.30還有一段 時間,心儀公司的財報是否已經發布?面對動輒幾百頁的財報,報表上的一堆抽 象數字,是不是如讀天書?
讀財報如何入門?財報究竟該怎麼看?讀財報如何進階?如何從財報中抽絲剝繭,一層層發現公司的真正價值?如何避免踩雷,什麼樣子的公司應該一票否決?如何發現機會?好公司如何通過財報進一步驗證?
本期我們邀請到了前跨國公司財務高管,現$私募工場(明資道一期)(P000375)$私募基金經理@明資道做客雪球訪談,與大家共同探討。
訪談正文:
[問] PEN叔:
對@明資道說:如何通過財報看企業的商業模式?
[答] 明資道:
回復@PEN叔: 如果是做價值投資,股票、公司分析的「門」應該是投資者的生意頭腦,或者說是商業洞察力。因為價值投資說買股票就是買生意,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買股票其實也就是做生意吧。所以,股票分析要入門、上道,就要 把你自己放在公司股東、公司總經理/管理層的位置上,去看公司的生意應該如何運 營、如何管理、如何發展。投資者自己對財經、商業、財務等話題、書籍很有興趣,多讀多想,慢慢可能就可以找到一些感覺吧。這得看自己的興趣,可能也有天賦的成 分在裡頭吧,理解企業的商業模式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問] dengpudun:
對@明資道說: 看財報要重點看哪些項目?如何學會看財報?
[答] 明資道:
要學會看財報當然首先需要具備基本的財務會計知識,尤其是會計報表之間的鉤稽關係和關鍵財務指標的計算和分析。但財報,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年報,其實內容很豐富,除了幾張財務報表外,董事長/總經理致股東的信、公司管理層對公司戰略的描述、過去一年的經營情況分析和總結,對未來一年的計劃等內容都需要重點關注。即使是財務報表,重點也不是在報表的數字,而是更詳盡的財務報表附註裡的細節。
[問] 楓林集:
對@明資道說:你好,兩個問題啊。1.您在看財報時會重點關注哪些方面或指標數據?2. 企業在併購時會產生大量商譽,通過財報能否判斷是否有計提商譽而暴雷的風險? 多謝分享!
[答] 明資道:
看財報的重點我在另一個球友提問回答了,您翻看一下。
大家對商譽有點誤解,如果併購的戰略出發點、後期整合和運營沒有問題的話,其實帳上有比較大額的商譽也不是問題,事實上,很多知名的跨國公司帳上都有大額的商 譽。所以關注的重點不在帳上的數字,要重點關注、了解的是所併購業務的經營情 況。如果所併購業務的經營不如人意,而公司近期的業績又低於預期、甚至虧損的 話,那財報出現「商譽雙擊」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因為管理層很可能就在業績不好的 年份,把商譽減值也一起做了。商譽減值本身基於很多的管理層估計、判斷、預測,可以說是主要取決於管理層的動機吧。
[問] 思而學投資:
對@明資道說:如何從財報上看出可持續性來?比如周期股的成長性這些。另外就是樓主看財報最關注哪些方面?謝謝!
[答] 明資道:
分析公司過去多年的財務指標,就可以明顯看出公司的成長性情況,當然最好是要和行業、競爭對手做對比。但財務報表告訴我們的是歷史,並不能簡單由此判斷其未來 的可持續性。未來的可持續性既要看行業的規模、發展階段,也要看競爭的格局和態勢,更重要的是公司本身的競爭優勢,綜合起來才能做一個判斷和預測。
[問] 桃Jiang:
對@明資道說:瑞幸咖啡和最近中概股的財務造價問題,如何通過閱讀財報或者其他辦法發現呢
[答] 明資道:
我在拙著《投資最困難的事》裡多次提到: 如果公司的大股東、管理層沆瀣一氣,蓄意做假帳,外部投資者是很難發現的,即便是公司的審計機構,也可能要比較長的 時間才能發現蛛絲馬跡。我的建議是:與其去做沒有回報的「挖雷」工作,不如「避 雷」,對看不懂其生意模式、公司治理有懷疑、有歷史劣跡的公司,避而遠之可能就 是最好的投資決策吧。
[問] palluke54:
對@明資道說:請問全老師,財報之中,哪些部分能夠對判斷企業未來成長有價值有幫助?
[答] 明資道:
我在另一個球友問題的回答「未來的可持續性既要看行業的規模、發展階段,也要看 競爭的格局和態勢,更重要的是公司本身的競爭優勢,綜合起來才能做一個判斷和預測。」財報可以提供一部分相關內容。
[問] 不安分的葡萄:
對@明資道說:請問全老師,財報幾十頁、上百頁,如何在複雜的數據中捕捉到 財務造假的線索?拿金融或者保險行業來講,財報上您最關注的部分是什麼?謝謝~
[答] 明資道:
專業的財務背景人士會看出一些蹊蹺,比如,遠超行業水平的毛利/淨利,眾多的關聯 交易,複雜的股權結構,長期掛帳的應收應付,同時有大額存款和貸款等等。但去捕 捉上市公司造假對專業人士,尤其是做空機構可能比較合適,也有回報,一般投資者 還是想著如何「避雷而過」比較好。金融行業,無論是保險還是銀行,都很複雜、專 業,可能要學習、研究2-3年以上才能入門,蠻難三言兩語說清楚的。
[問] 伯言2020:
對@明資道說:在港股中發現很多企業帳面現金都超過市值了,買這種公司有什 麼風險麼? 很多大V在聊保險、格力、萬科等都會說藏利潤,這個現象存在麼,為什麼要藏利潤,怎麼能發現是否是藏利潤了?
[答] 明資道:
港股的風險巨大、老千股很多,千萬不要只看財務報表便宜、帳面現金超過市值就買 入。大股東出「老千「方法可以有很多,關鍵還是要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和公司治理。上市公司」管理公司利潤表「應該說是比較普遍存在的,當然前提是在合理、不違反 會計準則的「模糊區間」內,主要取決於管理層的動機。如果是「藏利潤」,最簡單 的就是在估計一些成本、費用的時候,用最保守的假設,行業和公司的差別很大,要 具體公司具體分析才行。
[問] 閆子衿:
對@明資道說: 您好,您對財報披露符合會計準則,但不符合常識,並且按 準則會產生重大誤導的情況怎麼看?比如,萬華化學2019年年報扣非淨利按準則只降 了8%,而事實上真實業績是35%左右,這簡直是合法的赤裸裸的誤導。
[答] 明資道:
這個「常識」和「真實」的定義有可能是見仁見智的。對上市公司而言,符合會計準 則才是最重要的。其實您不需要對此「誤導」有大意見啊,如果您對自己的分析非常 有信心、股價被誤導了,那不是一個巨大的投資機會嗎?關鍵是要確保您的分析師對 的。
[問] 混球兒_:
對@明資道說: 全老師聊聊這次的瑞幸咖啡的事。
[答] 明資道:
其實我到今天也沒有讀過瑞幸的財報,渾水的做空報告倒是仔細學習了一遍,非常值 得參考。但因為管理層是系統性的造假,尤其是在訂單、收入端的造假,如果不是這 種專業做空機構化大價錢去調查,我看審計機構也很難短期發現的。我們反過來應該 去想,瑞幸造假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信?甚至包括一些投資基金。其實是對資本市場 喜歡「新模式」、「奇蹟」,「賺快錢」投其所好吧:新零售、爆發式增長、巨大的 市場潛力。與前幾年的樂視等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可謂是為資本市場度身定做 的。相比於「風口」、「奇蹟」,做過實業、公司管理的都可能會更相信生意一步步 穩健發展的,才更可持續、更靠譜吧。
[問] keepfoolish:
對@明資道說:全總,怎麼看一家公司合理情況下應該保存多少現金,應該借多 少有息借款
[答] 明資道:
營運現金需求要看行業、公司業務和公司財務結算安排,一般營業收入的3-5%百分點 吧。有息負債取決於公司的發展需要和資本規劃。
[問] 剪上市公司羊毛:
對@明資道說: 感覺投資的基本功就是看財報,有什麼好書,教人看會財報 的!
[答] 明資道:
這種書市面上很多,唐朝的《手把手教你讀財報》對投資者學財報是很不錯的。
[問] keepfoolish:
對@明資道說:如何看一家企業的應收帳款,如果周轉天數在半年以上您覺得風 險有多大?
[答] 明資道:
高風險。如果還很賺錢,就很可疑。
[問] keepfoolish:
對@明資道說:如何看一家企業的應收帳款,如果周轉天數在半年以上您覺得風險有多大?
[答] 明資道:
回復@keepfoolish: 高利潤率說明對客戶強勢,高應收帳款說明對客戶弱勢,是不是有點矛盾吧?//@keepfoolish:回復@明資道:您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家公司應收帳 款高,還伴隨著高毛利率和高淨利率很可能是風險很大嗎。
[問] 非一日之功:
對@明資道說:在企業做財務管理工作涉及到的日常內部財報分析和投資做的財 報分析有啥相同和不同點?
[答] 明資道:
用途不同吧,公司內部的財務分析主要是為管理層的經營管理決策服務的,更加細 致、參與/互動性強。投資者外部看為了投資決策,更粗線條,只能接受,無法影響。
[問] 非一日之功:
對@明資道說:在企業做財務管理工作涉及到的日常內部財報分析和投資做的財 報分析有啥相同和不同點?
[答] 明資道:
但基本概念、方法是相同的,如財務比率,DCF等
[問] fgq229:
對@明資道說:企業財務報表附註主要關注哪些方面?
[答] 明資道:
每一個項目都得仔細看,有時魔鬼在細節裡。
[問] 圓星星:
對@明資道說:您的大作"投資最困難的事」認識公司的三個層次:第一層掌握 財務知識容易從財報中獲得,而第二層第三層認知對普通投資者僅僅讀財報就很難 了,需要對管理,商業,人性等等有更高的自身知識積累才行,如果沒有實業的經驗 即使做出判斷準確率也不高,請問這也許就是您說的最困難的事吧? 您有什麼建 議給普通投資者?
[答] 明資道:
多讀書,多思考,如果本身在企業從事經營、管理工作,結合自己的工作來學習、思 考就更好,投資工作兩不誤,一舉兩得。
[問] 楓林集:
對@明資道說:你好,兩個問題啊。1.您在看財報時會重點關注哪些方面或指標 數據?2. 企業在併購時會產生大量商譽,通過財報能否判斷是否有計提商譽而暴 雷的風險? 多謝分享!
[答] 明資道:
回復@閒人老胡: 兩個ROE都可以算,關鍵是你理解其中的差異。現金導致和商譽 導致可能有很大不同:前者只是現金/資本管理問題,可以很快解決,後者就很可能是 市場、競爭和管理問題,可能沒法解決的,很可能就說明當初買錯了,買貴了。//@ 閒人老胡:回復@明資道:順著這個問題想進一步請教:像這種因為過重的商譽或者多年閒置過多的現金導致的ROE等盈利指標不佳,跟同類公司比較時,要扣除商譽或現金 後重新計算比較,還是以財報原指標比較(商譽或現金過重本身的缺陷需要反 應)?
作者:雪球私募連結:https://xueqiu.com/5828665454/147042253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