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錦堂的youtube背景頁
【錦堂生活空間】是我最近關注的一個youtuber,錦堂是一名清華學霸,為了記錄自己每天的學生開設了一個頻道,把自己每天學習的視頻剪輯發到youtube上,沒想到卻吸引了近二十萬的粉絲。
在這位清華學霸上傳的一個視頻中,除去吃飯時間,他專注學習了13個小時。
很多人每天上幾節課都覺得累的不行,而他本人雖然學到最後眼睛都有點看不清楚屏幕,卻不覺得是辛苦,原因是:想做的事情太多了,難得有這樣一段可以安靜學習不被打擾的時間:
在這個視頻中為了解一道數學題,他花費了兩個小時,網友們驚呼:「自律到可怕!」
自從訂閱了這個頻道,每當我心浮氣躁想偶爾「墮落」一下的時候,我就會看一看他的視頻,感受自律和專注的力量。
早在去年,清華大學的學霸們就上了熱搜,在「清華大學優良學風檔案史料展」中,一份時間表上自晚上九點到凌晨1點,全部都被安排的滿滿當當。
據知情人透露,這位學霸來自落後地區,當年是市級高考狀元,但家境非常一般。
剛來清華的時候,他經濟緊張,一頓飯只吃兩個饅頭,為人靦腆,一度被同學們開過玩笑。
但是來到清華後,憑藉著勤奮與堅韌,他連拿4年的一等獎學金,成績保持在全院前三。
還未畢業就被某央企以特殊人才提前聘用,成為後備幹部。
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時間,每個人都擁有24小時。但就是因為不同的分配,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自律是所有物質成功的核心。
Youtube有一個【美國教育觀】的節目,每期都會採訪很多考上名校或者取得突出貢獻的學生,如果你去看每個視頻,你會發現,優秀的孩子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品質:專注
被霍普金斯大學皮博迪音樂學院提前錄取曹仁皓,其父親在說起孩子成功的秘訣時,提到的第一點就是專註:
專注是最頂級的自律,在這個高度碎片化,處處充滿誘惑的時代,專注力更是一個孩子受益一生的財富。
世界上最難的事,莫過於在熱鬧之中按兵不動,在誘惑面前不忘初心。
網際網路的高度發展,獲取信息變得越來越容易,面臨的誘惑也越來越多。「抖音五分鐘,人間一小時」,這個時代有太多讓我們無法保持專注的理由,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自嘲自己的人生是:「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這就是不自律和無法專注帶給我們的悲哀。
在孩子小時候,培養他的自律能力和專注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培養孩子自律最好的辦法是:運動。
任何運動都有規則,如何取得成果需要一些固定的模式和技巧,這需要孩子不斷地學習和改進。
而在一些規則性比較強的運動中,孩子會慢慢發現,自律可以幫助自己更接近成功。
專注力不僅需要培養,更需要保護。
我們常會看到一個孩子能自己坐在一個地方專心地玩玩具,很多家長甚至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孩子總也玩不膩呢。
其實孩子天生就有很強的專注能力,很多孩子之所以專注力不好,是因為與生俱來的專注被家長「破壞」了。
家長要如何做才能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呢?
首先,不幹擾他。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玩玩具的時候,一會過來餵一口吃的,一會拿點水來,一會來逗逗他搞搞破壞,雖然出發點是愛孩子,但是這其實是破壞了孩子專注的狀態的。
除了不幹擾,家長還可以為孩子創造一個無幹擾空間,比如在房間的某個小角落搭個帳篷,能容納孩子自己在裡面安靜地玩耍。
在美國幼兒園,很多教室都會見到為孩子們準備的「專屬空間」,建立安全感,培養專注力。
有時候孩子專注時,遇到不得不打斷的情況要提前告訴他,給他一些準備的時間。
很多家長常說孩子很拖拉,讓他做什麼要拖半天才做。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額葉還不夠成熟,對神經元的激活和抑制控制的還不好,所以很難讓他們立即停下當下的工作。
所以當我們想讓孩子由一項活動轉換成另外一項活動時,你可以跟他說:「五分鐘以後,我們要……你要準備一下喲!」這樣一來不僅孩子會聽話還保護了他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