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
今天結合一個醫案,來給大家講講一些中醫是如何辨證治療眩暈症的。
一、眩暈的表現
眩暈發作起來就像是坐在車,船上一樣,它是旋轉不定,就連站立都站不穩。發作起來輕則是閉上眼睛之後慢慢就能恢復過來、重則會出現噁心、嘔吐甚至會出現暈倒。
二、西醫中哪些病會引起眩暈?
1、頸椎病。當頸椎壓迫血管或神經的時候會引起頭暈迷糊。
2、高血壓。高血壓患者在血壓突然升高時就很容易引起頭暈。
3、美尼爾氏症候群。這是一種耳朵的病變會引起人的眩暈迷糊,甚至噁心
三、病例:
這位患者是一位65歲的男患者姓陳,一直口服絡活喜一天一片。陳先生的一位輕度高血壓患者,血壓基本能維持在高壓130、140,低壓是在90-100之間。
平時的症狀就是頭暈昏昏沉沉的,陳先生這個人本身脾氣不是很好一發脾氣頭暈就發作嚴重、而且伴有脹、痛,並且還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
發作過幾次嚴重的頭暈,都是因為生氣所導致的,於是就想找中醫來調理一下,通過朋友介紹到了我這來。
四、中醫如何辨證論治?
看到陳先生的第一眼外表看不出來太多病狀,除了體型比較偏胖之外其他也都還正常。坐下之後他就把他的具體症狀,及幾次發病的過程都大致給我講了一遍,
他現在主要的症狀就是頭暈感覺昏昏沉沉,感覺好像有什麼東西堵住了嗓子一樣咳不出來也咽不下去十分難受,並且有的時候老是會感覺心慌、胸悶、失眠總容易醒。
我查他的舌,舌紅、苔黃、脈弦滑的症象。首先先分析他有高血壓的病史,而且這個人總愛生氣發脾氣
然後一出現血壓高、情緒激動的時候就頭暈頭脹。那麼這個情況主要就是肝陽上亢、肝火上炎。
另外嗓子堵是一個痰濁中阻的表現。而胖的表現則胖人多痰溼。總的來看他這個就是肝火挾痰溼,蒙蔽凊竅的頭暈頭眩。
五、中醫如何用藥?
主要用的是天麻鉤藤飲,加上一些燥痰的藥。
天麻鉤藤飲主要組成天麻、鉤藤、石決明這是平肝潛陽的一個藥,另外還有梔子、黃苓、這是瀉肝火的藥。
杜仲,桑寄生這是滋補肝腎的藥。益母草活血利水。茯苓、夜交藤重鎮安神。牛膝主要是引火下行。
那麼在平肝潛陽的基礎上另外加了一些祛溼化痰的藥。陳皮、茯苓、澤貝、蘇葉,這些中藥都是祛溼。
這位患者在我這用了2周的中藥之後,頭暈,白天昏昏沉沉的症狀就沒有了,用了一個半月之後所有的症狀基本上都消失了,
另外我囑咐他最重要的是,少生氣少發脾氣保持心情舒暢是很重要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您大家的閱讀。
我是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河卿。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