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橫評終於來了。
之前給大家寫了酸奶的選購攻略後,很多同學都留言想要知道市面上有哪些比較適合寶寶吃的酸奶,而今天這篇就給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在橫評之前,我們先一起來回顧下選購酸奶的方法。
不少同學對酸奶的關注會放在益生菌上,但實際上其營養價值對我們來說更實在(蛋白質&鈣含量高,好吸收)。不過,如果不是很必要,建議在寶寶1歲後再引入酸奶,以免給寶寶的腎臟增加可能的負擔。
而如果考慮要引入了,在選購時,我們要選擇相對高蛋白(蛋白質含量>3.0g/100g)、低鈉(鈉含量不高於100mg/100g)的生牛乳生產的酸奶,不選「低脂」、「0脂肪」的。
另外,如果產品配料中含有香精、增稠劑和乳化劑的,這類酸奶我們也要注意迴避。而對於白砂糖或者一些增加乳香和口味的配料,則是能免則免。
以上就是選購酸奶的幾個要點。而這一次的橫評,我總共選了15款市面上比較常見的以及大家問得比較多的產品,其中有4款是酸乳/發酵乳,其餘11款都是風味型酸奶。
此外,為了橫評的產品有更高的可比性,這次我選出來的產品,都是該品牌中銷量比較好而且成分相對更友好的產品,因此會初步排除了一些添加劑特別多或是0脂/低脂這些並不適合寶寶群體食用的產品。
具體的產品信息如下。
這次酸奶的橫評,我們首先會關注成分以及營養價值,相信這也是大家對選酸奶最沒把握的兩個方面,然後還會親吃實測其味道和口感,給大家一些口味上的參考,好根據寶寶的喜好來進行選擇。
好了,話不多說,那下面正式開始這次的橫評。
1.成分
成分方面,國家對不同類型的酸奶有相應的規定要求,例如:
「酸乳」型的酸奶只能以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並以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進行發酵製作;
「發酵乳」型的酸奶則可在此基礎上再另外添加符合國家標準的其他菌種;
而「風味」型的酸乳/發酵乳則可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添加其他原料和一些符合規定的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來改善整體的味道和口感。
所以,根據這些標準定義,本次酸奶的成分我們也將從食品原料、食品輔料和食品添加劑這三個方面來分析。
食品原料
酸奶中最基本的生產原料就是奶基和發酵菌種(益生菌)。在這次橫評酸奶的成分表中,會看到兩種類型的奶基,分別是生牛乳和乳粉。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原料完全由乳粉構成的話,無論是全脂還是脫脂的乳粉,這類酸奶都只能算是復原乳。而如果是在生牛(羊)乳的基礎上再加入乳粉的,則需在包裝上註明復原乳/奶的含有量。從營養角度來說,全由生牛乳構成的產品在新鮮度和營養保存會有更理想的表現,而且口感也會更好,所以會比較建議給寶寶優先選擇由生牛乳生產的酸奶。
另外,益生菌也是酸奶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中,最常見的是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這兩種菌,但它們在酸奶中起到的更多是發酵作用,如果是想通過酸奶來補充一點益生菌的話,那還需要靠其他的菌種。其中,我國目前只批准了以下這12種菌株是能夠添加在嬰幼兒食品中的,如果是給3歲以下寶寶喝的話,就可以留意一下這些菌株的信息。
不過,因為這些菌種要在腸道中發揮作用,對其數量也有比較高的要求。雖然有些酸奶的包裝上會標明益生菌的含量,但一般都是出廠時的數據。而酸奶從出廠到運輸以及最後的儲藏環境都會影響益生菌的存活質量,所以,包裝標明的益生菌含量不等於最後存活的數量,無法作為一個判斷標準,這項內容就不作為評分項了。
食品輔料
食品輔料指的是產品中含量比較少的食品原料,而在酸奶的食品輔料成分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改善酸奶味道的成分,例如白砂糖、濃縮果汁或者奶油等等。
其中,我們需要比較關注的是白砂糖和濃縮果汁,這兩者都屬於游離糖,世界衛生組織新制定的《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中有建議在我們整個生命歷程中都要減少游離糖攝入量。所以,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都推薦優選無添加游離糖或添加量比較少的酸奶。
另外,有些酸奶還會再添加煉乳、稀奶油等成分來讓酸奶吃起來更加香甜,奶味更濃鬱一些,但這些成分也同時會額外增加熱量的攝入,所以可以的話,我們還是優先考慮迴避比較好。
還有些酸奶會添加乳清蛋白粉、濃縮牛奶蛋白等成分來提高產品的蛋白質含量。但實際上,大部分添加了這些成分的酸奶,其蛋白質含量並沒有提高很多,所以這類成分就不作為加分項了。
食品添加劑
市面上酸奶裡的食品添加劑一般有三種,分別是增稠劑、甜味劑以及食用香精,這些都是我們在挑選酸奶時需要比較關注的內容,特別是給1-3歲的寶寶吃的話,是建議避開選擇含有這3類成分的。
因為在《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食用香精、甜味劑以及部分增稠劑並沒有被允許添加到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例如明膠、果膠以及羥丙基二澱粉磷酸酯等等。
而對於3歲以上的寶寶來說,這些食品添加劑暫時沒有一個明確的限制,基本都是參照成人的標準來執行。由於孩子的體重與成人相差較多,對成人來說非常安全的劑量放到孩子身上,就不一定合適了。所以,在挑選酸奶時,對於有添加增稠劑、甜味劑、香精等添加劑的產品,我們還是優先考慮迴避。
甜味劑:有些酸奶雖然沒有添加白砂糖,但會加入甜味劑,例如異麥芽酮糖、木糖醇和三氯蔗糖。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三氯蔗糖,由於三氯蔗糖具有甜度高、造價低、能量低的優勢,且不會因乳製品的發酵而造成甜度損失和降低,所以很多酸奶產品都會選用三氯蔗糖來改善奶質的口感。
但從健康的角度看,三氯蔗糖屬於人工甜味劑,而對於人工甜味劑的安全性,一直以來都飽受爭議;此外,三氯蔗糖和木糖醇、異麥芽酮糖均屬於甜味劑,長期吃的話容易讓孩子養成喜歡吃甜食的習慣,所以我們儘量還是少給孩子食用含有甜味劑,特別是人工甜味劑的產品。
增稠劑:瓜爾膠、刺槐豆膠和卡拉膠這三種增稠劑的原料來自天然的植物中,主要分子由半乳糖、脫水半乳糖或甘露糖構成,相比起其他增稠劑,對寶寶來說會比較友好些,並且也被列到《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的較大嬰幼兒配方食品中。
但這批酸奶用得比較多的增稠劑大多都是未被列入嬰幼兒配方食品中的,例如明膠、果膠、羥丙基二澱粉磷酸酯、乙醯化二澱粉磷酸酯等這類成分,如果是給3歲以下寶寶吃的話,建議迴避這些成分。另外,雖然這些成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要是在合理的範圍內食用,對人體健康沒有太大影響的,但也不含有營養價值,所以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酸奶時,也稍微留意一下,儘量選擇添加越少的越好。所以本批酸奶的增稠劑如果含有2種以上,會相應扣多一點分數。
香精:部分風味酸奶還會添加香精,讓產品的味道更香甜,這個成分之前也提到過很多次,並非生產的必要成分,而且長期食用下來,對人體也沒有什麼有益的幫助,所以在給孩子選擇酸奶時,建議儘量避開。
以上就是選購酸奶時在成分方面大致需要留意的情況,而本次橫評產品的具體情況匯總如下。
*打分規則:最低分3分,滿分5分,其中黃色區域減0.25分,橙色區域減0.5分。
小結
1、這15款酸奶中,大部分都是以生牛乳作為主料發酵而成的,其中明治2款酸奶除了生牛乳外,還另外添加了脫脂乳粉,其復原乳含量均為50%,相比起純生牛乳的酸奶會遜色一些。
2、成分最簡單「乾淨」的酸奶有4款,分別是簡愛0添加裸酸奶、光明如實酸奶、和潤純酸奶以及新希望一桶純酸奶,它們除了生牛乳和菌種外,並沒有任何額外的添加劑。
3、同樣是成分簡單,只添加了以上提到的食品輔料成分的有5款,其中可以分成無糖和含糖型。
簡愛父愛配方、明治(純味不甜)這2款是無糖型酸奶,在生牛乳和菌種的基礎上,只添加了乳清蛋白粉或脫脂乳粉來提高營養和口味。
而維記風味酸牛奶、卡士0添加風味發酵乳以及達能碧悠這3款是含糖型的酸奶,都添加了白砂糖。其中維記和達能這2款還添加了煉乳和乳清蛋白粉之類的成分,但沒有其他的添加劑。
4、其餘的6款多多少少都含有增稠劑、甜味劑或者食用香精,3歲以下的寶寶需要留意一下。
其中除了光明兒童風味發酵乳這款沒有添加增稠劑外,其他都含有不同種類和數量的增稠劑;另外,舒理他和君樂寶簡醇這2款沒有添加白砂糖,但含有甜味劑;而明治輕酸奶和光明健能兒童風味發酵乳這2款都加了食用香精。
2.營養
酸奶所含有的營養物質和牛奶近似,而且在原奶發酵的過程中,其含有的鈣質不僅不會流失,蛋白質還會被分解成更小分子,更加利於人體吸收,所以酸奶對於寶寶來說也是一種優質的食物選擇。
但不同的酸奶產品也會因為所用的原奶品質以及所添加的成分不同,使得最後產品的營養含量也有些差別,那我們可以根據酸奶產品所標示的各項營養數值來進行對比,從中選出更適合寶寶食用的產品。
另外,由於酸奶中的益生菌要對人體產生作用,會對各方面有較苛刻的要求,整個過程會有不少的不確定性,我們就不要對這個作用有太大的期望了,因此這次酸奶橫評我們將不會特別去討論和對比其益生菌的情況。
蛋白質
關於奶製品,無論是鮮奶、酸奶還是奶酪等等,蛋白質都是大家比較關注的部分,而根據《GB 19302-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發酵乳》的標準要求,發酵乳的蛋白質含量需≥2.9g/100g,風味發酵乳則需≥2.3g/100g。
不過我在選品的時候發現,目前市面上有些強調高蛋白含量的產品,其蛋白含量可以去到6、7g/100g以上。由於寶寶日常飲食也會通過蛋、肉等來補充優質蛋白,通過一小杯酸奶獲取如此高的蛋白質是否合適還有待考證,而且每個寶寶對蛋白質的消化和耐受情況不一樣,我個人還是更為傾向選擇蛋白質含量自然適中的產品。
而在這批酸奶中可以看到,酸奶的蛋白質含量情況還是比較理想的,平均含量大約是3.4g/100g,其中最低的是光明健能兒童風味發酵乳,但也有2.7g/100g。
*黃色線處為發酵乳的蛋白質含量標準≥2.9g/100g。
碳 水
我國膳食指南中也有建議成年人一天所攝入的游離糖最好不超過50g,如果能夠減半達到25g以下更好。而從上面的成分表中可以看到,其中會影響到碳水含量數值的成分種類比較少,大部分都是以白砂糖為主,所以這批酸奶中,碳水化合物這一項數值雖然不能完全等同於糖的含量,但也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而平時我們在挑選酸奶的時候,也可以優先選碳水化合物含量更低的產品。
根據之前的觀察,市面上常見的酸奶中,無糖產品的碳水含量多在10g/100g以下,含糖的則多數會高於10g/100g。而這批酸奶基本也符合這個情況,其中碳水含量比較低的7款中,除了君樂寶簡醇這款添加了代糖外,其餘的都是無糖酸奶。
整體來看,這15款酸奶的碳水含量最低的是和潤純酸奶4.4g/100g,最高是天潤和卡士餐後1小時這2款,含量都是13g/100g。
*黃色線處為碳水含量10g/100g。
脂 肪
之前文章也說過,適當的脂肪含量有益於寶寶的生長發育,如果寶寶不是肥胖或超重的話,那給寶寶選擇全脂酸奶是比較適合的。
根據《GB 19302-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發酵乳》的標準要求,全脂發酵乳的脂肪含量需≥3.1g/100g,而全脂風味發酵乳則需≥2.5g/100g。
而這批酸奶中,無論發酵乳還是風味發酵乳,其脂肪含量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問題,含量整體來說都比較適中。
*黃色線處為全脂風味發酵乳標準≥2.5g/100g。
鈉
在酸奶產品中,只要不是添加了「芝士粉」、「海鹽」等這類鹹口味的成分,其鈉含量一般都不會太高,而且主要都是來自原奶中的天然鈉元素,不像奶酪那樣是因為額外加入的鹽,鈉含量會比較高,所以在挑選的時候才需要特別留意。
而這批橫評的酸奶鈉的平均含量大約是58mg/100g,最高的是光明健能兒童風味發酵乳,每100g酸奶中的鈉含量為80mg。
*黃色線處為鈉平均含量58mg/100g。
鈣
酸奶中除了含有優質蛋白的同時,鈣質也是其中一項主要營養,但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中並不強制食品標明鈣含量,所以這15款酸奶中有4款並未標註鈣含量的信息。而從有標註的11款中看到,酸奶的鈣含量還是比較多且均衡的,除了光明健能兒童風味發酵乳和明治輕酸奶,其他9款每100g酸奶都能達到100mg,這11款的平均含鈣量都有107.5mg。
*黃色線處為平均含鈣量107.5mg/100g。
綜合以上信息,產品在營養方面的具體情況如下:
*打分規則:基礎分3分,滿分5分,黃色區域減0.25分,橙色區域減0.5分。
小結
1、光明如實酸奶、新希望以及明治(純味不甜)這3款酸奶的營養得分都為5分,各方面營養數值表現不錯,其中碳水和鈉含量都是相對比較低的,且每100g酸奶的蛋白質含量都有3g以上。
2、君樂寶簡醇、簡愛裸酸奶、和潤、簡愛父愛配方以及達能碧悠這5款酸奶的總分是4.75分,它們整體的營養價值表現也都是不錯的,只是相對以上幾款酸奶來說,達能是含糖酸奶,所以碳水會高一些,而其他4款的鈉含量會稍微高一點,所以總分相對低一些。
3、而光明健能兒童風味發酵乳是唯一一款添加了其他營養元素的酸奶,它含有微量的DHA和葉黃素酯,但其基礎營養含量的整體表現卻沒那麼優秀,例如蛋白質含量在這批酸奶中算是比較低的,每100g酸奶只含有2.7g蛋白質,並且碳水含量也比較高。雖然標註了「兒童」的字樣,但與其他酸奶產品相比起來,基礎營養價值的表現相對就沒那麼優秀了。
3.味道口感
酸奶由於原料添加及生產工藝等原因,在味道和口感上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差別的,所以這次我也將這15款酸奶都吃了一遍,給大家一些口味上的參考(最近為了評測吃了那麼多奶酪和酸奶胖的這幾斤都不知道該找誰負責好)。
品嘗過程中,我會比較關注酸奶的甜度,因為有些含糖較多的酸奶吃起來會比較甜膩,對孩子敏感的味蕾來說可能不太友好。而酸度方面,那些無糖酸奶基本上都是酸度很高的,但因為每個寶寶對酸度的接受程度不一樣,有些我們吃起來可能覺得很酸,但寶寶一樣能夠吃得津津有味,所以酸度這方面,只要寶寶能接受的話,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對此我在評分時雖然也有對酸度較高的產品進行扣分,但分數會減得較少。
而口感方面,主要看酸奶的濃稠度和吃起來奶質的細膩度怎麼樣,但因為這兩項純屬個人口感偏好,會比較主觀些,所以僅列出信息供大家參考,不做分數對比。
本次酸奶的試吃體驗如下:
*打分規則:基礎分3分,滿分5分,淺黃色減0.25分,橙色減0.5分。
小結
1、從上表可以看出,含糖的酸奶在口感上還是會略勝一籌,其中天潤和卡士0添加原味這2款的口味算是比較好的,它們的酸度和甜度處理得比較平衡,不會過甜過酸,奶質也比較順滑,其中天潤這款的奶香味會比較濃鬱。
2、在無糖酸奶中,新希望、和潤以及光明如實這3款的口感相對來說會比較好一些,雖然沒加糖吃起來會比較酸,但它們的奶質比較醇香,順滑,而其他幾款無糖酸奶吃起來都會有點澀澀的口感,
3、最後,光明健能兒童風味發酵乳和君樂寶簡醇這2款,吃起來的甜味不是很自然的那種清甜,會比較偏膩一些,而且甜味會持續很久,口感相對來說沒那麼好。
總 結
結合以上15款酸奶的各個維度對比得出以下分數:
根據以上成分、營養和口味的對比後,這15款酸奶中,總得分最高的是5款無糖酸奶,包括光明如實、新希望、和潤、簡愛0添加裸酸奶以及簡愛父愛配方,它們成分都比較「純粹乾淨」、沒有額外的食品添加劑。
而這5款酸奶在營養含量的表現上差異不是很大,都是蛋白質、脂肪含量比較優秀的同時,碳水也不高,只是後三款的鈉含量稍微高一點點而已,但不影響整體的營養價值,它們的區別更多是在口感上。
例如,光明如實酸奶、新希望以及和潤這3款相比起簡愛0添加裸酸奶和父愛配方這2款的口味會比較好一些,雖然不含糖吃起來挺酸的,但沒有偏澀的口感,奶質也比較順滑。
另外,很多同學可能會覺得無糖酸奶健康的同時也會比較貴,而這5款無糖酸奶從性價比方面考慮,每款都換算成100g來看的話,新希望大概是4.4元/100g,而和潤是5.8元/100g,性價比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其他三款就比較貴一點,每100g大概在6-8塊左右。
而如果寶寶實在不喜歡無糖酸奶的話,卡士0添加風味發酵乳這款酸奶也是比較不錯的選擇,它除了含有白砂糖外,就沒有其他添加劑了,而且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也相對比較理想。不過也因為添加了白砂糖,所以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對也比較高一點。整體來看,雖然營養價值不及無糖酸奶的高,但口感會比較優秀,酸酸甜甜的比較可口,而它每100g大概是4.5元左右。
當然,本次沒排在最前的酸奶並不是說就不好了,可以看到有些酸奶的成分或營養表現還是挺ok的,只是幾個維度綜合下來的分數相對低一些。例如明治(純味不甜)、維記和達能碧悠這3款,因為它們含有復原乳或糖/煉乳,或者吃起來比較甜一點,所以成分和口味方面相對前面幾款會遜色些,對於低齡的寶寶來說,可能就沒那麼優先推薦。但它們的營養含量表現還是不錯的,而且都不含有其他添加劑,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也是不錯的選擇的。其中,維記和達能碧悠這2款的性價比也不錯,每100g分別3元和4.1元。
.....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酸奶橫評的所有內容了。
從中我們也看到了,這些酸奶絕大多數都是面向大眾而非針對低幼寶寶而設計的,所以其中多多少少都會含有一些增稠劑、甜味劑等成分,對寶寶來說相對沒那麼友好。
還有不少價格較高的產品,其溢價未必是在於成分純淨或營養價值高上,而可能是在於益生菌、低脂這些賣點上,並非我們關注的重點。
所以我們也千萬別想著更貴的一定就是更好更適合寶寶的,在選擇酸奶時,我們還是要以配料表和營養含量表為準,進行對比鑑別,這樣才好給孩子挑選到更合適的產品哦~
.....
更多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