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二院王建安教授團隊完成中國大陸首例經導管三尖瓣修復術

2020-12-25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2月22日訊 12月15日,浙大二院黨委書記、全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王建安教授團隊應用經導管三尖瓣瓣膜夾系統(DragonFly-TTM),成功完成中國大陸首例人體臨床應用。這也是大陸首例經導管三尖瓣修復手術。

  如果把心臟比作一套房子,瓣膜就相當於心臟各通道之間的門,門打不開或關不攏,就會影響血流的通暢,導致心臟負擔加重,最後心力衰竭,直至心臟「罷工」。心臟瓣膜病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各瓣膜(主動脈瓣、肺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狹窄或關閉不全等病理改變的總稱。研究顯示,65歲以後心臟瓣膜病發病率直線上升,75歲以上老年人的發病率高達13.3%。

  三尖瓣這扇門在右心房與右心室之間,關不緊的話,會造成右心室收縮時,右心室內血液部分反流到右心房。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5年生存率約34%,10年生存率僅約14%。在全球,三尖瓣反流的經導管介入治療更是心臟瓣膜病治療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

  兩扇「心門」關不牢

  血液從「門縫」反流

  79歲的吳阿姨(化名),她有數十年的心房顫動病史,因為沒有及時治療,導致右心房、右心室擴大,三尖瓣大量反流。

  一年多前,吳阿姨開始感到胸悶氣急,以前和小姐妹逛半天公園都沒問題,現在下樓散個步就氣喘籲籲,還反覆出現腹水、雙下肢浮腫等不適。

  她的家人帶著吳阿姨輾轉於國內多家著名醫院,但因為高齡、合併房顫、冠心病、腎功能不全、高尿酸敗血症等而被告知外科開胸手術風險極大,沒有合適的治療方法。

  近一個月來,她的病情愈發嚴重,晚上睡覺躺平時好像胸口壓著一塊大石頭,喘不過氣。

  吳阿姨在浙大二院就診時,經胸和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後發現,三尖瓣有效反流口面積達到0.84cm2,屬於極重度的反流,一般面積超過0.4cm2就屬於大量反流。除此之外,她的主動脈瓣也有重度反流。儘管如此,該院心臟瓣膜團隊專家王建安教授沒有放棄,而是多次組織團隊醫生對吳阿姨的病情進行反覆評估。

  如何突破三尖瓣「禁區」,讓吳阿姨的生命得到延續?

  團隊反覆討論,最終為吳阿姨量身定製了手術策略:先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解決主動脈瓣反流的問題,後採用經股靜脈途經三尖瓣修復術。通俗地說,就是換「心門」。

  微創「訂書機」手術

  為萬千患者帶去重生

  12月8日,王建安教授帶領團隊為吳阿姨成功完成了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手術幾乎無創。

  第一次換心門之後,吳阿姨的胸悶的確得到了一些緩解,但還沒有達到最佳效果。心血管內科副主任劉先寶說,這符合團隊術前的評估和預期,因為吳阿姨的三尖瓣反流也很嚴重,只有繼續修復這扇「心門」,才能真正提高生活質量。

  一周後,吳阿姨身體狀況基本穩定,迎來了第二次瓣膜介入手術。

  王建安教授說,三尖瓣的解剖極其複雜,擁有相比二尖瓣更大的瓣環和瓣膜面積,瓣環組織更脆弱,瓣葉和腱索更菲薄,且毗鄰結構複雜,極易產生對周圍組織的損傷。

  為了保證手術的安全和效果,心臟瓣膜團隊在術前反覆研究三尖瓣解剖、影像和手術操作,制定了嚴謹周密的治療方案,進行了科學全面的圍術期管理,確保患者在最佳的狀態下接受手術。

  手術在全麻狀態下進行。經股靜脈入路,在經食道超聲和X射線引導下,將瓣膜夾合器械Dragonfly-T輸送到右心室,捕捉和鉗夾三尖瓣前葉和隔葉並關閉瓣膜夾子,經食道超聲反覆確認手術效果後,最終釋放三尖瓣瓣膜夾子。

  第二次換心門手術過程好像使用「訂書機」,將原本關不攏的三尖瓣進行固定,使得三尖瓣這扇門能夠正常開合。

  手術當天,吳阿姨胸悶氣急的感覺基本上消失了, 晚上終於能躺平睡個好覺了。第二天,她就自主下床活動。術後2天,吳阿姨感覺良好,順利出了院。

相關焦點

  • 「訂書機」手術修復「心門」 浙大二院專家完成大陸首例經導管三尖...
    12月15日,浙大二院黨委書記、全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王建安教授團隊應用經導管三尖瓣瓣膜夾系統(DragonFly-T™),成功完成中國大陸首例人體臨床應用。這也是大陸首例經導管三尖瓣修復手術。吳阿姨和家人慕名找到浙大二院心臟瓣膜團隊的專家,王建安教授反覆多次組織團隊對吳阿姨進行評估。經胸和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後發現,吳阿姨除了三尖瓣有極重度的反流外,主動脈瓣也有重度反流。團隊反覆多次討論,針對吳阿姨的情況,量身定製了手術策略:先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解決主動脈瓣反流的問題,後採用經股靜脈途徑三尖瓣修復術。
  • 天目名醫 浙大二院王建安:「心門」關不牢,微微創「訂書機」手術來...
    吳阿姨和家人慕名找到浙大二院心臟瓣膜團隊的專家,王建安教授反覆多次組織團隊對吳阿姨進行評估。經胸和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後發現,吳阿姨除了三尖瓣有極重度的反流外,主動脈瓣也有重度反流。團隊反覆多次討論,針對吳阿姨的情況,量身定製了手術策略:先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解決主動脈瓣反流的問題,後採用經股靜脈途徑三尖瓣修復術。
  • 山東省首例!齊魯醫院為74歲老人成功完成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
    齊魯網·閃電新聞訊 (通訊員 王雯)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張希全教授、谷興華主任醫師及其團隊聯合阜外醫院潘湘斌教授團隊成功完成山東省首例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MitralStitch),患者治癒出院。這標誌著齊魯醫院二尖瓣介入治療新技術的臨床工作正式啟動。
  • 經導管邊緣對合修復減少三尖瓣反流
    經導管邊緣對合修復減少三尖瓣反流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1 21:33:47 德國伯恩大學醫院Georg Nickenig研究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研究了經導管邊緣對合修復減少三尖瓣反流的效果。
  • 西京醫院實施國內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近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結構性心臟病微創治療團隊採用心血管3D列印技術進行多模態影像評估,成功為73歲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實施國內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患者在當地醫院經心臟超聲檢查被診斷為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並多發鈣化,心功能Ⅲ級,建議實施開胸手術換瓣膜。李紀的家人了解到,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不開刀即可置換瓣膜。帶著希望,李紀在家人陪同下來到西京醫院,11月13日,被收入心血管外科。
  • 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成功
    12月9日上午,來自湖北仙桃的餘大爺回到協和醫院複查,經查他術後人工瓣功能良好。這意味著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圓滿成功。△心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為患者複查餘大爺今年73歲。7月,他因突發胸悶、呼吸困難,被家人緊急送往協和醫院救治,經診斷為主動脈瓣重度狹窄,要立刻進行搶救。進入手術室前,餘大爺突然出現急性心衰,緊急進入手術室後出現呼吸心跳停止,血壓降低為零,病情十分危急。
  • 全國第九家 青島市立醫院完成省內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瓣膜
    論壇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黨委書記王建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等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參會,專家們圍繞心血管疾病領域診療前沿技術進行了精彩的學術分享討論。中華醫學會青島市心血管病專科分會主任委員、青島市市立醫院總院長管軍擔任大會主席。
  • 浙醫二院: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醫服務
    近年來,浙醫二院不斷提升管理和現代化水平,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醫服務。加大服務創新,讓患者有更好的就醫體驗「目前,我院85%的病人是自助完成預約掛號和結算的。包括建檔、查詢等服務,用智能自助機加手機終端,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看病流程。」
  • 經導管肺動脈瓣置換術之創新與進展
    作者:陳莎莎 潘文志 周達新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TPVR/PPVI經導管肺動脈瓣置換術(Transcatheter pulmonary valve replacement, TPVR),又稱經皮肺動脈瓣置入術(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 PPVI),於2000年由Philipp Bonhoeffer
  • 葛均波院士團隊盤點2020年經導管瓣膜治療
    CE mark 2020年4月,雅培宣布,其TriClip經導管三尖瓣修復系統已獲得CE mark。 TriClip也成為世界上第一款獲批的經導管的介入微創的三尖瓣修復裝置。 TriClip設備採用MitraClip技術,將輸送系統進行改進,使之能更好的適合經股靜脈進行三尖瓣的緣對緣修復。
  • 專家共識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中國專家共識(2020更新版)》發布
    2020年5月30日在第十四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結構論壇上,《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中國專家共識(2020更新版)》 隆重發布。發布會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達新教授主持,葛均波院士、王建安教授、吳永健教授、周玉傑教授、陳茂教授、蘇晞教授、羅建方教授、陶凌教授、潘文志教授、宋光遠教授等參加發布會。
  • 速讀長三角 :復旦兒科完成國內首例兒童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
    上海復旦兒科完成國內首例兒童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近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瑞金醫院強強聯手完成一場「心尖之舞」,成功救治一名川崎病患兒,實施國內首例兒童「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
  • 鄭大一附院心內科姜正明瓣膜團隊完成超高齡、超高難度經導管主...
    經皮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是一種全新的微創瓣膜置換技術,在透視下,經股動脈送入約5mm粗的導管進入主動脈瓣口,放入一個記憶金屬支撐的生物瓣膜,瓣膜到位後會恢復記憶形成人工生物瓣,替換損壞的瓣膜;這種方式不需要開胸、縫合、心臟停跳及體外循環等傳統外科心臟瓣膜置換手術過程,手術時間短、創傷小、術後恢復時間快、耐受性好,是目前心血管領域發展最快最熱門的技術,該技術特別適合
  • 高盛和紅杉為何熱捧國內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
    3月末,投資界大咖高盛投資(GoldmanSachs)3700萬美元投給了中國啟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啟明醫療此前還獲得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等投資。這公司有多大來頭能引來高盛和紅杉倆國際巨頭?他們官網如此描述:公司定位於國際先進的介入人工心臟瓣膜系統的開發及產業化,填補國內空白,研發的主動脈瓣膜產品率先完成國內臨床試驗。
  • 10月30日王建安、王偉林帶團隊...
    優勢學科將陸續入駐江幹院區名醫專家將在這裡坐診作為一家具有鮮明學科特色的國際品牌醫院,浙大二院擁有數十個國家重點專科和學科,樹立了經導管心臟瓣膜置換「杭州方案」、兒童肝移植、微小切口複雜白內障手術、大腸腫瘤規範診治及群體重度創傷救治等全國標杆。
  • 鄭大一附院完成經心尖介入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閆良生  10月15日,鄭大一附院心血管外二科成功完成經心尖介入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I),這是繼今年5月該科成功實施我省首例機器人輔助下冠脈搭橋手術後,又一高難度手術的技術創新,為全省的心臟外科手術技術提升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