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大容量旗艦級SSD,東芝RD500大戰三星 PM981對比評測

2020-12-23 魔鬼DIY

萬物互聯,我們日常的PC硬體也迎來了以速度為主導的競速時代,產品普及化也是日漸成熟。PCIe 3.0衍生的一些列PC硬體是當下我們接觸最多的,普及率最高的產品,其中以固態硬碟(英文縮寫SSD)最具代表性。在PCIe 3.0 M.2 NVMe SSD尚未到達瓶頸以及技術日漸成熟的時候,從PCIe 3.0經歷7年到PCIe 4.0的時候,市場已經積累了非常龐大的SSD使用群體。無論是想通過升級還是擴容我們的硬碟,選購的時候,可以優先考慮速度,然後考慮穩定與品控、售後等因素。

趁著年底空閒下來為自己的主機擴容,入手了這款PCIe 3.0 M.2 NVMe SSD——東芝RD500 1T 容量,和早前就已經購入的三星 PM981 1T搭配給主機進行雙M.2擴容計劃,正好兩款均為市面較為大熱的旗艦級M.2 NVMe SSD趁此機會這裡做個小小的對比測試,看看競速時代下這款旗艦級新品東芝RD500表現力如何。

下圖為RD500的外包裝,值得一提的是背面包裝上的製造商名字已經使用「鎧俠」,看來今年東芝的SSD產品也將要真的從「TOSHIBA」改為「KIOXIA」。另外,在售後服務方面,RD500也是和其他品牌旗艦一樣採用的是5年質保。

RD500採用了東芝TC58NC1201GST主控,具備八個快閃記憶體通道支持8通道傳輸控制和NVMe1.3C傳輸協議。RD500所採用的顆粒為東芝最新的96層堆疊3D TLC BiCS顆粒,存儲密度更高,性能更強。

緩存顆粒來自海力士,型號為H5AN4G6NBJR,規格為DDR4的SLC緩存,一共有兩顆,每顆容量512MB,組合成的緩存規格為1G緩存。

參數對比

從上述對比表格可以看出來,硬體參數與理論速度東芝RD500 1TB都有不少優勢,東芝使用了原廠顆粒外加自主主控晶片有一定優勢,但這只是理論水平,各家快閃記憶體緩存以及主控晶片不同會有不同的表現,實際表現均需要經過實測對比才能真正體驗得到。

簡介後,現在進入安裝與實測。這次實測的平臺為:

處理器:I7 9700K

主 板:華碩ROG Z390-E

顯 卡:華碩ROG RTX 2060S

內 存:鎂光鉑勝DDR4 3200

AS SSD Benchmark 固態測試軟體是一款常用的測速軟體,可通過AS SSD Benchmark測試出讀寫速度還有IOPS綜合參數。1GB生成測試對比:上是RD500和下PM981持續測試(Seq)、隨機單隊列深度測試(4K)、隨機64隊列深度測試(4K-64Thrd)、數據存取時間測試(Acc.time)四個項目綜合測試得分是RD500以6327優勝於PM981 5130。10GB生成文件測試對比,綜合測試對比後 RD500依然領先於PM981。

RD500IOPS即每秒進行讀寫(I/O)操作的次數,IOPS性能的確非常的重要,處理器的核心數充足,而且在使用中需要運行很多或者完成I/O請求的用戶應用。另一方面,如果需要一個應用線程做大量的I/O請求,那麼I/O問題就會出在數據路徑中的延遲,包括從應用到內核的時間;在內核、文件系統和驅動程序堆棧中的時間;到固態盤的時間(到PCIe設備的時間,包括線纜傳輸時間)以及在固態盤中的時間。如果能做到同步讀取I/O請求的話,那麼你需要等待I/O,整個路徑上的延遲(包括固態盤)將是有限的,要看你可以發送多少I/O請求。所以通過此解釋就證明IOPS的好與壞就決定於這款固態的讀寫速度的優與劣。10GB大文件IOPS對比綜合得分也是RD500優於PM981。

CrystalDiskMark(簡稱CDM)是測試硬碟或者存儲設備的小巧工具,測試存儲設備大小和測試數次都可以選擇。測試項目裡分為,持續傳輸率測試,隨機512KB傳輸率測試,隨機4KB測試,隨機4KB QD32(隊列深度32)測試。1GB測試兩者並不是很明顯,直接上16GB測試對比看下,在順序讀取上三星P981 1T略高於東芝RD500,而在寫入方面東芝RD500則遙遙領先。更大的優勢出現在隨機4KB QD32(隊列深度32)測試上,東芝RD500 1T在4K方面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TxBENCH是一款高效專業的固態硬碟性能測試軟體,具備了基礎的測試項目,軟體還可以幫助用戶自定義測試項目,支持自由設定測試的區塊大小、隊列深度等等,還有全盤寫入測試,FILE和RAW都支持。那麼來看下對比測試,RD500和PM981兩者對比如下。

可以從CrystalDiskInfo三星PM981和RD500都是使用標準為NVMe協議1.3版本,而且在溫度方面,開機溫度RD500要略低於PM981。從開機溫度可以判斷在連續讀寫時溫度就會相對應而提升上來了。所以RD500的溫控相對於PM981要低。這個和主控還是有一定聯繫的。

PC Mark10基準測試使用基於實際應用和活動的測試來衡量PC 的性能。在PC Mark 10 中,這些測試包括瀏覽網站,視頻聊天,編寫和電子表格,編輯照片和視頻以及玩遊戲等日常任務。屬於專業的性能測試軟體之一,在各個測試項目中對於固態IOPS的速度也是要求非常嚴格和高標準的。綜合分數越高代表著PC主機的綜合能力越強。PC Mark10內置了多個測試項目,其中Storage測試項目針對硬碟性能做出評定,包括遊戲以及各種辦公應用測試可以反映出硬碟的帶寬速度。

東芝RD500的綜合得分為6785,而PM981的綜合得分為5817,可見在PC MARK10下有著明顯的差距。

以前電腦使用的PM981作為系統盤,隨著長時間的使用,系統響應速度肯定會有所影響的。為了這次測試特地重新做了一次系統用以測試,系統版本均為1909版本,開機時間長達20秒,其中BOOT時間6秒,桌面準備時間14秒。RD500安裝系統之後,開機時間縮短到18秒,其中BOOT時間只有4秒,桌面準備時間和PM981同為14秒。開機時間秒縮短了2秒多。

平時由於工作要求,所處理的文件最大的文件有時候需要10幾G的互相遷移,最小的文件也有4到5G左右。所以下面用個GIF圖來看下東芝RD500的在傳輸10G文件的時候傳輸速率平均可以達到1.6GB/s以上。對於傳統的每秒只有100MB的機械或者是每秒400MB左右的SATA固態來說是個怎樣的速度上的提升了。

從以上新舊硬碟的對比,筆者決定了把東芝RD500做為主盤使用,PM981做為從盤使用,畢竟在固態白菜價的時候,擴容是必須的,兩款固態在差價上並不太大,而東芝RD500總體性能更高,穩定性更好,速度更快發熱量更小功耗更小更穩定非常適合做為主盤使用,並且帶5年官方質保,一些日常所使用的資料和軟體基本可以放心存放,PM981可以做為從盤放置遊戲之類的。兩者互為配合這樣2T的擴容計劃也實現了。

相關焦點

  • 憑什麼這款SSD能跑6000多分?—東芝RD500 NVME固態硬碟評測
    這款固態硬碟就是東芝RD500 NMVe固態硬碟,在包裝上以及官方消息中也得知了,東芝存儲已經改名為鎧俠了。10款SSD跑分對比A1000 AS SSD BENCHMARK分數:AS2280P4 AS SSD BENCHMARK分數:T11 AS SSD BENCHMARK分數:PM981 AS SSD BENCHMARK
  • 原廠旗艦級固態巔峰決鬥,東芝RD500 VS 西數SN750
    近一兩年輕薄本發展勢頭迅猛,消費級硬碟產品也在迅速的往高速SSD以及大容量發現發展,眾多廠商都在M.2 NVME SSD領域迅猛發力、推陳出新。 東芝近些日子動作頻繁,先後推出了主流消費級SSD RC500以及旗艦級SSD RD500,同時在品牌名稱方面也爆出新聞,東芝即將在2020年改名為鎧俠Kioxia。
  • 東芝RD500的正宗傳人:鎧俠RD10固態硬碟評測
    今天要評測的固態硬碟是來自鎧俠(原東芝存儲)的EXCERIA PLUS,又名鎧俠RD10。它是東芝存儲改名鎧俠之後RD500的正式接班人,提供500GB、1000GB和2000GB三種容量選擇,保修期限5年。鎧俠RD10使用了一顆TC58NC1201GST主控,具備8個快閃記憶體通道,支持PCIe 3.0 x4接口。
  • 超大容量 三星1T mSATA固態硬碟3699元
    還是為了存儲容量選擇傳統機械硬碟。現在你不必糾結了,三星SSD 850EVO mSATA兩者兼備!這款固態硬碟目前在ZOL商城只賣3699元。  三星特有的3D V-NAND克服了傳統平面NAND的密度,性能和耐久性局限。32個晶片層彼此垂直堆疊,密度更高,性能更好,而佔用空間也變得更小。
  • 東芝引入TLC 提升64層3D快閃記憶體容量水平
    東芝公司已經正式公布,其首求借64層3D NAND設備將採用TLC(即三層單元)設計以將原本的256 Gb容量倍增至512 Gb。  這意味著單晶片的存儲容量為64 GB。樣品發貨從本月開始,而正式批量生產則將於今年下半年進行。預計其將同時面向企業與消費級市場推出SSD產品。
  • 420買的東芝RC500比700多的三星還要快!
    刨去只有QLC入門產品的美光之後,存儲極客集齊了三星970EVO Plus、東芝RC500和西數黑盤SN750三款原廠高端產品,進行了一次橫向對比。 理論帶寬測試: 以下測試數據都按照上圖中的順序排列,從左至右分別是三星、東芝和西數。
  • 東芝RD500對決英特爾760P 誰是1TB SSD王者?
    【前言】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存儲界並不平凡的一年,價格大幅下降讓SSD產品真正在這一年迅速普及開來,特別是512GB、1TB這樣的大容量產品價格持續走低,大有代替傳統機械硬碟的趨勢,甚至對很多搭配雙硬碟PC產品形成一種打擊。
  • 32GB最給力 東芝MX USB3.0優盤對比評測
    以前USB3.0優盤剛上市的時候,16GB容量報價120元以上,驚呆了我的小夥伴們;速度上達到80MB/s就讓人很驚嘆了。如今更高容量,更快速度的優盤已經上市,豈不是要亮瞎鈦金眼?近期東芝推出了超快速度級的EXII和MX系列USB3.0優盤,經筆者評測發現,32GB更給力。今日筆者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東芝MX系列優盤的32GB與64GB對比測試,不容錯過。
  • 東芝 RD500 vs 三星 970 EVO
    但除了以上這些,最近我還留意到東芝此前推出的旗艦級RD500 的市場反饋也不錯,東芝作為全球SSD顆粒的主要供貨商,旗下消費級產品的讀寫性能和使用成本都還算出色。我整理了這兩款原廠固態硬碟信息對比,在緩存晶片上,三星 970 EVO 使用的是單顆 1GB 緩存晶片,而東芝RD500 使用的是 2 顆 512MB 緩存晶片,組成 1GB 緩存容量。讀寫速率方面,順序讀取二者速率一致。
  • OCZ Trion 100評測:首款東芝TLC顆粒出品
    Computex 2015上亮相的OCZ首款TLC快閃記憶體SSD :Trion 100正式推出市場,這也是首款搭載東芝T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SSD。此次評測的是最大容量960GB。這款SSD有怎樣的性能表現?一起來看看。
  • 東芝旗艦3D電視55X1000C評測
    前段時間,PConline已經對東芝首款3D電視55ZF1C做了評測,而近日,PConline收到了東芝旗艦級的3D電視——55X1000C,事不宜遲,接下來馬上看看這款3D新品的評測表現。東芝 55X1000C  圖片  評測  論壇  報價  從參數上看,與東芝首款3D電視ZF1相比較,兩者都應用了超頻瞬映200Hz倍頻技術,但是X1000性能上的升級還是比較明顯的
  • 三星950PRO 256G M.2 SSD評測:不服來戰!
    【PConline 評測】2015年9月下旬,三星在韓國首爾舉辦了「全球存儲峰會」。從2012年開始,每次峰會上都將發布三星旗下最新的SSD產品,這其中就包括大家熟悉的830系列、840系列/840PRO系列、840EVO系列以及850EVO/850PRO系列。三星SSD按著一年一更新的節奏在SSD市場攻城掠地。
  • 東芝Q300系列240G SSD評測
    ,東芝Q300系列提供的容量相當齊全,包括120G、240G、480G及960G。這是東芝生產的第三代A19nm 64GB eTLC顆粒,e的意思是企業級,eTLC就是企業級TLC顆粒。4顆64GB快閃記憶體共計256GB快閃記憶體容量,其中16GB作為OP冗餘緩存,實際可用快閃記憶體容量為240GB。
  • 鎧俠RC10 500GB SSD評測:香掉牙的東芝RC500回來了?
    [PConline 評測]雖然原東芝儲存改名鎧俠以後,很多用戶紛紛表示失去了曾經熟悉的感覺,但作為全球第二大快閃記憶體供應商,鎧俠依舊擁有原東芝存儲一流的品質與性能。甚至在去年鎧俠還斥巨資收購了LITEON建興的SSD業務,這意味著擁有建興SSD業務加持的鎧俠,其消費級SSD業務也因此有所加強。
  • 45CM超薄體積 三星8KG大容量洗衣機評測
    面對這一空間問題,很多企業都陸續推出了超薄家電,在不影響家電產品的功能需求的同事,有效的縮小了產品的體積,而萬維家電網評測室就收到了三星一款8公斤大容量超薄洗衣機,給本來就狹小的衛生間更多的選擇。
  • 鎧俠RD10 1TB SSD評測:熟悉的東芝存儲 性能還是那味
    [PConline 評測]前不久我們向大家介紹原東芝儲存,也就是如今的新生品牌鎧俠的入門級SSD TC10。相信不少玩家都不是很中意,畢竟在這個追求性能的年代,TC10 SSD的確有點不夠看。
  • 我再一次選擇東芝,因為什麼?——東芝RD500固態硬碟體驗
    說說我的選擇,因為我現在電腦插的是256G SATA固態+256G M2固態,在容量上稍微有些不足,所以這次我想直接上1T。結合我的需求,我暫選了目前市面上幾款熱門的產品,包括海康威視C2000、希捷FireCuda 510、三星970 evo和東芝RD500。
  • 96層堆棧3D TLC 東芝發布XG6 M.2固態硬碟
    提起SSD廠家,除了三星和Intel,老牌勁旅東芝也有著上佳的表現。東芝之前的XG3、XG4 系列產品在OEM PC中得到廣泛應用,受到了認可。今天,東芝又推出了自己的96層堆疊3D TLC顆粒硬碟XG6。
  • 讓SATA SSD留在塵土,高性能Nvme協議固態硬碟選購指南
    由於採用中低端主控產品和高端的價格上差距不大,筆者建議要買就買採用高端主控方案的ssd.知名的高端主控有群聯E7(已掉隊,發熱量太大,性能也不是很突出)、慧榮sm2262、美滿88S1093、三星Phoenix、憶芯STAR1000(國產高端主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