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江,上接鯉魚地水庫、下連銀灘東區,全長不到10公裡,因流經馮家村而得名。
它是一條潮汐河。大海漲潮時,海水倒灌入江,於是碧波蕩漾,江水變鹹。退潮了呢,那就是小溪潺潺,水味變淡。大海每天漲退一次,它的風景也跟著起落一回。
心跳一:馮家江未來會是城區中心嗎?
1984年以前,北海的城區中心是東方紅廣場(解放路人民電影院那兒)。
1984年北海成為全國第一批沿海14個開放城市之一,北部灣廣場很快就取代成為新的城區中心。
東方紅廣場時代,馮家江是一個遙遠到遙遠的地方。北部灣廣場時代,馮家江是偏遠的所在。偏遠到銀灘周邊農村拆遷時,都不樂意選擇它作為回建區。
2017年5月,廣東南路萬達廣場開張,從此沒人說馮家江偏遠了。去年7月,馮家江中遊的地塊賣到了808萬元/畝。今年4月,銀灘西區的地塊才賣到509萬元/畝。雖然有樓市周期冷熱的原因,但馮家江的房價早已媲美海景房。
地圖顯示得非常清楚:如果北海城區向東延伸到西村港,馮家江就是妥妥的城市中心地帶,前途一片璀璨鮮亮。
於是第一個心跳開始了——北海城區什麼時候才能延伸到西村港?馮家江,有可能成為北海城區中心嗎?
心跳二:馮家江水治理效果靚嗎?
2017年3月,馮家江流域水治理工程宣布開工。三年後,工程已經進展到最上遊。
上圖再往前一點就是鯉魚地水庫了。
這是好消息。它意味馮家江流域水治理已經進入後期,交付使用開始倒計時。
只是馮家江治理風景好像越來越乏味:簡單的小路、簡單的林木、簡單的綠化。初看之下很興奮,多走幾步漸單調,逛完之後長嘆一聲:唉……
但這有可能是錯覺。畢竟只是小樹初栽、小草新鋪。假以時日,當樹蔭長成、當鮮花怒放的時候,馮家江也許、或者、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效果圖:
第二個心跳:未來的馮家江,風景迷人嗎?
心跳三:東岸未來規劃如何?
馮家江現在涇渭分明:西岸,樓盤小區林立;東岸,村落田園風光連綿。
有關東岸農村的拆遷消息不時傳出。今年3月24日,書記和市長還到惠科產業新城項目曲灣融資地塊進行了現場督查調研,當時新聞報導稱這個項目總面積達3444畝。
不過,動靜歸動靜,東岸村落到目前仍然是一片寧靜,村裡面毫無拆遷跡象。
馮家江,西岸現在已經樓盤小區化(目前還剩恆大名都前面的空地未出讓,但去年已經規劃為商住用地)。
東岸現在都是農村,未來拆遷了之後如何規劃?不詳。
假如真的是惠科產業城項目,是工業園區、CBD還是房地產開發?不詳。
東岸江邊,會不會像西岸那樣規劃為高端樓盤項目?不詳。
一連串的「不詳」,構成了馮家江的第三個心跳:東岸未來又是樓盤嗎?
心跳四:馮家江,將來還能看到多少大海?
這是去年4月來自皇家海灣公館的實景照片。這個樓盤位於馮家江入海口位置,江海一色盡收眼底。也正因為如此,它敢開價13000以上。
但未來還有如此開闊的景致嗎?海灘左邊,有紅樹林現代金融產業城(金融小鎮項目);海灘右邊,正在開建銀灘高星級酒店群。入海口視線肯定不會被遮擋,但視野肯定會被收窄。
收窄多少?這是馮家江最下遊的位置。中遊呢?上遊呢?江畔樓盤未來還能看到多少大海?
又是「不詳」。
馮家江的第四個心跳。
我拿青春賭明天
馮家江下遊西岸,目前有三個彰泰樓盤,均價都在萬元以上。
東岸是等待拆遷的撐排路村、古城嶺村。
如果東岸拆了之後不是以樓盤住宅開發為主,彰泰樓盤就物以稀為貴,未來増值潛力明顯,業主們可以坐等樓盤升值。
反之,西岸估計要著急了,因為東岸的地段環境相對更突出更優異一些。西岸的彰泰樓盤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二手房市場很容易相互殺價。
所以,現階段的馮家江購房很有搏一把的味道,不知道未來如何發展的東岸直接左右著馮家江的走向。如果明年或後年再寫一篇馮家江的文章,內容說不定會發生劇烈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