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事法院對內狠抓執法辦案第一要務,對外創新司法服務舉措,紮實推進服務能力提升、海事審判精品戰略、智慧法院建設和黨建鑄魂育人等工作,為國家對外開放大局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精準施策護航「一帶一路」
今年4月,船舶修理企業因被拖欠10萬美元船舶修理費,向廣州海事法院申請訴前扣押「黛西海洋」輪。得知「黛西海洋」輪將進入潮州港靠泊大唐電廠煤炭碼頭卸貨,該院汕頭法庭隨即協調當地邊檢、海關、海事部門,在船舶靠泊碼頭後完成扣押。
為幫助企業渡過疫情難關,廣州海事法院組織力量赴全省14個沿海地市開展調研,了解疫情對海事行政執法、港航、涉海金融保險、外貿等單位及相關行業造成的影響,準確運用法律政策,切實幫助涉港航企業減負擔、渡難關,助推生產經營平穩運行,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此外,該院注重在司法實踐中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專門建立港澳海事專家陪審制度、海事專業法官會議制度,為「一帶一路」倡議行穩致遠、持續發展提供更具針對性、實效性的司法保障,努力為廣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對外開放創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雲上訴服」化解當事人訴累
「經審查認為,申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符合司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法定條件。」今年2月,廣州海事法院珠海法庭通過網際網路視頻方式,連線香港和廣東電白的當事人,對珠海某漁民協會主持調解成功的海上人身損害責任糾紛案進行了線上司法確認。
7月,珠海法庭指引兩位身處香港的當事人及其代理律師登錄涉港澳案件授權見證平臺,完成身份確認、籤署授權委託書等程序,避免了香港當事人來回奔波,提供了訴訟便利。
疫情防控時期,廣州海事法院利用雲端法庭、雲端立案等科技手段,妥善辦理各類審判執行案件,有效減少人員聚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利用「網際網路+智慧訴服+隨案電子掃描+數字法庭+語音識別」模式,實現了全國11家海事法院之間、海事法院與地方法院之間的跨域立案、證據材料上傳。
精品戰略提升審判質效
為提升全院法官審判業務能力,廣州海事法院定期舉辦審判業務學習交流會。今年第三次學習交流會上,法官尹忠烈從程序、實體兩大維度,交流了船舶碰撞案件審理的心得體會。交流會還圍繞涉外案件中的仲裁協議效力、船員勞務合同糾紛中可能出現的虛假訴訟、保險事故原因爭議項下的舉證責任分配等審判實務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今年以來,該院進一步強化精品戰略實施力度,發揮立案階段初次甄選、分案審理階段再次甄別功能,搭建精品案件孵化平臺,以此加強審判業務能力的提升。
立案階段
對可能涉及新規則的創製,對既有法律規範或裁判規則的新理解和新應用,依法適用國際公約、國際慣例及域外法,影響某一領域、某一類群體重大權利義務、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典型性或新穎性案件,立案時即標識為精品案件打造對象。
分案審理
審判團隊在審理標識為精品案件打造對象的案件時,著力從程序合法、證據充分、庭審規範、裁判公正、文書優秀、效果優良等方面,精心組織審判,必要時通過專業法官會議對疑難問題尋求諮詢意見,確保審判質量,做到審判質量與審判效率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