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這幾天入伏了,明顯感覺熱了很多,一動就出汗,有的人一天要洗好幾次澡,恨不得泡在浴池裡解暑才好。
成年人是這樣,小寶寶更是如此,若不想他長痱子,勤加清潔很重要。
嬰幼兒全身軟綿綿的,也沒辦法清晰表達自己的感受,這就給新手爸媽帶來了難題。這麼小小的一隻,該怎麼洗?好怕不小心嗆到他,水進了眼睛怎麼辦?會不會著涼?
事實上,給寶寶洗澡也是有許多講究的,正確的洗澡方式要了解,下面為大家分享具體操作。
0101給寶寶洗澡前,你應該了解的事情:
洗澡用品:專為嬰幼兒設計的浴盆;潔淨柔軟的毛巾、浴巾;消毒棉球、75%的酒精;寶寶的小衣服、紙尿褲;洗髮水、沐浴露、嬰兒油等;
洗澡環境:室內溫度保持在24-26℃為佳,別開空調;寶寶的浴盆,也要確保放在平穩寬敞的地方;
水溫要求:浴盆裡的水保持在37℃-39℃之間,沒有水溫計的話,可以用將手腕浸入到水裡,感覺溫度不冷也不熱,則說明水溫正好,以免讓寶寶著涼或燙傷;
洗澡次數:夏季天熱,每天可洗1-2次,但每次要保持在15分鐘內,其他季節保持2-3天洗一次的頻率就可以,太勤了對寶寶的皮膚不好;
洗澡時間:上午、下午或晚上睡前洗澡都行,主要根據寶寶的狀態而定,選擇在兩餐之間不餓不撐也不困的時候最好。
0202詳細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寶寶放進浴盆
別看說得這麼雲淡風輕,其實也不簡單,要注意細節。
用浴巾代替寶寶的衣服,包裹住身體,一隻手託住寶寶的頭部,另一隻手託住臀部,環住寶寶的大腿更好,能防止沒抱穩摔落。
如果手部力量不夠的,可以叫上寶爸一起,一個人扶頭一個人抱身體。
輕輕將小寶寶放進專用浴盆裡,還要用一塊小毛巾蓋住肚子,防止寶寶著涼。
小貼士:
新生兒頭頸的肌肉、骨骼發育不成熟,需要重點防護,最好選擇配有躺板的嬰兒浴盆,讓寶寶的頭部有所支撐。
沒有的話也行,但要用一隻手從始至終護住寶寶的頭頸部,以防受傷。
第二步、洗臉
最好用寶寶專用的毛巾或綿柔紙巾,在水中充分浸泡後,輕輕擦拭,千萬注意,毛巾不能掉毛,否則會導致寶寶呼吸不暢。
正確的順序是從眉毛到眼睛再到嘴巴最後到耳朵,依序進行清洗。
小貼士:
仍然要從後面護住寶寶的頭頸部,不要放開手,順便用手指輕輕捏住寶寶的一對耳朵,以免進水,或者用準備好的乾燥棉球把寶寶耳朵堵住;寶寶的耳朵具有自潔功能,家長不必專門清洗,否則操作不好,會對耳朵精密的結構造成損害,嚴重的話有損聽力。
第三步、洗頭
將毛巾在溫熱的水中浸溼,然後稍擰一下,保持在溼潤但不滴水的程度,以免清洗頭皮時水進入耳朵。
小貼士:
選擇寶寶專用的洗髮水,要無刺激、弱鹼性、少防腐劑等。不過畢竟是化學產品,不能用得太頻繁,只有寶寶出汗特別多、特別髒的時候,適當用一些。洗後及時擦乾寶寶的頭,以免著涼。
另外,若發現小月齡嬰兒的頭皮上有頭垢沒洗淨,一定不要用指甲摳。正確做法是用寶寶潤膚油、橄欖油等,輕輕塗抹在有頭垢的地方,再用指腹輕輕按摩,軟化一段時間後再衝洗,重複數次就乾淨了。
第四步、清洗身體
頭、面部洗完後,就開始身體部位的清潔了,前胸、後背以及四肢都要照顧到。
脖子下面、肘部內側、大腿內側、腋窩以及腋窩等,都是易出汗、易藏汙垢的部位,需要認真仔細地清洗,否則會讓寶寶覺得不舒服。
小貼士:
給新生兒洗澡,最需要注意對肚臍的防護,臍帶然脫落前不可以沾到水,否則會有感染的可能,建議用肚臍防水貼保護;皮膚皺褶處需要特別清洗,長期包裹在尿片中的小屁股也是一樣,在潮溼的環境中極易滋生細菌;以柔軟的毛巾輕輕擦拭臀部的皮膚,從前到後,且不要輕易清理女寶寶私處部位的「髒東西」;
用了沐浴液的話,一定要把泡沫衝洗乾淨;洗完身體後,把孩子抱出來擦乾水分,再重新換條乾燥潔淨的浴巾放在孩子身下,揭去肚臍上的防水貼,用棉球沾75%的酒精清潔肚臍,最後塗上保溼用的嬰兒油,做一遍撫觸,然後給小屁屁上塗好護臀霜。整個過程中,都要注意保溫,別讓孩子著涼;撫觸結束後,給寶寶換上乾淨的衣物和尿布,就大功告成了。儘管寶寶洗完澡已經很累了,但還是不要立刻餵奶,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先喝點溫水,或者寶媽喝一杯水後再餵母乳。
之後,給寶寶拍完嗝之後,再讓他美美地睡上一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