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在通往優秀的路上

2020-09-07 鄭委老師


我堅信沒有不優秀的孩子,因為每一個孩子都在通往優秀的路上...

昨晚我接到學員Wxc的電話,並且和他的兒子,我的好朋友方方通了電話,我特別開心,因為這一家人半年來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在電話中說了一句:「我喜歡方方,方方進步這麼大,我很開心,因為我又拯救一個孩子」,Wxc說:「鄭委老師,你哪是拯救了一個人,你是拯救了我們全家啊!」


記得是那年暑假快結束的時候,Wxc來到我的辦公室求助,那時的她「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孩子不愛學習,不願意寫作業,幾乎是全班最差的孩子,並且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孩子有時下學走到家樓下都不願意回家,媽媽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忽悠孩子上樓」。從這一點,我基本判斷出了孩子出問題的原因。

我不想回家

那天我也見到了孩子,說實話,我非常喜歡這個孩子,我知道,他本身就是個優秀的孩子,錯誤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失去了生活樂趣和自信。只要方法得當,這個孩子會越來越優秀,那天我決定幫助他。

半年來,孩子開朗了,親子關係和睦了,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孩子的進步是巨大的。昨晚在電話裡孩子還靦腆的說了一句:「鄭委老師,我特別喜歡你」。當時的我真的很滿足。我告訴他「你會越來越優秀的!」,這是我的心裡話,因為「沒有不優秀的孩子,只有不優秀的成人」


一個人是否優秀,是這個人自立於這個社會的表現,我們可以說一個成人不優秀,但我們決不能說一個孩子不優秀,請問,有哪一個人敢斷言任何一個孩子,十幾年以後,這個孩子走上社會不優秀!

沒有不優秀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在通往優秀的路上。在這條路上,會有很多挫折,當家長和孩子攜手去直面問題、排除困難,共同進步的時候,那孩子就會越來越優秀,或者換句話說: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家長扮演的是領跑者還是障礙物,這一點決定了孩子未來會不會優秀


此文章智慧財產權歸愛與幸福所有

相關焦點

  • 走在通往春天的路上——觀電影《失孤》
    陳景鵬  看完《失孤》後坐在影院裡許久,閉上眼睛腦中全是劉德華飾演的雷澤寬騎著摩託車駛向遠方的背影,就像生命的河流奔騰不息,所有的執念、焦急、悔恨、絕望,都隨風散去
  • 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老師,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的學校,這份教育伴隨人的一生,對孩子的性格、脾氣、秉性影響至深。父母的教育決定孩子的性格和行為,孩子的性格和行為,又反過來影響孩子的遭遇。可以說,孩子的一生,都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 Better•通往幸福的路上
    計劃:清理玻璃和廚房深度清潔,讀完三本書並做筆記,保持好孩子生活的節奏,給孩子做滋養生命的自然美食。這樣的日子,光鮮都不在外面,是夾了可可心的無糖全麥三明治。每個人的發言我都用心記錄了下來。大家邊吃月餅邊研究接下來的工作安排,場域舒緩合一,極其有能。感慨一下:做自己喜愛的事和做自己必須做的事,感覺是不一樣的。而若兩者合二為一,成為使命,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更幸福的是,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因著你的光而越來越亮的外圍,會良好的反作用於你做的事,所以,到頭來,還是得感恩著不斷前行。
  • 教育路上,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每一個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每一個好孩子都是家長悉心培養出來的。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天生優秀,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都有一個成功的家長莫言曾經說過: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從來都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來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刻畫進孩子的血肉裡的。在孩子的教育路上,比起父母的文化水平,對孩子影響更大的是父母對文化的認知,比起父母的職業和地位,孩子更加重視的是你是否是稱職的父母。
  • 走在通往春天的路上 衡陽市南嶽區推出原創抗「疫」歌曲
    play《通往春天的路上》曲譜。紅網時刻2月21日(記者 胡邦建)「在通往春天的路上,中國大地默默悲傷」「高舉火把,燒穿黑夜,志不可擋」......近日,一首由衡陽市南嶽區文藝工作者創作的原創歌曲《通往春天的路上》暖心上線,為全民戰「疫」傳遞著來自春天的明媚與蓬勃。
  • 高考狀元揭秘:每一個優秀孩子背後都有父母的奮力託舉!
    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 通往喀納斯的路上有我們
    通往喀納斯的路上有我們
  •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優待
    昨日同學聚會,談起各自的孩子,感慨萬千。其中一個孩子的經歷非常特別,大家都感慨父母在孩子成長路上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同學天天陪著她學習,自己講不透的知識,給孩子專門找老師輔導。在一般人眼裡,這樣的孩子就由她自己發展,家長又不是沒管。但我同學偏不。她根據孩子的特質和自己的專長,走上了藝考這條路。藝考之路,何其艱辛,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體會的。就這樣,從小學到中學,一路磕磕絆絆。其中的艱辛只有她自己知道。我最佩服她這點,當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她的孩子時,只有她還在理性的堅持。
  • 英語美文賞析:通往成功的路上,與你相伴!
    很多人放棄了安逸的生活,而選擇了驚濤駭浪和懸崖峭壁,只為有一天能直掛滄海,勇登高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需要堅持、需要堅韌、需要堅強,一起來分享下面的英語名言,汲取正能量! success5.
  • 綻放,在通往春天的路上
    綻放,在通往春天的路上 3月17日,記者拍攝的馬邊縣沙腔鄉境內S103線,王川等7人正是在此路段勘察時遇難。到村裡時,所有人的臉上、額頭和手上都帶著刮擦傷痕,褲腳被劃開口子。但更讓王川等人難受的,是看到吉部阿沙家的房子。這是一間用竹子和石片搭成的簡陋竹屋,吉部阿沙一家四口就擠在這間漏風的小竹屋中,妻子吉克羊布乳腺癌手術後長年臥床,為治病已欠下數萬元債,同時,他們還得撫養大哥留下的兩個孤兒。「什麼時候能為吉部阿沙家修好新房?」
  • 父母優秀是孩子優秀的前提
    昨天給大家推薦的書吳軍博士寫的《態度》一書,希望大家都可以買來讀讀。我是因為看了他寫的《見識》一書,才發現他寫的作品值得仔細品讀,於是才開始讀《態度》。這本書是他寫給孩子的信,我剛讀了個開頭,就覺得人家很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拿他孩子不想練鋼琴這一件事來說,他就可以從好幾個方面舉例子,擺事實,講道理,讓孩子心悅誠服的去繼續堅持學習。
  • 「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驕傲」
    ——讀李鎮西老師《教育的100種可能》(三)全國著名小學特級教師霍懋徵有一句樸實卻又感人的話:「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驕傲
  • 「天價搬家費」6人被批捕:敲掉通往幸福路上的坎兒
    不良搬家公司靠工人黑臉威懾、賴著不走等方式索要高額費用,本身就是以「軟暴力」的方式給消費者造成恐懼心理,從而達到強迫交易的目的,硬生生將搬家變為通往幸福生活的坎兒。傷心又傷財、損害交易公平、擾亂市場秩序,如此惡行必當受到政法機關嚴懲,給全行業以最嚴厲的警示,給消費者以最有力的支持和保護。
  •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 ——學習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一點體會 郭文紅,南京市芳草園小學教師,中小學高級教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斯霞獎,南京市德育工作帶頭人,南京市優秀班主任,教育部中南高師師資培訓中心授課教師。
  • 楓葉|梅雪,怒放在通往春天的路上
    晶瑩雪花,盈盈笑容,從時光深處走來;暗香清麗,洗淨鉛華,怒放在通往春天的路上。純潔清澈,默默柔情,溫暖嚴冬; 磨礪酷寒,孕育馨香,靜待春歸。
  •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閃光的金子
    ,如果可以請做一個善良的人》,孩子放聲大哭,我們兩個人相擁而泣,她說媽媽:您貴姓,免貴中國人,我也是中國人 ,而我又能為這個國家,為這次疫情做些什麼?最近和孩子一起做志願者,每一天來來回回的路上她都會和我講她的感想;就是戴東老師常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省自悟」;前兩天變天,我們兩個騎著自行車騎也騎不動,我們只好騎一騎、停一停、走一走、坐一坐,路上耽擱的時間會有一個多小時,大西北風吹著我們呼呼的狂叫
  • 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我家的這個孩子只是有些時候反應慢點
    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我家的孩子只不過某些方面稍微遜色一些,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相比優異成績我更希望孩子健康陽光、積極樂觀、熱愛生活。Life is short.有一個真實事例告訴我們,家裡的孩子很優秀,如願以償的上名牌大學,出國留學,有著別人豔羨的工作收入,可是,能陪父母的時間卻是屈指可數
  • 小語易考|日語高考,感謝每一個在高考日語路上奮鬥過的你
    小語易考——未來可期,感謝每一個在高考日語路上努力奮鬥過的你。距離高考已經過去了快兩個月,各省市的大學錄取工作也進入尾聲,大學的通知書也陸續發放到了同學們的手裡。問到關於第一次聽到日語高考的感受時,有的同學覺得很驚訝,因為從小到大都是接觸的英語學習,不知道日語也能參加高考。有的同學覺得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有的同學則是覺得很興奮,因為長期以來的英語成績不理想,怎麼補成績都上不來,幾乎處在放棄邊緣,聽到能用日語參加高考,彷佛抓住了新的救命稻草。
  •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慣的:教育路上,永遠別指望孩子「自覺」!
    孩子的身上,往往藏著一個家庭的體面,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了多少,在孩子的言行上表現的一清二楚。每一個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每一個好孩子都是家長悉心培養出來的。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天生優秀,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慣的:疫情路上,永遠別指望孩子「自覺」!
    孩子的身上,往往藏著一個家庭的體面,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了多少,在孩子的言行上表現的一清二楚。每一個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每一個好孩子都是家長悉心培養出來的。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天生優秀,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生活中,我們最怕遇到熊孩子,關於熊孩子的三大怕:出行坐車坐飛機遇到熊孩子,看電影遇到熊孩子,熊孩子到你家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