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陝西「口水面」,這可是中國麵食界的一朵「奇葩」。
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小編還以為是人們太愛吃麵,饞得口水直流,所以才起了一個如此「重口」的名字。了解後才知道,原來「口水面」裡的口水竟然是真的口水,真是令人跌破眼鏡。作為陝西傳統麵食小吃,「口水面」的魅力究竟在哪裡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口水面」也叫做「涎水面」、「酣水面」,基本做法是用蔥、姜、黃花菜等做成湯,將面煮熟後盛到碗裡,澆上湯頭。
陝西口水面的規矩是:只吃麵,不喝湯。吃完麵條,剩下的湯又倒回鍋裡接著煮。吃的人多了,鍋裡就全是口水了。在過去,口水面一般在舉辦紅白喜事的場合才能吃到,算是一種佳餚,常見於流水席,而且經常是整個村子的人一起食用。人多,吃麵的人們一波接著一波,湯水中自然摻雜了許多人的口水。
有人或許覺得噁心:除了乾淨如處子的第一波面和湯,其餘的多多少少都摻雜了別人的口水,要是誰有傳染病,那可就倒黴了,還是儘量爭取吃第一鍋吧。懂行的人卻說:經過反覆「回鍋」的湯料其實最有味道!大家都會等在最後吃。別看聽著「髒」,其實吃著香!
或許是因為生產力低下,古代陝西地區的人們形成了這樣只吃麵不喝湯的節儉吃法並流傳開來。但是,這種傳統吃法,用科學的眼光看來,未免有些不講衛生。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也為了保證餐飲衛生,現在市面上銷售口水面的商家們一般不會保留這個傳統做法。
紅油油的豬肉丁與濃重的酸醋調製成獨特辣醬,輔佐以五顏六色的乾鮮底菜,手工麵條筋道,入口柔韌清香,令人食指大動,恨不得連吃三碗。
怎麼樣,這位客官,您要不要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