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教授唯一難住兩位選手的圖畫題是哪首詩
《中國詩詞大會》上,坐下來能講,走出去能導,站起來能畫的康震教授,絕對是一號男主角,他的戲份比總冠軍彭敏還要多。十期節目,康震教授共畫了三十條線索,涉及了三十首詩,只有一首是擂主爭奪雙方都想不出來的。第一條線索,康震教授先從竹子入手,又畫了些石頭,提供的關鍵字是「山」。張匯林搶到答題機會,並回答了清代鄭板橋《竹石》詩中的一句「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與康震給出的答案相同,率先取得一分。第二條線索,康教授用一根枯枝入畫,在枝上點綴一些紅色的花苞,又在畫面上方橫筆拖出水紋,隨後給出一個關鍵字「水」。
-
詩詞大會上的康震,因「停車坐愛楓林晚」引專家質疑,他真錯了?
前一陣看到一篇文章,說唐詩專家孫紹振發文批評央視當紅詩詞節目「專家水平良莠不齊,對詩詞的解讀帶有任意性」,矛頭直指在節目中因解讀唐詩走紅的康震教授。 因為康震在一次節目中,參加了一個遊戲環節。
-
北師大教授康震,在詩詞大會上即興創作,一首七絕讓自己跌落神壇
在當年的6月播出,在這一年可謂是大紅大紫,節目還捧紅了四位妙語連發的評委老師——康震、蒙曼、酈波、王立群。這幾位老師談起詩句來往往是頭頭是道,既有解讀和擴展,又兼有風趣幽默的態度,他們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參賽者進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並以優秀的表現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
著名學者、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來校參觀講學
西安交大特別邀請到著名歷史學家、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作「大歷史」主題的報告。1月4日,葛劍雄分別在創新港新港報告廳和興慶校區科學館101報告廳作了兩場精彩生動的報告,題目分別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歷史」與「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統戰部部長張定紅,學院師生代表參會。研究生院副院長龍建綱、教務處處長王秋旺分別主持報告會。
-
康震:用詩詞浸潤人們的心靈
他借詩詞出鏡,用現代傳播方式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在《開心辭典》裡解釋對聯平仄,在《漢語橋》中為外國學子指點迷津,在《中國詩詞大會》裡就選手的答題侃侃而談……康震風趣幽默的解讀,讓詩詞不再那麼「高深莫測」,也讓更多人體會到詩詞之美。
-
著名學者葛劍雄談教育:英語是否深造由學生作主
27日,著名學者葛劍雄做客齊魯大講壇,給廣大「壇友們」帶來了他關於我國教育問題的獨到見解,並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關於體制改革 體制不變,教育競爭將延伸到胎教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聽起來有點拗口。」27日下午,全國政協常委、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葛劍雄以幽默的形式開始了他的講座。
-
葛劍雄給上海領導寫信建言往往次日接到回復
葛劍雄這樣對南都記者解釋道。 葛劍雄最早開始用郵箱還是1997年在日本做客座教授的時候。當時,電子郵箱在國內剛出現不久。1998年在英國,2000年去南極,葛劍雄與國內聯繫基本靠郵箱,無論公事家事。現在,葛劍雄每天都會不定時地收發郵件,尤其晚上睡覺前是發出郵件的高頻時段。 對葛劍雄來說,不用手機並不就等於封閉。他的郵箱,甚至辦公和家庭電話,外界都能輕易打聽到。
-
詩詞大會解讀蘇軾名句,楊雨看到無奈,康震看到力量,高下立見!
這首詩膾炙人口,答案不言自明,按照慣例,兩位嘉賓老師解讀這首詩。1.楊雨看到人生無常楊雨老師從詩作背景切入,娓娓道來,她說:「蘇軾和弟弟蘇轍第一次從眉州入京趕考的時候,經過河南澠池,在那裡碰到過老僧人,在壁上題了詩,後來,蘇軾出任鳳翔判官,再一次經過河南澠池。
-
北師大教授康震開講
微言教育《戰「疫」公開課》推出「最美逆行、挺身而出」主題第一期,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康震教授為我們開講北師大教授康震開講,.2020-02-29 12:26:20,.204131,.王瑞景、張靖雯
-
《詩詞大會》康震教授:書畫、學問都一流?老教授:平仄都搞不清
《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讓大家一品古代文化的芬芳,有許多教授也因這些節目而迅速走紅,但同時又遭到了不少質疑,這不禁讓筆者想到魯迅曾說過的那句:
-
學者康震澳門開講中華傳統文化
圖為康震在澳門城市大學作「中華文化的智慧、情感與境界」講座。 龍土有 攝中新網澳門12月15日電 (記者 龍土有)12月14日,著名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在澳門作中華文化系列講座,通過深刻解讀、生動闡述,讓澳門師生充分領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網紅浪潮要提防流於文化「風潮」本身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網紅浪潮要提防流於文化「風潮」本身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30 01:25:20
-
「詩詞男神」康震攜手學而思網校帶領孩子感受詩詞之美
為了更好地帶領孩子們感受詩詞之美,近日,學而思網校攜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推出"康震精講古詩詞"系列課程。課程通過25講內容,傳授25種獨特的理解古詩詞視角和5大獨家古詩詞解讀方法,幫助孩子們深入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北師大教授康震,因詩詞大會上一首七絕,一夜之間讓自己跌落神壇
在娛樂節目霸屏的現在,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中國詩詞大會》成為一道清流,這個節目的目的是為了激起人們對詩詞的興趣,參加的選手都是人中龍鳳,點評導師就更是各大高校的教授專家人物。 《中國詩詞大會》出色的導師有很多,但要說到最多才多藝的那還要屬康震老師。
-
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曾經「閉塞」的江南,怎樣成為「人間天堂」
以「江南文化與長三角」為主題,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復旦大學資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葛劍雄回溯江南文化的形成發展過程,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對江南文化的賡續和長三角一體化進程,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葛劍雄認為,江南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是中華文明的一個亞文明。 出生於浙江湖州南潯古鎮的葛劍雄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對於「江南」,他有著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他指出,早在先秦時期就有江南的名稱,但當時的江南不是指長江下遊,而特指長江中遊,即現在江西、湖南一帶的長江南面。從地圖上看,安徽到南京這一段長江的走向是從西南到東北,所以現在的江南在當時被稱為江東,有「江東子弟」等說法。
-
【今日直播】葛劍雄:14億中國人的來歷:中國人口極簡史 | 復旦金融公開課
2020年7月14日,中國著名人文學者、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葛劍雄走進「復旦金融公開課」,系統解讀「14億中國人的來歷:中國人口極簡史」。▲葛劍雄中國著名人文學者、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公開課信息
-
《詩詞大會》的嘉賓康震大放異彩,寫的詩歌如何?專家褒貶不一
可以看得出來,由於觀眾的喜愛度、身體條件等原因,節目以康震、蒙曼兩位老師為主,其中康震老師又是重中之重。康震老師的知識淵博,確實令人嘆為觀止。小珏非常崇拜康震老師,他對詩詞文化的涉獵之廣,研究之深,一直令人驚訝;他的詩詞鑑賞水平,在當今也是屈指可數的;對於詩詞文化的推廣,更是功不可沒。
-
康震,蒙曼,還是酈波?
最喜歡蒙曼、康震、董卿這個組合。康震是從詩的大背景解讀詩人心態,蒙曼是從詩本身解讀意境,還有橫向對比,董卿是總結性的一語中的。才子才女啊。真正讓我領略到了詩的真諦。喜歡康震老師,他的百家講壇我都聽了好多遍,尤其是李清照和蘇軾,他講得特別好。他點評的幽默,精闢,尤其是儒雅的氣質很適合點評語言典雅,意境悠遠的詩詞。
-
康震:詩詞從來都很酷 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蔣苡芯 新周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詩詞大會》嘉賓康震。「究竟什麼樣的時代才能成為詩的時代?什麼樣的人心才能稱之為詩心?」從兩位詩人的詩風也可見唐詩和宋詩間的差別。唐朝社會風氣開放,外來文明頻傳,詩人們熱衷於直抒胸臆;宋代外患較多,士大夫飽讀詩書,詩人們偏好在詩中議論古今,引經據典……「究竟什麼樣的時代才能成為詩的時代?什麼樣的人心才能稱之為詩心?」康震認為,唐宋時期的一些特質值得參考,即國家富強、人心安寧、社會穩定、藝術經驗的積累以及全民文化素養的提高。
-
葛劍雄的讀書體會,適合每一位讀者,讓人讀完,受益匪淺!
這句是什麼意思呢?意思說讀書,只要你有心去讀,想去讀,任何時候,任何時刻,都可以讀書,就如我們現代人玩手機一樣的道理,只要想玩手機,哪怕上廁所、哪怕走路、哪怕吃飯,都可以玩手機、為何不能讀書呢?#讀完葛劍雄的語錄,可以看出葛劍雄把寫書人的心思摸得很透,一本書真的有字面以外的真正含義,這也是寫作的手段,就像有些書,看似寫什麼妖魔鬼怪的醜陋行為,但都是在諷刺我們人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