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如何進行增值稅減免稅的會計處理?

2020-12-23 騰訊網

增值稅的稅收優惠範疇很多,減免稅也在其範疇之內。近年來,隨著我國增值稅改革的深入以及減稅降費力度的加大,減免稅的類型變得越來越多,不同類型減免稅的稅務處理也各有特點。

我國現行增值稅的減免稅呈現多樣性的特點,既有免稅,又有減稅;既有針對所有納稅人的直接減免,又有專屬於小規模納稅人的未達起徵點免稅;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國家還針對小規模納稅人出臺了降低徵收率政策。

今天我們以增值稅減免稅為主題,針對不同納稅人這個和不同減免稅情形,分別對項目免稅,小微企業免稅,項目減稅的會計處理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一些解決方案。

1.項目免稅的會計處理

項目免稅:指納稅人發生特定應稅行為免徵增值稅

項目免稅不區分納稅人身份,無論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符合條件的均可免徵增值稅。如納稅人為境外工程項目提供建築服務免徵增值稅、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的農產品免徵增值稅、統借統還業務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等。

根據《財政部關於印發的通知》(財會〔2016〕22號,以下簡稱22號文)的規定,對於當期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科目,貸記損益類相關科目。22號文的處理思路是,將減免的稅款單獨核算,同時確認損益,有人認為,這種處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

舉個例子

甲公司為一般納稅人建築企業,所屬A項目為施工地點在境外,2020年10月自業主收取工程款人民幣1090萬元。

根據22號文的規定,甲公司應先將1090萬元的免稅銷售額進行價稅分離,確認「銷項稅額」1090÷1.09×9%=90萬元,然後再將90萬元作為免稅額計入「減免稅款」專欄,同時確認損益。

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090萬元

貸:合同結算—價款結算 1000萬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0萬元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90萬元

貸:其他收益等 90萬元

但是項目免稅的經濟實質是國家對納稅人收取的銷售額免於計提銷項稅額,同時要求納稅人應將對應的進項稅額作轉出,納稅人對外開具的發票「稅額」欄顯示「***」,納稅申報時不單獨體現銷項稅額,因此,本著稅會處理一致的原則,會計核算無需單獨體現免稅額,應直接按照價稅合計金額(免稅銷售額)確認收入。

所以上述例子的會計處理應為:

借:銀行存款 1090萬元

貸:合同結算—價款結算 1090萬元

綜上,對於項目免稅業務,企業應根據已收取或應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借記「銀行存款」「應收帳款」「合同資產」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合同結算」等科目,免稅額不予反映。

2.小微企業未達起徵點免稅的會計處理

小微企業未達起徵點免稅是指小規模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按月納稅月度銷售額不超過10萬元,按季度納稅季度銷售額不超過30萬元,免徵增值稅。未達起徵點免稅的享受主體僅限於小規模納稅人,只要其銷售額未超過起徵點,無論發生何種應稅行為,均可免徵增值稅。

根據22號文的規定,小微企業在取得銷售收入時,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算應交增值稅,並確認為應交稅費,在達到增值稅制度規定的免徵增值稅條件時,將有關應交增值稅轉入當期損益。至於當期損益對應的具體科目,22號文並未明確指定,筆者認為,小微企業免徵的增值稅是從銷售收入中分離出來的,不符合免徵條件時應當價稅分離,將稅額單獨確認,符合免徵條件時稅額不單獨確認,應「回歸」至銷售收入。因此,筆者認為,小微免徵的稅額,應當計入「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科目。

舉個例子

乙公司為小規模納稅人商貿企業,按季度納稅,2020年7-9月銷售商品共取得價款30.3萬元,適用1%的徵收率,未開具專用發票。

取得銷售收入時,乙公司應對收取的價款進行價稅分離,確認不含稅收入30.3÷1.01=30萬元,稅額0.3萬元:

借:銀行存款 30.3萬元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萬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0.3萬元

10月納稅申報時,達到符合小微免稅的條件,將稅額轉入主營業務收入: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0.3萬元

貸:主營業務收入 0.3萬元

特定時期或特定項目減稅的會計處理

增值稅的減稅情形比較複雜,減稅方式不同,會計處理也不同,筆者將增值稅減稅分為三種情形。

1.疫情防控期間小規模納稅人降低徵收率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業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3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延長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政策執行期限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24號)的規定,自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對湖北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免徵增值稅;適用3%預徵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暫停預繳增值稅。除湖北省外,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適用3%預徵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減按1%預徵率預繳增值稅。

湖北省小規模納稅人疫情防控期間免徵增值稅,實質上屬於項目免稅,可以參照本文關於項目免稅的內容進行會計處理。

湖北省外小規模納稅人3%徵收率降為1%,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業等稅收徵收管理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5號)的規定,其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含稅銷售額÷(1+1%)×1%,而非:應納稅額=含稅銷售額÷(1+3%)×1%。

可見,3%徵收率降為1%,銷售額和應納稅額均按照1%計算,減徵的2%的稅額儘管需要納稅申報,但無需單獨進行會計處理。

2.特定項目減徵稅款

特定項目減徵稅款目前有兩種情形

一是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符合條件的可以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徵收率減按2%徵收增值稅;

二是納稅人初次購進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和支付的技術維護費,可以全額抵減應納稅額。

(1)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

一般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徵收率減按2%徵收增值稅的,享受的1%減稅應計入「資產處置損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等科目。

舉個例子

丙公司為一般納稅人,2020年10月銷售1臺使用過的機器設備,收取價款10.3萬元,該設備購入價格20萬元,處置時已計提折舊8萬元,該設備購入時按照增值稅政策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且丙公司未抵扣進項稅額。會計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清理 12萬元

累計折舊 8萬元

貸:固定資產 20萬元

借:銀行存款 10.3萬元

貸:固定資產清理 10萬元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0.3萬元

借:資產處置損益 1.9萬元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0.1萬元

貸:固定資產清理 2萬元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疫情防控期間可以直接享受免稅(湖北省小規模納稅人)或者1%徵收率,其會計處理參見本文相關內容。如果按照減按2%徵收增值稅的,比照一般納稅人進行會計處理,即將享受的1%減稅計入當期損益。

(2)稅控設備和技術維護費抵減應納稅額

納稅人初次購進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和支付的技術維護費,全額抵減應納稅額,根據可抵減的稅額:

如果是抵減一般納稅人一般計稅項目應納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科目,貸記「其他收益」等科目;

如果是抵減一般納稅人簡易計稅項目應納稅額,借記「應交稅費—簡易計稅」科目,貸記「其他收益」等科目;

如果是抵減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其他收益」等科目。

3.招用退役士兵或重點群體就業扣減增值稅

根據現行增值稅政策的規定,企業招用退役士兵或重點群體就業可以在三年內按照一定的額度定額依次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

扣減的增值稅,也應區分納稅人資格以及不同計稅方法,分別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應交稅費—簡易計稅」「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等科目,貸記「其他收益」等科目。

舉個例子

丁公司為一般納稅人建築企業,2020年招用10名退役士兵,10月與其籤訂三年期勞動合同並開始繳納社會保險,根據相關規定,丁公司可以扣減稅額的額度為每人每年9000元。

2020年10月份,丁公司增值稅簡易計稅應納稅額為4000元,一般計稅應納稅額為6000元,本月退役士兵減免稅總額為10×9000÷12=7500元,扣減增值稅7500元,假定該企業先扣減簡易計稅應納稅額再扣減一般計稅應納稅額:

借: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4000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3500元

貸:其他收益等 7500元

相關焦點

  • 企業按照1%繳納增值稅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但這個優惠給企業財務帶來了更大的麻煩,如何進行會計處理才不會出錯呢?一、徵收率1%和3%徵收率減按1%徵收完全不同本次的優惠是直接降低徵收率,導致出現了一個從未有過的特殊增值稅徵收率,和以前的徵收率不變的增值稅減免有所不同。
  • 增值稅減免稅業務如何進行帳務處理?這三種業務,請收藏
    我們知道財會(2016)22號文件專門針對企業增值稅會計核算做了規定,在22號文件中專門設置了「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這樣的科目,這個科目專門用來記錄一般納稅人按照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準予減免的增值稅額。
  • 增值稅減免稅如何入帳?6種情形一次性說清楚!
    2020年出臺了不少增值稅減免稅的優惠政策,但是很多財務人面對各樣的政策,不知道如何入帳,今天就聊一下這個問題。我們總結了6種情形,一次性給大家說清楚。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和增值稅相關的會計科目的設置。一般納稅人業務較複雜,會計科目也較複雜,設置如下:而小規模納稅人只需要在「應交稅費」下設「應交增值稅」「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代扣代交增值稅」即可。
  • 增值稅減免稅、殘保基金會計處理,財政部明確答覆了!
    對於企業符合規定條件可享受直接減免增值稅優惠的會計處理,實務中一直存在爭議,近日,財政部對該項業務的會計處理做出了明確的答覆。接下來,我們通過案例具體學習分析。案例.假設甲企業屬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以享受直接減免增值稅稅收優惠。
  • 增值稅會計科目如何設置?完整會計分錄是什麼?
    增值稅是一種流轉稅,由消費者承擔。那麼增值稅會計科目如何設置?完整會計分錄是什麼?本文將針對這一問題做一個相關介紹,來一起了解下吧!增值稅會計科目設置1.一般納稅人企業:應當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及「未交增值稅」兩個二級明細科目。
  • 增值稅會計處理之一(一)
    增值稅會計科目的設置  為了核算增值稅的應交、抵扣、已交、退稅及轉出等情況,應在「應交稅金」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兩個明細科目。  國內採購貨物的增值稅會計處理  企業國內採購的貨物,應按照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專用發票上記載的應計入採購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採購」(按計劃成本計價)、「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商品採購」、「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經營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按照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
  • 一文讀懂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申報問題!收藏!
    問我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在季度申報時既符合小微企業增值稅免徵,又符合生活服務免增值稅政策,那麼在進行季度申報時,我應該按照小微還是按照生活服務免徵增值稅填寫申報表呢?問小規模納稅人3-5月徵收率3%減按1%,但是由於會計操作失誤,3月開出的普通發票有的是1%的徵收率,有的是3%的徵收率,且3%徵收率的發票由於聯繫不上購買方已經無法收回,那麼4月申報第一季度增值稅時,
  • 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帳務處理
    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帳務處理,小規模納稅人我自己做稅務這一塊是沒怎麼遇到過的,但是最近有同事問我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稅帳務要怎麼處理,我自己當時查了一下《關於印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2016]22號),然後在結合網上的一些問答
  • 增值稅銷項稅額會計處理
    在對銷售貨物進行會計處理時,一方面要按增值稅的規定確認和計量銷售額,核算「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一方面要按會計原則確認和計量銷售額,核算「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儘管兩類會計科目的核算,分別適用不同的規定,但對銷售額的確認和計量並非完全不一致。
  • 上繳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一)按月繳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平時,企業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多欄式明細帳戶中核算增值稅業務;月末,結出借、貸方合計和差額(餘額,下同)。  (二)按日繳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若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納稅人按日(1、3、5、10、15日)繳納增值稅,則平時按核定納稅期納稅時,屬預繳性質;月末,在核實上月應交增值稅後,應於下月10日前清繳。  平時,企業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帳中核算增值稅業務。
  • 關於增值稅會計處理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已經國務院頒發,現對有關會計處理辦法規定如下:  一、會計科目  (一)企業應在「應交稅金」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在「應交增值稅」明細帳中,應設置「進項稅額」、「已交稅金」、「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等專欄。
  • 直接減免、即徵即退、先徵後退、先徵後返的增值稅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一、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增值稅各項優惠政策的含義  1、直接免徵:直接免徵增值稅,納稅人不必繳納。  二、會計處理  2001年《企業會計制度》規定  ①、對於直接減免的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補貼收入  ②、對於企業實際收到即徵即退、先徵後退、先徵稅後返還的增值稅借:銀行存款貸:補貼收入  個人認為會計制度規定的直接減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有值得商榷之處
  • 增值稅出口退稅的會計處理
    出口貨物只有在適用既免稅又退稅的政策時,才會涉及如何計算退稅的問題。由於各類出口企業對出口貨物的會計核算辦法不同,有對出口貨物單獨核算的,有對出口和內銷的貨物統一核算成本的。為了與出口企業的會計核算辦法相一致,我國《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規定了兩種退稅計算辦法:第一種辦法是「免、抵、退」辦法,主要適用於自營和委託出口自產貨物的生產企業;第二種辦法是「先徵後退」辦法,目前主要用於收購貨物出口的外(工)貿企業。下面筆者對增值稅出口退稅的計算方法及相關會計處理作一探討。
  • 初次購買稅控專用設備、支付技術維護費抵減增值稅的帳務處理分析
    此文的發布執行,對廣大納稅人來說是一個利好的消息,但企業在進行帳務處理、企業所得稅處理時會有困惑,本文說明具體處理方法。  一、帳務處理  根據財稅[2012]15 號的相關規定,企業發生的二項費用是在增值稅應納稅額中抵減,而不是完全作為進項稅抵減。
  • 上個月多交的增值稅如何做帳務處理?非常實用的會計知識!
    當會計日常工作中碰到上個月多交了增值稅這類情況,該怎麼做帳務處理呢?實際繳納時該如何做會計分錄?來跟隨會計網一起了解下吧!非常實用的會計知識!一定要掌握!上個月多交的增值稅帳務處理怎麼做?實際繳納時,會計分錄如下:借:應繳稅金——未交增值稅貸:銀行存款做未交增值稅轉出時,帳務處理如下: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增值稅含義1、增值稅指的是以商品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稅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 新準則下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會計處理  企業進口貨物,按照海關提供的完稅憑證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進口貨物應計入採購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採購」、「商品採購」、「原材料」等科目,按照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帳款」、「銀行存款」等科目。其具體會計處理方法與國內購進貨物的處理方法相同,只是扣稅依據不同。
  • 營業稅改增值稅企業會計處理規定全文
    財政部2012年7月5日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有關企業會計處理規定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方案》的通知」(財稅〔2011〕 110號)等相關規定,現就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有關企業會計處理規定如下
  • 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如何會計處理?看最新...
    問:小微企業達到增值稅制度規定的免徵增值稅條件時,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答:對於小微企業達到增值稅制度規定的免徵增值稅條件時,應當按照《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財會〔2016〕22號)的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將有關應交增值稅轉入「其他收益」科目。
  • 疫情支出/免稅/徵收率調整/沒票/捐贈等會計處理
    來源:中國會計視野以下會計分錄,僅供參考一、捐贈支出會計核算《關於修訂印發2019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9〕6號)規定:「營業外支出」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除營業利潤以外的支出,主要包括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盤虧損失、非流動資產毀損報廢損失等。
  • 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許多小規模納稅人在享受增值稅減免時,不清楚減免的增值稅應當計入當期銷售收入、政府補助還是營業外收入。在理解上是計入當期收入還是營業外收入真的很難判定,那麼我們就要搜尋一些相關法規或制度規定:根據《財政部印發<關於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和營業稅的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關於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和營業稅的會計處理規定:小微企業在取得銷售收入時,應當按照稅法的規定計算應交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