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若水詩選

2021-02-08 北京豐鎮同鄉會

【編者按】詩人自幼離開故鄉求學、工作,光陰荏苒,歲月淬鍊,兒時的故鄉情節時常縈繞腦海,情景交融,寫下諸多故鄉情詩。故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詩人的筆下行雲流水,如訴如泣,道出其無盡的思鄉情懷。

憶故鄉

小路幽幽雜草綠,房舊窗無,故裡春幾度。望遠登高尋舊處,依稀玩伴兒時路。

農舍幾間迎薄暮,黃土門前,青石依榆樹。歲月悠悠多感悟,淚容相對心如故。

夢故鄉

夜半山村入夢頻,

矮屋土炕蠟燈昏。

鄉音在耳心垂淚,

楊柳臨寒守望春。

故鄉人

青絲歲月細無聲,

樸素單衣厚友情。

空易恍惚天命近,

猶新舊憶慕芳容。

未曾施粉含嬌笑,

久有黑髮顯摯誠。

多少往懷頻入夢,

何時共話至臨明。

逝去的故鄉

華堂高臥夢回鄉,

但看鄉愁鬢已霜。

綠樹矮牆石磨在,

殘窗屋漏院落荒。

兒時玩伴今生遠,

貧友家園斷肝腸。

村邑疏蕪空試淚,

青山依舊水一方。

鄉 愁

(一)

一壺老酒醉鄉愁,

炊煮芳華幾個秋;

燭剪燈花斜臥炕,

和風細雨染白頭。

(二)

舊故七八聚小樓,

一壺老酒醉鄉愁;

往昔貧樂今朝遠,

希向南山煮豆粥。

(三)

柴門虛掩瓦屋幽,

老巷石牆柳探頭;

夕照炊煙聞犬吠,

一壺老酒醉鄉愁。

望 鄉

碧天綠樹碌碡閒,

一段鄉愁寄峁塬;

椽檁歪斜柴兩垛,

土坯屋裡樂無邊。

故鄉行

三間紅瓦舊華堂,

小院依稀綠玉窗。

故裡少年猶幻夢,

新豐老嫗問荒唐。

炊煙重憶平昔苦,

夕照掀開往日傷。

明月共生年幾許,

清風拂面好還鄉。

故鄉景

長城綿亙古南梁,

突兀臺墩訴愴涼。

飲馬河邊焚遠志,

薛剛山上望文昌。

清風綠草鄉關路,

藍宇白雲入夢香。

廣闊農村情所系,

無垠碧野任飛揚。

故鄉的雨

烏雲幾日掩驕陽,

大雨傾盆訪故鄉。

房漏牆塌民眾苦,

禾伏苗死水龍狂。

天災前面蒼黎小,

人禍常言世道亡。

水利興修年百計,

農村美景麥飄香。

故鄉情

一壺老酒醉鄉愁,

暮鼓炊煙上小樓。

舊照漸黃韶華去,

家書偶閱感春秋。

孤村矮院人稀少,

翁嫗孩童露草稠。

遊子出塞心志遠,

情歸何處幾回頭。

作者:善若水,原名高四利,永善莊人,自由職業者,內蒙古詩詞學會會員,現居烏海。


閱讀原文

我們都是豐鎮人

相關焦點

  • 「上善若水」是什麼善什麼水,你知道嗎?
    那「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一、不是心靈雞湯的善,不是水貨的水,是大道之水。「上善若水」是寫《道德經》的老子對水之道的感悟,原句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有人以為這個善是尋常意義的善良,其實這是以偏概全的誤解,不止如此。
  • 善林金融鑄造「上善若水」的大國品牌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而善林金融就是這個美好詞語的最好詮釋者。
  • 「善水文化若水四幼」:用水滴石穿精神 辦人民滿意幼教
    成長樂園追尋著太和四幼這一文化根脈,胥詠梅站在教育的原點,找到了管理之根、鑄校之魂:以「若水文化、善水教育」作為最核心的文化特色;以「一切為了孩子,讓每一個孩子感受上善若水的教育,享受靈動快樂的成長」作為辦園理念;以「上善若水」作為園訓。
  • 德善、熊若水,都是「家中老二」卻被區別對待,老二為何不受寵?
    我們來看看,熊若水為了改變父親的偏袒,有多麼用心良苦。為了能夠讓父親重視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上都非常強勢的熊若水,裝作一副「我很沒用」的樣子,去討父親的歡心。結果得到了父親的「抱怨」,熊樹根抱怨二女兒狀態不行,自己被任意使喚,導致腰酸背痛。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人要如水般一樣的善良、包容,蘊含做人的大智慧,處事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它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若水:「上」是最的意思。「上善」是最善的意思。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 上善若水;水有九德,孕育萬物而不爭
    今天我們來講,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上一講是天長地久,這一講老子緊隨其後的說,上善若水,因為有了至高無上的善,有了孕育和滋養萬物的水,所以才天長地久,否則那有我們,這些臭皮囊的前世今生。上善若水想要搞明白第八章的含義,我們首先要清楚,兩個字,這兩個字就是善和水,那大家就開始笑了,不就是善和水嗎!還要聽你在這裡,人五人六的信口雌黃,哈哈,到底什麼是善?
  • 【蘭質·教育】蘭質教育:學生「德如蘭」 學校「善若水」
    蘭質教育:學生「德如蘭」 學校「善若水」 2021年1月5日,《海峽都市報》發文《蘭質教育:學生「德如蘭」 學校「善若水」》,專訪豐澤區崇德實驗小學校長蘇偉毅談校園文化建設。蘇偉毅說,自己是一個「不畢業」的校長。
  • 馬永波譯詩//西奧多·羅特克詩選
    哦, 當她悲傷, 把自己投入這樣一個純潔的深度,甚至父親也不能找到她:在稻草上擦拭她的面頰;攪動最清澈的水。 我的小麻雀, 你不在這裡,等待著像一根蕨菜, 製造多刺的影子。這潮溼石頭的側面不能夠安慰我,苔蘚也不能, 它為最後的光線所傷。
  • 《民間詩人詩選》徵稿啟事
    僅網絡詩選新浪博客,先後被無理關閉三次,死去又活來,至今11年了,旗幟不倒,反而更高。這樣說吧,網絡詩選平臺已從初期的純詩歌平臺發展到了今天聞名全國的唯一的一家不穿馬甲的詩壇反腐陣地,成了詩壇謊言遍地中的一家了解詩壇醜惡真相的窗口,成了手無寸鐵的廣大窮詩人發聲的家園。       在近五年來的詩壇反腐中,詩壇的街頭巷尾無不議論網絡詩選這頭「怪獸」。
  • 我校舉行《上善若水》圖書捐贈儀式
    10月16日上午,廣東省善舍慈善基金會與王一水女士向我校捐贈《上善若水》圖書儀式在美術學院一樓會議室舉行。趙曉芳在致辭中表示,廣東省善舍基金會與王一水女士向我校捐贈二百餘本《上善若水》圖書是善之力量的凝聚和結合,是社會愛心企業對高等教育做出的重要善舉。河南大學百餘年來在立德樹人、服務社會的過程中致力於對「至善」境界的追求。學校將繼續秉承「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的校訓,將此類善舉包含的公益精神傳遞給河大師生,以知識啟迪夢想,用愛心孕育希望。
  • 《讀睡詩選》第1097期精選現代詩歌
    投稿贈送《讀睡詩選》一年12個月中,任意一個月現代詩累記10天入選的詩人,月底贈送一本《讀睡詩選》,春暖花開或草長鶯飛任選一本;任意一個月現代詩累記25天入選的詩人,月底贈送一套《讀睡詩選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任意一個月現代詩每日入選的詩人,月底贈送一套《讀睡詩選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
  • 蘇偉毅:蘭質教育——學生「德如蘭」 學校「善若水」
    古人早就重視崇德修身的個人之德、崇德向善的社會之德、崇德善治的國家之德,強調教育在於通過確立和弘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培養知行合一、德才兼備的人才。著眼當代,德育為首是國際教育的潮流,重視價值觀念的引領和思想品德的塑造,這是世界教育發展趨勢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內容;而立德樹人是當代教育的根本任務,這回答了學校要「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
  • 昂揚奮進的一劑鎮定劑,上善若水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七章釋義:最高的善就好像水一樣。水的善在於利益萬物,水不與什麼相爭,也不促使萬物相爭,水居於眾人都厭惡的低處,所以接近「道」。
  • 「上善若水」用英語怎麼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 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第八章在看譯文之前,我們先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 若不見性,修盡一切善法也不能成佛!
    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  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迴,三界受苦,無出期時。昔有善星比丘,誦得十二部經,猶自不免輪迴,緣為不見性。善星既如此,今時人講得三五本經論以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識得自心,誦得閒文書,都無用處。
  • 上善若水,但你知道水有哪「七善」嗎?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1.言善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是做人、做事、與人交往合作的第一黃金原則。4. 與善仁:與人相處要心懷仁愛,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 政善治:做事要有合適的方法6.
  • 健身房裡的詩人,25首好詩寫盡人生感慨,王惟之詩選,柔情與寥落
    △王惟之詩選:力量與柔情王惟之自述:九零後,理工男,初學詩,後學詞,不通平水,偏好新韻。誠庸碌之輩,浪蕩之人,虛度廿餘年,無多少可記之事。惟之此輯,用字更圓融,詩意更淳厚,此可喜者一也;其詩亦不若前輯之晦澀,頗增靈動之致,此可喜者二也;其詩心如恆,砥礪不懈,發言由心,襟懷未改,此可喜者三也。
  • 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那要從他的另一個觀點說起,「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若是天下人都對一個事物形成了統一的看法,這種現象絕對是不妙的。因為「月盈而虧」,事物發展到頂端接下來就是衰敗,若再是有統一的認識,那就是整體的衰敗,結果是更多百姓受苦,跟「不可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面」一個道理。對待所有事物都是如此。
  • 【躍強推薦】手捧詞語的尖刺,走向《荒原》的花蕊(葉慶松等16人詩選)
    有作品發表於《詩選刊》《中國詩人》《作家周刊》《重慶詩刊》《今日詩人》《中國詩選》等各大報刊和網絡詩歌平臺。一定有某些神性的隱秘但以我凡夫的猜測是至真的善、至誠的寬恕和無條件的博愛朱建業,詩人,法律碩士,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深圳作協會員,湖南雙峰人,現居深圳。九十年代初曾被評為武漢高校「十大校園詩人」,並獲武漢「櫻花詩賽」一等獎、「12.9」詩賽二等獎等,詩歌《你的長髮為誰而留》被譜成校園民謠傳唱。畢業後十多年幾乎中斷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