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
不知道想吃什麼的時候
一碗麵是最好的選擇
大排面、大肉麵~~
其實
簡單一點未必不好
一道既簡單又美味的蔥油拌麵
是再妥帖不過的了~
而蔥油麵做為上海非常著名的小吃,
地位就像廣州的雲吞麵,
蔥油麵那一口蔥油的爆香,
蔥炸的脆而不焦,
跟筋道的麵條結合,入味扣心,
吃的時候還有個訣竅,
筷子夾面
高高的挑起來
還要拌的久一點,
這樣子的蔥油拌麵才會越香越入味~
海派小廚
小小的門頭不顯眼,但人氣可是很旺的,飯口排隊那都是正常的事。四五張散臺,還有包間,碎花食皿,木製桌椅,幾幅畫框,昏黃的燈光,看起來簡單,頗有上海小巷裡的既視感。
很多人都說這裡的蔥油拌麵不錯,那當然是要來一份,做得確實還不錯。麵條勁道,幾段焦香的蔥段,幾顆小蝦米,只是一點蔥油的味道還不是很夠味,稍顯寡淡了一些。
好在他家另一主打特色響油鱔絲比較給力,可以用其他菜當澆頭。
我就喜歡用他家的響油鱔絲來拌蔥油拌麵,這道菜完全能體現出杭幫菜的濃油赤醬,鱔魚的火候掌控的非常好,但真心的鹹,拌麵正好。
地址:中山區武漢街46-2(青泥小學南門對過)
淘小館
一家致力於打造一個百姓都吃得起的上海菜館,是一家「小而美」的上海風情館子,各店的裝修都非常有情調,讓人很舒服的感覺,店面都開在大商場裡,很受女孩子們的歡迎。
開洋蔥油拌麵,顏好味正的。以熬出香的蔥油和燒透的開洋,和麵條一起拌著吃。不得不說一點,這個拌麵一上桌你就能聞到濃濃的蔥香味,香~~
焦香的蔥幹和極鮮的開洋,拌出噴香。開洋蠻大隻,蔥油味道足。要趁熱吃,不然很容易坨影響口感。因為味道足我覺得不用格外用菜當澆頭,直接吃最好。
姆媽紅燒肉,吃貨們一定不能錯過,入口即化,超有滿足感。
地址:沙河口區西安路羅斯福4層
地址:中山區青泥窪橋百年城5層
地址:沙河口區凱德和平廣場4層
阿拉濃上海麵館
這是一家開了有年頭的上海麵館,尤其是大排,肉質好麵粉少,現成的澆頭,自取不用等,生煎、開洋蔥拌麵做的都是不錯的!
開洋蔥拌麵,中間少一個油字,哈哈哈哈。所以蔥油味確實不足,入口就顯得很清淡,沒有澆頭就顯得很平庸,但還是有人喜歡這個味道。
大排面,上海的燒法,油而不膩,濃油赤醬又十分入味!感覺整家店充滿人情味和江湖氣息!這家店除了面。還有生煎也很招牌。
地址: 中山區大眾街52號溫州城1號(近二七廣場)
聚福源上海人家面菜館
老闆是上海人,出品的確很地道,糟味滷的很透,糟香味很重,最好吃的是雞爪,比較下酒。他家還做大連街比較少見爆魚,醬汁比較甜,魚炸的非常透骨頭都酥了,好吃。
他家的主食都非常的驚喜,蔥油拌麵能算得上是桌桌必點。蔥香味濃鬱,面有勁道還不油膩。陽春麵,肥腸面都非常有水準,都可以一試。
響油鱔背,濃油赤醬的滬菜風格提現的淋漓盡致,鱔背處理的乾淨利索,有脆脆的口感。這真的算是一家寶藏小館。
地址:中山區友好路39號(川魯拉麵館旁)
吉膳緣飯店
一家做小餛飩、小籠包、生煎以及一些湯品的上海風味的店。面積雖然不是很大,但上下二層,還是頗具人氣的。
簡簡單單的蔥油拌麵,更有滋味,上頭點綴著爆香的蔥葉和底部的醬汁一起混合在麵條裡面攪拌均勻,香噴噴的,麵條有嚼頭,根根有味道~醬汁偏鹹甜。
上海大排面,大排吃起來酥軟香糯,醬香的甜味很入味。小籠包、生煎、小餛飩等等做的都很出眾,一家怎麼點都不會踩雷的地方。
地址:中山區保定街9號
杭小點 點心蔥油麵
從開業就一直很火的一家店,常常需要排個小隊,西湖印象的副牌,古樸典雅的裝飾秀出小江南的氛圍。做的是江南小食,蔥油麵、生煎、小籠包、春卷、餛飩,甜點等等,當然也一些江南風味的菜品。
蔥油麵也是它家主打招牌,看似簡單樸素,但蔥油香甜勁兒還是很有誘惑力的,細細的面硬度剛好,嚼勁十足。
搭配上熬製到位的蔥油,每嗦一口面都充實著滿滿的蔥香味。
如果嫌味道不夠,還可以點一份辣子雞澆頭拌上,保管味道槓槓的。
地址:中山區青泥窪橋柏威年5樓
今日互動
看看這幾碗面,你喜歡哪一碗?
快在評論區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