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源枯竭城市到中國棉襪之鄉——吉林遼源念好民營經濟「三字經...

2020-12-20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照片,長春,2018年11月13日

從資源枯竭城市到中國棉襪之鄉——吉林遼源念好民營經濟「三字經」

在吉林省遼源市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的一家襪企內,企業老闆邢力鵬為線上客戶解答問題(11月11日攝)。

吉林省遼源市曾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鼎盛時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近3.5%。自20世紀90年代,因資源枯竭遭受重創,遼源走上了艱難的轉型之路。歷屆遼源市委市政府堅持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培育接續替代產業,一批民營企業迅速崛起,目前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近六成,走出了特色鮮明的發展之路。

特別是一座民營襪業園橫空出世,讓遼源成為中國棉襪之鄉,形成了「南有諸暨,北有遼源」的發展格局。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當地民營經濟成長迅速,離不開「快、實、活」的「三字經」。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相關焦點

  • 【吉林的「70個新中國第一」】遼源:全國最大的棉襪生產基地
    &nbsp&nbsp&nbsp&nbsp中國棉襪,遼源製造!&nbsp&nbsp&nbsp&nbsp每一天,有700萬雙棉襪從全國最大的棉襪生產基地——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流向世界各地。
  • 「中國棉襪之鄉」重塑全產業鏈
    本報記者劉荒攝因煤而興、因煤而衰,2005年,吉林省遼源市被列為「國家級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為尋找替代產業,吸納就業人口,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簡稱東北襪業園)應運而生。當時,整個遼源市只有37家襪企。從「黑」到「白」,由「重」變「輕」,僅僅15年時間,遼源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棉襪生產基地,日產棉襪700萬雙。
  • 吉林遼源市推進產業結構轉型 成「中國棉襪之鄉」
    吉林遼源 老家底亮出新招牌(全面振興再出發)本報記者 嶽富榮 祝大偉在吉林省遼源市電子商務園區的展臺前,玫瑰、糖果、蛋糕等禮盒不時吸引著參觀者的眼球。如今的財富大路兩旁,從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到化學藥物的產業園區,再到新能源電池製造企業,匯聚了紡織、醫藥、新能源等新產業,成為遼源市財富噴湧的新地標。目前,僅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內的入園企業就達810戶,去年襪子的產能達到23億雙,產值65億元。「中國棉襪之鄉」的城市名片越叫越響。
  • 遼源又成為「中國棉襪之都」
    遼源又成為「中國棉襪之都」 2020-09-30 16: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阿里1688聯手「中國棉襪之鄉」遼源,把遼源襪交會搬上「雲」
    7月27日-29日,第五屆中國·遼源國際襪業交易會暨首屆遼源品牌襪子線上交易會(以下簡稱"遼源襪交會")將如期與客商見面。今年特殊情況下,兩年一度的襪業行業盛會——中國遼源國際襪業交易會仍將如期舉行。今年,阿里1688將與遼源市政府聯手,以"襪行天下,雲上遼源"為主題,創新性地採用新舉措,共同舉辦雲上展銷會。
  • 吉林遼源:小襪子開啟「網紅」轉型路
    今年國慶假期,在吉林遼源東北襪業園經營一家襪店的於海航很忙碌。通過網絡直播,他漲了不少粉,也帶來了可觀的收益。像於海航一樣,在東北襪業園,不少襪企老闆進入電商領域後,又開始了網絡直播銷售,讓小襪子在很多人手機裡「刷了屏」。
  • 一場行業盛會背後,"中國棉襪之鄉"遼源如何借力1688實現數位化破局?
    第五屆中國·遼源國際襪業交易會暨首屆遼源品牌襪子線上交易會(下簡稱「遼源襪交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時。每年盛夏,正是全國各地廣大襪業批發客商為即將到來的秋冬銷售旺季看貨選貨、大量備貨的關鍵時間,以「中國棉襪之鄉」和「中國襪業名城」美名蜚聲海內外的源頭產地吉林遼源,作為國內最大的棉襪生產基地和國家級出口襪製品質量安全示範區,自然也成為廣大襪業批發客商走訪備貨的不二之選。
  • 只要機器開著,心裡就不太慌:「中國棉襪之鄉」尋求「破牆」突圍
    從「黑」到「白」,由「重」變「輕」,僅僅15年時間,遼源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棉襪生產基地,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棉襪之鄉」。圍繞園區的這道有形之牆,服務了企業,培養了產業,同時也「構築」了一道阻礙創新發展的無形之牆。
  • 聚焦吉林產業集群發展 遼源襪業「織」造襪城
    小棉襪編織大產業  創業之初,質疑之聲襲來:「一雙襪子才賣幾塊錢,能成啥大氣候?」「煤炭資源枯竭,上萬礦工下崗,靠織襪子能解決多少人就業?」  時至今日,驚喜之情四起:小棉襪如何做成了大產業?「一個產業園能創造十來萬就業崗位,簡直不可思議!」  求解,得從源頭說起。
  • 中國襪子 遼源製造
    「南有諸暨,北有遼源」。這是形容中國襪業市場格局的寫照。吉林遼源是全國最大的棉襪生產基地,每天有約700萬雙棉襪從這裡流向世界各地。小小襪業擔起城市轉型重任早在解放前,遼源就出現了生產襪子的手工作坊;上世紀60年代,遼源從上海、江浙一帶引進了一大批技術工人和先進工藝,一時間,化纖、絲綢、棉織、襪業等輕工紡織品在全國小有名氣,曾被譽為「東北小上海」。2005年,遼源被確定為全國首批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城市,襪業是新培育的接續產業之一。小小棉襪能承擔起遼源轉型重任?
  • 中國梅花鹿之鄉—吉林遼源
    遼源市,位於吉林中南部。遼源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是滿族發祥地之一,漢至南北朝屬玄菟郡,西漢以後夫餘國據此地,清代被闢為皇家「盛京圍場」。遼源屬溫帶季風性氣候。接下裡就一起看看遼源有哪些好玩的景點。龍山公園龍山公園:依龍首山而建,坐落在吉林遼源市中心地帶,始建於1953年,佔地總面積為19公頃,是一個集觀賞自然風光、鳥瞰城市風貌、市民休閒娛樂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公園。龍首山除了山水林自然景觀之美外,透過叢林遠遠就可見到氣勢宏偉、醒目耀眼的「魁星樓」。
  • 嬗變圖強看襪鄉——來自遼源襪業的蹲點報導(一)
    全國創業先進城市、紡織產業集群公共服務示範平臺、中國棉襪之鄉、中國襪業名城……這些年來,遼源市把小棉襪做出了「大文章」。2018年,吉林東北襪業園產能實現35億雙、產值達120億元,成為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成功亮點。
  • 科學發展引領東北振興④三大產業挺起遼源經濟轉型脊梁
    三大產業挺起遼源經濟轉型脊梁    「因煤設市」的遼源,一直把煤炭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當歷史的鐘擺走到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遼源的煤炭資源面臨枯竭。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並困擾著遼源的進一步發展。如何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步伐,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遼源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 抱團生存,集群發展——吉林遼源東北襪業園的成長之路
    新華社長春4月6日電 題:抱團生存,集群發展——吉林遼源東北襪業園的成長之路  新華社記者孟含琪  提起襪業,業內都知道「南有諸暨,北有遼源」。位於吉林遼源的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是全國最大的棉襪生產基地,每天有700萬雙棉襪從這裡流向世界各地。
  • 遼源又多了一個美稱
    繼「中國棉襪之鄉」和「中國襪業名城」之後遼源又成為「中國棉襪之都」9日23日,從中國上海國際針織(秋冬)博覽會傳來喜訊,我市繼獲得「中國棉襪之鄉」和「中國襪業名城」稱號之後,又被中國針織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棉襪之都」稱號。襪業是我市傳統產業。
  • ...2020年品牌吉林「雙創」平臺啟動暨遼源襪業品牌賦能活動即將開啟
    屆時,30餘個遼源知名襪業品牌將亮相活動現場,再次彰顯「棉襪之鄉」的魅力,引領全市品牌集群發展。 為推進全省品牌建設工作,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推動吉林高質量發展,省發改委與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等18個部門共同制定了《吉林省品牌提升行動》方案。
  • 從「中國襪子遼源製造」到「品牌襪子遼源創造」 遼源襪子引領打造...
    8月18日,吉林省品牌提升行動——2020年品牌吉林「雙創」平臺啟動暨遼源襪業品牌賦能活動在吉林省廣告產業園舉行。圖為活動現場,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與吉林省廣告產業園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以提高供給體系品牌為主攻方向,著力深化精品製造,著力提升全市工業產品的品牌影響力,著力增強標準的有效供給;突出「2115555」產業格局品牌引領,建立重點品牌目錄,統籌政策資源,加快培育區域優勢品牌;謀求襪業品牌賦能新突破,以襪業為核心,整合遼源農副產品、旅遊、特色文化等產業資源,構築新媒體網紅集群品牌,樹立品牌形象;推動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形成品牌效應和市場競爭優勢,提升產品附加值;打造吉林品牌高地和中國製造標杆
  • 中國襪業名城的雲上初體驗:遼源襪業何以實現數位化破局
    (原標題:中國襪業名城的雲上初體驗:遼源襪業何以實現數位化破局)
  • 吉林四平遼源:統合之事,沒有哪個省市比之更急的了!
    對於吉林省來說,2700萬的人口其實也不算少,教育不錯,奈何這些年來淨給北上廣深或者其他沿海城市培養人才了,提振經濟這個話題無論是吉林還是黑吉遼東三省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的長春也在延續著統合之路,由上圖可以看出,長春接壤四平,城市之力已經擴展到了四平的公主嶺地帶,難不成也要跟成都一樣要把整個四平和遼源囊括入內嗎?筆者認為,長春眼界可以放長遠些,一來吉林省比廣東省還要大,廣東尚且有21個地級市,而吉林才有9個地級市,根本就不算多,何不把機會留給四平。
  • 阿里1688攜手遼源襪業超級產地 襪交會首上雲端
    作為兩年一次的盛會,遼源國際襪業交易會一直是襪業行業重要的展銷交易會。而在今年特殊背景下,這一盛會將首次搬到線上,以「雲上博覽會」的形式舉行,7月27日-29日,第五屆中國·遼源國際襪業交易會暨首屆遼源品牌襪子線上交易會(以下簡稱「遼源襪交會」)將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