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這樣一所高校,置身其中仿佛周遊列國,各國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它就是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作為一所兼具古典與現代、擁有獨特魅力的高等學府,二外隨時能讓人感受到十足的國際範兒。
二外肇始於外交外事人才匱乏的年代。1963年到1964年,周總理出訪亞非歐14國,回國後他意識到培養人才之緊迫,當即決定成立二外這樣的學校。對二外,周總理傾注不少心血,校名亦是周總理親自起的。有人認為&34;意義不好,周總理卻說,沒什麼不好的,巴黎有巴黎第二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有被當作主力的第二炮兵,就這樣,&34;就正式成為了校名。
從籌備到開學,二外僅用了半年時間,這在全國高校建校史上都是罕見的。成立後的二外,是周總理視它如同&34;,他指示二外要派人參加編寫外語詞典、開辦外語廣播、舉辦外語電視講座等工作。在對外派出留學生名額有限的年月裡,幾乎每次都要給二外留一個名額。所以在那段特殊的時期,二外前後大概派出了近50名留學生,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1969年底,學校南下河南信陽明港辦&34;。1970年,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被中央撤銷,二外面臨著歸屬性問題。周總理從全局考慮,最終明確表態:&34;
二外就這樣被留下來。如今的二外,已發展成為中國外語、翻譯、旅遊、經貿等人才培養與研究的重要基地。2019年10月18日,二外吉祥物正式發布,取名為&34;,是向周總理的致敬,因為周總理的乳名為&34;。秉承總理精神,二外邁入發展快車道。
多年來,二外始終堅持以服務國家、首都重大發展戰略為重點,發揮學科優勢,強化交叉融合,積極推進文化與旅遊融合、服務與文化貿易、一帶一路建設、公共政策翻譯、對外文化傳播、區域與國別研究、政黨政治與政黨外交等領域創新特色研究和高層次交叉人才培養,強化新型智庫矩陣建設和諮政服務特色。
在小而精美的二外校園,時常能聽到各國語言或唱或誦的美妙韻律,作為獨具特色的外國語院校,二外將優勢建設得恰到好處。
二外,一所以外語和旅遊為優勢特色學科,文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等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著名高校,在56年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34;的學風,現有本科專業45個(其中有26個語種專業)、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5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2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聯合培養博士點2個(與美國賓漢姆頓大學聯合培養翻譯博士,與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聯合培養旅遊博士)、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個(分別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聯合共建)。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2個(旅遊管理學科、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4個(外國語言文學、旅遊管理、企業管理、國際貿易);國家級「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5個(英語、日語、阿拉伯語、俄語、旅遊管理)、北京市「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2個(翻譯、財務管理)、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2個(翻譯、旅遊管理)、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日語、阿拉伯語、英語、旅遊管理)、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日語),處處打造國際水平。
在這裡,能學到與國際接軌的學科知識。而在打磨硬實力的基礎上,二外更注重國際化的交流,積極推進文化與旅遊融合。
現在,二外與全球40多個國家、地區的170餘所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全方位、多層次、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每年選派一定數量的教師出國進修、訪學、合作科研,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等,年均赴外留學學生600餘人,年均接收外國留學生1500餘人次。學校與墨西哥奇瓦瓦自治大學、英國蘭開夏中央大學、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學、法國克萊蒙費朗市、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巴拿馬大學合作共建了6所孔子學院。
2019年3月20日至27日,校黨委書記顧曉園出訪斯洛維尼亞、塞爾維亞兩國,就加強二外非通用語人才培養和師資隊伍建設、促進與中東歐國家青年人文交流等與斯洛維尼亞馬裡博爾大學、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大學等兩國高校商談合作,就更好服務&34;倡議、全面融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等與我駐兩國使館深入交換意見。
2019年4月4日、6月11日,阿拉伯國家記者團、中東歐國家記者團記者分別到訪二外,與二外青年學生近距離互動,體驗中國傳統文化,暢談&34;倡議背景下美好合作前景。
在第二屆&34;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及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二外分批選派包含英語、愛沙尼亞語、波蘭語等18個語種的百餘名志願者服務大會。活動期間,二外志願者以&34;傳遞中國溫度,以實際行動展現二外青年風採,詮釋了二外人一以貫之的志願精神&34;——smiling(微笑)、professional(專業)、initiative(主動)、responsible(責任)、insistent(堅持)、touching(感動)。
2019年12月8日至12月15日,計金標校長受邀首次訪問二外在伊朗、土耳其的友好院校。計金標校長先後訪問了伊朗阿拉梅塔巴塔巴依大學、薩迪基金會(薩迪學院)和德黑蘭大學,土耳其愛琴海大學和哈西德佩大學。出訪期間,計金標校長代表學校與三所高校籤訂了三份校際合作框架協議、一份學生交流執行協議,在落實與兩國高校開展實質性合作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際,二外學子亦用自身所學,守護國門。2020年3月9日,受團市委、市志願服務聯合會委託,學校向二外志願青年發出緊急招募令,到首都機場T3航站樓D區和新國展集散點進行現場服務。僅僅2小時後,首批覆蓋英語、日語、韓語的多語種志願者集結完畢,做好了開赴一線的準備。3月10日,二外多語種翻譯志願者在順義新國展集散點正式上崗,協助相關部門做好入境進京人員登記、分流轉送的翻譯工作。二外帶隊教師劉睿基說,&39;二外速度&34;
……
與國際接軌已經潛移默化地滲入二外建設的方方面面,常聽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來二外求學,不必環遊世界,就能體驗到異域的風土人情。
建校以來,二外積澱了深厚的學術傳統,有著獨特的辦學經驗,培養了數萬名畢業生,他們國際視野寬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突出,綜合素質高,就業競爭力強。他們與二外共進步,同成長,為國家建設發展貢獻了二外力量。
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外交部部長,王毅,於1978年—1982年於二外亞非語系日語專業學習。中國的&34;越來越大,王毅外長奔波在世界各地,用智慧和勇氣,在中國這盤外交棋局裡,力爭將每一粒棋子落得到位,落得精彩。
中國商務部原部長高虎城,畢業於二外法語專業,曾在中國駐剛果大使館工作,曾任中國機械進出口總公司駐法國公司副總經理、總公司財務處處長,中國華潤總公司副總經理兼黨委書記,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計劃財務司司長,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黨組成員,商務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黨組副書記,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正部長級)兼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商務部部長、黨組書記。
現任外交部部長助理、中國前駐新加坡大使陳曉東,中國原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中國前駐黎巴嫩、伊朗大使劉振堂,中國前駐葉門大使劉登林,中國前駐約旦大使羅興武,中國前駐阿聯大使張志軍,現任中國駐阿爾及利亞大使、中國前駐蘇丹大使李連和……當他們齊聚一堂,就是大型校友聚會。吳思科會自豪地說:&34;、&34;歲月流逝、環境變化,都不能衝淡校友們對母校的滿腔深情。
多年來,二外培養了一批政界、外交界、商界、文教界傑出人士。過去,他們有的在外交場上捍衛國家尊嚴;有的在商業領域助力國家經濟發展,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了二外力量;未來,還有即將步入二外校園的你們,將在這片沃土上成長成才,凝聚青春力量,傳遞中國聲音。
五十六載櫛風沐雨,五十六載春華秋實。二外護送著無數滿懷憧憬的學子,從這裡起航,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能在今年9月,懷一腔赤忱與熱血,來二外赴一場青春之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34;頭條號
部分素材來源: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官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