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故事一:關於清朝狀元的那些事

2021-02-07 清朝歷史


在清朝歷史上,一共出現了114名狀元。


這114名狀元中,有多達50名來自江蘇地區,有多達20人來自浙江地區,全國其它地區沒有任何一個地區的狀元人數超過了10人。


超出半數的狀元來自江浙地區,這也算是印證了古語:自古江浙出才士。


當然,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江浙地區自古就比較富饒,而古代的讀書人大都是富家子弟,這也導致江浙地區參考人數遠大於其它地區,最終成為狀元的概率也無疑更大。


不過遺憾的是,清朝的114名狀元普遍仕途不順,僅有14人官居宰相(殿閣大學士),這個比例遠遠低於明朝,他們分別是傅以漸、呂宮、徐元文、于敏中、莊有恭、梁國治、王傑、戴衢亨、潘世恩、張之萬、翁同龢、孫家鼐、徐郙、陸潤庠。

而在清朝歷史上,有這麼一對翁婿狀元,他們分別是雍正五年的狀元彭啟豐以及乾隆十九年的狀元莊培因。


而在114位狀元中,僅有兩人是三元及第(鄉試、殿試和會試都是第一名),這兩人分別是乾隆四十六年的狀元錢棨以及嘉慶二十五年的狀元陳繼昌,錢棨更是黃觀之外歷史上第二位(也是最後一位連中六元的狀元(除了鄉試、殿試和會試之外,還有縣試、府試和院試)。


清朝第一位狀元是順治三年的傅以漸,清朝的最後一位狀元是光緒三十年的狀元劉春霖。


相關焦點

  • 贛縣清朝「狀元」何其睿與田村天南山的故事
    在清朝乾隆年間,贛縣出了一位「狀元」,但他又不是真正的狀元,可民間仍認為何其睿水平居全國第一,堅持叫他為何狀元;他就是何其睿。據《贛縣誌》記載,何其睿(1685—1751),字克思,別號慎庵,韓坊鄉長演村人。
  • 清朝最後一科狀元榜眼探花是誰?他們混得怎麼樣?
    由於第二年清朝政府就詔準,自1906年開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所以這是清朝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在這次考試中,依然誕生了狀元、榜眼和探花。那麼,清朝歷史上最後的狀元、榜眼和探花分別是誰呢?答案是:劉春霖、朱汝珍、商衍鎏。先說劉春霖的事情。
  • 26位清朝狀元書法精品欣賞,難得一見!
    26位清朝狀元書法精品欣賞,難得一見! 當時正逢乾隆欲在北方選撥人才, 又見王傑字跡(書法)工整清秀, 便把他撥為第一, 成為清朝開國第一名陝西狀元。
  • 閻崇年:清朝歷史地位突出,網友:清朝啥也不是,為何研究滿學?
    我們首先來簡單談一談清是研究的學術史,清朝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古代王朝,我們對於最近發生的事情,當然知道的信息最多,所以清朝的故事多。但是,長期以來,我們所了解的清史,往往是文學故事,而非真實歷史。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朝的檔案皆在紫禁城之內,普通人是看不到的,我們對於清朝的故事了解得多,對於真實的歷史則了解得少。
  • 歷史上清朝的那些守陵人,在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去哪了
    清朝時我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個朝代的統治者是滿族人,滿族人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理念,死亡是滿族人十分重視的一件事情,所以清朝在對於建造皇陵的這件事情上,見解是十分獨特的,而且清朝也是十分注重祭拜文化的。
  • 河南人口最多的縣 名人輩出 其中有清朝河南唯一狀元
    固始有長達2000年的建縣歷史。建武二年(公元26年),東漢光武帝劉秀封開國元勳、大司農李通為「固始侯」。「固始」取「事欲善其終、必先固其始」之意。「固始」由此得名,並沿襲至今。2000年來,固始人才輩出,走出了不少叱吒風雲的人物。
  • 清朝有一位考生,因為做人太老實,竟意外高中狀元
    在清朝就有這麼一位考生,因為做人老實,被同學們欺負,卻意外高中狀元。  在清朝中期,每年都會選拔一些成績優秀的舉人進京參加工作,什麼工作呢?就是當個小秘書,幫著官員們處理一些繁瑣的文件。要是沒什麼大志向,這樣的工作也不錯,中央機關,工作穩定,但要想登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就要繼續考進士了。下面要說的這位畢沅(音同「元」)同學,就是其中的一個。
  • 中國最後的「狀元」,及第不久清朝滅亡,他的結局如何?
    中國最後的「狀元」,及第不久清朝滅亡,他的結局如何?現在正值高考出分的日子,幾家歡喜幾家愁。說起高考很容易就讓我們想起古代的科舉制度,雖然古代的科舉沒有像現在高考這般先進,但是在古代也是很好的選拔人才的手段了。那麼,你知道中國科舉考試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是誰嗎?
  • 23歲考中狀元,46歲當軍機大臣:清朝名臣于敏中的開掛人生
    有的著名歷史人物,一輩子都在科舉的沼澤裡掙扎。比如蒲松齡,科舉考試生涯長達53年,10次參加鄉試均名落孫山,一直到72歲高齡都還是一名秀才。也有的「幸運兒」,參加科舉考試一路「開掛」,年紀輕輕就考中了狀元。比如本文的主人公、清朝名臣于敏中。一于敏中,字叔子,江蘇金壇人,生於1714年。
  • 組圖:26位清朝狀元書法作品欣賞
    當時正逢乾隆欲在北方選撥人才,又見王傑字跡(書法)工整清秀,便把他撥為第一,成為清朝開國第一名陝西狀元。 乾隆辛丑一甲一名進士,狀元,授修撰。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連中「六元」的狀元。 道光丙戌一甲一名進士,狀元。
  • 清朝狀元的書法,每一位都有深厚的學識修養,你看了有何感想?
    狀元亦稱鼎元、殿元,是科舉制度中的最高榮譽,是在最後一關考試(唐朝時的省試,宋以後的殿試)中,得到進士第一名的名稱,類似今天高考的榜首。從清朝的狀元書法來看,每一位都有很高的學識修養。康熙帝閱卷後,認為戴有祺「書法尤嘉」,遂定之為一甲一名,得中狀元。于敏中博學多才,詩文雅正,書法師承趙和董,有相當高的藝術成就。清乾隆二年(1737)狀元。王傑,字偉人,號惺國,陝西韓城人。清朝狀元、名臣。陝西會考第一(解元)會試京城高考,又以探花第三名進呈乾隆帝殿試。乾隆帝見王傑書法工整清秀,便把他撥為第一,成為清朝開國第一名陝西狀元。
  • 滿分卷面|清朝狀元書法小集
    儘管在中國歷史上,很多人對科舉的態度都褒貶不一,但就國家和社會層面的發展來講,此舉是社會進步的象徵。解放以後,我國出現了高考制度,這一制度跟科舉的作用幾乎是一樣的,為廣大想要為建設國家出力的年輕人提供了途徑。閒話就不多說,為了表達對廣大學子的祝願,雅集君找了一些清朝狀元的書法,咱直接看圖吧。
  • 清朝大事件:清朝的剪辮與叫魂恐慌
    這樣清新的畫面未能展示大多數農民生活中的苦差事。那時,石匠叫魂的故事似乎已經極為常見。在吳東明的家鄉仁和縣,這類故事因為一個人而為人熟知,這個人的名字叫沈士良。當時,43歲的沈士良生活條件大不如前,被迫搬去和他的侄子一起住在家宅大院裡。一到大院裡,沈士良發現自己成為了日常受欺負的對象:年輕的親戚欺凌他,偷他的錢,甚至辱罵他的母親。
  • 看 28 位清朝狀元的書法, 驚呆了!
    錢棨(qǐ)(1734-1799),字振威,號湘舲,祖籍無錫,長洲人。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連中「六元」的狀元。15.歷代狀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紹熙四年(1193 年) 癸丑科狀元陳亮。他提倡注重事業功利有補國計民生的「事功之學」。提出「盈宇宙者無非物,日用之間無非事」的命題, 和朱熹多次進行過義利、王霸關係的辯論。其學說獨具體系,為永康學派的創始人。同時又是著名的文學家。16.歷代狀元中,最嗜飲茶並對我國茶道研究作出貢獻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甲午科狀元張又新。
  • 清朝唯一四川狀元:考試時寫了8個字,卻被光緒欽定為狀元!
    駱成驤是清朝四川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科舉狀元,但是他的狀元來得很有意思,原本按照文章排名,狀元是輪不到他的,可是駱成驤十分理解皇帝的心思,開篇就說到了皇帝的內心,便破格直接點他為狀元。在清朝,每一個知識份子都有一個做官夢,兼濟天下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每一個有理想的讀書人的信仰,優秀的駱成驤更是其中出類拔萃的一員。駱成驤考中舉人,但不幸在第二年的會試上失敗了,駱成驤經歷這次打擊以後倍加努力學習。駱成驤再次參與科舉考試,這次也是朝廷的改革,拋棄了八股考試,而是採用時事政治考試。所有的考生都不知道怎麼辦,包括駱成驤。
  • 清朝修的《明史》,到底有沒有篡改歷史貶低明朝?
    ②、《明史》中對於清朝還沒有崛起時的建州女真部落與明朝的關係,是沒有記載的,並且選擇性刪除掉相關歷史,總之關於建州女真的歷史是一律刪除,是一片空白,至於原因很簡單,畢竟建真女真曾臣服於明朝二百多年。眾所周知清朝在入關以後,並不等於統一中國,大規模的戰爭並沒有停止,它還要面對李自成之大順政權、張獻忠之大西政權、南明小朝廷三大敵手,尤其是與南明的拉鋸戰長達十幾年,才將南明最後一帝永曆帝朱由榔趕至緬甸。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近些年來,關於清朝的電視劇接連上映,比如說《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都是很不錯的宮鬥劇,即便是現在,依然還有人重複地看。不過大多數清朝劇,講述都是後宮的爭鬥,還有皇帝的有一些故事。
  • 清朝統治者如何看待金朝的歷史
    金朝統治範圍清朝皇帝對女真人建立的渤海國和金朝都十分認同。乾隆皇帝曾說,「我們清朝發跡於東北,山川鍾秀,和當年金朝興起的地方同屬一地。」他還說「滿洲」一詞的發音同古代「肅慎」二字的發音是相似的,他認為滿洲人是肅慎人的後裔。乾隆帝在拜謁了北京房山的金太祖睿陵之後,作了《謁金太祖睿陵詩》:「開國金源肇自東,一時攀附會雲風。
  • 清朝文字獄的起因 清朝文字獄的特點介紹
    一,清除一些曾聽命於明朝的官員及知識分子。以及將舊的史書銷毀,對堅持續寫史書者和收藏者,施罪流放或誅殺。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大興文字獄,用暴力對待知識分子,暴力之殘酷在歷史上罕見至極。清朝文字獄的起因不是偶然的,而是有非常複雜的社會背景和深厚的思想文化根源的。 清朝進入盛世的時候土地遼闊,政權穩定,邊境安寧,文字獄也一興再興,這是一個很應該重視的現象。清朝已經是封建的社會主義的末期 ,這樣的社會制度經過幾個朝代的發展 ,更加成熟了。
  • 清朝歷史:清朝末期——列強霸佔中國市場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清朝歷史:清朝末期——列強霸佔中國市場。清朝洋行英、美、法、俄等資本主義列強,葫佔我國市場,是先從洋紗排擠土紗開始的。1846年以後,松江、太倉一帶,以紡織為業的人,就『無紗可紡』了。接著又以洋布排擠土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