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圖書館的文化追求與夢想——長沙圖書館以總分館服務體系...

2020-12-19 湖南在線

一座城市圖書館的文化追求與夢想——長沙圖書館以總分館服務體系構建城市文化新空間

(長沙圖書館全貌。本文圖片均由長沙圖書館提供)

■熊遠帆

「如果有天堂,那裡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博爾赫斯這樣形容圖書館。

在長沙市風景最美的地方——湘江與瀏水交匯之處,長沙圖書館新館如今已不僅是長沙市文化地標之一,更以開館至今累計接待讀者660餘萬人次,開展各類閱讀活動3980場,打造閱讀推廣活動品牌35個的耀眼成績,成為了市民的「知識天堂」。

不過,市民喜歡的長沙圖書館卻不止這一處。近年來,長沙圖書館以總分館為城市閱讀服務體系架構,沉入城市各個空間角落,滲透到市民生活深處,為城市的未來發展文化賦能。

一、突出地域均衡性,構建全覆蓋的閱讀設施體系

「30秒借書10秒鐘還書」,構建家門口「10分鐘閱讀圈」

(長沙市圖書館正門)

2010年,長沙市啟動實施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長沙市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政府主導、多級投入、集中管理、統一服務」的總分館體系運行模式和分館建設的人財物投入等重大事項。經過8年的探索和實踐,全市逐步形成以市圖書館為總中心館、區縣(市)圖書館為總館、輻射城鄉的圖書館總分館網絡體系。

在市圖書館借書,在分館還書抑或是在分館借書,來市圖書館還書,如今都不是新鮮事。一般長沙圖書館分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大的空間內既可以閱讀、借書,使用總館的數字資源,還能辦證,享受總館的閱讀活動等多項服務於一體。

「原來總要媽媽從圖書館借書來讀,現在放學就能來這裡看書了。」在博才西湖小學讀五年級的蔡夢溪每天要在長沙圖書館龍王港分館待上兩個小時看書。

(社科借閱室)

位於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名園小區內的長沙圖書館龍王港分館,有藏書4000多冊。平時來看書的孩子很多,除了讀書、借書,圖書館還會針對孩子們開展圈圈故事會和手工藝品製作等閱讀活動。

此外,長沙圖書館的分館還開設了自助圖書館和地鐵圖書館。

位於長沙市烈士公園南門的自助圖書館開啟了「逛公園,一站式閱讀體驗」的新模式。在長沙地鐵一號線的馬廠站,也有許多市民在借書或者還書。按照計劃,今後,長沙每新開通一條地鐵線路都將布局3個地鐵自助圖書館。

(兒童借閱室)

「30秒借書,10秒鐘還書」的自助圖書館讓出行的市民享受到了便捷的圖書借閱服務。

在分館暫時無法覆蓋到的區域,長沙市、區縣(市)圖書館還在機關、學校、企業、軍營、廣場及鄉村設立了流動圖書服務點,滿載3000多冊圖書的流動圖書車忙碌地穿梭在城鄉,定線定時定點將圖書送到百姓身邊供他們借閱。

以前,區縣(市)、鄉鎮街道、村社區各建各的圖書館,各級圖書館獨立分散,涇渭分明,形同孤島。有了「總分館制」,便能形成「1個總中心館+9個總館+多個分館+若干自助圖書館+流動圖書點」的布局,總分館之間圖書實現通借通還,數字資源實現「一卡通」共建共享,優質文化資源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

截至今年6月,長沙全市總分館達106家、流動服務點88個,其中街區、地鐵、公園自助閱覽室(設施)20家,聯動農家書屋提質分館10家,初步構建了覆蓋城鄉、結構合理、發展均衡、惠及全民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基本滿足了群眾的閱讀需求。

二、突出運維實效性,打造大流通的閱讀服務格局

以產業的思維,像運營項目一樣打造總分館

(長沙圖書館楓華府第分館)

「公共圖書館雖然屬於公共文化事業,但真正要群眾滿意,我們要給總分館體系的運營注入產業思維,要像產業運營項目一樣向社會推廣圖書館。」長沙圖書館館長王自洋說。

總分館制的推行,「效能」永遠是關鍵詞,而要實現「效能」最大化,就離不開用戶需求這個標尺。

比如以往採購新書,從制訂購書計劃、採選、分類、編目、上架等環節,到讀者手中至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還不確定是否是讀者想讀的。

2011年起,長沙圖書館連續7年與省市新華書店合作開展「你的book我買單」活動。只要是長沙圖書館的讀者,圖書符合長沙圖書館的採選原則和館藏範圍,讀者即可將圖書從書店免費帶回家。

2015年起,長沙圖書館還與京東商城合辦了「長沙人『惠』讀書」活動,在全國首創了「雲館藏」公共閱讀服務。活動期間,讀者只需在微信平臺選購圖書後,通過長沙圖書館平臺實時向京東下單,便可快速送達讀者手中。

「線下採購具有直觀性和確定性,減少了流通環節和流通時間,提高了讀者參與度和圖書利用率。」王自洋說。

實現總分館「效能」最大化,還要充分整合分館資源、管理、推動分館服務,要通過集中培訓、跟班培訓、網絡直播、線上諮詢等方式及時為分館培訓館員,如此一來,分館才能建得起、轉得動、用得好。

(雷鋒圖書館公益課堂)

「總分館制對分散資源進行了整合,通過統一採購、統一編目、統一配送、統一管理與服務等方式提升效能達到對有限圖書資源的利用最大化,實現群眾借還書最大限度的便利化。」長沙圖書館副館長張軍說。

場館設施、資源的數位化、智能化,是長沙圖書館提升服務效能的又一著力點。長沙圖書館擁有國內首創的「智能書架終端」系統,利用RFID射頻技術,把每本圖書與所在書架綁定,精確告訴總分館讀者圖書所在位置,讀者只需在書架處就可以直接借還圖書。同時,館內各閱覽室均設有電子閱讀終端,讀者可獲取國內文化資訊,觀看國家圖書館精品公開課。除此之外,還在多個分館設置電子圖書借閱機,掃一掃即可輕鬆帶走百萬本電子圖書。在文獻資源上,通過總分館讀者「一卡通」實現服務體系內紙質資源和數字資源共建共享、通借通還。

截至今年8月,長沙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142773人,微博粉絲人數96688人,在全國公共圖書館新媒體平臺排名中名列前茅。今年第四屆中國數字閱讀大會上,長沙名列「十大數字閱讀城市」第5位。

(長沙人文館)

「我們強調的不只是圖書和硬體資源下沉,服務資源也要跟著圖書一起下沉。」長沙圖書館副館長張軍介紹。2017年,長沙圖書館總館向分館配送圖書9萬冊次,總分館到館讀者709.92萬人次,外借圖書498.87萬冊次。同時,長沙圖書館所有讀書活動和社會教育項目也一併隨著總分館下沉,總館各個團隊負責研發閱讀推廣活動產品,然後培訓專業志願者到分館實施,2017年總分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3400多場。

為保證所有分館運維實效,長沙圖書館建立了嚴格的分館建設與管理流程,除按照人口數量、人口分布、環境和交通條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確定分館的數量、規模、結構和分布,所有分館還必須通過3個月以上的流動服務效果監測才能正式建館,並對所有分館進行運維考核,通過後臺實時大數據監測、前端第三方社會評估的方式,實行限期整改和末位退出機制。

三、突出主體多元性,創新社會化的城市閱讀機制

統籌資源引導社會資源共同參與,廣泛培育志願者隊伍

(長沙圖書館簡名分館)

面對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和文化需求的差異化,單純依靠政府按單一模式建設公共圖書館,不僅財政資金壓力大,也常常「吃力不討好」。

長沙圖書館鼓勵社會力量以資金、場地等資源參與總分館建設,打造了20餘個品牌館,「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模式,共建共享圖書館,贏得了讀者點讚。

簡名書苑位於長沙市望城區,原來是個別致的咖啡館,後來經營者將原來的咖啡館改成了一個圖書館,並成為了長沙圖書館分館。

落地玻璃窗,暖意的燈光,直達天花板的一面牆大書架,輕柔舒緩的背景音樂,別具一格的裝修,書香中瀰漫著淡淡的咖啡香……成了當地一個不折不扣網紅圖書館。

負責人龔亞介紹,針對簡名書苑的受眾特點,長沙圖書館主要向其提供文化、藝術、旅遊、攝影、人文類的書籍,總數達1萬多冊。

除了這樣的民營圖書館,還有與商業機構合作的圖書館。

(長沙圖書館泉塘分館)

在嶽麓區金茂梅溪湖小區,開發商金茂集團也與長沙圖書館合作建立了梅溪湖金茂分館。這個三層300平方米的圖書館,有借閱室,有活動室,藏書8000多冊。

時常到這裡看書的居民彭向斌說,小區門口就有了這樣的圖書館,忙中偷閒來看會兒書,哪怕10分鐘,也很開心。

「經營性機構一般營業時間較長,所以能夠提供的閱讀時間也往往較長。」張軍介紹,一般會選擇經營規模適中、經營質態較好、環境典雅舒適、客流量較大的社會服務機構,納入全市總分館體系。

此外,長沙圖書館還與小蜜蜂志願者協會合作建成了小蜜蜂分館,與創夢者培訓學校合作建成了年外借達到5萬冊次的少兒主題分館,與寧鄉經開區合作建成面積達到1000多平方米的藍月谷分館,與新中新兒童發展中心合作建成了以「活動帶動閱讀」模式推廣兒童教育、親子閱讀的左岸分館。

這些都是長沙圖書館「城市閱讀社會化」工作的初步探索,民辦公助,鼓勵和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也包含閱讀服務的社會化。

(元宵節舉辦「我們的節日猜燈謎到圖書館」活動)

長沙圖書館還以總分館為陣地,成立了長沙全民閱讀志願者聯合會。

據統計,目前在長沙圖書館註冊的2869個志願者中,大學生個人志願者有1033人,志願者團隊28個。圖書館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高校密切合作,形成專業閱讀推廣志願者隊伍。

長沙學院機電系學生王貴雲,是長沙圖書館的志願者。他報名參加了長沙圖書館E課堂,擔任計算機專業的志願者老師,每周末只要有時間就會去學校附近各分館為當地居民開辦計算機學習班。

在長沙圖書館開辦的圈圈故事會和E課堂這類以總分館為陣地的閱讀推廣項目中,大學生志願者群體已成為中堅力量,彌補了總分館專業人員的不足,創新並改善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

例如,「助盲愛心專車」志願服務為視障等殘疾人群開啟了「悅讀」視界,體現了閱讀的公益性和平等性。

四、突出功能延展性,營造「圖書館+」的城市文化生態

圖書館成為城市的「第三文化空間」

(新三角創客空間)

「我們不只是提供圖書借閱服務,還希望打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間,讓圖書館成為閱讀空間、交流空間、夢想空間,也是城市中最貼近生活、最彰顯自我的『第三文化空間』。」 在王自洋看來,閱讀推廣活動很符合市未來圖書館的定義:「知識多向傳播,你是讀者也是講述者,共享知識,甚至創新知識。」

無論總館與分館,長沙圖書館作為城市文化服務和社會教育者的定位始終如一。總分館免費開辦的「E課堂」、橘洲講壇、圈圈故事會每年舉辦330多場,參與市民2萬多人次,陽光周末公益課、「閱讀與我」演講大賽、優秀少兒繪本展、少兒經典誦讀等活動,直接參與人次20餘萬。圍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分館持續10年舉辦「我們的節日·猜燈謎到圖書館」活動,文津圖書獎文獻展每年在分館巡展,每周通過微信向總分館讀者推薦優秀讀物。每到假期或周末,分館的孩子們都可以參與經典誦讀、紅色電影欣賞、故事驛站、繪本之旅等活動。2016年開始實施的「青苗計劃」,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智發育特徵和興趣愛好,實施閱讀引導與閱讀陪伴,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將圖書館服務推向專業化、精細化。

此外,「閱天下·邂逅圖書館之美」活動創新閱讀推廣模式,將閱讀、旅行有機結合,通過活動引導讀者進一步了解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活動通過免費發放「遊學護照」和「遊學筆記本」,參與線上拍照分享和線下蓋章打卡的方式,讓更多分館成為孩子們遊學的勝地,讓「遊學護照」和書香陪伴孩子的人生之旅。目前,此活動由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在全國圖書館界推廣,全國已有92家圖書館加入「閱天下」行列。遊學者已到達世界各地如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等圖書館打卡,「遊學護照」成為了聯繫人、書、館、城的「通行證」。

(新三角創客空間)

在長沙圖書館還有一個「新三角創客空間」。這裡配有1間160平方米的專用工作室,擁有3D印表機、3D掃描儀、數控雕刻機、雷射切割機、工業縫紉機、小型五金車床、手持工具機等製作、加工所需的設備與工具200餘種,供市民免費使用。

創客空間的負責人介紹,這裡倡導「閱讀——思考——實踐——創新」的理念,創客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藉助設備和工具將腦海中的奇思妙想動手製作成「高科技」產品,遇到知識瓶頸時,可以藉助圖書館的圖書資料解決問題。

以「新三角創客空間」為依託,長沙圖書館打造了「創戰計」星城創客大賽、東亞手作文化交流節等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活動品牌,吸引了一大批優秀創新創業者參與其中,出現了可穿戴式電子吉他、自動上下樓梯裝置、智能購物車機器人、家庭陪伴機器人、智能桌球運動手環等原生創意作品。

針對讀者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多元,近兩年來,長沙圖書館還邀請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李輝,「百家講壇」主講楊雨,法國知名童書作家、插畫家貝內迪克特·古提艾等文化大咖登陸橘洲講壇。星城科學講堂依託分館體系,講述市民關心的科普問題,讓科技走進尋常百姓家。中醫蘿蔔公益學堂以弘揚中醫文化,普及健康知識為目的,每月定期宣講中醫養生方法,讓中醫的價值觀及生活方式走進更多總分館讀者的家庭。

(大巴書童會)

深受廣大孩子們歡迎的「大巴童書會」將未成年人閱讀推廣活動、文化展覽等帶到流動圖書車上開往社區、鄉村。到目前為止,大巴童書會共舉辦活動160餘場,服務總時數超320個小時,舉辦圖書獎展、連環畫展等各類展覽共89場。同時,總分館還聯動農家書屋,提質了10家農家書屋為分館,聯合社會公益機構,援建鄉村學校圖書館,定期為鄉村青少年宮開展送書送課,有力促進全民閱讀風尚形成。

為了更好地推動總分館乃至全市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長沙圖書館牽頭成立了統籌全市各分館的長沙閱讀推廣研究中心。中心旨在組織開展全市性的重大閱讀推廣活動,培養、鍛鍊一批專業項目團隊,打造閱讀推廣人才培養高地,不斷孵化適合總分館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品牌,為分館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通過總館與分館、服務點的聯動服務,總館的輻射和服務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分館則滿足了附近讀者的需求,在社區文化活動中起到中心作用,增強了讀者的「粘性」。

嶽麓區「愛閱讀書會」依託陽明山莊分館資源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240餘次,發展讀書骨幹600餘人,40多個社區前來學習交流。

「自從加入這個讀書會後,我的命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早幾年前,居民高女士婚姻亮起紅燈、孩子性格叛逆、成績差跟不上,對生活充滿了無助和困惑。2016年,她走進陽明山莊分館,加入讀書會這個大家庭,從書中汲取養分、開闊視野、明晰方向。如今,高女士夫妻關係融洽、家庭和諧幸福,夫妻倆都成了圖書館的忠實讀者。

(長沙市圖書館舉辦TEDxJuzizhou講座)

為高效、快捷地為讀者提供人性化、專業化、智能化的服務與管理,長沙市圖書館正引入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交互服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搭建智慧圖書館門戶網站和移動服務平臺,將總分館建築、設備、館藏資源、數字資源、活動資源、讀者、館員等各種要素進行關聯,已研發了智慧牆、智慧機器人、智能書架等設施,實現總分館讀者快速查找紙質圖書、電子圖書、設備、場地或活動資源,以便為每位讀者進行個人閱讀畫像,主動向其推送圖書、活動等信息。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公共圖書館是公眾接受終身教育的理想平臺。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正式施行,強調了加強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的重要性,將基層總分館制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體現了國家對基層公共圖書館的高度重視。閱讀與法同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注,新時代的長沙圖書館總分館將找準新的定位,勇於擔當使命,強化社會責任,大力構建高效、平等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全方位提升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發揮閱讀引領作用,努力為長沙鄉村振興、文化發展、城市現代化建設提供思想保證、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撐。

相關焦點

  • 橋東區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新模式在全市文化旅遊服務保障體系建設...
    9月24日,全市文化旅遊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交流觀摩活動召開。橋東區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新模式成為全市優秀典型。交流會上,橋東區作了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典型經驗發言,介紹了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新模式。區文旅局創新思路,共享互通,通過搭建五中共享圖書館為總館、工業文化主題公園遇見書店、西榆林農家書屋、勝利北路街道圖書室為分館互聯互通總分館制試點先行的模式,打造便捷的書香文化網絡服務。依託第三方軟體系統進行雲託管運營,將線下實體圖書通過編目加工,將所有分館借閱圖書數據並聯到總分館線上平臺,實現橋東區線上線下聯動、總館分館通借通還的圖書館總分館制。
  • 山西五級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框架基本完善
    「十三五」期間,作為山西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要載體的各級圖書館通過公共圖書館業務總分館體系建設,改變了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利用率不高、服務內容單一、供給缺乏彈性等現象,在供給側發力,找準群眾文化需求,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供需匹配度,增強了全省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 「一證在手、閱遍三晉」 山西五級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框架基本完善
    「十三五」期間,作為我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要載體的各級圖書館通過公共圖書館業務總分館體系建設,改變了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利用率不高、服務內容單一、供給缺乏彈性等現象,在供給側發力,找準群眾文化需求,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供需匹配度,增強了全省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 黔江區穩步推進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
    新華網重慶11月30日電(張代政)近年來,重慶市黔江區高度重視圖書館總分館建設,穩步推進圖書館服務體系化、網絡化、便捷化,助力鄉村振興。    據悉,黔江區致力於推動優質公共文化服務走進城鎮鄉村,不斷完善全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 沙坪垻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顯成效
    沙坪垻區圖書館第8家社會直屬分館掛牌啟用。沙坪垻區文化委供圖8月1日,沙坪垻區圖書館安妮花分館授牌儀式在安妮花閱讀館舉行,區文化委黨委書記、主任李波向安妮花分館負責人授牌。安妮花分館也正式成為區圖書館第8家社會直屬分館,這是沙坪垻區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工作中與社會組織共同推廣全民閱讀工作的又一次嘗試。
  • 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論壇在溫舉行
    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論壇在溫舉行 2020/09/28 08:04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單暉 瀏覽:760
  • 陝西發文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9日訊 日前,陝西省文化廳、陝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等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陝西省關於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通知。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陝西省要具備條件的地區要因地制宜建立起上下聯通、服務優質、覆蓋城鄉的縣域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
  • 盈江縣舉行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業務培訓
    2020年11月10日,為推進盈江縣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形成規範管理和高效運行的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效整合全縣公共文化資源,促進資源共建共享。盈江縣文化和旅遊局舉行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業務培訓。
  • 別樣總分館 共享圖書館——南京市公共圖書館共建共享服務體系經驗分享
    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正式頒布,其中對縣級總分館的工作方式、網絡架構以及建設要求都有了詳細明確的定義,多年來各地基層總分館建設也取得了較大進展,那麼其他層級公共圖書館,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的新形勢下,又該如何推動實現區域內公共圖書館資源的均衡發展和有效供給,提升全市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效能呢?金陵圖書館對此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四川省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實施方案》解讀
    號),要求各地要把建立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製作為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快推進實施,由省級文化行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參與,統籌制定本地實施方案和建設規劃,縣級人民政府具體組織實施。
  • 中山每4.1萬人擁有一座自助圖書館
    當前「中山書房」自助型圖書館形成「哪裡有閱讀需求,就建在哪裡;哪裡風景好,就建在哪裡;哪裡人流密集,就建在哪裡;哪裡有運營痛點,就探索創新管理模式」的建管模式,近日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呂麗珠介紹了中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 省文旅廳舉辦全省圖書館總分館制數位化建設培訓班
    省文旅廳舉辦全省圖書館總分館制數位化建設培訓班 2020-12-02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推進天津市區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意見》解讀
    為全面貫徹十九大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資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促進優質資源向基層傾斜和延伸,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根據文化部等五部委《關於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文公共發〔2016〕38號),結合我市工作實際,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市新聞出版局、市體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聯合制定了《關於推進天津市區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意見
  • 打造「書香菸臺」城市文化名片 到2025年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全覆蓋
    為深入貫徹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和《煙臺市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推進我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新發展,提升人民群眾思想道德和文化素養,增強文化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現就深化全民閱讀、建設「書香菸臺」,近日,煙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關於深化全民閱讀建設書香菸臺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
  • 天水市文旅局督查清水縣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工作
    天水市文旅局督查清水縣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工作 2020-12-14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城市圖書館飄溢書香
    我在這裡感受到的是生命不可虛度,追求不可停歇。」  到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的讀者,在這裡留下了許多難忘的閱讀時光。在人們眼中,這裡是能遠離浮躁生活、讓人心靜的地方,像是靈魂的燈塔。  城市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寶安區圖書館用心裝扮這樣讓人尊重的城市。自今年恢復開放起,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相繼開展。
  • 2020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與城鄉公共文化空間創新發展論壇暨「全國...
    近年來,全國各地在推進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過程中,創新體制機制,產生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和做法,以「城市書房」為代表的一批新型城鄉公共文化空間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得到有力提高,也點亮了城市的閱讀之燈,滿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數。
  • 淄博市圖書館銀泰城分館雲泰城市書房正式啟用
    當盡顯城市活動的高人氣商圈遇到書香瀰漫、安靜恬淡的城市書房,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經過數月緊張籌備,坐落於淄博銀泰城一樓大廳南門東側的雲泰城市書房(淄博市圖書館銀泰城分館)正式啟用。這意味著,淄博又添一座高標準、現代化的城市書房。
  • 重慶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見實效
    近日,記者從重慶市文旅委獲悉,自2017年出臺《關於推進區縣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以來,這樣便民的文化館、圖書館便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截止2019年底,全市建成39個圖書館總館、39個文化館總館,建成1433個圖書館分館、1038個文化館分館,總館實現縣級和區級兩個100%建成。越來越多的普通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文化氛圍,進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內涵與生活品質。
  • 伊春市圖書館調研組一行實地調研我市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
    近日,伊春市圖書館館長王學文一行對我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情況進行實地調研。調研組分別對鐵力鎮、工農鄉、年豐鄉、雙豐鎮、王楊鄉、桃山鎮、神樹鎮和日月峽鎮進行了實地考察,對我市各鄉鎮圖書室面積、圖書藏量、設備及資源配置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希望能結合自身優勢,推進總分館建設,進一步加強總館、分館與服務點之間的密切聯繫,積極開展業務培訓和活動聯辦工作,對分館標識牌、落實錯時開放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