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培養

2020-12-17 太平洋親子網

  嬰兒的創造力,實際上在他剛一出生時就開始起作用了。可以說,它是與嬰兒的五感同時開始產生作用的,嬰兒用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嘴巴嘗、手觸摸這樣的活動,本身就是創造活動的第一步。三四個月的嬰兒,已經會做抓、搖、擰、扔等各種各樣的嘗試了,並且不管是什麼東西都要放進嘴巴裡確認一下。這時,嬰兒的創造性思維已經活躍起來,並且開始了他的學習和思考。

  在孩子九個月至十八個月這段時間裡,若是抑制了他那極其旺盛的探究欲,不僅會阻礙其智力的發展,更嚴重的是再無法使他獲得進步了。在這一期間,給予孩子怎樣多的感覺刺激、運動和語言,將決定他是否能保持非凡的創造力。創造性和創造力的萌芽就這樣存在於初生的嬰兒身上,如果無視這一點,就不可能正確地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為了培養出具有創造力的孩子,我們必須了解生活在我們周圍的、擁有創造力的孩子究竟是怎樣一個形象。因為了解了這一點,便有了一個目標,接下來所要做的,便是為培養出符合這一標準的孩子而努力了。以下就是被人們認為擁有創造力的孩子所具有的特徵:

  新世紀的到來,培養大批創造型人才,是社會發展的總趨勢。美國著名教育家泰勒說:「創造力不僅對科技進步,而且對國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哪個國家能最大限度地發現、發展、鼓勵人民的潛在創造性,哪個國家在世界上就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社會關係總和的人,創造力素質是個人得以終身發展的保證,而只有終身發展的人,才能推動社會的持續發展。

  人格,指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決定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和行為指向。幼兒已具有思維能力,有自己的主見和追求,有求知好奇、創造的需要,這是幼兒人格發展的需求。無視幼兒這種發展需求,則很容易使幼兒的想像和創造被抑制或弱化,形成人格障礙和人格分裂。

 

  影響寶寶創造力的因素

  創造力在各種能力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聰明,更希望寶寶能具備非凡的創造力,將來能在社會上嶄露頭角。創造力是人在生活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影響寶寶創造力發展的因素很多。

  1、遺傳和生理因素。

  人的大腦是創造的物質基礎,人體生理功能的成熟是創造的生物保證,因而正常的大腦和人體生理功能是創造的前提。

  大腦是人接受和處理信息的中心,它主持著人體的感覺、運動、思維、情感等各種機能。大腦分為左右兩個部分,既左腦與右腦。當代科學研究發現,左腦與右腦的功能是不一樣的。

  左腦與人的抽象思維、言語、計算、書寫和分析等能力有關,而右腦則與具體思維、空間知覺、直覺、想像以及對複雜事物的理解和整體綜合能力聯繫更為密切。左腦與右腦的和諧與協調作用,有利於創造力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右腦的發展與創造力更是密切相關。

  現在許多家長、幼兒園和學校教師大多重視對語言、數學的學習,這種學習雖然必不可少,但它主要鍛鍊兒童左腦的功能雖然能大大促進右腦的發達。然而僅僅使用左腦不足以應付信息的儲備和加工。右腦可以利用綜合、直觀的能力,把左腦的有限信息巧妙地儲存並加以利用,使大腦功能大大地擴展。但是,平常孩子所受的教育活動中右腦很少得到鍛鍊,因此沒能充分發揮作用。要開發兒童的創造力,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加強兒童右腦功能的鍛鍊。

  2、環境與教育因素。

  這主要包括家庭、幼兒園、學校、社會等方面。創造力是在教育訓練下發展起來的,而環境教育的作用不可等閒視之。心理學研究表明,創造力高的孩子與創造力低的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是不同的,前者在家中享有更多的獨立自由和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機會。在父母採取民主型教養方式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創造力和獨立性普遍較高,而在專制型、支配型、嬌寵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則依賴性強,情緒多變,幼稚而缺乏創新精神。可見,父母本身的修養和孩子的教養方法影響著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父母對孩子的創造力有關鍵性的影響。孩子的創造力需要從細微處精心誘發。家長的態度,直接關係到孩子是否能走向創造性發展的方向。一般來說,創造型兒童的家庭都採取民主型的培養方法,對孩子引導而不包辦、鼓勵而不強制、培養自立而不放任自流。但是,由於家長的職責是要照顧和培養孩子,所以對於孩子創造力問題,容易出現很多不當的態度和作法。

  最常見的就是在家長的保護之下孩子失去了發揮創造力的機會。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是一頂需要耐心和突破常規的工作。它往往在時間上、經濟上和心理上都會給家長增加負擔,何況現在家長似乎人人都很忙,哪有那麼多耐心和時間來對付孩子呢?與其事事都要鼓勵孩子自己去體會發現,不如將正確的結果告訴孩子並要求記住來得簡便。持這種態度的家長,需要冷靜地反思一下,應明確這種做法是不利於孩子創造力的發展的。

  一般來說,才能出眾、事業成功的家長往往在培養孩子方面表現得聰明過度,抑制孩子創造力的發揮。一個優秀運動員未必就是一個好教練,同樣,很多才智過人、成功感強烈且非常自信的家長卻不能正確地引導教育孩子。才能出眾的父親和聰明的好勝的母親為什麼反而培養不出具有創造力的孩子呢?

  首先,這類父母對子女的指導往往是命令式的,很專制。父母與子女好像是上級對下級的關係,常用「這樣做」、「那不行」的口氣教育孩子,只要求子女服從家長,幾乎沒有對話和商量的餘地。久而久之。子女或者放棄自己的判斷而對父母百依百順,或者固執已見與父母作對,父母與子女處於對抗不和的氛圍中。

  其次,這類家長只依據自己的意見制訂行為標準,並對子女提出同樣的要求,如「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等,如果孩子不能達到要求,就會陷於不安,這樣就會導致有些孩子被迫屈從,有些孩子則故意背道而馳。

  第三,這類家長對待子女的行為所抱的態度不高明。他們只注意行為的結果而不注意行動的過程。孩子完成了一件事,他們固然高興,但當孩子經過多方探索嘗試而未能成功時,他們卻無視孩子已經付出的努力而表現出失望。他們這種認為「這孩子不行」的態度會使孩子放棄探索的努力,養成不按自己的方向思考的習慣。

  另外,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往往也妨礙孩子創造力的培養。

  有些父母對孩子關心備至,孩子的舉手投足他們都非常注意,如果孩子要脫衣或穿鞋,他們馬上伸手代勞,並且不停地嘮叨:「慢點,別弄髒了。」孩子在行動之前,父母早已能夠預測他想幹什麼,這樣的父母以自己的細心和敏捷為孩子費盡心血,到頭來卻事與願違,子女往往不能獨立,不得不依賴成人照顧。這樣的孩子,即使在智力上暫時優秀,但是由於動作體驗方面受到限制,不能獨立地行動,以後的智力發展有可能會受到很大局限,同時也不能充分發揮其創造性。

  溺愛孩子的父母有時也承認自己對子女保護過多,他們說:「孩子還小,以後再來吧!」,似乎不願意改變自己過分保護的方式,好像父母包辦了孩子的衣食小事,孩子可能留著精力幹大事。其實,孩子連自主自立都不能做到,還有什麼創造力,還談什麼幹大事呢?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是不利於培養創造力的,這是因為:

  第一,所謂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是指用非常規方式來解決常人難以解決的問題。任何時候都處於父母保護照顧下的孩子,一遇到需要自己想辦法去解決的問題,只能束手無策了。第二,在溺愛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容易陷於欲求不滿,即不能忍受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的狀態,他不能積極巧妙地設法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創造性正是要求在達到目標、滿足需要之前能忍耐不滿、巧妙地設法迂迴,以求獲得推遲的滿足。

  因此,家長無論多麼愛孩子,也不能對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包辦代替。有的父母訴苦說:「這孩子什麼也不會。」其實,這些父母是感到孩子自己行動奪去了父母本人想做事的機會,雖然口頭上責備孩子,但動作上卻毫不猶豫地幫助他們,連孩子自己想做的事也搶著去做。這樣一來,孩子也認為自己不會做事而縮手縮腳,他們沒有機會鍛鍊思考能力和做事技能,更不能養成克服困難的習慣。

  最後,學校對孩子創造力的影響並不亞於家庭。有研究發現,那些培養出有創造力的學生的教師,都具有鼓勵學生提問,啟發學生思考,允許自由發揮,不搞權威獨斷的特點。

  3、孩子自身人格特點。

  許多人格特點如恆心、信心、勤奮等本身就是創造力的重要因素,有創造力的孩子往往表現為富有責任心、勤奮、熱情、敢於想像、不依賴人、好奇心強、愛自己學習、喜歡嘗試困難工作、富於冒險精神、能自我觀察、興趣廣泛、有獨立性、愛思考、不盲從,並且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出幽默感等等人格特點。

  5個妙招培養寶寶創造力

  創造力即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創造思維能力在嬰幼兒身上雖然有所表現,但是卻很微弱和不穩定。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創造力培養起著重要作用。為了有效地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鼓勵好奇心

  嬰幼兒的心理特點是活潑好動,好奇好問。他們不斷地用身體和感官探索周圍的一切事物,積累著知識經驗,發展著思維能力。對此,父母不能像對成人般地看待孩子,對他們作出種種限制和隨意斥責。根據心理學的原理,凡是因好奇心受到獎勵的兒童,一定會願意繼續進行試驗和探索,否則就會妨礙智能的發展。

  2、培養首創性

  為了培養嬰幼兒的首創性,特別需要父母在生活中多關心和了解孩子,讓他們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願,對其微小的創造性表現給予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避免焦慮感

  有的嬰幼兒因好奇心而做了錯事:如想看看玩具裡面究竟有什麼東西,結果把新買來的玩具拆壞了。對此,單純的懲罰只能阻礙其創造性的發展。父母既應該對他們講明道理,指出其錯誤,又要鼓勵他們試驗探索的精神,以避免對所犯錯誤的焦慮感。

  4、提倡多樣性

  在生活中,父母不要對孩子照顧過多,擔心過多,限制和剝奪他們獨立活動的機會。父母要允許孩子按自己的意願去活動,為其智能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5、誘發想像力

  創造思維不同於一般思維之處在於有創造想像成分的參與。孩子天真發問或用想像來解釋客觀事物時,父母都要積極地誘導。同時,也要積極引導他們參加各種活動,促使他們廣泛而仔細地觀察、比較和體驗,使頭腦中形成豐富準確和鮮明的印象,更好地發展孩子的創造力。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原標題: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每個孩子都富有創造力,創造力就像是一枚種子,需要我們澆灌,這枚種子才能發芽開花!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下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的方法以及培養孩子創造力的重要性吧!
  • 什麼是創造力?淺談孩子的創造力培養
    你了解孩子的創造力嗎?什麼是創造力?創造力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其實每一個發育健康的人都具有一定的創造潛力。創造力是主體在具體活動中表現和發展起來的各種能力的總和。創造力是運用一定新思維或新的方法對已有的信息進行創作活動,從而形成對個人或社會有價值的新的思想或觀念。
  • 美國創造力之父保羅.託倫斯的創造力培養方法
    美國「創造力之父」保羅.託倫斯如何培養青少年的創造力——青少年創造力培養實踐讀本出版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進行青少年創造力的研究,至今已有60年的歷程,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創造力理論,在培養青少年創造性人才方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淺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教育部也反覆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可長期以來,我們的學校教育主要還是以知識考試為指揮棒,考試分數為錄取標準的應試教育模式。那些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學生反而成了不學無術的異類,被鄙視的對象,只因為他們在考試上不是「好學生」。學習成績好才是好學生的概念已經成了社會、學校、家庭普遍認同的觀點,在這樣的環境下,去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是何等的艱難。
  •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文| 仟俚大家好,我是仟俚,今天晚上給大家分享一下《怎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所以我們這個時代,學習就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發電機,對於孩子創造力的培養也是這樣的,不再把他培養成一個具體的某個條條框框裡框著的人,而是要把他培養成一個發電機。這麼來看呢,培養創造力其實也就特別簡單了。從這個模型看,就三個步驟,第一個就是發電,第二個就是儲存傳輸電;第三個呢就是放電用電,就這麼簡單去培養這個創造力,然後這個過程中,我們再把它拆解來看怎麼發電。
  • 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這就從認知領域認定了知識學習和教育的最高層次,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用新的方法來解決「舊的」問題。今天,在歐美的教育領域中,這個教育目標分類學得到了廣泛運用,主要用以幫助教師們思考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所產生的後續作用,也就是我們要教給孩子的這些知識到底能為他們帶來什麼結果,培養什麼能力。
  • 怎樣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即使是一些做得不太好的甚至是做糟了的事情,也應該記錄下來,但不要作什麼批評。這份記錄將成為兒童從事創造性嘗試的完全記錄。它不僅可以幫助家長和老師檢查和識別兒童創造性活動的活躍時期和創造性活動進行的條件,而且也可以使家長和老師更好地了解孩子並幫助他們更好地發揮其創造力。 3.重視對孩子在感情上的支持。
  • 如何培養有創造力的孩子?
    想要孩子有創造力,應該怎麼做? 首先我們要了解,創造力來自哪裡呢? 心理學界有一個共識:個性等於創造力。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個性呢?
  • 培養孩子創造力的5大方法
    孩子們天生具有創造力,今天來聊聊培養孩子創造力的5大方法,談談如何保護孩子的創造力,並且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不要限制孩子的欲望孩子天生就喜歡摸周圍的事物,喜歡探索新的環境,因此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欲。如果孩子對某件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媽媽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儘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 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力
    美國的教育專家認為,每個兒童都具有創造力。父母、老師、兒童結成三位體對其進行引導與開發,兒童的創造力將會得到大大的提高。1、示例直觀模型。比如讓兒童雕塑鴨子,就領他參觀海洋館中心的鴨子展覽或者博物館的鴨子雕塑館等。2、為兒童的想像力加油鼓掌,培養他們用獨特的方法觀察問題的能力。
  • 父母怎樣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父母怎樣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呢每個孩子都有創造的天賦,父母要呵護寶寶這些寶貴的創造力!  有一個小女孩處於繪畫敏感期時,一天到晚帶著紙筆,走到哪兒畫到哪兒,教室裡,走廊上,有時就乾脆趴在地上畫,始終保持著亢奮的創作狀態。她的床緊挨著牆,午睡時老師稍不注意,她就「嗖」地跳起來站在床上,捏著一根短短的鉛筆頭飛快在牆上畫出一幅畫。
  •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促進創造力培養
    隨後,心理健康在人才培養中的價值逐步被人們所認識。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的特殊歷史發展時期,創新人才培養和社會心態建設是社會發展的當務之急,積極提供適應中小學生發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擺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 孩子課業繁忙 難以靜心培養創造力
    隨著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屬於孩子們的時間越來越少,他們的時間被學習和各種課外補習所佔據,忙碌於各個補習班,繁忙的生活讓孩子們習慣於被安排,安以靜心培養創造力。   培養孩子創造力,父母最重要     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其實,和英語能力、奧數考分、鋼琴考級相比,孩子的創造力,才是在未來世界良好生活和工作的根本。     但是,是否能夠把孩子扔給學校或校外輔導機構了事?父母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在引導創造力方面,父母的作用最大。
  • 在家培養孩子創造力,家長有3招可用,避免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02在家培養孩子創造力,家長有3招可用1.鼓勵孩子勤於思考:想要培養孩子創造力,首要一點是鼓勵孩子獨立思考。2.開發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和想像力就像是一對總是形影不離的孿生兄弟。很多對培養想像力有幫助的活動,同樣也能促進孩子創造力的發展。3.畫畫,每個孩子天性就是喜歡畫畫,畫畫可以鍛鍊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家長需要做什麼?
    在任何時代,創造力都是人類文明前進的強大助力,可想而知人類創造力的重要性。 對於當前中國的家長來說,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也比較注重他們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但是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夠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培養這方面的能力。那麼家長們應該怎麼做才爭取呢?
  • 音樂教育 最重要是培養創造力
    「不管是大學教育還是中小學教育,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李未明說,目前國內音樂教育領域,存在著重技能輕創造的誤區,讓人擔憂。 「為什麼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留下了這麼多經久不衰的音樂?就是因為當時非常崇尚即興演奏,激發了音樂家們的創造力。」李未明說,開設鍵盤即興演奏專業,就是希望不僅培養具有音樂創造力的高素質人才,也讓更多的教育者思考這一問題。
  • 這五件事,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創造力與想像力的培養,關鍵是在孩子的童年時期。 孩子一大踏入社會,沒有想像力和創造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羅曼·羅蘭曾說: 我創造,所以我生存。
  • 創造力培養調查 沒家長陪伴的兒童繪畫創造力更高
    浙江在線09月22日訊 孩子在畫畫,站在一旁的大人經常忍不住要「指手畫腳」:這個不夠圓,那個畫太大,這個配色應該這樣……  最近,中國兒童中心就目前美術教育的創造力培養發布了《中國兒童創造力培養調查報告》,報告以五歲左右的兒童繪畫學習作為調查研究重點,分組調查的結果是,沒有家長陪伴的兒童比家長陪伴下的兒童繪畫創造力強。
  • 「創造力培養攻略:」不要把孩子的創造力扼殺在搖籃裡
    每個孩子都是小天才,每個孩子都具備非凡創造力的潛能。爸媽正確的啟發引導將給孩子的創造力發展帶來無限可能。創造力是孩子學習的動力,是孩子重要潛能之一。創造力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爸媽總是容易把創造力限定在創作藝術品、音樂作品的藝術能力上。簡單地說,創造力就是思考並做出反應的過程,是把想像的事情變為現實的能力,是用獨特的方式建築或者改造現實世界的能力。創造力是孩子學習的動力,是孩子重要的潛能之一。創造力的現實規律對大部分人的一生來說,創造力是一個不斷下降的趨勢。
  • 聚焦創造力培養 啟迪青少年智慧——2018世界創造力大會在成都成功...
    在本屆大會上,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加拿大、芬蘭、日本、以色列、印度、澳大利亞、丹麥、墨西哥、比利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技術與工程教育學會等1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36名專家分別圍繞青少年創造力培養,以及人工智慧、STEM課程體系、創客教育等熱點話題進行了大會主題報告或現場技術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