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熱?
看上周寶寶退熱誤區,
仍是一知半解?
現在乾貨來啦!
我們重點聊一聊物理降溫和藥物退熱。
物理降溫
急性發熱時首先推薦溫水擦浴和(或)減少衣物等物理降溫方法,如物理降溫退熱效果不佳,可聯合退熱藥物退熱。
1)冷敷法:這個方法簡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用散熱貼或冰袋冷敷效果更好。
2)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將寶寶衣物解開,用溫水(27~37℃)浸溼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4~6小時一次。如此可使寶寶皮膚血管擴張,將體熱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特別提醒
一般不推薦溫酒精拭浴,這種方法可使體內外溫度迅速下降,退燒速度較快。適用於1歲以上幼童,且高燒超過40℃不易退者。
溫酒精拭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或75%酒精兌水1/2,再或二鍋頭酒兌水1/4,放在小碗中。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關好門窗,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取,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前胸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 擦拭後用浴巾蓋一下身體,等5~10分鐘,酒精蒸發得差不多,體內的血液循環到了身體表面,又使皮膚變熱時,就可以再重複第二次,如此重複三次左右。
3)適當增減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畏寒),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4)多喝水:有助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
藥物退熱
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能吃能玩,即使體溫比較高,也可以不用退熱藥。一般建議體溫超過 38.5℃時再使用退熱藥。若持續發熱,間隔6小時重複用藥1次,24小時不可超過4次。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給寶寶用的兩種退熱藥為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1.對乙醯氨基酚
兒童劑型分為滴劑及混懸液。
1)對乙醯氨基酚滴劑
用於12歲以下兒童。每瓶容量15毫升,但是藥物濃度高,每毫升含藥量約是混懸液的3倍。包裝裡配有滴管,服用時可用滴管量取。
2)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液
每瓶容量100毫升,濃度低,包裝裡有量杯。服用時可以用量杯量取,用後洗淨量杯備用。
2.布洛芬
兒童劑型分為滴劑及混懸液。
1)布洛芬滴劑
用於12歲以下兒童。每瓶容量15毫升,但是藥物濃度高,每毫升含藥量約是混懸液的2倍。包裝裡配有滴管,服用時可用滴管量取。
2)布洛芬混懸液
容量100毫升,濃度低,包裝裡配有量杯。服用時可以用量杯量取,用後洗淨量杯備用。
特別提醒
持續發熱超過2天或者高熱不退,應及時去醫院接受治療!
現在有沒有思路更清晰一些呢?
發熱本身不可怕,
重要的是尋找病因,對症治療。
此外,家長要密切注意寶寶病情變化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