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因瓶的啟示:行為與目的的邏輯關係!

2020-12-09 思想者王建平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綱要》(91)

《行為的終點》

人必須在生活中不斷做出行為,行為是生活的過程。動物的行為是受本能的驅使,人的行為受目的與思想意識的支配,人的日常行為指向具體的生活目標,行為的背景和後臺是理性與觀念,人的行為服從和服務於人的具體目的和最終目的,人是自我行為的主人和受益者,更是自我行為的目的地與終點。

人是以生存目的為中心進行行為的,人行為的目的就在於生存,創造和獲得用於生存的物質財富是人行為的主要內容,但人行為活動的意義全部在於生存嗎?行為就是簡單的生存的過程嗎?顯然不是,人的行為內容大量用於表達,行為是人的精神意識和心靈活動的直接展示,人的行為表達著人的存在。人的行為內容比語言表達更豐富,人用行為來構建了豐富多彩的生活。

但是,我們還是缺乏行為的自覺性,我們不斷做出行為,我們卻並未意識到行為的全部意義,我們的行為雖然受理性的約束,但行為的表達卻洩露了存在的秘密與真相。人們在做些什麼,比人們在說些什麼、想些什麼更實際、更真實,因為行為直接構成事實。生活是人的理性行為創造的,但生活的涵義遠遠超過了理性的範疇,這說明了人的行為不自覺地超越了理性與觀念,人的行為往往受本能的驅使,是存在更為本質的表達。比如食、色、性就是人的本能性行為,人在食、色、性上的表現行為往往就失去理性,人的行為洩露了人更深層的欲求,而這些欲求是與人間的社會理性不相符合的,是非理性行為,這就是人群之中為什麼屢屢有人違法犯罪的原因。

當我們的行為活動與觀念和理性相牴觸,我們都是釆用抑制或約束行為的方式,我們可以給這些行為定下罪名,並且找到定罪的理由,但我們往往忽略了這些犯罪行為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我們從不會檢討我們的理性與觀念是否有誤,我們完全一邊倒地壓制人的行為,這就是犯罪屢禁不止、禍根永除不盡的根本緣由。我們忽視了人們行為的背後的訴求,在行為與理性撕開的裂縫裡,人的本性在喘息。

我們將行為視為到達目的的手段和過程,行為的本身沒有意義,行為的目的有意義。實際上,這完全是一個錯覺,目的其實只是一個誘人前往的方向,目的本身只是一個概念,就像永遠裝不滿的克萊因瓶,目的自身並無實際內容,但到達目的的行為過程卻是具體的細微的和真實不虛的。克萊因瓶永遠裝不滿,但倒進克萊因瓶的水卻是真實的。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目的上,卻忽略了朝向目的過程中的行為,而這些行為的結果才是我們時刻領受的現實生活。

行為的終點其實不是理性的目的,行為的終點就在當下,就在行為人和行為的接受者。當我們做出行為的時候,我們自己是行為的第一接受者,行為對象是第二接受者,即無論行為怎樣發生,以及發生了什麼行為內容,行為發生者會不可避免地承受行為的作用力。所以,人類做出的一切行為的作用力都由人類承受,而不僅僅是承擔行為的責任,也就是說,當行為還沒有任何結果的時候,行為人率先已經承受了行為的結果。這就是當我們決定競爭或以正義壓倒邪惡的過程開始,即戰爭還沒有任何結果的時候,我們早已經飽嘗了痛苦的滋味,而戰爭的結果並不能撫平勝敗雙方的苦難。

我們行為的實際意義並不是為了最終的結果,行為的結果就在行為本身,因此,我們該意識到,我們行為的實際效用就是服務於現在的感知,我們自己的行為讓我們感知到什麼,是行為最實在的作用,所以,行為的終點不在行為的目的,行為的終點就在當下的感知。(接下)

註:本文節選自:京東、淘寶電子書:《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

相關焦點

  • 「克萊因瓶」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那麼多人說克萊因瓶永遠裝不滿?
    克萊因瓶是由一名叫克萊因的數學家發現而命名的一個瓶子這個瓶子怎麼來的呢,相當於瓶子有一個洞,延長瓶子的頸部扭曲的進入瓶子內部,然後和底部洞相連,就形成了一個克萊因瓶,它有什麼特徵呢?在拓撲學中,它是一個不可定向的拓撲空間.什麼意思呢,我不說的那麼專業,否則很多人看不懂,我們拿球和輪胎作對比,球可以看作是一個圓繞圓心旋轉一周後得到,輪胎可以看作由一個圓繞空間一點旋轉一周得到,而克萊因瓶卻無法做到,我們發現雖然它是一個沒有內外之分的曲面構成,但它的瓶頸和瓶身是相交的,什麼意思,就是瓶頸上某些點佔據了三維空間的同一位置.注意它是一個與自身不相交的無邊界曲面
  • 為什麼把整個大海的水都倒進去,也裝不滿克萊因瓶?
    在市場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瓶子,它的名字叫克萊因瓶。但其實這並非是真正的克萊因瓶,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永遠也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克萊因瓶,因為克萊因瓶在現實生活中永遠也不可能被造出來。什麼是克萊因瓶在數學領域中,克萊因瓶是指一種無定向性的平面,比如二維平面,就沒有「內部」和「外部」之分。在拓撲學中,克萊因瓶是一個不可定向的拓撲空間。它最早是著名數學家菲立克斯·克萊因提出來的,但是克萊因的本意是, 「Kleinsche Flche」,也就是克萊因平面,沒有內部外部之分,但是後來傳成了克萊因瓶。
  • 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莫比烏斯環和克萊因瓶
    有的自媒體說:莫比烏斯環沒有正反面,人們根本造不出來克萊因瓶因為它只存在於四維空間,克萊因瓶永遠裝不滿……這,真的是不加理解就拿來從別處聽來的話進行自我加工後再傳播。真的是誤人子弟,「毀」人不倦。莫比烏斯環和克萊因瓶的關係莫比烏斯環是二維下的產物,如果一隻螞蟻在莫比烏斯環上爬行,它以為自己在二維平面上行走,實際上身處三維空間下才能看清楚莫比烏斯環。
  • 克萊因瓶,一個永遠也無法裝滿水的「瓶子」?
    大家好,我是小編蝦仔,克萊因瓶,一個永遠也無法裝滿水的「瓶子」?它究竟是什麼東西呢?下面讓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神秘的克萊因瓶。 在數學領域中,克萊因瓶是指一種無定向性的平面,比如二維平面,就沒有「內部」和「外部」之分。在拓撲學中,它是一個不可定向的拓撲空間。
  • 多維空間的妙趣——克萊因瓶和莫比烏斯環
    在空間的研究過程中,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們提出過很多有趣的idea,例如莫比烏斯環和克萊因瓶。這兩者一個介於二維與三維世界之間,一個介於三維與四維世界之間。這裡需要強調一點:克萊因瓶是一個在四維空間中才可能真正表現出來的曲面。如果我們一定要把它表現在我們生活的三維空間中,我們只好將就點,把它表現得似乎是自己和自己相交一樣。
  • 我們能輕易造出莫比烏斯環,為何卻無法製造克萊因瓶?
    根據相關說法,莫比烏斯環是解釋二維世界存在的最佳工具,而著名的克萊因瓶則屬於四維空間。以至於有科學家表示,人類永遠都無法製造出真正的克萊因瓶。因此人們十分疑惑,如果說人類無法製造出克萊因瓶,為什麼網絡上仍然流傳著相關圖片呢?難道世界上不存在克萊因瓶的實物嗎?
  • 克萊因瓶-一個永遠裝不滿水的瓶子
    克萊因瓶本質上是莫比烏斯環的高級版本,可以稱之為三維的莫比烏斯環。想要了解克萊因瓶,我們先看看莫比烏斯環:克萊因瓶如果是一個特殊構造的瓶子,扭曲之後瓶子就沒有了內外之分。而克萊因瓶就是這種瓶子:其實是一個圓柱體,它的一端通過在第四維扭曲180°和另外一端相連,這樣這個圓柱體就沒有了內外之分。我們進入克萊因瓶後,可以進入第四維空間,然後再從四維中出來(還是入口處,下圖),沿著整個瓶子可以走一圈。三維中無法畫出或者製作出這種圓柱體,故而形象地用一個瓶子做了對比。而且由於沒有內外之分,倒入瓶子的水,進去之後轉一圈還會再次從瓶口出來,神奇的緊。
  • 克萊因瓶是四維空間的莫比烏斯帶?科學家:有這種可能!
    克萊因瓶克萊因瓶是一個永遠無法裝滿水的瓶子,因為它並沒有瓶子的內外之分。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克萊因瓶只是一個概念,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甚至這個瓶子還沒有足夠完善的理論支持!但這些並不妨礙這個瓶子成為科學家們的寵兒。
  • 生存在3維空間的人類,為什麼無法造出「克萊因瓶」?
    然而人類能夠從數學的角度塑造出四維空間的物體,它就是克萊因瓶。但是科學家表示我們所看到的克萊因瓶並非真正的克萊因瓶,這是為什麼呢?眾所周知,我們生存在具有長、寬、高三個維度的空間裡,這就是三維空間,也被人類稱為立體空間。在三維空間以下還有二維、一維和零維空間,以上也有四維甚至更高維度的空間。那麼宇宙最多存在多少維度呢?
  • 為什麼我們能造出莫比烏斯環,卻造不出克萊因瓶?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於宇宙的認知越來越多,那麼也就會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能夠造出莫比烏斯環,卻不能造出克萊因瓶呢?就以目前的主流科學來說,科學家認為宇宙一共是21個緯度,而以我們普通人的認知從0維度到3維度就已經夠了,而更高維度的空間甚至是四維空間,我們都沒有辦法用自己的認知來辨別,這樣就只能採用計算機來進行模擬了。
  • 「克萊因瓶」有多神奇?永遠裝不滿水,科學家也無能為力
    比如我們人類看到的第四維度克萊因瓶又是怎樣的呢?人類可以製造出第四維度的克萊因瓶嗎?答案似乎與第四維度有關。這個神奇的瓶子叫做克萊因瓶,據悉它是存在於四維空間中的事物,而我們所在的空間則是三維空間,這個瓶子到底有何神秘之處呢?這一點想必令許多小夥伴們都特別感興趣,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
  • 為什麼我們能造出莫比烏斯環,卻無法造出克萊因瓶?
    筆者-小文科學家認為宇宙中一共有21個維度空間,而對於普通人而言,從三維到零維度空間已經足夠人類使用了,更高維度的空間,人類目前只能在電腦上進行模擬,誰也無法將其在現實中還原出來,而克萊因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著名的「克萊因瓶」有多詭異?為何科學家窮其一生也無法造出?
    著名的「克萊因瓶」有多詭異?為何科學家窮其一生也無法造出?說起維度這個詞,可能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維度是什麼。準確的說,這是自然界生物看待另一種事物的方式,可能人類對這些生物的世界還不夠了解。
  • 克萊因瓶的原理是什麼?為何說它永遠裝不滿?科學解答真相!
    克萊因瓶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說它永遠都裝不滿呢?今天小智就帶著大家去了解一下克萊因瓶的原理?它的存在給人類帶來了什麼影響呢?克萊因瓶在數學領域中是指一種無定向的平面,比如二維空間,就沒有「內部」和「外部」之分。
  • 數學界的神奇定律,莫比烏斯環和克萊因瓶,理解宇宙幾維空間?
    數學中有一個分支叫拓撲學,專門研究幾何圖形,圖形連續變換形狀時有特徵規律,莫比烏斯環和克萊因瓶就是很有趣的例子,大家可以一起研究其中的奧秘。莫比烏斯環是一個拓撲學,就是幾何學模型,當時由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和約翰李斯丁提出。為了方便理解應用,把一張紙塗成不同的顏色,將紙一端扭轉180度,再與另一端相連,就形成了一個橢圓,也就是莫比烏斯環。
  • 著名的「克萊因瓶」是什麼?為什麼將地球上的水倒進去也裝不滿?
    所謂的來自四維空間的神秘瓶子,就是著名的克萊因瓶,這個瓶子的神奇之處在於,無論你怎麼向裡面裝多少水,這個瓶子都不會被裝滿。要知道,在我們的常識中,任何容器都是有它的容積的,如果真的有瓶子裝不滿水,就是這個瓶子底部漏掉了,可是克萊因瓶卻完好無損,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看看究竟,看看對於四維空間的猜想,科學家們說得到底對不對!
  • 莫比烏斯帶vs克萊因瓶:它們區別在哪?為何一個存在一個不存在?
    莫比烏斯帶vs克萊因瓶:它們區別在哪?為何一個存在一個不存在?莫比烏斯帶和克萊因瓶,應該是許多了解一定科學知識的人,都非常熟悉的模型了。而這兩個模型也都是非常神奇的模型,如果各自用一句話來表述他們的特點,那麼就是:莫比烏斯帶沒有正反,而克萊因瓶沒有裡外。雖然莫比烏斯帶和克萊因瓶都是非常經典拓補學模型,但是在現實當中,這兩種東西卻不是全都存在的,我們能夠很輕鬆地製作出一條莫比烏斯帶,卻無法實現克萊因瓶,這是什麼原因呢?
  • 克萊因瓶有多詭異?四大洋倒進去也裝不滿,它是四維空間的鑰匙
    真實生活中,一個瓶子,無論其體積如何龐大,只要人們不斷地向瓶中注水,瓶中就會有充水時間,但這種情況只適用於三維空間。四維空間中,有一個叫做「克萊因瓶」的神奇瓶子,別說裝滿水,就是倒進四個海洋也不可能裝滿。Horkin一直強調,人是四維空間的產物,而人類之所以感覺不到四維空間,是因為人們的思維模式長期局限於三維空間。
  • 克萊因瓶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瓶子,永遠裝不滿水
    大部分人可能都會回答是用來裝東西的,而大部分的瓶子都是能夠裝水的,但有一種瓶子除外,就是克萊因瓶。無論你從哪裡倒進水進去,水都會從裡面流到外面,所以它是裝不住水的。克萊因瓶是數學上的一個構想。克萊因是德國著名的數學家,因此他提出的克萊因瓶最初的名字是德文Flche,是平面的意思,因為它是一種不定向的平面。但因為翻譯問題,傳到我國成了英語的flash,翻譯成了「瓶子」,不過這也與模型的形狀相符,因為克萊因平面它不是二維平面,二是立體的三維立體的。所以名字翻譯成瓶子也是合適的。
  • 神奇的克萊因瓶,為何永遠都裝不滿水?知道原理後簡直不可思議
    其實是因為這個瓶子永遠裝不滿水,這個「怪瓶」就是克萊因瓶。克萊因瓶是指一種無定向性的平面,比如二維平面,就沒有「內部」和「外部」之分,同時克萊因瓶也是一個不可定向的拓撲空間。克萊因瓶是在1882年被德國幾何學大家菲立克斯·克萊因提出。克萊因瓶是一個瓶子底部有一個洞,延長瓶子的頸部,並且扭曲地進入瓶子內部,然後和底部的洞相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