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
導語:有的孩子可能生病了,這期間的飲食情況肯定不佳,但是也沒有排便,這正常嗎?
在崔玉濤醫生的書中提到這樣一個案例:有個小寶寶的皮疹好了,但又開始嘔吐。醫生問孩子多久沒有排便了?媽媽回答,孩子胃口不好,吃的少,三天沒有排便了,應該正常吧。醫生說問題就出在這。
醫生給寶寶用了開塞露,孩子排出好多糞便,和「羊糞蛋」一樣。
孩子生病期間,沒有胃口很正常,家長不用逼著孩子吃飯,但是因為吃東西少就不排便正常嗎?
崔醫生給我們提供了專業的回答,家長們一起學學。
腸道除了消化吸收,蠕動功能外,還有分泌的功能,人體內多種代謝廢物會分泌到腸道,隨著大便排出。即便寶寶吃東西不多,但是腸道內仍然會有糞便。
如果這些糞便沒有及時排出的話,就會引起新的不適。如果及時排出了腸道內的廢物和毒素,才更有利於疾病的恢復。家長千萬不要再覺得不吃不喝就不會有便便的生成。
即便孩子在生病期間,家長也要注意寶寶的排便情況,千萬不能覺得孩子沒有吃東西就不用排便。生病期間孩子需要多喝水,如果不想吃飯,家長也不用逼著,因為我們成人也會在生病的時候不想吃飯的,更何況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