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享受在風吹雨淋中搏擊的快樂,讓孩子在生活的磨礪中不斷地成長和成熟。——張石平
編輯:邱寫寫
嬰兒的運動發育歷程,和人類逐漸向直立行走的進化歷程,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小寶寶們從四腳著地,逐漸演化為雙腳走路,需要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的恐懼。
寶媽們總是忍不住著急,老覺得自家的娃似乎發育上,比別人要稍微慢一些。1~12月齡的小傢伙們,發育有怎樣的規律呢?一起來看看吧!
不同階段的娃應當學會哪些技能?收藏對比
前幾天收到朋友小石的微信,電話裡面的小石語氣很急躁,聽起來像是剛經歷長途馬拉松一樣。
「我家孩子真是慢性子啊,都6個月了還不會坐,也不會爬,整天就知道幹躺著,會不會是個傻孩子啊?」
聽了小石的語音,我大概能猜到怎麼一回事兒了,想必是小石想訓練孩子坐或者爬,無奈寶寶一點也不配合,結果反倒把小石給折騰得氣喘籲籲。
每個當媽的都是這樣,我在帶我家老大的時候,也總是特別心急,總擔心孩子發育慢了,害怕孩子身體上哪裡有問題,等到帶二寶的時候才變得佛系起來。
我說:「每個孩子發育節奏不一樣,小傢伙有自己的套路,你就別操這個心了。只要娃精神頭好、吃喝拉撒正常,運動的事你就交給孩子自己來吧。」
不同月齡的寶寶發育進程
話雖這麼說,但寶寶們的發育時間,也是有個總體裡程表的,如果寶寶到了8月齡還躺著不起來,那還是要重視起來,諮詢專業的醫生。
新生兒寶寶
月子裡的小傢伙們,大運動幾乎是「0」,連翻身都還沒學會的小寶貝,最大的運動也就是在媽媽的幫助下,每天練習趴著了。
這個階段的寶寶,在趴著的時候,一般可以短暫抬起頭15°左右,如果寶媽在一側用風鈴、玩具來吸引寶寶,寶寶可以稍微轉頭。
2~3月齡
這個時候的寶寶,抬頭的動作已經非常熟練,趴著的時候甚至可以抬頭45°~90°,即使寶媽豎抱寶寶,也可以明顯感覺寶寶的頸部有一定支撐力了。
4~6月齡
這個時候是寶寶大運動發育的分水嶺,大部分寶寶在這個時候可以實現翻身、腹爬、靠牆坐等明顯的運動飛躍,這些是未來寶寶爬行、坐著的基礎。
部分運動發育比較快的寶寶,可能早早領先一步,已經學會了坐和爬,不過還在懶洋洋躺著的寶寶,寶媽們也不用太著急,給寶寶獨立學習的時間。
6~12月齡
寶寶學會爬行和坐立以後,可能會間隔長達3~4個月,才開始學站,不少寶媽看寶寶會爬了就開始著急,其實爬行是最好的下肢運動,讓寶寶多爬,對身體的平衡力發育有利。
部分語言能力發育較快的寶寶,在1歲前就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發育,如:媽媽、爸爸、奶奶等,也有少數寶寶到2歲依然說話模糊不清,這都是正常的,不必擔心。
寶寶運動發育的關鍵期,寶媽需要注意什麼
在寶寶運動鍛鍊的發育期內,寶媽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總急於求成,其實小寶寶們都是非常聰明的,寶媽們要相信你的小寶貝。
1)不過度急躁,正確引導
給寶寶充足的適應時間,有的寶寶特別喜歡爬行,一直到10月齡以後還沉迷爬行,讓寶媽非常著急。
然而某一天,寶媽可能突然發現寶寶自己就會站立了,並不需要特別的訓練。即使內心非常著急,寶媽們也要循循善誘,千萬不要牽手硬拽,可能會損傷寶寶的骨骼。
2)注意安全,給寶寶提供良好環境
在寶寶爬行和行走的關鍵期,小傢伙們可能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這個時候要注意安全,保證室內無尖角,用海綿或棉布包裹桌椅的稜角,避免磕到寶寶。
3)避免使用過多的輔助設備
寶寶的運動發育需要靠自己,而生活中很多的輔助設備,可能不僅對寶寶發育沒有幫助,還會帶來一些安全隱患。
比如說學步車,可能有摔倒、滾下樓梯的風險,而嬰兒手套雖然可以防止抓撓,卻可能因線頭纏繞而損傷寶寶手指。寶寶們光著手腳滿地跑,是最理想的狀態哦。
小島今日話題:嬰兒運動發育表,你家寶寶符合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