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渦環現象,海豚吐泡、原子彈的蘑菇和吐煙圈居然是一個原理

2021-01-13 太空記

神奇的渦環現象,海豚吐泡、原子彈的蘑菇和吐煙圈居然是一個原理

2012年,人們在《自然奇觀》這檔節目中,建造了一個大型的空中渦旋「加農炮」,並在節目中不斷的挑戰空中渦旋加農炮的威力,他們驚奇的發現,空中渦旋加農炮不僅能夠遊刃有餘的突破20M以外的紙箱,就連60M以外的紙箱也能不費吹灰之力的擊倒,人類為了真切的感受自製空氣炮的威力,決定親自上陣體驗,隨後他們也真實的感受到了面對疾風的滋味。

善於觀察的小夥伴們可能已經發現,當空中渦旋加農炮發射時,空氣中總會若隱若現的出現一個煙霧環,實際上,自製空氣炮的威力之所以如此強大,都是拜流體力學中的渦流所賜,那麼,什麼是渦環呢,渦環也稱渦旋,是指流體沿某一個方向環繞在直線亦或是曲線軸的區域內,由被擾動的流體,例如液體、氣體和等離子體構成,值得一提的是,當渦環的角向轉動速度越快,這意味著此時的渦環也將變得愈加穩定。

更神奇的是,渦環內部的氣流旋轉也極大的增強了渦環的運動持久性,如同旋轉的輪胎減少了汽車與地面之間的摩擦一般,渦環的渦流也減少了其核心區域與周遭環境內靜止流體之間的摩擦,使得渦環能夠在不減損質量和動能的情況下保持原有的形狀,從而促使它繼續進行較長距離的運動,如果將渦環的作用與流體射流相比,我們不難發現,渦環現象能夠相對較好的維持原狀,其運動的距離也顯得更遠,這也合理的解釋了,人們吐出的煙圈停止吹散後,仍然能夠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繼續運轉,然而,神奇的渦環現象,令人們詫異的同時,也引起了物理學家們的重視。

17世紀以來,人類就已經對於渦環進行了不計其數的探索,1858年,德國物理學家赫爾曼馮亥姆霍茲發表了《表達渦環的流體動力學方程的積分》,並對渦環現象通過數學分析進行了周密的闡述,他利用表達式向人類展示了渦環的強度,人類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懂得了渦環的形成、運動和相互作用,人們也在這些基礎上對渦環現象展開了深入的研究。

如今,有關渦環的趣味實驗數不勝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渦環現象莫過於渦環相撞實驗,實驗中,你能夠清晰的看到,當2個相同的渦環之間產生了正面碰撞時,竟會迸發出更加不可思議的現象,此時的2個渦環將沿碰撞平面徑向擴展後,產生多個小塊,這意味著當渦環發生碰撞時,外圈將最先開始分解,並形成小結點,在這些結點位置上,都存在一個低壓力點,這說明結點上的低壓區域,對附近的物質產生了吸引,因此使得外圈將渦環分解為多個小塊,遺憾的是,這些小塊在分解時,為什麼僅僅旋轉了90度,以及每小塊的方向僅沿外測運轉等問題,科學家們始終沒有做出合理的解釋。

你知道嗎,實際上,渦環現象的神秘之處並不僅僅源於渦環本身,人們認為渦環現象的神奇更多的在於,它的神秘面紗在自然界中隨處可見,也令人們感到十分驚奇。

例如,海豚式吐泡泡,它們吹出的氣泡渦環十分完美,這也是它們的拿手好戲,白鯨們也是如此。

再比如說,借風飛翔的蒲公英,不少人都知道,蒲公英能夠在空氣中進行很長一段時間的超遠飛行,蒲公英們的這一現象也成為了物理學家們的探索對象,2018年10月,人們才真正懂得蒲公英種子的飛行機制,這是因為英國愛丁堡大學的中山真美和其專業團隊構建了一個垂直風洞機,並對自由飛行的公英種子和固定的蒲公英種子的繞流進行了可視化處理,在長曝光攝影和高速成像的技術支持下,他們發現「分離渦流環」是造成蒲公英種子獨特的飛行機制的主導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渦環現象不僅存在於自然界中,航空、軍事等方面,也依然充斥著渦環的身影,例如,飛機高速行駛時,它產生的下降氣流便會引發渦環現象,譬如莫得感情的空氣炮以及氫彈、原子彈爆炸後形成的巨大蘑菇雲,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上升的巨大渦環,這是因為,爆炸過程中,釋出的大量的高溫高壓氣體開始迅速膨脹,從而形成了衝擊波,由於突然產生的低密度大體積氣體,演變為了我們十分熟悉的蘑菇雲。

這一現象也直接的引發了瑞利泰勒不穩定性一般情況下,當密度較小的流體在密度較大的流體底部區域時,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即可引發瑞利泰勒不穩定性,由於大量的氣體急劇上升,導致這些氣體沿邊緣擴散形成巨大的渦環,不得不說,渦環現象展現了流體力學的魅力,感謝觀看本期視頻,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頑皮海豚邊吐泡泡邊「微笑」(圖)
    海豚們:「嘿嘿嘿,我吐得泡泡大又圓。」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7日報導,日前攝影師在義大利瑞吉歐的一座水族館內拍攝到了一幅珍貴喜人的畫面——9隻寬吻海豚對著鏡頭邊吐泡泡邊「微笑」,仿佛在向遊客炫耀自己出色的吐泡泡技巧。  吐泡泡可算得上是這幾隻海豚最愛玩的遊戲了,它們很喜歡先吐出一個巨大的泡,然後用牙齒將大泡咬成小泡,這些紛紛灑灑的小氣泡漂浮到水面上時,甚是好看。
  • 海豚模仿兒童吹肥皂泡 在水中吹氣泡玩耍(組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海豚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智能的動物,同時也以調皮貪玩著稱。在被稱作世界第二大海底世界的奧蘭多海底世界(Seaworld in Orlando),人們幸運的看見這些貪玩的小傢伙們表演它們新的愛好:在水中吹氣泡。它們似乎想將它們的休閒時光得到最大的利用,來觀賞它們的遊客也看得十分盡興。
  • 法國潛水員水下模仿海豚吐出巨大氣泡圈(組圖)
    法國潛水員水下模仿海豚吐出巨大氣泡圈。國際在線專稿:據美國Odditycentral網站8月13日報導,法國自由潛水員大衛·海爾德(David Helder)擁有一項絕技:像海豚那樣,在水下吐泡泡形成巨大氣泡圈,並能使氣泡圈維持很長時間。儘管海爾德在水下表演這些絕技似乎毫不費力,但任何嘗試自由潛水的人都知道,這絕不容易。
  • 蘑菇居然會流血?長得好像「史萊姆」,就問你認不認識
    最近小吳發現在野外有一種菌類,非常詭異,居然會流血?其實這種菌類是在美國西北太平洋沿岸和中歐的松樹林中,分布著一種詭異的蘑菇,血齒菌,因其表面有著大小不一數量不等的紅色液滴而知名。甚至有的人覺得它像蔓越莓奶油餅乾,但有些人則覺得它像發育畸形的史萊姆,造型並非它詭異的全部。
  • 原子彈的原理簡單易懂,那麼原子彈製造到底難在了哪裡?
    原子彈的原理簡單易懂,那麼原子彈製造到底難在了哪裡?為什麼其他各國還是造不出來?雖然原子彈的原理幾乎人盡皆知,能不能造出來主要是受限於原料、政治因素和綜合實力。原子彈的原理說簡單也簡單,說不簡單就不簡單,只能說是「看起來簡單」。
  • 莫比烏斯環,象徵無盡和循環的莫比烏斯環有這些神奇玩法
    喬治,你看,剪刀和彩紙,我準備做手工。但是沒想好做什麼,你有什麼好主意嗎? 不如做個莫比烏斯環吧!它是一個很神奇的環,有很多種玩法。
  • 《我的世界》四個水域更新的神奇特性,第一個讓海豚情何以堪?
    《我的世界》MC水域更新的四個神奇特性,最後一個是水下遺蹟嗎?《我的世界》四個水域更新的神奇特性,第一個讓海豚情何以堪?在沙盒遊戲《我的世界》裡面,水域更新是我的世界1.13版本最重要的內容,系統對水域進行了更新,尤其是海洋世界,煥然一新!
  • 神奇的中子:二戰德國沒有造出原子彈,都是因為它
    中子與核武器 大家知道二戰最後是美國第一個研製出原子彈,後來投向日本的廣島,然後二戰結束。其實,當時法國和德國也掌握了原子彈技術,而且德國的技術並不比美國弱,他們領導研究原子彈的科學家是大名鼎鼎的海森堡,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 原子彈產生的能量居然是碎紙計算出來的,科學家:結果十分準確
    1945年,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的沙漠地區爆炸了。美國物理學家恩裡克·費米的一個舉動,成了物理歷史上津津樂道的實驗:鬆手讓碎紙掉在地上就能算出原子彈的能量。在原子彈爆炸前,費米在筆記本上撕下了一張紙並將其撕碎握在手中,當他感覺到原子彈爆炸的震波時就鬆開了雙手,使紙片自然掉落在距離費米約2.5米的地方。經過5分鐘的心算,費米得出了原子彈能量為1萬tTNT當量。
  • 海豚模仿兒童吹肥皂泡 在水中吹氣泡玩耍[組圖]
    海豚吹出一個氣泡海豚試圖穿過氣泡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海豚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智能的動物,同時也以調皮貪玩著稱。  或許是20世紀20年代流行的這首"I'm forever blowing bubbles"(我要永遠像孩子吹肥皂泡一樣作樂)歌曲,激發出了海豚在水中吹氣泡的靈感,聰明的海豚已經學會了在水中吹氣泡玩耍,就像孩童們玩吹肥皂泡作樂一樣。
  • 博客網頁居然教人製造原子彈 內容非常詳細
    一個博客上居然在傳授人們如何製造原子彈,並且連如何從核廢料裡提取核物質都講述得非常詳細。記者就此採訪了核專業方面的專家,得到的答覆是按照該博客上的內容是可以製造出原子彈的。同時有法律專家指出:到了該立法管管這些博客的時候了!
  • 廣州劇毒蘑菇丟失事件
    廣州越秀公安微博擴散尋找在23日上午11時許,經警方和事主全力查找,在核查並排除所有遺失的可能性後,最終在陳某自己隨身攜帶的一個禮品袋中發現劉某報稱遺失的蘑菇樣品,經清點,所有蘑菇均已找回原來是上述兩位和小編一樣比較健忘,一個以為自己給了,一個以為自己收了。呼!還好是虛驚一場。一、那麼怎麼分辨蘑菇有沒有毒呢?
  • 男主喝沒熟的蘑菇湯嘴裡吐泡泡,網友:這才是真正的肥皂劇
    最近趙露思的一部新劇可是超乎了網友們的想像,男主喝沒熟的蘑菇湯中毒了,在趙露思的一番操作下,竟然開始嘴裡吐五彩繽紛的泡泡!這麼沙雕的劇情讓網友們驚呼:這才是真正的肥皂劇!一起來看看到底有多沙雕!劇中女主趙露思飾演一個呆萌小廚娘,男主林雨申則飾演一個禁慾大叔級霸道總裁,兩人的愛情也由此展開,讓大家感到沙雕的一幕也精彩出現了!當時趙露思飾演的顧勝男正在做蘑菇湯沒想到還沒做熟,就被林雨申飾演的路晉喝掉了,之後就開始倒地抽搐,顧勝男見狀急得不行,在得知沒熟的蘑菇湯被喝後,沒將路晉送醫院,而是給路晉灌了一肚子摻著洗潔精的水,並不停地抽他耳光,讓他把湯吐出來!
  • 原理很簡單,研造舉步維艱,製造原子彈的難度究竟在哪呢?
    原子彈的威力是非常巨大的,這種極具威懾力的武器哪怕在禁止研究的現在,依然有國家在秘密研造著,為的就是提高國家的地位和軍事實力。但是原子彈的原理人盡皆知,但是製造原子彈依然是一個極困難的事情。原子彈的原理是利用原子核裂變而釋放的巨大能量造成殺傷的核武器,用中子去衝擊鈾原子核,就會產生核裂變,從而在極短的時間裡產生爆炸。聽上去簡單易懂,但是原理終究這只是原理,要想實現這一原理再變成成品,那就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了。
  • 地球上最大生物居然是蘑菇?藍鯨、巨杉統統往後排
    已知地球海洋中最大的生物是藍鯨,藍鯨頭部是扁平的U形,有一個長錐形的身體。藍鯨的體重,最大能達到180餘噸,有史以來記錄的最長的藍鯨是兩頭雌性,分別長109英尺,即33.3米;以及110英尺,即33.6米。巨型的藍鯨和雪曼將軍樹比起來差遠了。
  • 動物知識普及——伊河海豚
    伊河海豚,拉丁學名為Orcaella brevirostris,伊洛瓦底海豚、鰭海豚,英文名Irrawaddy dolphin,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獸亞綱、鯨目、齒鯨亞目、海豚科的一種動物。
  • 《風能》技術|基於有限元的風電塔筒渦激振動分析
    根據流體力學原理,當風流經光滑圓柱形塔筒的表面時,會在塔筒的兩側交替產生風流旋渦,而這種風流旋渦又會在圓柱形塔筒的兩側產生周期性的渦激載荷。由於渦激載荷的存在,塔筒整體會產生額外的應力和形變,又由於渦激載荷是周期性變化的,因此會在塔筒上產生明顯的周期性振動響應,即為塔筒的渦激振動。而塔筒的振動又會反過來影響流體產生的旋渦。
  • 他是楊振寧李政道的同學,帶了51位留學生歸國,搞原子彈隱姓埋名
    02自從日本被美國扔下兩顆原子彈後,全世界的人都見識到了這種足以瞬間毀滅一個國家的威力。中國能不能也造原子彈呢?基於當時較好的中美關係,政府派出物理學家吳大猷、化學家曾昭掄、數學家華羅庚三位科學家赴美考察,吳大猷帶了兩個助手同去,一個是李政道,另一個就是朱光亞。考察團剛到美國不久,就被告知不行,原子彈是極為機密的研究,美國不讓外國人接觸。想進入原子能機構學習,也不被允許。
  • 海豚療法:福音還是炒作?
    超聲診斷有物理學原理的支撐和實踐的反覆證明。超聲治療中的理療和超聲刀等方面在原理和實踐上已得到普遍認可,但是將超聲用於自閉症治療目前只算是一種空想。「大腦思考層面的實驗是很難進行的。目前對大腦的思考過程中的腦電波、腦電流的研究處在很初級的階段,超聲波能激活大腦的說法在理論層面上就缺乏文獻佐證。」
  • 我們的人生甚至整個世界會不會是一個死循環?——莫比烏斯環
    莫比烏斯環這個環看似簡單,每個人都能做出來,但卻讓人細思極恐。什麼是莫比烏斯環呢?他是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發現的,他將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就形成了如下圖中的一個環。為了看清楚神奇的事,我們可以將這張紙的正面和反面分別圖上不同顏色,再扭轉後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