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出「小舌音」 ?——發揮你的想像力!

2021-03-02 萬門


上周小萬發出了「如何科學有效地練習小舌音」的呼聲,之後就零零星星收到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和其他小夥伴建議怎樣用氣流、怎樣感受舌頭顫動不同的是,來自中國政法大學的張煥然同學用「想像」兩個字來概括學習小舌音的方法。並且,還寫了一篇文章來進行仔細闡述。看完文章的我已經感動得不行了。這麼好的方法,小萬實在沒有膽子抱著獨享。現在把它分享出來,希望對廣大學習德語的同學有所幫助!

如何發出「小舌音」——發揮你的想像力

緣起:有些人生下來就不能發出小舌音?

語言是將「聲音」、「文字」以及「意義」這三者結合在一起的符號系統。在我們共同居住的地球上,不同的語言就是觀察這個世界不同的視角;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就是在轉換不同的欣賞角度、體驗不同的思維方式。除了英語,身邊早有同學開始學習起了二外:日語、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

不論他們心中的目的地是否相同,但獲取聽、說、讀、寫這四項技能都是必經之路;換言之,一旦有哪一項技能不被掌握完全,那麼這一欣賞角度就不能達到最佳。更進一步說,如果你想要出國留學、外國定居,好的口音就是必不可少的;而即便是無需靠「說話」吃飯,但標準的發音仍然是你學過這門語言的標誌之一。

在決定學德語前,我就收到幾位朋友的「友情提示」:「最好還是不要學德語,一來德語語法相當變態,二來德語的小舌音不好學。」雖然那會兒我對這句話沒有什麼深刻的體會,但當我真正開始學習德語時,我就感嘆他們的先見之明了。儘管如此,我還是提醒自己:如果未經嘗試就放棄,那麼我立馬就會喪失與法學家薩維尼、哲學家康德以及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等人直接碰面的機會。所以我選擇堅持,首先攻克下小舌音以及其他的發音規則,然後準備和語法打一場持久戰……

在德語入門學習的課堂上,我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有被小舌音折磨的經歷。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種心情,那就是——「聽別人發小舌音挺舒服,自己來發小舌音很痛苦」;有的同學甚至嘗試到喉嚨都腫了也沒能發出這可惡的小舌音來。於是,一些發不出小舌音的同學就傾向於把「發出小舌音」歸因為「人的天賦」,並斷言:「有些人是生下來就是發不出小舌音的。」潛臺詞當然是——「苦練也是木有用的」。

事實是否真得是這樣呢?從一個與大家有著共同經歷、並且現在也已經學會小舌音的德語初學者的角度來說,答案是否定的。下面就讓大家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我一起走近「小舌音」吧!

心態:人體的內部構造是相同的


在我們苦苦練習還學不會一樣東西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認為自己天生就是不行的;但在這裡,人們時常忘記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你的成績不好,那是因為你沒有花時間;如果你花了時間成績還是不好,那就是你的方法不對」。嘿!雖然你的喉嚨都練腫了,但你有沒有想過你的發音方法是否正確呢?

我想,與其說有些人是發不出小舌音的,還不如說這些人沒有找到發小舌音的方法。換句話說,我們首先要給自己信心:「我是能發出小舌音的」。這時可能又會有人抱怨了,「我語言天賦不行,外語的發音方法也是學不好的。」面對這樣的質疑,我只能說是你給自己設下了太多限制。試想一下,儘管每個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些許差異,但從整體構造上講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而就是這樣一群構造相同的人,正在世界上不同的角落說著千變萬化的語言——每一種語言的每一個詞都有不一樣的發音。

因此,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作為個體的人是完全能夠發出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的任何一種語音的,因為我們的人體構造是相同的。沒有道理只有把德語作為母語的人才能發出小舌音吧?他們生下來的時候也是啥都不會說呢!

本質:不同的音色是由人體不同部位的振動產生的


既然我們擁有相同的人體構造、具備了發出小舌音的可能,那麼怎樣才能激發這種可能性呢?不著急,我們先來聊聊小舌音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要記得,如果我們想要有意識地掌控一個東西,必須對它了如指掌。

我們都說「小舌音、小舌音」,說到底,它肯定是個「聲音」。轉動你的大腦,想像一下你身邊都有哪些聲音——惱人的鬧鐘聲、呼嘯的地鐵聲、悅耳的鋼琴聲……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這麼多聲音呢?學過初中物理的同學應該都會異口同聲的回答:「因為振動!」那麼為什麼會與這麼多不同的聲音呢?答案當然是不同的東西在振動。學過音樂的你可能會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民謠吉他和古典吉他的音色有所不同呢?那是因為民謠吉他的六根弦都是金屬弦,而古典吉他是尼龍弦;不同的材質振動,當然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好了,我想你應該已經明白了,為什麼他有小舌音而你沒有呢?因為你們口腔內振動的部位不同(在此我們無需進一步討論到底是口腔的哪一個部位振動才能發出小舌音,我們只需要先意識到這一點)。那麼為什麼他能振動那個部位,而你不行呢?那是因為:在你的人生經驗中,那個部位從未被振動過。這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一個人都不知道那個地方原來能動,你是不會有意識地去動它的。

關鍵:搜索口腔內部,找到合適部位


那麼問題就轉化成:我們要發現口腔裡的某個部位能動,然後有意識地去振動它。

接下來我們用「打響指」作對比。我會打響指,但我媽媽不會;於是我就嘗試去教她怎麼打響:「首先作一個握拳的動作,但手指不是真得握緊,而是保持鬆弛狀態;然後把大拇指和中指貼合在一起,讓食指放鬆;最後大拇指往上、食指往下,讓食指落在大拇指下方的手掌上」。我媽媽原本不知道還有這樣的振動方式,但通過我「手把手」地教、學、她「依葫蘆畫瓢」地模仿,就慢慢學會了如何讓手指和手掌產生振動並打出響指。

聽到這裡,你一定會很興奮,想找一個會小舌音的人給你「手把手」地示範。但這是行不通的,為什麼呢?因為小舌音的振動部位在口腔內部,已經掌握的人在發聲時不能把這種振動直觀地呈現在你的面前;而沒有掌握的人也不能通過模仿學會發出小舌音。

那豈不是陷入死胡同了?內臟手術這麼難的技術都有老醫生親自上陣示範,小舌音居然不能通過模仿來學會?!沒錯,你一定感覺到了,走到這一步才是發出小舌音的關鍵!我們怎麼才能知道,哪個地方可以振動發聲、怎樣振動它才能發出小舌音呢?

想像:空間的構造與氣流的推送

正像上文說的那樣,小舌音的發聲部位藏在口腔內部,而這個地方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既然看不見、摸不著,那麼我們就沒有辦法用手或者用別的什麼東西去觸碰它讓它發出聲音……等等!為什麼一定要用看得見的東西呢?既然發聲部位藏在裡面,那麼振動它的東西也一定是在裡面的。想像一下,除了大舌頭能動,我們還擁有什麼可以用來主動去振動別的東西?沒錯,就是從肺部推送出來的氣流!想像一下別人吐痰的聲音(雖然有點噁心),這分明就是自覺運用氣流的最好例子!難怪有些人會一直用吐痰的方式練習小舌音。這當然不能說錯,因為它至少已經比那些發不出小舌音就用大舌頭捲起來念「r」的同學離小舌音更進一步。

那麼怎樣才能運用氣流發出小舌音呢?也許在這裡我們需要轉換一下思維方式,想像一下,我們怎麼才發不出小舌音?第一種情況:最常見的氣流推送就是我們在寒冷的冬天給雙手呵氣,此時氣流從我們的口腔出來,暢通無阻;第二種情況:吐痰時的氣流是集中推送到上牙床的根部附近的,我們發現這個部位也不能發出小舌音;但是吐痰時的氣流明顯沒有全部推送出口腔(可以拿手貼在嘴的附近感受一下),而是有一部分折回了口腔內部,即頂在上牙床根部的位置。

好了,這裡是關鍵,我們一定要清楚,一定是氣流推送的位置正確,小舌音才能被振動出來。怎麼讓氣流集中到特定的位置?我們需要先暫停一下,你可以去網上搜幾張口腔內部的圖片(張口圖、口腔橫切面圖等等),然後用你的想像力把這些圖合成起來,構造出自己整個口腔大致的空間結構(用不著太具體,其實這一點都不難)。好了,這時候你需要再來推送一下氣流,記得要儘量比吐痰時的氣流更往裡、更往上一點。多試幾次,是不是有點感覺了呢?

練習:通往隨心掌控之路


當然,你可能覺得這樣的方法有點不太實用,老是要想來想去,還沒有傳說中的「用水漱口」更簡便,於是你可能回歸刷牙、喝水時的仰頭漱口。但請你再仔細想一想,仰頭漱口的目的是什麼?它就是為了要幫助我們感受、定位並找到振動出小舌音的部位。不管用什麼方法,我們的最終目的顯然都是一致的——找到那個振動的部位,然後用氣流去振動它。因此用什麼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最終要練習到用送氣來發出小舌音。

也許,你已經找到一點發小舌音的感覺、但還不是每一次都能發出。不要著急,我們可以不斷嘗試,直到自己完全掌控它為止:一方面,我們可以不斷地運用我們的想像力,把自己的口腔內部想像得更仔細,感受每次氣流推送的部位;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在視頻上、生活中多聽聽小舌音的最終呈現效果,然後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不斷試錯、不斷逼近,直到發出屬於自己的小舌音!

在我們單獨練習小舌音的時候,我有三點要提示:第一,只有很少的氣流從口腔裡流出(因為都集中推送到口腔內部和上部了),這一點你可以用手掌貼在嘴邊「監督」;第二,聲帶是不振動的(記住,是氣流振動口腔內部的某一處肌肉而非聲帶振動才能產生小舌音),這一點你可以用另一隻手貼在喉結處「監督」;第三,大舌頭是處於放鬆狀態的,基本上是平躺著不動(一定要打消「試圖用大舌頭卷出小舌音」的錯誤念頭)。如果你沒有做到這三點,那麼單獨練習小舌音的效果可能不會太好。

在我們用單詞練習小舌音的時候,我有一個建議:一開始可以慢一點進行,把單詞的讀音分開,找到那個能夠最大程度推送氣流的瞬間。例如說Frau這個詞很適合練習小舌音,我們可以把它的讀音分解成我們熟悉的「f·浩」(f按漢語拼音來讀,·表示空一拍)。慢慢地,你會發現在這個空一拍的瞬間是送氣的最好時機。接著,你可以來連起來快速地讀,小舌音就能很自然地夾帶著出來了。

結語:想像力很重要


大家一定都看過《超能陸戰隊》(Big Hero 6),裡面的萌物大白多麼令人印象深刻!你也一定還記得小宏在展示他的微型機器人時說的那句話吧——「The only limit is your imagination」(你的唯一限制就是你的想像力)。

小舌音雖小,但它也不容易掌握;除了天賦與勤奮,我們還需要一點想像力。相信大家最終都能get這一新技能——要知道,這項技能一旦學會就能無限使用!

附錄:一張圖、一個視頻與一次回顧


1.這張圖可以幫助你想像氣流推送的位置


2.這個視頻可以用來不斷對比發音

3.「小舌音」極簡學習法:

第一步 了解:振動產生聲音→人體不同部位的振動產生不同類型的聲音

第二步 明確:氣流推送至口腔內部的某個部位能夠振動出小舌音

第三步 想像:構建自己的口腔內部結構,使用氣流推送至不同部位

第四步 嘗試:反覆試錯,直到找到最佳的氣流推送點

第五步 享受:隨時隨地使用小舌音

感謝張煥然同學的分享精神,希望奮戰在小舌音學習一線的你們能早日脫離「苦海」!以後也許我們還會討論其他任何與學習有關的話題,希望大家能踴躍參與,奉獻自己的經驗,造福更多的學習者!知識創造樂趣,你是你的大學!


打造屬於你的「口袋裡的大學」,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萬門大學app

相關焦點

  • 法語小舌音怎麼發?法語小舌音發音訣竅
    小舌音還分為德式小舌音和法式小舌音。法語小舌音的發音問題實在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如何發好法語小舌音?和小舌音相關的法語詞彙有哪些,Léonie老師帶你學習!法語小舌音發音技巧:舌尖抵下齒齦,舌後部略抬起,氣流通過小舌顫動,聲帶也振動。
  • 從零開始學法語:小舌音怎麼發?
    不知道如何開始入門,或者遇到細節上的困惑,卻不知找誰替你解答;困難二:前期必須進行的積累,比如語音、語法,它們比文化娛樂方面的內容枯燥得多。很多人被卡在這一關。(但不要忘了,法語可是被稱作「越學越容易」的語言哦。掌握髮音規則,理清基本的語法概念,你才能突破最初的瓶頸期。
  • 【趣味】神秘的「懸雍垂」是什麼(視頻:看陳奕迅唱小舌音)
    (其實看了這個圖,整個人都不萌了)作用是吞咽時防止食物和液體倒流入鼻腔。它的實際功能,現在並不是完全清楚。耳鼻咽喉科專業雜誌稱為"神秘的懸雍垂"。某些語言需要它(如德語),為了發出某種特別的聲音(英語、漢語都不是這種語言)如何用「懸雍垂」來發德語?網校君來告訴你!
  • 德語的小舌音快速有效練成的詳細辦法有哪些?
    要發出顫音才算成功。注意:能發純粹的顫音後,要發到單詞中去還需一段時間。ID  Jun Gu練習小舌音請使用Radio,rauchen等詞。但是我現在在德國東部學德語,自己的感受是,德國人(至少是東德)自己也不十分強調小舌音,國內的老師說r發音偷懶就是一呵而過,就是/h/。當然這是偷懶的方法。
  • 跟德國外教學小舌音
    小編大學專業是德語,記得當時還在軍訓,秉承著笨鳥先飛的原則,小編就開始自己練小舌音了,其實主要是被隔壁西班牙語刺激的,天天一上來就在那邊練大舌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大舌音,那傢伙什,彈得跟什麼似的,俗話說的好,不蒸饅頭爭口氣,大舌音咱發不出來,小舌音總要會吧! 於是還沒等老師教,小編就自己練起了小舌音。
  • 德語老中醫 | 7分鐘搞定小舌音!原來這些年都白練了…
    (戳上方音頻收聽~)第二種:das Zäpfchen R彈動小舌頭,我們熟悉的小舌音,它的發音位置靠後,在喉嚨深處,大家對著鏡子張開嘴就能看見一個下垂的小肉球球,那就是我們的小舌頭。不過,日常其實你也很少會聽到發得特別明顯的小舌音,大家基本都偷懶。
  • 如何提高記憶力第4期:鎖鏈圖像記憶法(下)——如何發揮想像力
    如果你覺得自己記憶力差,想知道如何提高記憶力,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力訓練方法,請關注我,東遙老師會持續分享如何增強記憶力的方法。上兩篇文章,東遙老師給大家講解了「鎖鏈圖像記憶法」的記憶要點以及具體應用,相信看過我課程的朋友都已經有了初步的掌握。今天我們來重點來探討一下,我們圖像記憶基本原理文章中,如何發揮想像力的內容。
  • 【德語學習】小舌音是怎樣練成的!絕對管用,再不看來不及啦!
    昨日筆者夜觀天象,你看了我的文章,小舌音三日可成。不成你能把我怎麼樣…咩哈哈~~ 哎呦,你怎麼打人呢,你50個打我一個有什麼本事,有本事一....警...cha..傳統意義上講,練習發音不可缺少的工具就是牙缸和漱口水,(必要時可能還需牙刷),也就是說當你刷牙漱口時,含水仰頭朝天,咕嚕地時候,你舌頭所震動的位置就是小舌。
  • 雅思口語圈 | 舊題重返,你又該如何應對《發揮想像力》這道題 (內附答案)
    依稀記得上一次出現這道題是3年前的樣子,那個時候它的出現也是讓很多同學感到苦惱並不知該如何應對。但是吧,既然問題出現了,不管多難,我們都沒有躲避它的道理,我們能做的只有迎難而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吧!
  •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抓住這幾點,拯救孩子的想像力
    從而忽略了了國外家長最重視的想像力。曾經有一份調查研究表明:經過21個國家調查顯示,中國兒童計算能力排第1、創造力倒數第5、想像力倒數第1。家長陪孩子一起發揮想像,去引導孩子,不但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還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但家長要注意的是,要以孩子為主導,自己儘量不要提示孩子,讓孩子自己充分發揮即可。
  • 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想像力是天生的嗎?
    我相信有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的想像力是天生的,想像力的強弱也是天生的,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孩子的想像力受先天大腦等生理因素或遺傳因素的影響,但是更多的是後天環境和教育方法的影響。那作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如何保護和幫助孩子去發展他的想像力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第一,可以帶孩子多讀一些繪本圖書,孩子在聽故事或觀察圖片的同時,刺激大腦跟隨去想像,孩子會伴隨閱讀而「天馬行空」或「身臨其境」。
  • 如何讓孩子的想像力更豐富?
    孩子從小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無限的想像,可以說,孩子從小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可是對於如何引導孩子的想像力,很多家長做得其實不是很夠,或者說,可能就是不知道怎麼樣去引導。簡單說一句:其實就是不要用固定的框架去定死他。很多家長又會說,你這個太籠統了,我沒辦法理解。確實是,這個是表現在生活中非常多細節的地方。
  • 多種策略教你一步到位!
    雖然學德語的人碰到的第一關都是如何發出小舌音,但是小編要事先聲明👇在德國的街頭除了少數
  • 數學發明創造的動力不是推理,而是想像力的發揮
    數學家德摩根:數學發明創造的動力不是推理,而是想像力的發揮。 雖然說到數學家德摩根可能大家都不了解,但是說到德摩根定律,我相信大家一定見過。 雖然大家可能不知道德摩根定律這個學名,但是大家學數學的時候一定學過集合中的或且非。
  • 《會講故事的圖形》:這個繪本讓我們的想像力盡情發揮
    能夠充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是好繪本的特點。在孩子讀《會講故事的圖形》之前,我和孩子都沒有讀過《金髮姑娘》和《穿靴子的貓》的故事,我也沒有提前為孩子讀書籤裡關於這兩則故事的簡單介紹。這讓我和孩子在《會講故事的圖形》裡看到了多個不一樣的故事,我們試著用越來越多的描述性詞語對簡簡單單的畫面進行講述。
  • 輔音字母C像什麼,發揮你的想像力,看你猜得對不對
    經過前面課程的鋪墊,相信大多數小夥伴都已經清醒地認識到這個世界上真正可以幫你記住一個單詞的方法叫做理解。那麼我們要如何能理解單詞呢?我們應該找到理解單詞的竅門在哪裡。單詞的理解記憶一定是有這個竅門的,因為單詞並不是26個字母的隨機排列組合。
  • 馬雲和馬化騰兩個人指手畫腳,網友們發揮想像力還原對話!
    馬雲和馬化騰兩個人指手畫腳,網友們發揮想像力還原對話!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因為很多軟體的出現極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比如支付寶改變了我們移動消費的生活方式,出門不用帶現金了,一部手機足矣,比如淘寶,改變了我們對於購物的方式,都不用出門選東西了,直接送到家!比如微信,改變了我們的社交方式,以前見面是留個電話號吧!現在是留個微信號吧!
  • 科學玩具之磁力棒:發揮孩子的想像力空間
    只要你有充分的想像力,人可以拼接想像中的任何結構。         2、通過拼接磁力棒玩具系列玩具,可以培養出兒童的空間思維能力、開啟兒童智力、通過拼接磁力棒玩具系列玩具,可以集中兒童做事的注意力,予思於樂之中,通過拼接磁力棒系列玩具,可以從小培養兒童對物質磁性的認識。
  • 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你的教育方式對了嗎?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看到蓮蓬,你會想到什麼?而且孩子的想像力非常豐富,總是不經意的帶給你驚喜。今天早上我買了幾個蓮蓬,回家以後,二寶向我跑過來 ,我拿了一根蓮蓬給他:寶貝,想吃嗎?他從我的手上接過去,對我說:媽媽,這是洗澡澡的。我想了半天,沒有理解他說的是什麼東西?直到我去廁所拿毛巾洗臉的時候,看見了洗澡用的淋浴噴頭,一時間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