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職業教育改革:如何先行先試

2020-08-17 光明網

【教育探索】

作者:孫 誠(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所長)

編者按:

2019年5月,教育部批准15所高職院校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獨立建制的本科職業院校首次出現。一年後,教育部再次批准7所高職院校升格本科。這22所高職院校試水本科職業教育,拉開了職教領域期待已久的改革大幕。試點本科職業教育,院校們做了什麼、效果如何、還將做什麼?這無疑對於高職院校界乃至整個職教界都有著重大意義。今天,我們刊發此版,希望提供一些實踐中的探索、思考,以利於深化當前的職教改革。

職教利器推升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建立起世界最大規模的製造業,為適應中國由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轉變,中央政府實施了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

2014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就提出:「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並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接受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學生達到一定規模」的目標任務。時隔5年後,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再次提出「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從而加快了改革步伐,充分體現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影響深遠,對進一步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激發職業院校辦學活力,推動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院校具有重要意義。

現代職業教育肇始於工業革命,其發達程度和普及狀況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世界經濟和教育發展史表明,職業教育不僅是扶貧濟困的手段和授人以一技之長的實用性教育,更是一項跨越國界的教育政策,是振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力量,同時也是普及教育、實現勞動者全面發展的利器。

因此,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逐步明確為建設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確立職業教育「不同類型、同等重要」戰略定位的重大舉措。

堅持職教類型屬性,構建鞏固的現代職教體系

2019年5月,教育部首次以「職業大學」命名批准了15所高職院校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標誌著我國獨立建制的本科職業院校正式建立,拉開了職教界期待已久的改革大幕。

一年來,15所職業大學在辦學方向上堅持職業教育類型不變,培養定位上堅持技術技能人才不變,學校名稱上堅持職業教育特色不變,培養模式上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不變的職業教育屬性。特別是在專業設置上,15所職業大學發揮堅持職業教育辦學定位,保持職業教育屬性和特色,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需要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按國家規定均開設10個職業本科專業。首批15所職業大學把握住了職業教育發展的重大機遇期,堅持質量優先,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優先,以培養工匠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職業技術人才和應用技術人才為目標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與創新,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使探索本科職業教育試點工作向前邁出了第一步。

光明圖片

2020年6月,教育部又批准7所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職業大學」。目前,我國已有22所職業院校(21所民辦+1所公辦)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職教本科試點逐步進入改革深水區。

當前的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由點擴大及面,標誌著改革重心由「層次」提升轉向「類型」內功建設。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開始激發更多的職業院校參與到先行先試的試點改革行列中,以儘快探索和論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內在組織結構能夠與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對接、與崗位能力標準對接、與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對接,以此為改革突破口,實現彌補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的不足,打通職教生學業上升通道,構建多層次、多規格、層層貫通的職業教育「立交橋」。

完善職教本科改革,贏得全局主動

22所本科層次職業大學抓住機遇,聚焦職業教育的鮮明特徵進行改革創新,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的優勢,以此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一、明確辦學定位,堅持以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制定本科職業教育的發展戰略。未來的新製造業構成,即大數據與雲計算將成為生產資料,網際網路、物聯網將成為生產關係,而科學技術將成為第一生產力。由此也警示了我們的本科職業教育應該率先重新審視和確定未來的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的重構。

自高度集中的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引導的「智慧產業」問世以來,勞動力就業市場出現「體力密集型產業」中的低端人群面臨大面積失業、「腦力密集型產業」又面臨人才奇缺的尷尬局面。人才供需的短暫斷層和失衡的狀態,啟示本科職業院校需要順勢而上,抓住機遇,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對接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遵循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研究崗位適應性能力標準,確定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向與方案,助力我國由製造業大國向強國邁進,培養和輸送更高標準更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

二、探索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多方共贏機制,培養能快速適應產業發展節奏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雙元」育人機制,主要包括政府、學校、企業甚至科研機構等多方資源,最大限度調用多方力量,促進校企合作,將會縮短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時間。

首先,要有利於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雙元」育人機制要為學生提供更寬廣的學習平臺和條件,企業實踐,甚至企業宣講都是很好的第二課堂。要給予學生選擇專業自主權,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綜合素質,解決就業的後顧之憂。

其次,要有利於完善師資隊伍。要突出企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直接參與學生培養方案制定和實施的重要性,讓企業高手為校內課程提供指導。學校教師入企業進行崗位鍛鍊必須長期制度化、高效化,對教師的「雙師」素養要求應該放在最前端。

三、發現專業群建設的規律特徵,開拓與產業鏈有效對接的運行路徑,提高專業群的集聚效應、提高服務功能。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共建專業的實踐研究中發現,以「專業群」建設為抓手,能夠解決院校專業設置與企業產業發展脫節、專業設置重複、資源分散、就業質量不高和產業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同時,專業群建設是一項複雜的動態系統工程,絕非教育系統內部若干專業的「組合拼盤」,不是短時間內速成的,更不是學校自編自導的「獨角戲」,需要一個漸進建構的過程。

那麼,本科層次職業大學在這一關鍵改革中必須清醒:首先,學校要換位思考,主動了解行業與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變化規律,熟悉產業上下遊供應發展鏈條的特徵,在此基礎上進行校企雙方的研討和磋商,探尋具有共同需求的主幹專業,從而進行重組,有的放矢地設計課程、安排實訓、調整教法、明確評估標準等,促進專業之間互補互促的集聚效應。其次,明確專業群建設的目的和路徑,重構教學組織模式。目前,產業分工在經歷了不斷細化的階段後,開始轉向產業鏈發展模式,因此,本科職業大學要探索如何打破學科與專業間的限制與壁壘,按照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能力標準,規劃人才培養的結構與流程,為學習者提供能夠實現自我重組提升能力的專業集群學習平臺。最後,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提高本科職業學校治理水平。

面對學校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出新要求,領導班子要具有適度超前的辦學理念和發展定位,建設一支高素質管理服務隊伍,在專業群建設過程中,掌握、調控、優化各環節間關係,使管理要素有效運轉,實現資源配置的有效性。

四、提升本科職業教育的國際化水平,增強職業教育的國際競爭力。隨著勞動力市場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全球性流動與遷徙,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參與研發和創新活動,國際高技術技能員工已成為支撐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新技術研發不可替代的人才隊伍。無可否認,在促進全球的創新業績中,密集型的高技術技能人才競爭正在影響著全球各地的創新政策行為。

近年來,各國紛紛把提升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作為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技術技能人才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進程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也關乎我國在國際合作與分工中的具體位置與角色任務。為了培養出能夠適應國際勞動力市場競爭的技術技能人才,提高各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作為高端人才供給主體的本科職業大學,必須提升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從而達成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目標。

相關文章:

從零開始:職教本科尋求切實突破

試點本科職教,怎樣探索高水平辦學新路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18日15版)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海南自貿港等地將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據海南日報報導丨特派記者羅霞 周曉夢 尤夢瑜在9月5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介紹,中國致力於深化拓展與世界各國在教育領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鑑,將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 先行先試縣域醫共體改革,清遠連山迎來大發展
    2014年11月,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以下簡稱「連山人民醫院」)衛生技術人員僅180人,其中執業醫師僅26人,無高級職稱醫務人員及全日制本科學歷醫務人員;醫療設備陳舊落後,CT等大型設備是十幾年前的舊設備,時常發生故障,無法滿足日常工作;多間鄉鎮衛生院建築陳舊,缺醫缺藥缺設備……這樣的醫療現狀導致了當地人民群眾存在
  • 南昌職業大學舉辦「產教融合職業本科課程改革實驗」項目培訓班
    為深入推進職業本科教育試點工作,不斷創新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7月21日-23日,南昌職業大學舉辦「產教融合職業本科課程改革實驗」項目培訓班。他指出,南昌職業大學申請獲批成為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產教融合職業本科課程改革試驗學校」,充分體現了學校高瞻遠矚的視野和潛心課改的決心。並表示,在未來五年時間裡,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將為學校課程改革提供持續的專家諮詢、師資培訓、督導評價等系統服務,以課改為支點,相信必將撬動學校結構性變革,促進學校迭代升級,師生受益。
  • 如何先行先試? 看杭州求解「創新方程式」
    有了這塊牌子,意味著杭州在推進自主創新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可以先行先試、探索經驗、做出示範。  在此之前,同在長三角的上海張江、江蘇蘇南都已先後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杭州靠什麼躋身自主創新「國家隊」?站在新的起點上,杭州將如何解好這道創新方程式,將迎來怎樣的發展機遇,對全省經濟發展又將具有怎樣的帶動效應?
  •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舉辦本科職業教育研討班
    8月24日上午,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學習研討班在誠基樓學術報告廳開班,學校領導、科級以上幹部、骨幹教師參加學習研討,副校長林玉貴主持了全天的學習研討活動。開班儀式上,校長吳夢軍以「先行先試 大膽探索 全力做好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
  • 職業教育也有本科啦!這22所本科層次職業院校,你知道嗎?
    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國已有17個省市啟動了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簡稱本科職業教育,是國家在高等職業教育中開展的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不同於普通本科教育、專科層次職業教育和研究生層次職業教育。
  • 職業教育「春風化雨」變隴原——甘肅平涼探索教育精準扶貧先行先試
    在教育精準扶貧中,職業教育是見效最快、成效最顯著的扶貧方式。全國打贏教育脫貧攻堅現場會後,2018年3月,平涼開始探索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工作,以職業教育為抓手,通過職業院校優先錄取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推進職普融合、打造通用培訓平臺等舉措,不僅增強了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更實現了「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
  • @三亞 教育部:將支持海南自貿港等地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海南日報北京9月5日電(特派記者羅霞 周曉夢 尤夢瑜)在9月5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介紹,中國致力於深化拓展與世界各國在教育領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鑑,將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高質量創新發展,積極打造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
  • 雄安新區等地將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表示,新形勢下,中國致力於深化拓展與世界各國在教育領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鑑,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將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高質量創新發展,積極打造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
  • 解讀 | 中規中矩的先行先試!浙江深化高考改革著力解決哪些問題,看專家點評
    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施意見》),啟動1977年以來全面系統的改革,選定上海和浙江為首批試點單位。2017年首批試點的考生進入大學學習,浙江高考招生改革試點所做的改變力度與口徑比上海更大,取得重要突破,同時也在網絡和自媒體上遇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 教育部:將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在9月5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介紹,中國致力於深化拓展與世界各國在教育領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鑑,將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高質量創新發展,積極打造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
  • 教育部:海南自貿港將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在9月5日舉行的2020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介紹說,隨著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中國的教育合作夥伴已遍布全球,與188個國家和地區、46個重要國際組織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係,與54個國家籤署了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
  • 先行先試善破善立——來自部分國家綜改區的報告
    不直接給「糧」給「錢」,而是賦予改革先行先試的「生產自主權」,綜改區以其特殊的待遇道別傳統模式。    「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們走進部分國家綜改區,感受先行先試的魅力,聆聽改革的深層律動。    從戶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到社會保障、農村金融,3年多來,重慶堅持先行先試,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成功破題。    「以區域空間謀劃全局問題,突顯制度創新實驗室的功能」,是綜改區先行先試給人的最深印象。    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商務成本攀升;傳統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創新創業活力不足……先行發展地區,最早遇到發展難題,也必須先行破題。
  • 教育部:將支持海南自貿港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在昨天(9月5日)舉行的2020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介紹說,隨著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中國的教育合作夥伴已遍布全球,與188個國家和地區、46個重要國際組織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係,與54個國家籤署了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
  • 教育部:雄安新區等地將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
    在今天(9月5日)舉行的2020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介紹說,隨著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中國的教育合作夥伴已遍布全球,與188個國家和地區、46個重要國際組織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係,與54個國家籤署了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
  •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黨員幹部參觀「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慶祝...
    12月16日下午,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直屬機關黨委組織了機關各處室、直屬單位、各管理局等單位部門共70名黨員幹部赴前海國際會議中心參觀「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追尋特區「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的開拓歷程,進一步深入貫徹領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深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 垃圾分類:「先行先試」顯效 推行難點仍存
    如何讓條例更接地氣,讓垃圾分類更好更穩推進?我市今年4月中旬宣布:64個小區、101家單位「先行先試」,進行探路。「先行先試」已有兩個多月,情況如何?根據昨天的通報,截至目前,全市累計57個小區實現了「撤桶並點」定點投放,99個單位配置了分類設施,部分小區垃圾減量一半左右。
  • 華東交大天佑學院揭牌開學:深化本科教育改革 培養拔尖人才
    校黨委書記萬明,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徐長節共同為天佑學院揭牌,標誌著該校深改革、建特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全力開創拔尖人才培養新模式,奮力開啟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新徵程。揭牌儀式現場  天佑學院的定位是拔尖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教育教學改革的試驗基地、人才培養的先行示範,是學校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
  • 京津冀多領域破題 北京新機場等項目先行先試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方了解,為有效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計劃從實際出發,選擇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推進,積極布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公共服務等方面,通過打造先行先試平臺
  • ...省衛生計生委等部門《甘肅省中醫藥產業發展先行先試實施方案...
    甘肅省中醫藥產業發展先行先試實施方案  (省衛生計生委 省農牧廳 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為推動我省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在道地藥材原產地標準、標準化種植、中藥配方顆粒生產、藥膳推廣應用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特制定本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