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史湘雲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這並不是說她的人品性格,也不是說她的詩才和女紅,而是她的最終結局一直以來都被大家爭論不休。
史湘雲是史老太君的內孫女,自幼就得到賈母的憐愛,經常來賈府住一段時間。史湘雲與賈寶玉從小也是兩小無猜,這位因為口齒不清受到林黛玉調侃,把寶玉叫成愛哥哥的史家大小姐,隨身佩戴一個金麒麟,與寶玉在清虛觀從道士們那裡得到的一隻金麒麟恰好配成一對。
不知是曹雪芹為了吸引讀者有意把水攪混,還是另有深意。寶玉與黛玉是木石前盟,寶玉和寶釵又是金玉良緣,這裡又來了配對的金麒麟,真的把讀者整的雲裡霧裡,把紅學專家們也弄得爭吵不休。
首先紅樓夢第五回中給湘雲的判詞是: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轉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前兩句好理解,第三句有「只是近黃昏」的意思,第四句暗含一個湘雲。
脂硯齋本有「後數十回若蘭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等批語,讓人猜測她可能嫁給了衛若蘭。於是高鄂就在續寫時,安排她嫁給了一個長得不錯的姑爺,然而丈夫又早死,湘雲後來就立志守寡。
接下來到了紅樓夢第三十一回,回目是「因麒麟伏白首雙星」,從字面意思是夫妻偕老,琴瑟和合。於是紅學家周汝昌堅決不同意湘雲嫁衛若蘭,一定要她嫁寶玉,還安排了一個故事:寶玉和寶釵結婚後,寶釵難產死去,寶玉出家,落得顛沛流離。後來衛若蘭幫助湘雲找到了寶玉,兩人在一起圓了金麒麟的說法。
可是立馬將有人出來反對,俞平伯就說,根據脂硯齋批語,「是文章底間色法,並沒有寶湘成婚之說。」於是俞平伯認為,這個事情就像寶玉把襲人的汗巾給了蔣玉函,成全了她們的好姻緣。也許寶玉的金麒麟也是輾轉到了若蘭的手裡,從而也成全了湘雲和若蘭的姻緣。
但是上面這三種說法理由都站不住腳,若是湘雲先嫁後寡,就伏不上白首雙星。若是嫁給寶玉,也是個笑話,寶玉既然出家,就不會再動搖,因為寶玉的這一舉措不是兒戲,是在他人生反覆受到打擊之後的深思熟慮。
而且寶玉和湘雲不是一路人,也不可能進行調和。湘雲來到賈府就與寶釵住在一起,可見她們是志同道合。她們都勸說寶玉要多讀書,多結交賈雨村這樣的人物,最後都被寶玉轟了出去。而且曹公寫寶釵獨守空房,也是有寓意的,就是要讓這個封建衛道士自以為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名和位,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若是嫁給了貴族公子衛若蘭,也不符合金陵十二釵冊子裡的畫面。史湘雲的畫面是「幾縷飛雲,一灣逝水」,「樂中悲」曲子裡也說「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些都是象徵著夫妻生活的不可終結,也符合曹公的悲劇創作意圖。
那麼問題複雜了,到底曹公拋出一個線索是什麼意思,史姑娘的結局到底如何?既然紅樓夢小說中三十一回目寫了「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一定是有下文的,只是可惜文稿遺失,只能大家摸黑瞎說。
「樂中悲」中曹公的批語是「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我們可以猜測,湘雲的結局應該還是悲劇,不可能最後與寶玉婚姻圓滿,但也不必「枉傷悲」,還不像黛玉那麼慘。
「白首雙星」的意思也可以這樣理解,雖然都能白頭到老,但是卻像牛郎織女這對天上的雙星一樣,不能長相廝守,或許偶爾能見面,或許永遠是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道不完的思念,訴不盡的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