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業務爆發,蘇寧家樂福告別大賣場時代

2020-12-18 IT168

  2020年9月27日,蘇寧易購收購家樂福中國第365天,這個「國產新零售」變革「國際老賣場」的典型案例,也到了提交年度答卷的時刻。

  門店改造升級:從貨架迷宮,到聚合場景

  今年初,家住重慶臨江門附近的譚女士去家樂福棉花街店購物,發現多年不變的傳統賣場陳列方式,開始有些不一樣。

  重慶棉花街店,位於解放碑核心區域,與後來的網紅景點洪崖洞相聚百米,曾是家樂福在中國西部地區開的第一家店,在很長時間內,重慶人口中「家樂福」特指此處。

  用現在的話來說,家樂福棉花街店是妥妥的「網紅店」。正是這家店,把法棍(法式麵包)首次帶到重慶,成為當年老饕圈的網紅;也是這家店,創新各種商品的跨品類組合營銷方式,啟發了本土商場運營模式的進化,成為當年營銷圈的網紅。

  而在譚女士的印象中,家樂福這家老網紅,慢慢「老年化」,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大的變化。

  而這一次,譚女士發現了不一樣的變化。家樂福棉花街店,將原本按品類分區、貨架陳列的賣場空間,進行了更具設計感的場景化改造,實現了圍繞不同消費群,組合不同品牌與品類的,而其中的很多品類,更是集中改造成了場景感更強的店中店。

  原來「購物需要找貨架」的體驗變了,變成了以不同消費場景搭建的體驗專區。家電品類改造成了「蘇寧易購」店中店,既有以小家電為主打品類的堆頭區,也有以家電品牌為導向的小體驗館;母嬰品類改造成了「紅孩子」店中店,玩具、奶粉、童裝、嬰幼百貨等寶媽們必逛的品類,集中起來更方便;類似的獨特場景,還以品質服裝、品牌快消、網紅零食等領域進行聚合。

  改姓「蘇」的家樂福,又重新恢復了作為商超賣場的新網紅氣質。

  到家業務爆發:從逛空間,到卡時間

  從8月中旬開始,家住南京鹽倉橋附近的銀行職員小李,再也沒有「逛」過家樂福。

  作為一個都市白領,小李每周去兩三次附近的家樂福大橋南路店,主要是購買食品、飲料、生鮮、蔬菜等。

  通過蘇寧818大促的宣傳,他發現可以通過蘇寧易購選擇家樂福的到家服務,幾乎所有超市在售商品,都能在線買到,而且基本都在半個多小時送貨上門。對於經常加班、沒時間逛超市的小李而言,到家服務顯然更方便。

  這種現象,在家樂福到家服務覆蓋全國200多家門店之後,慢慢成為趨勢。以小李經常 「網購」的家樂福南京大橋南路店為例,今年蘇寧易購818期間,日履約訂單最高達到2000多單,倉內20分鐘履約率高達到97%,到家的一小時履約率高達94%,成為全國家樂福到家服務的標杆。

  小李「網逛」家樂福的方式,成了絕大多數年輕人的新選擇,到家服務與電商購物的消費體驗一脈相承,手機下單,在家等貨,與電商購物不同的是,到家服務一兩個小時的送貨時間,甚至有時候20分鐘就能送到,立等可取,想要馬上得到,速度更快,更能滿足瞬時、極致的購物需求。

  不僅是配送環節,這一年間,在蘇寧物流的系統支撐下,家樂福還在全國200家門店中建立了「快揀倉」,將平均揀貨時間從13-14分鐘,縮減為7分鐘,大大提升了履約效率;蘇寧小店全國800多家門店已經與附近家樂福實現了供應鏈打通,從訂單處理、倉庫快揀、配送履約等全鏈路為到家服務加速。目前,眾多的電商平臺、外賣平臺,都在提供基於傳統賣場的到家服務,平臺不只是蘇寧易購,賣場也不僅只有家樂福,但是蘇寧易購+家樂福的組合,卻交出了更好的答卷。不僅僅是線下門店的場景化體驗優化,在到家服務的速度優化上,家樂福的到家服務更具有行業優勢。

  而對於消費者而言,從法國家樂福到蘇寧家樂福的「畫風」突變,重新帶給消費者一種生機勃勃的網紅打卡地的新體驗。誰也沒想到,老賣場變成新網紅,逛個家樂福竟然也會這麼爽。

相關焦點

  • 向618進擊的蘇寧易購,如何用家樂福到家業務「反客為主」?
    從提出「1小時場景生活圈」,到與家樂福的合作,到家業務已經成為蘇寧易購殺傷力越來越強的競爭利器。如今,家樂福全國209家門店就已完成智慧零售改造,打造出店倉一體化新模式,具備了滿足「3公裡1小時達」、「10公裡半日達」能力;家樂福4000萬會員也已與蘇寧會員打通,實現聯動蘇寧易購各業態,強化會員權益。
  • 家樂福App從應用市場下架,蘇寧易購App接入「家樂福到家」服務
    對此,蘇寧易購人士向河南商報記者確認,網站並非被「黑客」攻擊而關閉,確實是在升級。由於家樂福被收購,家樂福App未來不會再推。據悉,家樂福App此前主要承擔了家樂福線上電商業務,2015年,家樂福線上業務在上海公測。
  • 蘇寧家樂福到家服務爆發背後,是中國經濟的數位化轉型
    從1月24日(除夕)到2月8日(元宵),家樂福在全國51個城市的209家門店堅持「不打烊、不斷供、不漲價」,在物流受阻、物資緊缺的情況下緊急加購、及時補貨,累計提供蔬菜11000噸、豬肉1340噸、水果3800噸,成為疫情期間百姓「米袋子」「菜籃子」最可靠的保障基地。受疫情影響,2月份家樂福到家業務訂單增長412%,其中九成以上訂單包含生鮮果蔬。
  • 大賣場逆勢升級 蘇寧家樂福上海萬裡店重裝開業
    大賣場逆勢升級 蘇寧家樂福上海萬裡店重裝開業來源:聯商網2020-06-18 13:39聯商網消息:6月18日,上海,蘇寧家樂福萬裡店重裝開業。提振經濟、穩價保供、促進市場繁榮,是零售企業的社會責任。蘇寧家樂福近期在上海頻頻發出大賣場首發、調整升級的信息,可以看出,零售業的迭變時代已經來臨。有權威機構預示:未來,在供求和業務連續性方面的持續挑戰,將迫使更多零售集團重新思考業務模式,此舉將鼓勵業內新一輪的創新和競爭。自2019年9月16日,家樂福融入蘇寧集團後,蘇寧賦能家樂福的一系列科技、金融、家電正在改變著大賣場的固化貨架模式,蘇寧家樂福正在做著最大的改變。
  • 蘇寧家樂福25周年:全面細緻到家,做消費者最貼心的「隨身超市」
    目前已覆蓋全國51個城市、經營215家門店、服務4,700萬名註冊會員的家樂福,從「一站式購足」的超級大賣場,到線下「大賣場+便利店+精選店+X」的多重門店模型、線上1小時到家業務拓展的多業態多渠道多場景布局,長久以來,家樂福憑藉著它一貫貼心周到的服務和質優價廉的商品,贏得了廣大中國消費者的信賴。
  • 蘇寧收購家樂福一周年:轉型要有「回爐再造」的決心
    其中,75%的Z時代3年內換過兩部及以上手機。在舊業態改造上家樂福下了不少功夫。今年1月家樂福徐涇店重裝開業,最大變化是摒棄了千篇一律的大賣場陳列方式,採取了「場景化陳列」設計,比如廚具區採用原木色系陳列臺與高低錯落的陳列架營造廚房擺放效果;再比如圖書區做成了圖書館形式。
  • 蘇寧易購打通家樂福:流量戰從「臺前」到「幕後」
    據蘇寧易購半年報數據顯示,家樂福中國已連續兩季度實現盈利,今年下半年繼續保持上揚態勢,並計劃於年內新開15家門店。自去年9月,蘇寧易購完成對家樂福中國的收購後,一年多來家樂福商業定位從「一站式購齊」向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轉變,圍繞商品、店面、供應鏈和到家業務實現鳥槍換炮。家樂福也從傳統賣場,搖身成充滿創新的零售新物種,成為全場景零售時代另一個現象級事件。
  • 家樂福的告別式
    一場「到家革命」席捲零售業據管理諮詢公司貝恩統計,電商渠道的滲透率以從2014年的41%增長至80%,而6000平米以上的大賣場市場份額連年下滑,從2014年的23.6%下降到2018年的20.2%。此消彼長之下,家樂福們的份額明顯正在被電商蠶食,而這幾個點的份額就已經足以讓部分大賣場陷入虧損。
  • 重新定義大賣場:解讀家樂福中國的大賣場加減法
    從此前系列動作來看,蘇寧系接手家樂福後,主要圍繞「節流」和「開源」兩大要點來開展改造計劃,亦即關閉、改造虧損門店及時止損與開設新業務線增收雙線並行。01 縮減面積 精簡品類江河日下的大賣場業態亟需革新謀變,家樂福也不例外。家樂福相關人士透露,2020年家樂福的工作重心是對舊有門店進行改造。
  • 嫁給蘇寧易購1年,家樂福中國發生些啥?
    家樂福也從傳統賣場,搖身成充滿創新的零售新物種,成為全場景零售時代另一個現象級事件。與此同時,家樂福中國在今年9月正式公布了 「1+2+1」的門店業態規劃:1是社區生活中心,即大賣場的迭代版,2是指標超和精選店,最後一個1代表社區生鮮店,此外逐漸完善的線下門店布局也將成為家樂福到家業務的想像空間。
  • 內憂外患下家樂福中國隕落 蘇寧收購會否有好回報
    對於眾人猜測最有可能的業務整合負責人是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之子張康陽,該負責人也表示,張康陽目前仍舊主要負責蘇寧國際米蘭的業務。隨著唐嘉年的離職,蘇寧整合家樂福中國的大幕徐徐拉開。蘇寧控股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家樂福中國業務目前剛收購,還沒有具體的整合計劃。而對於眾人猜測最有可能的業務整合負責人是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之子張康陽,該負責人也表示,張康陽目前仍舊主要負責蘇寧國際米蘭的業務。
  • 蘇寧家樂福雙11到家業務同比增長405%
    11月4日消息,蘇寧家樂福公布雙十一第一波戰報,截至11月3日20:00,全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39%,到家業務訂單量同比增長405%。據蘇寧家樂福公布的數據顯示,到店客流量相比日常周末增加明顯,11月1日當天有超過120萬人在逛家樂福門店、130萬人在手機逛家樂福。
  • 蘇寧易購一季度業績預告:家樂福中國盈利 到家業務佔比提升
    原標題:蘇寧易購一季度業績預告:家樂福中國盈利到家業務佔比提升雷帝網樂天4月15日報導蘇寧易購昨日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虧損4到6億,上年同期則是淨利1.36億元。
  • 蘇寧家樂福首家社區生鮮店來了
    ▲冷凍食品區除了為周邊社區的「好鄰居」們打造線下體驗式的購物場景,生鮮社區中華新路店也將接入家樂福到家服務,在蘇寧易購APP以及家樂福小程序下單,3公裡內1小時達、線上線下一體化,為消費者帶來更貼心的到家服務
  • 蘇寧家樂福半年記:多點升級演繹智慧「變形記」
    進化,源自改造升級的承諾  外資零售曾經是國內大賣場們的教科書,他們是中國本土零售人才的老師,他們的門店就是黃埔軍校。而隨著國內網際網路技術的日新月異,電商發展和線上零售逐漸讓外資零售的優勢不再。正如張近東所說,蘇寧易購主站、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蘇寧拼購、蘇寧小店、零售雲等平臺與場景,都成為嫁接家樂福商品、服務的橋梁,為家樂福帶來新的規模增長點。  重新定位,迎來更好的時代  去年雙十一發布會上,蘇寧發布「場景零售」戰略以及「1小時場景生活圈」解決方案,家樂福被納入圈中,通過自身在渠道、服務、供應鏈、履約成本等方面的優勢為隨時觸達消費者提供助力。
  • 蘇寧吃下家樂福,大賣場業態到底怎麼了
    由於筆者初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就與家樂福有關,於是近年來對於KA大賣場相關的信息還是會多多留意一些。記憶中的家樂福記得2009年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要走訪至少5家家樂福門店。英國的樂購,韓國的樂天,美國的沃爾瑪,德國的麥德龍、荷蘭的萬客隆、泰國的易初蓮花、包括同宗來自法國的歐尚等一水外資KA大賣場都十分羨慕家樂福的發展,可謂在中國境內無論外資還是本土商超都視家樂福為老大哥。可謂是風光至極。記得2010年那個時候每天都需要一大早就跑到家樂福超市等待門店開業,在門口等候的不光是我們苦哈哈的快消品業務,還有眾多等待去購物的人。
  • 家樂福到家業務今年保底目標100億元 全面承接蘇寧易購線上流量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桂小筍「到家業務是家樂福今年最重要的增長渠道,除了美團和餓了麼以外,目前正在全力打造蘇寧易購、蘇寧小店、家樂福小程序等流量入口,家樂福將全面承接蘇寧易購線上的所有流量,2020
  • 門店到家服務哪家強?蘇寧家樂福10公裡送貨上門
    疫情期間,人們宅家不出,到家服務爆發式增長。一些本受衝擊較為嚴重的實體零售,通過數位化轉型,推出到家服務,獲得新的成長機會。以蘇寧家樂福為例,基於「一小時場景生活圈」的打造,疫情期間其到家訂單增長412%,其中九成以上訂單包含生鮮果蔬。
  • 家樂福中國賣身蘇寧,大賣場鼻祖如何在華節節敗退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多次傳出賣身消息的家樂福中國,終於迎來了它的接盤者。昨日(6月23日),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將以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後,蘇寧易購將成為家樂福中國控股股東,家樂福集團持股比例降至20%。
  • 蘇寧易購、家樂福中國融合一年,進擊社區生鮮
    對於生鮮這個高頻流量的消費場景,家樂福也沒有缺席。家樂福中國CEO田睿對外表示,「未來家樂福的門店業態規劃是1+2+1。1是社區生活中心,即大賣場的迭代版,2是指標超和精選店,最後一個1代表社區生鮮店」。9月30日, 家樂福旗下首家社區生鮮店在上海開業。這意味著家樂福正式以「小而美」業態搶佔生鮮社區消費場景,也標誌著家樂福「1+2+1」店面模式的穩步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