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成長環境越來越好,但孩子們的抗挫折能力卻似乎越來越弱了。經常會有孩子受到一點點委屈就崩潰大哭,特別嚴重的甚至還會有輕生的舉動,前段時間就曾經有一個孩子因為犯錯後被媽媽打了一巴掌,而從樓上一躍而下的事件,而李玫瑾教授對於這種問題的評價則是:這是缺乏挫折教育導致的。
而關於如何讓孩子更好的抗挫折,李玫瑾教授還半開玩笑地提出了一個讓這樣的孩子去學遊泳的建議:在孩子六七歲、七八歲的時候,如果覺得孩子需要培養抗挫折能力,就帶孩子去學遊泳,讓孩子在教練的安排下嗆幾口水,在水中撲騰幾圈。
當孩子經歷過這樣的一天之後把孩子領回家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趁機問孩子今天是什麼感覺。孩子這時候一定會回答說:自己差點被淹死了之類的話。而家長則可以繼續追問孩子「然後呢」?然後自然是孩子經過盡力的掙扎和教練的幫助從不會遊泳的窘境中撲騰了出來。
這時候,家長就可以告訴孩子說:「記住這個感覺,以後你只要遇到任何覺得難以克服的困難,你覺得你快要死了,但只要你還肯撲騰,那你就一定死不了」。等以後孩子再遇到覺得難以克服的困難挫折時,就可以帶孩子回憶這一天的道理。
李玫瑾教授關於挫折教育的建議,雖然有趣好玩也很實用,但畢竟帶有一定的休克療法意味,可以作為終極手段來使用,但是所謂「大醫治未病」,在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家長最好還是提前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挫折為好。
如何教育孩子抗挫折
一、吃體力之苦
李玫瑾教授認為,人對於挫折的忍耐力和意志力相關,而意志力的培養則不是靠智力培養出來的,意志力是靠體力培養出來的。因此想要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就一定要從孩子的體力出發,讓孩子吃幾次體力上的苦,以此鍛鍊出孩子面對挫折時的忍耐能力。
二、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同時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應對方式往往來自於對家長以及其他人的學習,而如果家長能給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讓孩子學習家長堅韌的性格品格,那麼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想,自己的榜樣面對挫折會怎麼做?
當然,由於在日常的生活中絕大多數家長在孩子面前表現抗挫折的機會並不多,因此也可以給孩子梳理其他的榜樣,而各種經歷艱難險阻最終成就一番事業的名人們則是非常好的目標,我在這裡向各位家長推薦一套《小學生必讀名人傳記》。
全套圖書共計,分別記錄了愛迪生,貝多芬,居裡夫人,達文西,比爾蓋茨,賈伯斯,霍金這7位名人的生平事跡,並對這些名人面對困難時的用的方式給出了特寫,對孩子而言十分具有教育意義。
同時這本書為了方便孩子更好地理解名人的言行,還在書中等每一章節結束之後,給出了這一件名人事跡背後的意義。
同時也有一部分章節後是名人名言,孩子閱讀名人名言一方面可以從名人的言行中汲取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孩子面對逐作文時積攢素材。
同時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名人的一生,在全書的末尾還對名人的一生做了重要事跡歸納,可以說明孩子們一眼就清晰明了的看完這些名人們的生平經歷。
三、對孩子進行主動的情商教育
當然名人們被動地對孩子的影響固然重要,但是主動地對孩子進行抗挫折教育也是不可缺席的。尤其是對於年齡尚小的孩子來說,他們這時難以理解挫折的意義,但卻對家長的話更加信服,對於這些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主動地培養孩子們的抗挫折能力則是一種相當重要的教育手段。在這裡我向各位家長推薦一套《歪歪兔情商全彩讀注音讀本》。
這套繪本共計8冊,分別從孩子的抗挫折、性格、情緒管理等共計8個方面進行教育。
每冊書中有3個同一主題的不同故事,可以幫助孩子通過三個不同的故事更好地理解道理,提高情商。
同時考慮到孩子很可能看得太過囫圇沒有好好地領會故事中的道理,在每一則故事的背後也配上了一則互動遊戲,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