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出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奶奶要打我?」

2020-12-18 愫說育兒

好友小晴吐槽說,孩子的奶奶經常罵孩子:「你這麼不聽話,長大沒出息。」

她說:

「實在太鬱悶了!婆婆怪我把孩子寵壞了,說不聽話就該打,打怕了就聽話了。孩子眨巴著眼睛問我,『媽媽,什麼是出息?奶奶為什麼要打我?』我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解釋,我更不願意命令孩子,你必須要聽話,才能有出息。我該怎麼辦?」

我建議她讓孩子爸爸去跟奶奶溝通,畢竟自古婆媳是「天敵」,何況小晴的婆婆有多「厲害」,我們都是知道的。

「一言難盡。他在外面也算是能獨擋一面的人,可一旦到了他媽跟前,秒慫!逆來順受,一點反對的聲音都不敢有,總跟我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指望他去溝通,根本不可能。」

那麼,老人信奉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聽話的孩子將來才有大出息」等等,真的正確嗎?今天我們來談談——

聽話的孩子一定有出息嗎?

答案是否定的!

中國很大一部分家長是預防型、代替型,在這種控制型父母的教育下,「聽話」的孩子通常依賴性強、軟弱,遇到事情沒有獨立解決能力。

就像小晴的先生,從小在強勢、控制的母親教育下長大,即便他現在事業有成,但在母親面前仍然一副唯唯諾諾的受氣相,心裡明鏡似的,但從不敢違抗母命。

原本,他有機會得到晉升,但因為需要到另一個城市任職,母親死活不同意,強勢幹預。最終他放棄了那個可以讓他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乖,聽話!」曾是多少家庭長輩的口頭禪?更過份一些的甚至會威脅孩子:「再不聽話,我不愛你咯!」

我的兒子宸哥兒小時候也免不了被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乃至是爸爸要求:「乖,聽話。」對此,我是反對的。

「為什麼要聽話?聽誰的話?你一定對嗎?」我如此反問他們。

中國家庭向來不缺乖孩子,然而那些乖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由於長期受到打壓,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否定自己,很難建立真正的自信;他們缺乏主見,遇到挫折六神無主;他們事事順從,最後如果失敗了,會說都是因為你,他們承擔不起自己的責任……

不聽話的孩子一定沒出息嗎?

答案也是否定的!

「不聽話」,除了家長眼中「叫你往東,你偏往西」的叛逆,也可能是意味著不循規蹈矩,不肯輕易受家長的意見所牽絆。

「不聽話」的孩子雖然自由散慢,缺乏規矩,但往往很有個性和主見。

成功與否,不取決於是否聽話

是否成功,並不取決於是不是聽父母的話或勸告,而取決於是不是走在了通往成功的正確道路上。

有些父母很見識廣博,高瞻遠矚,能夠真正幫助孩子指出正確的發展方向,並有能力讓孩子心悅誠服,那這樣的孩子自然就走向成功了,反之,只能適得其反。

1、聽父母的話成功的名人的例子確實不少:

比如康熙皇帝、漢武帝,他們從小就認真聽取長輩的告誡:要好好讀書辦事,將來作個好皇帝,他們聽話了,結果皇帝真都當的不錯。

郎朗,從小苦練鋼琴,受了不少罪,吃了不少苦,連朋友們都覺得很殘酷,如今,郎朗成為家喻戶曉的鋼琴家,他最感謝的就是他的父親。

周杰倫小時候,也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麼別的孩子能夠在外面嬉鬧,而自己只能夠坐在房間裡面彈鋼琴,這讓他一度感到非常痛苦。不過就像所有的孩子一樣,長大了之後周杰倫才明白當初媽媽的用心良苦,他曾經也曾表示過自己的音樂就是當初媽媽的棍棒敲打出來的,而周杰倫也一直在用自己的音樂來回饋媽媽的愛。專輯《葉惠美》就是用自己的母親的名字來命名的,歌曲《聽媽媽的話》中,更是將他對母親的感激和愛抒發了出來。

2、「不聽話」卻功成名就的倒子不勝枚舉:

一代女王武則天,「離經叛道」,她一生的成就在浩浩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魯迅,在日本留學學醫,後來棄醫從文。

比爾蓋茨:沒上完大學,微軟的創始人。

孫中山、毛澤東……歷史上很多卓越的偉人、領袖,若都是循規蹈矩,聽著前輩的告誡,可能是無法開創新的歷史。

3、「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例子也不少

秦晉之戰是一次重大戰役,戰前,秦穆公向秦國一個叫蹇叔的老人諮詢。

蹇叔說:「勞動軍隊去襲擊遠方的國家恐怕不行。軍隊遠徵,士卒疲憊,敵國再有所防備,就很難取勝。我看還是不要去了。」

穆公不聽,出師東徵。

蹇叔哭著對主帥孟明說:「孟明啊,我看到軍隊出徵,恐怕看不到班師回國了。」

秦穆公非常生氣,對蹇叔說:「你知道什麼,我看你早該死了。」

然而戰爭發展應驗了蹇叔的話,晉軍在餚擊敗了秦軍。秦穆公後悔當初沒聽蹇叔的話,但也悔之晚矣。

三國中亦有兩位典型人物,未能聽從前輩之言或老爸的特意囑託,而釀出大錯,那就是曹丕和劉禪。

可見,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跟是否「聽話」本身是沒有絕對關係的,需要辨證的看待、客觀的評估,作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果斷地行動,並持之以恆地努力。

對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夢到死去的奶奶又死了一次 夢到死去的奶奶又死了一次是什麼意思
    夢到死去的奶奶又死了,夢到去世的人又去世了是什麼意思,夢到奶奶代表什麼意思夢到死去的奶奶又死了,夢到去世的人又去世了是什麼意思夢到死去的奶奶又死了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已故的奶奶又死了,建議小心水火,可得平安。
  • 五歲孩童打奶奶,奶奶還包庇?媽媽僅用3步就讓孩子乖乖主動認錯
    但這不是讓媽媽最生氣的,最讓媽媽生氣的是奶奶的態度,竟在一旁說:「沒事沒事,他那麼小的人,打著能有多痛。」 媽媽氣的頭昏,如果說父母教育孩子最大的阻礙是什麼的話,那就是爺爺奶奶無下限的溺愛,於是那位媽媽就把兒子拉住,把奶奶給「請」了出去。
  • 「奶奶,昨晚爸爸打媽媽」,面對孩子的告狀,奶奶的回答很高明
    導讀:「奶奶,昨晚爸爸打媽媽」,面對孩子的告狀,奶奶的回答很高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奶奶,昨晚爸爸打媽媽」,面對孩子的告狀,奶奶的回答很高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奶奶青年是什麼意思 梗出自新詞grandmillennials
    奶奶青年是什麼梗?這是什麼意思呢?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奶奶青年梗介紹,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  奶奶青年什麼梗  佛系青年已經過時了,新一代「奶奶青年」正式營業。  還有網友調侃說「請叫我太奶奶」  奶奶青年是什麼意思:  1、喜歡被「放鴿子」  每次朋友說到「周末出去看電影啊,一起打球啊」當時都會毫不猶豫的答應,到了周末就開始想,「在寢室躺著看電影,它不香嗎?」想盡各種辦法推掉一切活動,最後看到對方發了一句「有事,去不了了」自己就開始歡呼雀躍,感覺自己迎來了春天。
  • 「爸爸昨晚打媽媽,媽媽叫得很大聲」,孩子的話讓奶奶愣住:咋辦
    生二胎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認可,孩子的奶奶也特意從老家前來助陣,幫夫妻倆帶孩子。奶奶到來之後,女兒就被安排跟奶奶一起睡,雖然說孩子有些不習慣,但是為了早日備孕成功,夫妻倆也只得早早關著房門,不讓孩子進來。
  • 我要當太空人,爺爺奶奶可高興了,給我愛吃的大嘴巴子什麼意思什麼梗?
    我要當太空人,爺爺奶奶可高興了,給我愛吃的大嘴巴子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5-05 15:5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要當太空人,爺爺奶奶可高興了,給我愛吃的大嘴巴子什麼意思什麼梗? 原出處是喜之郎果凍洗腦廣告。後被網友改編為對童年回憶的一種調侃。
  • 6歲小孩拿棒子打奶奶,奶奶卻滿臉笑容,媽媽的舉動全家人誇讚
    奶奶被6歲孫子拿棒子打,卻笑得很開心,到廚房拿起一個棒子,就衝過來打奶奶,奶奶竟滿臉笑容,「沒事沒事,我孫子就是厲害!」,最後和孩子講這樣做是不對的,為什麼不對,很快小圖就知道自己錯了,主動和奶奶道歉,還揉揉打的地方,媽媽這個舉動,也是獲得了全家人的稱讚。
  • 「我倒真希望孩子沒啥出息」,六旬老人感慨揭示養兒不防老的心酸
    「要知道是這個結果,我真的不希望孩子有出息」,六旬老人揭示老年心酸姥爺家鄰居孫奶奶自打前兩年老伴去世以後,身邊就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再加上身體並不像早先那麼硬朗,每天只不過是自己在自家門口轉兩圈。除了每次到飯點回家煮點麵條,剩下的更多時間就是坐在門口的石頭上發呆。
  • 為什麼小時候奶奶帶過的孩子,後來都和媽媽不親?
    女孩媽媽又妒又恨,就把女兒接回來,只是,女兒回來後,卻無法建立起親密互愛的親子關係。這位4歲孩子想爺爺奶奶,常提奶奶,並多次提出要回奶奶家。於是,這位狠心的媽媽在妒火中燒之下虐打孩子,半年的時間,女兒生生被虐打而死,小女孩死時身上遍體鱗傷,慘不忍睹。
  • 因為奶奶的話,我恨了母親20年:奶奶對孩子說媽媽不好怎麼辦
    更何況凡凡的奶奶對孩子還是很好的,並沒有重男輕女的意思,她也算是放心。但是離婚後她經常去見凡凡,卻發現女兒對自己的態度越來越差了。一開始只是不耐煩,不想搭理,到後來竟漸漸發展成了惡語相向。想到這些,她對母親的態度實在好不起來——要不是她非要離婚,自己怎麼會成了個沒媽的孩子?自己的家怎麼會這麼散了?想到自己整天醉醺醺的父親,還有怨氣滿滿的奶奶,凡凡心裡的恨意脫口而出:「你總找我幹什麼?你不是不要我了嗎?還裝什麼好人!趕緊過你的好日子去吧!」
  • 育兒路上媽媽努力避坑,爺爺奶奶努力挖坑
    孩子還小,沒關係孩子說髒話,動手打爺爺奶奶,而且一定要打到臉才滿意,每次我都會大聲制止孩子,奶奶每次都說「他還小,知道什麼?他知道那句髒話是什麼意思嗎?哪個小孩不說髒話?不說髒話,只是乖乖聽話的孩子沒用,我寧願我家孩子把別人打了,大人去給別人道歉。」
  • 小子,我為什麼要打你?
    一位老朋友給我打電話抱怨說他要被兒子氣瘋了,他在家上課,有些人看了他的家庭作業,但沒有很好地完成,他還偷偷跑到同學家玩遊戲。同時,我試圖說服她,並與她分析解決方案,最後,她沒有找到好辦法,她留下一句話「再不聽話就得揍他」,別無選擇,只好走了。
  • 2歲寶寶打疫苗哭鬧,被陌生奶奶無端說教,媽媽回懟讓人拍手叫好
    2歲寶寶打針哭鬧,卻被陌生奶奶說教一位媽媽帶2歲的二寶去打疫苗,當針扎進他的右胳膊的時候,二寶大哭。媽媽抱著大哭的寶寶出來,就遇到一個陌生奶奶對二寶的說教。那個奶奶懷裡抱著一個兩三個月的嬰兒,坐在椅子上。媽媽弓著腰一手抱著大哭的二寶,一手壓著二寶胳膊上的棉籤,這時聽到那個奶奶說:「哭什麼哭啊,都是大小夥子了,還哭啊?」
  • 寶寶剛出生就挨護士打,媽媽很生氣,奶奶竟說:「打得好!」
    大家常常說的哭著降臨到這個世界上,而笑著離開,意思是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都是哭著的,但是也有不少寶寶出生後沒有哭。但是護士解釋說:「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是要哭的,不然容易缺氧,所以才會輕輕打一巴掌,讓寶寶哭出來,激發他的肺活量。」
  • 《我是一個葆嬰媽媽》孩子為什麼愛打人
    一位來自哈爾濱的年輕媽媽,曾困惑地對我說:「我的孩子非常健康、聰明,每次出門特別招人喜歡。可現在我害怕帶孩子出門,因為每當有人跟她打招呼或想親近她時,她會揚手就打。您說,這孩子為什麼愛打人?」「能跟我講講孩子第一次打人時的情形嗎?」她思忖著回憶了一下,「那是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當時的情形可好玩兒了……」大概是又想起當時的情景她撲哧一聲笑了。
  • 「孩子才多大,別老說他」,奶奶話音剛落,就被孫子打了一巴掌
    01「孩子才多大點,你別老說他」,奶奶話音剛落,戲劇性一幕出現了 劉女士有一個五歲的兒子,劉女士和丈夫都是普通的打工族,所以也沒有能力讓她在家裡面當全職媽媽照顧孩子,所以奶奶就特意從農村過來幫忙照顧孫子。
  • 寶寶剛上幼兒園有些難,媽媽和奶奶抱著哭:孩子,你要堅強
    閨蜜寧寧跟我說,娃上學後,她要好好睡一覺,什麼都不幹,從送完孩子就開始,睡到孩子放學。睡醒了也不起床做飯,就躺著睡覺,任性一把!我笑她沒出息的樣子,她說,好不容易熬出來頭,可算解放了,這種感受,老母親都懂。但真的開學了,好像一切也沒那麼容易實現,當媽的總有操不完的心。
  • 到底是奶奶帶娃好,還是媽媽帶娃好,看完這篇你就明白啦
    李玫瑾教授一直是很多家長喜歡的育兒專家,當媽媽後我也經常看她的視頻,其中有一期講的是,在孩子人生的前3年最好由媽媽來帶。我曾經也覺得孩子由媽媽帶更好,但是我現在必須要糾正我自己的觀念,其實並不是執著於誰帶,而是帶孩子的這個人到底怎麼樣。
  • 為什麼奶奶帶的孩子,和媽媽不親?
    最近看到一則視頻,平常都是奶奶接孩子放學,有一天,媽媽提前下班來接孩子,本以為孩子看到自己的到來會一陣驚喜,沒想到孩子根本沒聽到媽媽的叫喊,而是逕自地奔向旁邊的奶奶,還奶聲奶氣地喊著:「奶奶!奶奶!」。
  • 我回來了您卻走了(奶奶)
    昨晚我夢見已去世兩年的奶奶,夢裡我帶著兒子和奶奶一起睡,夢醒了很難過很傷心;連奶奶去世的時候,都沒能回去送奶奶一程,這是我一生的遺憾。這些年我一直在外面奔波,沒有想過有一天我身邊最親的親人會離我而去,就在2016年家裡打電話來說:奶奶身體不怎麼好,沒事多和家裡通電話。奶奶說:"回家邊上班吧,夠用就行"。可是我還是沒有回去,也許大家都會好奇為什麼我和奶奶的感情這麼好,因為媽媽去世早,奶奶的陪伴最多,小時候只要一回家就會站在我家門口大喊:"奶奶",就會聽見奶奶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