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山崗上與上帝摔跤

2021-02-18 河馬教授的池塘

編者按:重發多年前的舊文,給備考中的學生和親人。

有一個人來和他摔跤,直到黎明。(創世記32:24)
There wrestled a man with him until the breaking of the day. – Genesis 32:24

那一年,我想考生物系,結果聯考考了350分,連最低分的學校也上不了。聯考前半年,我才信耶穌,祂是我生命的救主,不過似乎不是我考試的救主?在不同補習班之間,我又奔波一年,轉考科系較多的理工組,考得更不好,只有330分。我相信耶穌是我生命的救主、是我禱告的對象、值得我一生的跟隨,結果我來到中原理工學院的水利系。

校園的一角

在大學新生訓練之前的一個星期,我提早搬入宿舍。整幢宿舍非常安靜,我放下行李,關上門,跪在地上。在這光景,我仍期待看到耶穌的引領,只是心裡悶得說不出禱告詞來,只有嘆氣。耶穌也沒有什麼響應,只是窗外傳來火車通過的轟隆聲,彷佛是替我的嘆息,蓋上了「阿們」的結語。

開學之後,人多喧譁也多,有人去撞球、有人忙舞會、有人在邀看電影、有人在宿舍裡賣生力麵……夜裡的校園卻是非常安靜,這所位於普仁崗上的學校,有一片草地,草地上有座高聳的水泥燈塔,塔上有個十字架,在夜裡發出淡淡的亮光。我經常順著草地邊的木麻黃小徑,來到這裡,坐在燈塔下。我仍然相信耶穌是我的救贖主,祂的十字架證明「當我還作罪人的時候,祂就為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顯明了。」(羅馬書5:8)深夜裡,這裡非常安靜,除了十字架的燈光之外,還有周邊水溝傳來陣陣細細的流水聲,讓黑夜不單調。為什麼會對水聲有感覺──我是念水利系的。

寧靜的夜晚 

夜裡,我常常在這裡散步,學校留下這片草坪、十字架的燈塔,與周邊的木麻黃小道,大概是留給帶著滿腹苦水、常有嘆氣、心不安息的學生。當上帝所給的,與人原先所期待的是那麼不同、那麼有落差,怎麼辦呢?一種反應是選擇不信,轉身離去,說:「根本就沒有上帝。」一種反應是選擇世故,明哲保身,說:「禱告上帝很重要,不過天助自助,自助還是比較實際。」另一種反應則是拍掌擊手,說:「感謝上帝,這是最美的帶領。」我無法成為第一種人的原因是,初信之時,實在嘗過主恩滋味。無法像第二種人的理由,以「自助」為答案,是沒有深思過的說法,不能滿足較高格調、探求真相者的胃口。無法成為第三種人的緣故,是希望對自己誠實,也對上帝誠實,不強迫自己做超過自己信心程度的舉動。

心靈的回應 

正不知道該怎麼選擇時,幸好有上帝,給予第四種選擇,當我把滿腔的問題朝上帝拋去,不知道祂是怎麼做的,變成與祂摔跤。原來這所學校的背後,還有個隱藏的合夥者,在這裡開設「上帝的摔跤學院」。對我而言,世界上最好的學校,就在這座山崗上,並且沒有在教育部立案。是的,普仁崗的白天是念書的地方、晚上是與上帝摔跤的所在。

與上帝摔跤,有幾件事會發生,使大學生涯變得很有趣:與上帝摔跤,上帝會移轉我們執著的位置、改變看事情固定的角度、更換量測成敗的標準、變更自我看法的框框,轉換到上帝的角度、上帝的眼光、上帝的創意,與靠近上帝心意的位置。這的確是摔跤,雙方都在施力,也許外在的環境依然不變,但忽然看到這事之上有個更高的價值,有個上帝安排的上好,如同忽然換上正確度數的眼鏡,焦距調對了,看清楚了。

武士學院

例如,在高中時代,讀書的目的是為考試、考試的目的是考贏別人,自己的價值是與別人比較來的、是為了滿足社會的肯定。摔跤之後,使我改變了這些看法。讀書的目的是為認識上帝,上課的內容幫助我更多認識聖經,自己的價值是來自上帝的肯定。因著認識上帝話語的喜樂,以致上課、作筆記、寫作業、考試也成了喜樂的事,人生裡第一次嘗到苦讀變樂讀。

這些改變對我後來的生涯非常重要。我漸漸學到,做好必須完成的事情,不需要用所有的時間與力氣,用部分時間與體力就可以完成。如同上帝的武士,在士師記裡基甸的時代,在爭戰以前喝水,不需要「跪下喝水」(士師記7:5),而能「用手捧著舔水」(士師記7:6)。其他的時間與力氣,可以用來做我認為更能與人分享上帝的事情。

冷門的好處

上帝帶我來這裡,讓我靠著祂,學習用一隻手就足夠將所需的水捧起來喝、另一隻手還可以拿著上帝的武器爭戰。我深深地感謝主耶穌,讓我成為當時一個最冷門科系的學生。原來,一個人在不為人所知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體力,學習上帝要他學的。

原來,學校裡的所有課程,都不虛空,都是上帝可以用來訓練我們的教材。這座小山崗是上帝訓練祂武士的所在,不是為了爭贏別人,而是能夠參與上帝的工程――一起與上帝修築祂的道路,讓更多人看見上帝的救恩。

上帝的引領在老師身上

與上帝摔跤並不完全是屬於個人與上帝的關係,大學四年,我逐漸看到上帝的手在引導,例如大一的時候,教國文的馬中毅老師,邀我到教師休息室,與他一起吃午飯,他濃濃的家鄉腔,問我生活上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替我禱告,令我記憶猶新。

大二時在宗教哲學課裡遇到譚約瑟老師,他知道我是基督徒,數次請我在班上與同學分享,我年輕時舌頭開過刀,口吃嚴重,但是我對老師的尊重超過自認先天的不足,我就站上講臺分享,這成為我日後演講服事的基礎。

火車福音隊

大三時開始與幾個同學在返回臺北的火車上傳福音,到每一個車廂,站在中間,就輪流大聲說:「各位旅客,我們是中原理工學院的學生,現在來告訴你們一個大好的信息……」後來我們也組隊在街頭髮福音單張,甚至到臺北保安街妓女戶去傳福音,那是何等榮耀的時候!當聖靈的大能與我們同在時,可以對滿屋的妓女,屋外的保鏢,與巷道的嫖客傳福音。

與上帝摔跤,會看到自己的極限。當人還在用力掙扎時,還有力量這邊動動手、那邊動動腳,就還沒有到自己能力的極限。但是上帝與我們摔跤,是摔到我們力氣的極限。能有個對手互相切磋、讓自己知道限度的所在,是一種成長。雖然看到自己的盡頭,是尷尬的事,不過在力氣用盡時,扶著我們的仍是那一位可敬的對手――上帝。

多情男人淚水多

我大學四年,只翹過一堂課,那是大四上學期時一門上午的課。前一天晚上我鼓起膽量,第一次去邀約單戀三年的對象,她清楚地告訴我,她已經有位弟兄。我靜靜的乘車回來,在草場的燈塔邊走了幾圈,讓深夜吹在小山崗上的風,可以冷卻滿心的激動、蒸發臉上的淚痕。主啊!我是感情之海的沉溺者,再陪我摔一場,好不好?那一晚我幾乎沒睡,錯過了隔天上午的課。中午過後,我又去上課了。

五年之後,我在美國的小教會認識了一位好女孩,她後來成為我的妻子,最棒的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這期間我一而再的看到自己的盡頭,但是與上帝摔跤輸就是贏,倒下去之際,就是上帝祝福的時候;手不再抓別的東西,只抓上帝的時候。上帝就會宣布你是得勝者,這是多麼特別的摔跤。

活水的泉源

我中原畢業的時候,是雄壯的,像個勇士。三十年後,我又回到普仁岡,草地、燈塔依舊在,我依然聽到旁邊溝渠的水流聲,我仍是個水利的專家,但是最令人稀奇的水利,是上帝所賜湧流於心的活水泉源。「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4:13-14)

如果,現在你問我是哪所學校畢業的,我會大聲說:「我是來自中原大學暨上帝的摔跤學校」,聲音大到蓋過校園外轟隆而過的火車聲。迄今,上帝仍在這座小山崗上找人與祂摔跤,你肯加入嗎?

至於我,我仍在上帝的摔角學校裡。

- The End -

封面圖片:中原大學校內的十字架燈塔。

本文出自河馬教授的網站:張文亮的故事-在小山崗上與上帝摔跤(http://hippo.bse.ntu.edu.tw/~wenlian/story/story-5.htm),內容大致與他的《上帝的忍者學校與小雀鳥》第四章 在小山崗上與上帝摔跤(校園書房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見下圖)相同。

相關說明

中原大學(英語: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CYCU),是一所1955年創立於桃園市中壢區的私立大學,為基督徒張靜愚、鈕永建等人首倡設立,並得到中壢地方士紳吳鴻森、徐崇德等人之贊助支持之基督教大學,初名中壢農工學院,正式設校時取名中原理工學院,現為一所強調「全人教育」的綜合大學。自2005年~2016年連續十二年榮獲「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劃」的補助。

創校之初設有物理、化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4個學系。1972年設立全國唯一的「醫學工程學系」,曾為部定該校的發展重點。1980年8月改名中原大學,現已成為擁有理、工、電機資訊、法、商、設計、人文與教育等7學院、27學系、25研究所之綜合大學。2007年為教育部「繁星計劃」25所大學之一。

以上介紹信息來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原大學

相關焦點

  • 通過相互摔跤式的對話,他向上帝獻上感恩懺悔的禱告!
    通過相互摔跤式的對話,他向上帝獻上感恩懺悔的禱告!一、前言先知哈巴谷看著上帝所疼愛的百姓生活在百般的痛苦中!他們的國家—猶太國有許多不公義的事件持續在發生,處處充滿著強暴、罪孽、搶掠、爭端和不公平事件。哈巴谷先知向上帝呼求說:「耶和華啊!
  • [民族運動會]摔跤象徵榮譽 記草原摔跤手伊德爾
    摔跤象徵榮譽--記草原摔跤手伊德爾新華社記者盧羽晨、王新明、張欽身著蒙古族傳統長袍,腳踏從國外買來的卷尖皮靴,頭戴傳統式樣的帽子。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摔跤手伊德爾這一身服飾,加上高大魁梧得像座小山的大塊頭,引得貴陽街頭與他擦身而過的路人都好奇地頻頻回頭。
  • 在南港的小山上
    「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陰」,陳綺貞的淺吟低唱在午夜的寂靜中突然鑽入我耳朵,讓戴著耳機本來已經蒙矇矓矓睡去的我一下子醒來。這是凌晨兩點的臺北,所有的窗子都熄滅了,除了我的。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來到這座城市,每次都住在南港。
  • 沒有腿的摔跤手,活出了比你精彩的人生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體娛相對論(wenyilaping)時常聽到有人抱怨「生活是苟且,我燃燒不了生活的激情」,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連下半身都失去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又如何拼搏呢?Netflix出品的體育短片《沒有腿的摔跤手》,豆瓣評分高達8.3分,就告訴了我們一個關於人生夢想的勵志故事。
  • 《摔跤吧!爸爸》:摔跤吧!女孩兒們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到《我的個神啊》,再到《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從未停止對世事的批判。如果《三傻大鬧寶萊塢》表達了對填鴨式教育的不滿,那麼《我的個神啊》就是對印度各式宗教辛辣的嘲諷和拷問。在豆瓣上,《三傻》的評分為9.1,《我的個神啊》評分為8.3,以卓越的姿態大大領先於國內絕大多數電影。
  • 上帝為什麼放棄忠厚老實的以掃,選擇狡詐欺騙的雅各走光榮之路?
    直到雅各遇到了一個陌生人,陌生人跟他進行了一場摔跤比賽,雅各靠頑強的拼搏精神和陌生人打得難分難捨,直到自己胳膊脫臼這次比賽才結束。雅各和天使摔跤雅各直覺地認為這個陌生人不是簡單的人,於是請求陌生人的祝福。
  • 一個沒有雙腿的職業摔跤手,曾斬獲州短跑冠軍,速度堪比博爾特!
    一個沒有雙腿的職業摔跤手,曾斬獲州短跑冠軍,速度堪比博爾特!我們會發現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抱怨,這樣那樣的不如意,這些人也許沒有意識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卻是大有人在。他就是Zion Clark,Zion Clark一個沒有雙腿的職業摔跤手,曾斬獲州短跑冠軍,速度堪比博爾特!Zion Clark,一位來自美國肯特州立大學的摔跤手,從出生時他就沒有雙腿,這種先天性疾病讓Zion的童年過得很悲慘,剛出生就被家人拋棄送給別人收養,他曾在7到8個不同的寄宿家庭生活過,飽受寄人籬下的痛苦。
  • 《摔跤吧,爸爸》:摔跤的不一定是爸爸!
    《摔跤吧,爸爸》英文名為《Dangal》,不知道為什麼翻譯成了「奔跑吧,兄弟」體,有點想吐槽。阿米爾汗主演的馬哈維亞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使他無法完成自己的夢想。
  • 天生沒有腿,卻練出了一身發達肌肉,最後成為一名出色的摔跤手
    他雖然沒有健全的身體,但他有一顆無比堅定的內心,就像那句老話說的,上帝給他關了一扇門,卻為他開了一扇窗,給了他殘缺身體的同時,還賦予了他堅強、樂觀和勇敢的力量,讓他坦然的面對這一切。他雖然天生沒有腿,卻堅持健身練出發達肌肉,最後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摔跤手。他從8歲就開始接觸摔跤,並在大學時期就把摔跤的當成了自己的職業,為此也開始了他的健身訓練生涯。
  • 小山進的甜品世界
    ,應該能自己分辨出來,(有關雞蛋之戚風蛋糕-1)(有關雞蛋之海綿蛋糕-2)。《DNA京都》,由抹茶、味噌、柚子、番茶、七味粉…等8款食材與巧克力巧妙結合,創造出甜鹹交織、餘韻微辣、淡雅果香等多元滋味,並且得獎後只在小山進所開設的糕點店中有售賣。
  • 「摔跤校長」的教育觀
    要說這所山區學校有什麼特別之處,四鄰八鄉都知道——摔跤。為什麼麻田中心學校會因為摔跤聞名,因為這裡有一個會摔跤的校長。1996年,練了10年摔跤的朱志輝從萍鄉體校畢業,當了一名體育老師。20多年過去,他從老師成為校長,他的夢想也從「培養出幾個冠軍」,到「好的教育是對所有學生負責,讓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成長」。夢想在變,夢想也沒變。
  • 《摔跤吧!爸爸》:令人驚嘆的印度故事,上
    他的傳奇,被改編為紅極一時的電影《摔跤吧爸爸》,二零一七年在中國取得十三億票房,是有史以來最強的印度進口片,也開啟了印度片的引進潮,男主角阿米爾汗更是完成了兩次肌肉橡皮式變化,從健美到肥胖,然後再變回肌肉男。
  • 看過《摔跤吧!爸爸》,你知道真實的印度式摔跤嗎?
    前幾年風靡一時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讓很多人對摔跤運動產生了興趣,在影片中父女在奧運會中參加的是自由式摔跤比賽,而在故事中她們從小訓練的,則是典型的印度式摔跤,那麼這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如此相似?在印度這個神秘的國家,吵架都不多見,摔跤這種強對抗的格鬥項目是什麼狀況?
  • 摔跤吧,校長!
    傳遞夢想,山村暑期小小集訓隊  12歲走入體校,成為一名專業運動員,朱志輝最大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在賽場上看到國旗升起,大聲唱國歌,十年如一日,用汗水澆灌夢想。  18歲時,這個夢戛然而止。  經過幾年的系統研究,朱志輝和「麻小」的同事們一起,構建了一套校內摔跤運動普及計劃和方案,全校學生不論年齡大小、性別,共同參與其中:  一、二年級開展摔跤專項柔韌練習與遊戲;  三、四年級學習摔跤基本動作;  五六年級進行摔跤實戰與比賽的進階式課程模式;  每天大課間進行1000米跑操、摔跤課間操、葫蘆絲三個活動項目;
  • 鄉村裡的摔跤少年
    在江西省南昌市青少年摔跤岡上中學訓練基地內,學員李帝隆(左)與羅朕文在進行摔跤訓練(8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跑步、力量訓練、身體協調訓練、動作技術訓練……每個訓練日,在江西省南昌市青少年摔跤岡上中學訓練基地內,幾十個孩子在教練的帶領下進行專業摔跤訓練,他們全部來自南昌縣岡上鎮下轄的各村莊,年齡從7歲到15歲不等,他們當中的大多數是為了強身健體才來報名參加訓練的,經過一段時間後不少孩子逐漸熱愛上了摔跤運動。
  • 武功山下的摔跤學校
    而朱志輝面對的最大難題,還是要說服留守家庭的孩子學摔跤,並形成一種摔跤文化。摔跤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從公元前776年誕生的古代奧運會開始,它就幾乎從未消失在奧運的競技場之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摔跤運動,在今日國際式摔跤類別的古典式摔跤中得以重現。
  • 奚夢瑤在維密大秀上摔跤,曾經的超模哪兒去了?
    一水的安慰、鼓勵和誇讚:摔跤沒什麼,你是最棒的!加油!因為摔跤成為了整場維密乃至全網焦點,漲了幾十萬粉,從昨晚直到現在還掛在熱搜上。她已經很努力了,你行你上啊!別說我行我上,我不是模特。而且,這可不是一句「努力」就能掩蓋一切的,能在維密秀臺上摔跤的,奚夢瑤是第一個。
  • 經典小山蛋糕卷
    除此之外,蛋糕的厚度、奶油的比例,以及每一塊都只切4公分,裡面都包含著小山進師傅自己小小的心機。想要做出組織細膩的卷卷真的每一步都不得馬虎,「不靠精緻的顏值,只靠把最普通的味道做到100分。「小山卷」這個名字,的確是不負盛名…查看了許多資料,遵循原方,復刻出適合28×28金盤的蛋糕胚方子,卷卷的大小、厚度合適,喜歡的友友可以試試,不用千山萬水,不用排長隊等待,你在家中也可以吃上久負盛名的小山卷了…材料:蛋黃 96克 蛋黃用砂糖 12克 蜂蜜 24克 蛋白 115克 蛋白用砂糖 50克 低粉 56克 黃油 12克 牛奶 28克 1、稱量好蛋黃、蛋清(蛋清的圖忘了拍了
  • 印度拿下女子摔跤首金,冠軍是《摔跤吧爸爸》主人公侄女
    《摔跤吧爸爸》電影。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曾讓許多觀眾感動落淚,如今真實的一幕發生在了亞運賽場。據ESPN等媒體報導,在日前結束的女子自由式摔跤50公斤級決賽中,印度選手溫什·弗加特一舉奪得金牌。而她正是電影原型、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弗加特的侄女,從小跟隨他練習摔跤。
  • 實拍:東莞大嶺山村莊,看看鄰近松山湖華為的馬蹄崗村是什麼樣的
    馬蹄崗村中的小公園,後面是松湖幸福花園馬蹄崗村是個小村,但被評為廣東百座名村之一。馬蹄崗村於南宋寧宗年間(1195-1224年)立圍。相傳甘肅隴西人李姑姐攜帶失去父母的侄兒流落到此謀生,繼而定居繁衍。因其居住在杉背、鹹爬山、狀元筆、三卦墳4個小山丘之間,形如「四馬朝崗」,故名馬蹄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