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之前的文章
小升初家長的焦慮:淺談教育的本質與通識基礎教育
我引用了我國著名的教育葉聖陶先生曾說過的關於教育本質的論述:「教任何功課, 最終目的都在於達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受教育的意義和目的是做人。」
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麼是教育?》中寫道:「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首先,人是社會性的具有自主意識的高級生物,受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道德的規範和約束。
所謂立人先立德,「傳道」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要素。對於成長中的中小學生,德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行為的示範、榜樣的力量相對於說教更有說服力。
其次,人需要生存,其有意義的生存方式需要通過技能來換取必要的生活物資。按照新教育體制改革,技能教育不再僅僅是某種單一技能的學習,而在於綜合能力素養的提升。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講究的是方法論,除了傳統的通識教育外,」授業「的範圍需要進行擴展和擴充,教授成長型思維是根本原則。
總而言之, 教育將不是再是僅僅教導知識,而是挖掘內在的潛能。而是引導如何思考,去認知世界。激發進行自我終生學習,才算得上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