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裕文
教育應該是全面培養德才兼備、有品格有思想有信念的人,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有機統一。課程思政的興起和重視,是對中國傳統教育文化精神與理念的繼承和發揚,挖掘了其他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和內涵,強化了專業課的思政教育功能和內涵,賦予「傳道授業解惑」新的時代意義。在各個課程上全面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校課程思政把握「傳道授業解惑」新時代特徵的一把鑰匙。
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道。人之異於其他動物首在有思想,有道德規約,其成長是順著思想之路而行。大學生已到了該立志和思考自己人生道路的時候,若缺乏正確引導和教育,容易偏離正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涵蘊豐富廣博、體系完備深遠,貫穿社會人生的方方面面,正適於塑造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志向與個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道永久傳續。「三觀」的塑造、思想的啟迪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發揚滴水穿石精神,堅持久久為功;應抓住青年學生「三觀」形成的關鍵期,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踩實人生第一級臺階。課程思政就是要用春風化雨的隱性力量去影響學生,塑造學生,教其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武裝自己,令其心安志立,篤志求學,爭做棟梁。教師在教授專業課程時,要把強化使命擔當作為課程切入點,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以學識能力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提高明是辨非和價值判斷能力,引導學生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把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命運結合起來。
授擔當民族復興大任之業。大學生的專業學習,既是為自己未來安身立命獲取生存技能和專業知識,也是為未來承擔實現民族復興大任構築起個人成長的平臺。因此,大學生的專業學習不能僅僅局限在本專業,而應藉助課程思政傳授學生思維方法和思維規律,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自學能力,為未來的提升與成長打好堅實基礎。新時代大學生安身立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前提是有完善的學習方法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能夠不斷接受社會新事物以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高校思政課中蘊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思想,若在課程思政中將其運用於鮮活的專業教學案例講授,能夠使大學生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增強對事物發展規律的理解,進而鋪平大學生學習和掌握各種專業知識的道路,不斷涵養大學生紮實學識的形成和積累。藉助課程思政的方式,將科學的思維方法在專業課程中運用,能激活學生對專業知識和理論的理解,也使其能更容易接受和篤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在課程思政中還應強調學生在未來工作中對職業操守的堅守和習得過程的訓練,否則即便有過硬的專業技術技能,也無法在社會立足,更談不上擔負國家民族的命運。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家培養出有才有德的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培養出肩負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解國際國內時政熱點之惑。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社會的急劇變遷,社會思潮大量湧現。大學生思想意識形態尚不穩固,容易對國際國內各種時政熱點問題發生疑惑。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容易無所適從,身心焦慮,對當下生活學習和未來工作生活產生困惑,更有甚者可能會被居心不良的勢力利用。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內外親近學生,為學生答疑解惑。再加上高校學生前期教育資源差異,教育基礎相差較大,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差異大,對社會現象的理解高下不一,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隨時藉助所教課程點撥。課程思政的方式,有利於專業教師結合專業理論與實踐,及時向大學生解答當前社會政治熱點問題的形成及發展脈絡,杜絕大學生因對社會事件的錯誤認知導致不良行為或受到不良思潮的蠱惑。
(作者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