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心理教師的「六個度」推動心理健康課的課程思政建設

2020-08-08 人民網

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課程思政建設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全面推動高校心理健康課的課程思政建設,既是對《綱要》的落實,也是形成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必需之舉。

心理健康課的課程思政建設絕不是將「心理」與「思政」簡單地嫁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心理健康教師持續付出努力。這就要求心理教師提升站位、全面認識、堅定立場、把握內涵、夯實基礎、苦練本領,在實踐中高質量地完成心理健康課的課程思政的建設任務。

提升教師個人認知的高度。教育部此次印發的《綱要》是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之後,關於「課程思政」又一重要的綱領性文件。作為心理健康教師,必須要提升個人的認知站位,從更大的格局與高度來認知「課程思政」的時代價值。「課程思政」是一項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基礎性和全面性工作,是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課程思政」的核心任務是培養時代新人,培養擁護並努力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新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心理教師要提升「課程思政」建設的境界和情懷,不僅要教授好心理健康知識,更要將家國情懷、使命擔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傳遞給當代大學生,使他們擔當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補全教師個人意識的全度。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育人,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一名好的心理健康教師,不僅是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擔當起心理育人的責任。心理教師要提升思想意識,意識到自身的育人責任,實現心理知識傳授與育人目標培育的有機統一,將心理健康課程視作是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必要組成部分,走向由專業課程教學向專業課程教育升華的必由之路。

強化教師的思想意識純度。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因此,作為教育者必須要使馬克思主義在自身的意識形態領域成為絕對主角,佔據主導地位。心理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識、堅定政治立場,確保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才能有意識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才能夠有效推動馬克思主義武裝學生的頭腦,發揮應有作用。

釐清教師個人認知的準度。「思政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主渠道,主要依託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課程思政」強調的是課堂教學主渠道,心理教師要正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思政」的內涵,以心理健康課程內容為主線,充分挖掘心理健康課程內容中所含的思政因素,實現心理健康知識傳授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統一,促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育人新模式。

夯實教師思政知識的厚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心理健康課的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不僅需要深度開發課程內容,更需要強大的理論指導。心理教師必須要始終堅持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著作與知識,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只有具備了深厚的思政理論功底,才能夠找準心理健康知識點與思政元素之間的內在契合點,進行無縫銜接,實現「知識模塊」與「育人模塊」的有機融合。

調整教師課程設計的鮮度。心理健康課的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著力點在於課程設計。心理健康課與人的現實生活、價值觀緊密相聯,「知、情、意」三個方面蘊含著豐富的思政教育「礦藏」,在課程設計中必須注意有效挖掘並有效利用這些「礦藏」。心理教師必須要創新課程設計,採取最新穎的教學方式讓當代大學生嘗到最新鮮的課程思政內容。心理教師需要結合當代大學的心理發展特點,拓寬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課堂由接受知識性向感受體驗性轉變,通過創設互動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的方式,避免為思政而思政的本位化,將思政教育融入自然的教育狀態之中,實現潛移默化的影響。

(作者單位:北京聯合大學)

相關焦點

  • 福建省堅持「四個抓好、四主合一」 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
    抓好頂層設計,堅定「主心骨」。加強對課程思政建設的組織領導和整體設計,10位省委領導定期深入聯繫高校調研課程思政工作,推動高校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機制。福建師範大學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協同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抓好教師隊伍,建強「主力軍」。強化教師培訓,把課程思政意識、德育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納入新教師崗前培訓、助教培養和教師能力提升培訓體系,不斷推動課程思政建設理念深入人心。
  • 商學院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曹蓮娜)為深入貫徹《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精神,全面落實《南開大學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近日,商學院在學院報告廳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推動會,面向全體教職工宣講《南開大學商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紮實推進具有南開商科特色的課程思政建設。
  • 課程思政建設要充分發揮教師作用
    抓好課程思政建設,要解決好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切實增強課程思政意識,建立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的育人理念。樹立課程思政育人理念。教師要深刻認識每一門課程,包括思政課程、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和實踐類課程,都須具有育人功能,主動承擔起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
  • 打好課程思政建設組合拳
    近年來,江蘇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動高校有效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初步成效。 一、不斷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根本形成共識。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唯有結合各門課程、融合專業課程有效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能實現合力效應。3. 微觀層面:是提升馬克思主義學院影響力的契機。
  • ——江蘇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匯報
    近年來,江蘇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動高校有效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初步成效。  三、抓好課程建設「主戰場」,提高課程思政育人實效  高度重視「金課」建設,從精品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到在線開放課,再到國家一流課程,產生了一批課程思政的優秀案例。
  •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印發 把課程思政從課程要求轉化...
    《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一核心點,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切實提升立德樹人的成效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召開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
    王傳亮指出,近年來,學校黨委在推進思政課與課程思政建設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跟中央和市委要求,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密依靠廣大教師,結合學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整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創新,在健全「三全育人」格局、打造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 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問題與解決路徑
    目前高校在「課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代表性的課程,但在整體設計、路徑與載體、效果評價、保障機制等方面的規範建設和制度支撐相對薄弱,導致教學改革動力不足,教師教學效果良莠不齊,學生對課程的認同度和獲得感不均。本文通過分析「課程思政」面臨的關鍵問題,介紹成功經驗和做法,探尋課程建設的基本規律和解決路徑,對於全面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具有現實意義。
  • 論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幾個基本問題——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強調, 「高校要明確所有課程的育人要素和責任,推動每一位專業課老師制定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1]當前,課程思政建設如沐春風、如火如荼,但關於課程思政的內涵、緣起緣由、路徑、評價等一些基本問題,還缺乏統一的學理認識,需要進一步總結凝練,廓清提升,以更好地指導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
  •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安慶師範大學專題研討思政課建設
    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負責同志圍繞思政課教學工作成效、主要不足、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進行匯報交流發言;教務處主要負責同志圍繞強化課程思政制度建設、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育人意識、課程思政支持保障、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未來建設思路作了匯報交流發言;體育學院主要負責同志圍繞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基本思路、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及下一步舉措作了匯報交流發言;團委主要負責同志圍繞公共藝術教育開展的主要工作
  • 深刻把握新時代思政課「八個統一」的建設規律
    ■堅持「八個統一」 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之一)[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提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堅持「八個統一」,這是思政課建設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系列規律性認識和成功經驗的科學概括
  • 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
    解決好三個問題一是學校領導對課程思政的重視度有待提高。部分學校還沒有建立較為完善的推進課程思政的相關保障措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如何與其他各類課程教師協同提升課程思政效果的機制也不健全。二是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教學能力還需提升。
  • 千方百計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課程思政」將課程教學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總體視域之中,推動教學工作與學校德育工作相互結合、相得益彰。   「課程思政」豐富了新時代課程與教學論,從教學目標設計、教師角色定位、課程實施與課程開發、教學模式與過程、教學原則與方法等諸多方面,是對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重新審視、思考、再出發。
  • 哈師大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交流會
    學院經過不斷實踐探索,課程思政建設達到了常態化,學院整體規劃有思政,每位教師心中有思政,每門課程內容有思政,教學反思研討有思政。教師結合專業課程形成了「融入式-滋養型-常態化」的特色模式。經濟學院教師李桃以「杏壇經典育人 田間真知鑄魂——基於一致性原則推動《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課程思政教育實踐創新」為題進行了交流。
  • 上一堂高效生動的思政課這六個環節不可少
    原標題:上一堂高效生動的思政課這六個環節不可少   【思政教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思政課建設發出的新號令新要求。課堂建設,是一個古老而常新的話題,可與教育發展共始終。
  •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推動思政課建設的合力沒有完全形成,全黨全社會關心支持思政課建設的氛圍不夠濃厚。第四個問題:加強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各級黨委要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要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動形成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
  • 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
    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必須將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其中,必須抓好課程思政建設,解決好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問題。要牢固確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圍繞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課程思政工作體系、教學體系和內容體系。高校主要負責同志要直接抓人才培養工作,統籌做好各學科專業、各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
  • 推動新時代思政課守正創新
    原標題:推動新時代思政課守正創新 新疆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倪培強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 三全育人:「三個抓好」打通育人最後一公裡
    (一)抓好學生工作治理體系改革。一是重塑學生發展評價體系。組織開展學生工作專項調研,立足激發學生自我診斷、自我教育、自我發展,形成4個維度、9個觀測點、30個指標的學生四維發展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內生動力。二是重塑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制定學業導師制試點實施方案,形成了專任教師負責學業教育指導,輔導員負責思政教育、日常管理的學生教育管理新模式。三是實施「四課」課程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