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出臺了《「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方案》,明確各部門及各類人員在育人體系的中職責、任務,充分調動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形成同向同行、協同有力的育人合力。
(一)抓好學生工作治理體系改革。一是重塑學生發展評價體系。組織開展學生工作專項調研,立足激發學生自我診斷、自我教育、自我發展,形成4個維度、9個觀測點、30個指標的學生四維發展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內生動力。二是重塑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制定學業導師制試點實施方案,形成了專任教師負責學業教育指導,輔導員負責思政教育、日常管理的學生教育管理新模式。三是實施「四課」課程化改革。學生主題班會課實現「三統一」(統一部署、教案、實施);打造了實施集「思想領航、學習導航、成長護航」一體的入學教育新模式;依託PU平臺建立公共區域開展志願勞動的「勞育」模式;完善軍訓課前10分聆訓、宿舍長報告等制度,實現軍訓育人的落細落地。四是夯實齊抓共管聯動機制。制定了《教風學風聯動建設實施意見》《領導幹部深入一線聯繫學生管理辦法》等,用制度推動全員育人。常態化推動落實宿舍6S管理、「三項檢查」、教育幫扶、家校聯繫、學業預警等制度,促進優良學風形成。五是築牢心理四級預警防控體系。明晰校院兩級心理工作組織架構和職責,隊伍建設下沉至班級心理委員、宿舍心理信息員,實現「四個全覆蓋」(宣傳教育、課程、心理普查、心理危機幹預),全年學生心理問題零事故。鼓勵教師服務地方,開展10餘次地方公益心理輔導。六是建設高水平學管隊伍。開展輔導員隊伍建設調研,修訂《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實施辦法》。指導開展班主任育人能力大賽、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以賽促建。開展學生工作案例評選,形成輔導員工作案例集和「不忘初心」故事集。建立班主任手機測評系統,提升班主任日常管理成效。
(二)抓好團學工作科學化發展。一是強化新思想教育新青年。形成「一月一主題」學習模式,實現新思想教育新青年的全覆蓋。推進「青年學習社」,建立「校-院-團支部」三級學習網絡,推動「青馬工程」,加強學生骨幹培養。二是推進團學組織改革創新。出臺了《學生會改革方案》,召開第一次學生代表大會,完善學生參與學校治理機制。出臺《團支部工作清單制度》,實現團支部整頓全覆蓋,提升團支部活力。
(三)抓好學生獲得感提升。一是學生實踐能力有效提升。紮實開展志願服務活動,2019年全校註冊志願者近萬人,參與志願服務活動15000人次,累計公益服務時長2萬小時。以項目化打造學生實踐項目,獲江蘇省「力行杯」社會實踐項目大賽三等獎,9個集體和個人獲團省委表彰。二是打造品牌化校園文化活動。構建了「青年文化節」「科技文化節」兩節文化育人體系,以第二課堂成績單為抓手,組織「紅色故事」宣講大賽、博雅通識講堂等品牌活動,全面提升學生思想綜合素養。三是指導學生社團特色化發展。實施社團活動「三有」管理,以規範化考核促進社團活動質量提升。搭建學生社團重點立項活動、社團招新展示活動、社團巡禮活動交流展示平臺,有效促進學生社團的發展。2019學生社團獲得省市級各類競賽獎項27項。四是推進「兩點一線三互補」陽光體育模式。實現周周有活動,月月有競賽,推動課外體育推行「三互補」:課外陽光長跑「運動世界APP」與自主運動互補,運動隊訓練與社團活動互補,教師指導與骨幹引領互補,豐富學生課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