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三個抓好」打通育人最後一公裡

2020-12-17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出臺了《「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方案》,明確各部門及各類人員在育人體系的中職責、任務,充分調動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形成同向同行、協同有力的育人合力。

(一)抓好學生工作治理體系改革。一是重塑學生發展評價體系。組織開展學生工作專項調研,立足激發學生自我診斷、自我教育、自我發展,形成4個維度、9個觀測點、30個指標的學生四維發展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內生動力。二是重塑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制定學業導師制試點實施方案,形成了專任教師負責學業教育指導,輔導員負責思政教育、日常管理的學生教育管理新模式。三是實施「四課」課程化改革。學生主題班會課實現「三統一」(統一部署、教案、實施);打造了實施集「思想領航、學習導航、成長護航」一體的入學教育新模式;依託PU平臺建立公共區域開展志願勞動的「勞育」模式;完善軍訓課前10分聆訓、宿舍長報告等制度,實現軍訓育人的落細落地。四是夯實齊抓共管聯動機制。制定了《教風學風聯動建設實施意見》《領導幹部深入一線聯繫學生管理辦法》等,用制度推動全員育人。常態化推動落實宿舍6S管理、「三項檢查」、教育幫扶、家校聯繫、學業預警等制度,促進優良學風形成。五是築牢心理四級預警防控體系。明晰校院兩級心理工作組織架構和職責,隊伍建設下沉至班級心理委員、宿舍心理信息員,實現「四個全覆蓋」(宣傳教育、課程、心理普查、心理危機幹預),全年學生心理問題零事故。鼓勵教師服務地方,開展10餘次地方公益心理輔導。六是建設高水平學管隊伍。開展輔導員隊伍建設調研,修訂《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實施辦法》。指導開展班主任育人能力大賽、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以賽促建。開展學生工作案例評選,形成輔導員工作案例集和「不忘初心」故事集。建立班主任手機測評系統,提升班主任日常管理成效。

(二)抓好團學工作科學化發展。一是強化新思想教育新青年。形成「一月一主題」學習模式,實現新思想教育新青年的全覆蓋。推進「青年學習社」,建立「校-院-團支部」三級學習網絡,推動「青馬工程」,加強學生骨幹培養。二是推進團學組織改革創新。出臺了《學生會改革方案》,召開第一次學生代表大會,完善學生參與學校治理機制。出臺《團支部工作清單制度》,實現團支部整頓全覆蓋,提升團支部活力。

(三)抓好學生獲得感提升。一是學生實踐能力有效提升。紮實開展志願服務活動,2019年全校註冊志願者近萬人,參與志願服務活動15000人次,累計公益服務時長2萬小時。以項目化打造學生實踐項目,獲江蘇省「力行杯」社會實踐項目大賽三等獎,9個集體和個人獲團省委表彰。二是打造品牌化校園文化活動。構建了「青年文化節」「科技文化節」兩節文化育人體系,以第二課堂成績單為抓手,組織「紅色故事」宣講大賽、博雅通識講堂等品牌活動,全面提升學生思想綜合素養。三是指導學生社團特色化發展。實施社團活動「三有」管理,以規範化考核促進社團活動質量提升。搭建學生社團重點立項活動、社團招新展示活動、社團巡禮活動交流展示平臺,有效促進學生社團的發展。2019學生社團獲得省市級各類競賽獎項27項。四是推進「兩點一線三互補」陽光體育模式。實現周周有活動,月月有競賽,推動課外體育推行「三互補」:課外陽光長跑「運動世界APP」與自主運動互補,運動隊訓練與社團活動互補,教師指導與骨幹引領互補,豐富學生課餘生活。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出臺了《「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方案》,明確各部門及各類人員在育人體系的中職責、任務,充分調動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形成同向同行、協同有力的育人合力。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出臺了《「三全育人」綜合...

相關焦點

  • 打通高校素質與實踐育人的「最後一公裡」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許多高校推出「第二課堂」,但育人實踐工作開展的規範和標準不明晰、評價體系不完善,造成素質教育目標與結果脫節的現象。「五育並舉」的育人實踐往往阻塞在了學工系統的這最後一公裡,團委幹部和輔導員都成了學生眼中的「活動君」,只有零散的活動組織,缺乏育人主線,游離在學校育人體系之外。如何破解這些痛點,成為高校開展「第二課堂」最為關心的話題。
  • 華南農業大學思政教育進社區,打通育人「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華農以「思創園」為核心,建立「1+4+N」學生社區思政教育實務化平臺,安排輔導員在學生社區入住、辦公,將思政教育平臺建在社區內、宿舍裡,打通思政育人的「最後一公裡」。這裡原是一座學生活動中心,通過充分活化空間,在走廊、過道、會議室內部布置思政教育展覽,以3個樓層分別承載「樹理想、重品行、守紀律」主題內容,學生在學習、閱讀、唱歌、練舞的同時也能浸潤在思政育人的環境中,學生活動中心也搖身一變成為思政體驗館。
  • 打通高校心理諮詢與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但仍面臨著如何打通「最後一公裡」的難題。部分群體因為主動游離於心理諮詢服務的半徑之外,因而更加難以識別和幹預。而打通高校心理諮詢與服務「最後一公裡」,首先需要構建師生育人共同體。構建高校心理育人共同體,要提升高校心理諮詢與服務工作教師的配置比例。
  • 高校「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試點單位、「八個相統一」高校思政...
    高校「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試點單位、「八個相統一」高校思政課建設示範點培育單位擬定名單公示2020-11-08 15 : 19 來源:廣東省教育廳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培育建設「八個相統一」高校思政課建設示範點的通知》、《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開展高校
  • 三全育人進行時|十年育種,百年育人:「水產動物遺傳育種領航團隊...
    誠如李家樂教授所言:「如果團隊不是從一開始就注重育人,如果人才不是長期深入基層,怎麼可能完成這些任務,又拿什麼實現以行業發展為己任的理想?」魚水情深樂在發現03遵循教學規律,豐富教學形式用心尋找思政教育切入點遵循教書育人規律,立足人才培養目標做好教學設計。
  • 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助力三全育人
    朱慧花從「後花園」到「百花園」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助力三全育人在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自動化專業通識導論課《系統工程導論》課堂上,授課教師師瑞峰將其正在開展的能源交通融合發展的前沿課題引入課堂
  • 渾南校區「三全育人」之倡議文明自習活動啟動
    9月17日,渾南校區「三全育人」之倡議文明自習活動啟動儀式在生命學館B305室舉行。學生處、研究生院、渾南校區管委會、渾南校區9個學院、渾南校區物業服務公司等單位的代表到會參加啟動儀式。儀式上,各部門和單位代表分別發言,針對渾南校區目前存在的教室文明行為規範問題建言獻策。
  • ...合一——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中心小學「三全育人」特色辦學
    原標題:至善盡美 知行合一——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中心小學「三全育人」特色辦學全國教育大會指出,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養綜合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學校教育則應積極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料,在學生心靈深處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 【三全育人 五育並舉】韓慶華:為人才培養綜合改革 凝練「建工方案」
    一、凝練特色,統籌規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院系統謀劃、科學布局,成立院級「三全育人」「五育並舉」工作組,統籌育人資源,深挖育人要素,建設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機制,以德為本,以智為格,以體為根,以美為神,以勞為徑,打造五育並舉協同育人體系,厚植德智體美勞協同育人的成長沃土,構建建功立業特色育人體系的四梁八柱,為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標在努力探索中前進
  • 【三全育人 五育並舉】馬凱學:面向產業痛點與未來,深化產教融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為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大力構建以家國情懷為統領的《創新中國》《北洋微電講堂》等課外課程,匯集「家國情懷-行業背景-專業教師-輔導員-企業校友-朋輩學生」等三全育人要素,將思政教育與國家和行業急需融合,使學生融入為中國夢和強芯夢而奮鬥的新時代洪流。
  • 做深德育大文章 上海創新"三圈三全"育人
    緊抓課堂陣地,盤活實踐資源,豐富育人內涵,為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上海市市東中學一節《聚焦中國成就為祖國點讚》思政課上,老師從孩子們熟悉的楊浦濱江公園講起,回顧楊浦濱江從大型工業中心向城市濱水空間的轉型,圍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展開探索,讓原本離學生很遠的歷史變得很近,感性、接地氣的講述讓愛國之情自然而然走進孩子的心裡。 上海市實驗小學開設的一門校本談話課,因為其「聚焦小話題,開放大討論」的活潑形式而深受學生喜愛。
  •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1+1+3」思政育人模式開出絢麗之花
    原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崇德書院黨總支書記徐超主持申報的《「微時代」背景下高校「三大文化」協同育人微信平臺構建探索》獲批立項。近年來,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崇德書院依託傳統節日,將優秀家訓文化蘊涵的修身之本、治家之道、處世之要、為學之宗等內容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緊密融合
  • 福建確定8所高校為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校
    新京報訊(記者 楊菲菲)12月3日,福建省教育廳公布了該省高校「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培育建設單位立項結果,確定5所高校轉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8所高校為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培育建設高校
  • 復興高級中學探索融合育人課 擰好育人「一股繩」
    復興高級中學探索融合育人課 擰好育人「一股繩」時間:2019/6/21 8:42:22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作者:朱穎婕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
  • 一核雙驅三全育人丨魯勞職院信息工程系黨建業務並進 全面推動系部...
    近年來,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信息技術專業群依託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山東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山東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三個重點項目,著力促進黨建業務互融互通,全面引領黨建、專業、學術高水平融合發展。
  • 統籌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 全面提升育人實效
    新信息技術與新教學模式深度融合,打通「三全育人」最後一公裡  面對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等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提升學校信息化建設效能,同年9月,在學校四屆六次理事會上,正式通過了《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5G智慧校園建設實施方案》,以升級版的AIRobot科技館和5G校園建設為依託,利用「網際網路+教育」和「區塊鏈+教育」的思維方式,融合校內四網,構建集智慧環境、智慧管理、智慧教學、智慧科研、智慧學工、智慧生活、智慧服務為一體的綜合信息平臺,實現哈爾濱、牡丹江、上海三個校區互聯互通。
  • 肇慶學院:組合拳凝聚三全育人合力
    肇慶學院每年都有一批像劉潔這樣的學子響應國家號召,參加援藏支教、「三支一扶」等。這是肇慶學院建校50年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縮影。學校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分工負責,根據問題、創新、特色的育人導向,建立健全協同融合機制,推進全員育人協同協作、全過程育人貫穿始終、全方位育人滲透拓展,努力實現人人、時時、處處育人。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一、再認識: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現實意義1.課程思政建設中的主要困境以立德樹人為目標,課程思政極大地優化了思政育人的時空域,夯實了課堂育人主渠道地位,為構建三全育人提供了有效支撐。學科、專業、課程都是高校開展人才培養活動的重要方面,涵蓋了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不同層次。對於人才培養而言,三者是相輔相成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總的來說,學科是專業和課程的核心,專業是學科的拓展延伸和課程的組織形式,而課程是學科和專業的基礎支撐。課程、專業和學科協同建設才能形成三駕馬車共同驅動的良好局面。
  • 安徽師範大學:創新課堂教學 做好育人文章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這是安徽師範大學在主題教育期間開展的一系列特色活動之一。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徽師範大學圍繞主題主線,聚焦立德樹人,創新課堂教學,貫通式推進四項重點措施,構建了一個個生動的教育場景,切實做到學教結合、學思結合、學研結合、學改結合、學轉結合,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心走實。
  • 構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網絡思政育人體系,開創「1233」工職特色...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緊跟時代步伐,在深入分析新形勢下三全育人工作內涵,充分了解學生網絡生活的狀態的基礎上,嘗試利用網絡空間構建起「1233」具有工職院特色的網絡思想政治育人體系,「1」即圍繞塑造學生的理想信念為核心;「2」即形成「成工職·易班」、「工職青年」兩大網絡思政教育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