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爸爸為女兒讀了3218天書,一天都沒停過

2020-09-10 小閱讀Random

為孩子大聲朗讀,

是父母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崔利斯《朗讀手冊》

享受親子共讀時光的孩子正在長大,他們會有怎樣不同的未來?

美國女孩愛麗絲·奧茲瑪和爸爸一起共讀了14年,她的圖書作品《The Reading Promise》(中文版《為愛朗讀》),可以讓你看到經歷共讀的孩子長大後的模樣。

這是一個「日常的奇蹟」,

爸爸為女兒讀書十四載的點滴

吉姆是平凡的單親爸爸,不會開車,不會修葺屋頂,在日常生活中顯得有些笨拙,甚至沒能維護好婚姻。但他也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他是小學圖書館的管理員,愛書如命。

自女兒四歲起,他便開始為她們讀書,所有能找到的好作品都化作美妙朗讀聲伴隨女兒們長大。大女兒初中時便離家去了歐洲。小女兒愛麗絲古靈精怪,與他一起留守。

愛麗絲9歲那年,父女二人做了一個重要的約定:就像之前的五年一樣,爸爸堅持每晚為她讀書。

他們輕鬆達成100天的目標,愛麗絲又大膽提出1000天,仍然做到了,他們就這樣堅持了3218天,一天都沒有止歇,直到愛麗絲離開家去上大學。

所有的困難都被他們克服掉了——嗓子病痛快要失音時讀過;到同學家過夜時用電話讀過;學校深夜排練戲劇的間歇,坐上汽車發動機蓋讀過;愛麗絲身著禮服、頭頂髮髻、化著精緻妝容的高中畢業舞會前搶著時間讀過……最後一次,是在送愛麗絲上大學的大雨天,坐在宿舍樓梯間讀完的。

每一個故事,每一個篇章,甚至每一句妙語和用詞都刻在了父女二人心裡。他們日常生活與對話常常用到故事中的片段或者詞句來交流,仿佛一種獨有的暗語或者密碼。

《朗讀手冊》的作者崔利斯在修訂自己的作品時,特意將《為愛朗讀》的故事收錄進去,她說:「這個故事不僅僅關乎書籍和閱讀,更關乎單親家庭和童年,關乎如何養育和陪伴一個可愛、詼諧、口齒伶俐的孩子長大成人。」

女兒為什麼寫下一本書?

完成童年時與爸爸的約定

2008年,剛剛成年的她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寫成了這本書。如果僅僅回憶讀過的書,提供一些書單和閱讀經驗,那只是一部經驗之書,由爸爸完成更為合適。而這部作品的生命力藏在豐富的細節裡。愛麗絲用文字告訴你走過這段旅程的孩子是如何自由思想和表達的,那是大部分成年人已然忘卻的孩童的精神世界。更與眾不同的在於,所有往事都有書籍、朗讀和這位平凡的爸爸相伴,是爸爸用自己的方式守護了孩子生命裡最重要的、某種通向永恆的特質。

能以這麼多年的堅持來完成童年時與爸爸的約定,任是誰也會引以為傲;堅守承諾和閱讀,令愛麗絲獲得巨大的幸福感和生命的豐富,再去輸出,對她來說是信手拈來的事情。她的文字自然、流暢,思想深邃,思維縝密,是多年潛移默化的結果。

經過多年閱讀薰陶,她已經有足夠能力反觀與爸爸的生活,思索童年經歷和閱讀的作品對於自己的真正意義。她所寫下每一篇故事前,都摘錄著當年所聽作品中難忘的句子,細緻讀來,那些話語和作品所昭示的情感與命運、思索與選擇,暗合愛麗絲童年故事的走向,回應她成長的需求,也將爸爸選書時的用心全然明了。

讀書計劃的開幕,爸爸讀的是弗蘭克·鮑姆的《綠野仙蹤》,到第3218天,又以《綠野仙蹤》作結,愛麗絲這樣評說:「爸爸喜歡鮑姆在作品中體現的領袖精神和他所刻畫的女性形象」。這是爸爸對童年的女兒第一次生命力的激發吧,甚至她的名字也與此書淵源甚深。所以她在這一章前引用了《綠野仙蹤》的句子:

「我非常害怕摔倒,」膽小的獅子說,「但是我想除了試試看之外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到我的背上來,我們一起努力吧。」

愛麗絲說過,她家的生活在「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經濟狀況一直不佳;她也有很多童年的傷心與恐懼,比如最愛的金魚的死亡,比如媽媽的離家,比如總是懷疑床下躺著遇刺總統甘迺迪的屍體。笑淚交織和平靜接納才是生活的常態,但是所有的童年故事被她重新講述之後,透出平靜和幽默,交織與爸爸的心心相印。

她這樣記錄18歲時高中畢業舞會前的那次讀書:

所以,在我18 歲那年,就在出發之前,我穿著舞會的盛裝,偎依在父親身邊,聽他讀著《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sity Shop)裡的一章。

「當我們被拋下時……」父親開始讀了,首先要回顧上一章的內容。

我想我聽到了他說:「當我們被拋下時,你才9 歲。你喜歡在緊張時咬頭髮,討厭男孩和裙子。而我也害怕當一位單身父親。」

可是,他並沒有真的說這些話。他只是像往常那樣,概括了前一章,然後又開始讀下一章。這樣看來,與「連勝」計劃的第一個夜晚相比,我們的第3170個讀書之夜並沒有什麼不同。

愛麗絲能寫出廣為流傳的《為愛朗讀》,

是因為她理解了愛,並深具了愛的能力。

這是流動在3218天,甚至愛麗絲整個人生中的最重要的東西。平凡笨拙的爸爸,一個老派的圖書管理員,一個很多人眼中的「失敗者」,能得到女兒深深的認同和讚美,並不是因為他做了一件勵志的事情。而是,他以真實不虛妄的自己,以真實的能力,全力陪伴了孩子。寬厚平等的愛能讓人與人真實相對,並共進退。就像《摔跤吧,爸爸!》中的老爸以摔跤來與女兒共處,或者一個擅長做飯的老爸,以美食與女兒共處,方式和能力並不是第一位的,真正重要的是那個全力陪伴、心無旁騖的爸爸。

最初的為你朗讀,只是爸爸愛的方式,女兒的理解力、共情能力迅猛成長,於是她記錄下爺爺去世那天爸爸的無助,並以安靜傾聽來接納和陪伴了低谷中的爸爸。這是愛最鮮明的傳遞,也是《為愛朗讀》背後最重要的特質。

如果一個孩子的眼中觀察到成人的狼狽、痛苦和無力,甚至能夠以一種幽默感聊起成人可笑的執念,那其中已經蘊含了理解,因愛而生的理解。就像長襪子皮皮會講「我的媽媽是天使,我的爸爸是黑人國王。有幾個孩子有這樣好的爸爸媽媽呢!」

愛麗絲在寫童年往事,同時完整勾勒出了一個單身父親的生活史,她沒有在粗糲的生活裡變得不堪和市儈,是因為爸爸的朗讀和陪伴為她盡力保有長大之前那個完整的夢想王國;另一方面,真實不虛的生活境況與爸爸始終明快的生活態度讓她腳踏實地地面對一切。爸爸對讀書的執著,就是一顆溫暖的小太陽。

一個人是怎樣具備了愛的能力的呢?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了,對他人的理解、對生活的理解,對世界的理解,以及對自己的理解和肯定。

愛麗絲清楚記得十二歲那年,她是如何陷入情緒,如何離開爸爸的臂彎再也沒有回去,那天所讀的書她沒有記錄,那是一次小的別離,也是一個新的開始。她在二十歲能特意寫下十二歲的事情,因為深刻地理解了爸爸和那個小小的自己。

爸爸堅持為她朗讀的最大收穫,就是收穫了與孩子生命深刻的聯結——建立在理解和信任之上,延續一生的深刻聯結,這相差三十多歲的兩個人之間,叛逆和代溝是不存在的;控制和自說自話也不會存在。暢遊在文學中,又紮根於生活裡,父女倆的精神始終平等。面對女兒成長的每一步,爸爸做到了時時關注和有時幫助,所以愛麗絲始終能有開放和幽默的態度,面對窘迫的經濟、克服車禍的恐懼,並欣賞暴風雨的美感。書籍和閱讀,是他們時時能回去的溫柔鄉,因為有愛和理解做底色。

這本書背後更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書籍和朗讀,

讓兒童這顆有吸收力的心靈全然敞開,

讓成年人不沉淪。

2012年,此書的中文版得以出版,筆者作為初為人母的編輯,熱切踐行書中的事情,為身邊兩歲的小人兒日日朗讀,這些年來時時能在孩子眼中看到被語言、情節、故事或者圖畫激發的光芒,共讀已經成為親子相處自然而然的方式。而愛麗絲和爸爸的故事,當年也遠未結束。

爸爸在社區為爭取紙書閱讀的推廣去競選議員,去幼兒園和養老院讀圖畫書。愛麗絲的男朋友丹也開始每晚為她講故事。愛麗絲在結尾放上了3218天朗讀的書單,並對所有的讀者發出邀請,請他們承諾一起讀書,她相信,書籍和朗讀,可以戰勝生活的低谷與危機,可以讓最重要的善意和愛凸顯出來。

這就是共讀最深沉的能量,它讓兒童這顆有吸收力的心靈全然敞開,也讓成年人不沉淪,讓他們走向強大的自我認識,而自我認識是人生最好的動力,爸爸和愛麗絲一直一直朝前走,越來越開闊。

一個很好的結局,也是一個很好的開始,2018年,新版的《為愛朗讀》結尾處,愛麗絲寫了一封信給讀者:

謝謝,我很好,我跟丹結婚生子了,爸爸當了為孫女朗讀的爺爺……

爸爸朗讀至今,收穫了一個好好生活的美好的女兒,而不是一個「成功」的女兒。

書籍與朗讀固然重要,但將美好的特質種在心靈裡的,是另一個美好的心靈,真實的、認真的、相信的、堅持的、對美敏感的,美好的心靈。

所以,這本故事照見的未來,不在朗讀和成功本身,而在如何才能幸福。我們常常會困惑於教育和關係,愛著,又禁不住控制著,怎樣平等地對話呢?故事告訴我們,先要平等地生活,真實地表達,並心甘情願地分享,分享讓我們保有健康的關係,讓愛流動起來。

就像愛麗絲說的,「由書籍所引發的一次次交談,被書籍所促成的一次次約定,才是真正讓人難以忘懷的。」

我們會因為愛著某人而為他朗讀,或為他做其他擅長的事情。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新書即將上架

《為愛朗讀:爸爸與我3218天的讀書約定》

點擊閱讀原文,直接購買本書

相關焦點

  • 馬拉松式的親子共讀,父親為女兒朗讀圖書,堅持了整整3218天
    書名:為愛朗讀作者:[美]愛麗絲-奧茲瑪[本書看點]女兒是父親註定會失去的珍寶,在她長大之前,如何好好參與她的人生?本書的故事會給你一個答案。一位孤獨但驕傲到極致的單身父親,一向不善於表達--甚至不願克服自己的羞澀和驕傲給出一個溫暖的擁抱,卻對9歲的女兒做出一個「每晚都為你朗讀」的承諾,於是從女兒9歲至18歲的9年間,這位父親與女兒一天都不曾間斷地進行了一場馬拉松式的親子共讀--由父親為女兒朗讀圖書,他們堅持了整整3218天。
  • 每日共讀一本書,這個父女之間偶然的約定,他們履行了3218天
    愛麗絲也收穫了獨一無二的成長經歷,媽媽的缺席、爸爸的倔強、祖父的去世,她喜歡的魚、蜘蛛,她做過的那些難忘的事情,她的憂傷、歡喜、美麗、氣餒……這一切,都在父女二人的閱讀之中串聯起來。在父親的朗讀聲中,女兒在發現爸爸的同時,也在發現自己。
  • 爸爸媽媽們,調查顯示:收入越低越愛看電視,收入越高越愛讀書
    這個爸爸為女兒讀了3218天書,一天都沒停過享受親子共讀時光的孩子正在長大,他們會有怎樣不同的未來?美國女孩愛麗絲·奧茲瑪和爸爸一起共讀了14年,她的圖書作品《The Reading Promise》(中文版《為愛朗讀》),可以讓你看到經歷共讀的孩子長大後的模樣。
  • 為孩子讀段書才是要緊事
    這樣的問題可以一直提下去,答案反而愈發模糊,也許這本《為愛朗讀:爸爸與我3218天的讀書約定》([美]愛麗絲·奧茲瑪著,郭娜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能讓答案清晰起來。  看到這本書的副標題「爸爸與我3218天的讀書約定」,很難不在心裡算算這段時間到底有多長。
  • 《為愛朗讀》父親持續3218天親子閱讀,帶給孩子「幸福能力」
    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讀各種繪本,並懷著美好的期待,期待有一天能看到孩子自己捧著書,如痴如醉。《為愛朗讀》這本書講的也是親子閱讀,但這本書中的父親,是在女兒9歲——我們普通人希望孩子能自己讀書的年齡,才開始給孩子讀書的,且這一讀,就持續了3218天。在這近9年的時間裡,父親那心無旁騖的陪伴閱讀,成就了女兒一生的精神富足。
  • 女兒是不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
    都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我也看到過好多爸爸特別寵女兒的,女兒只要一撒嬌天上的星星都想幫女兒摘下來。可是我家的卻例外,老公脾氣很暴躁希望孩子順著他的意思,女兒剛上初中12歲,可能是到了叛逆時期吧,不是那麼聽話。只要到周末家裡就不得消停,我寧願天天上班耳根清淨。
  • 每個被女兒打扮過的明星爸爸,看起來都「美」了不少
    等到自己也有了女兒後才知道,對於孩子爸爸來講:這件棉襖要麼出現在夏天,要麼在冬天漏風。因為沒有幾個爸爸能逃過女兒的「花式折磨」——之前鄧超曬出小花妹妹給自己梳妝打扮的照片,配文:總有一天會死在小花妹妹手裡
  • 每個女兒都是爸爸的天使
    表情令人浮想聯翩……被女兒打扮過的爸爸,沒有辣眼睛,只有更辣眼睛。穿著柔軟,他以己之柔韌,為女兒遮風擋雨,給她最貼心的呵護。穿著堅硬,他以己之剛強,為女兒衝鋒陷陣,給她最溫暖的庇護。每個幸福女兒的背後,都站著一個溫暖陪伴的爸爸。
  • 這個代駕司機孤身珠海打拼,卻讓4個女兒都考上了大學!秘訣是……
    陳師傅的家在北方一個小縣裡,爸爸是一位包工頭,收入穩定,70年代的「四件套」——單車、鐘錶、縫紉機、收音機應有盡有,在那個年代算是大戶人家。家裡五兄弟姐妹,吃的喝的都不愁,還能上學堂,可以說是贏在起跑線上。然而,有一天放學回家,他覺得不對勁,進屋一看,媽媽、哥哥姐姐眼眶泛紅,一問才知道,爸爸身體不好,去世了。
  • 你明明就是在笑我,都沒停過
    我們不會笑,除非忍不住。不得不說這部動漫是真的很對人笑點。由於這個意外實在是過於沙雕,連女神阿克婭都忍不住當著和真的面笑了出來。和真看到一表正經的女神都嘲笑自己,心裡暗暗不爽。當女神說「神界規定你可以任意選一樣東西來隨你一起轉生」,聽到這句話時,我們的「人渣真」嘴角瘋狂上揚並說「那就選你來和我一起轉生吧」。幫隨著女神的絕望,一場異世界的另類冒險就此展開了。
  • 山東一43歲父親為陪女兒學英語用英語賣水餃
    他擀著餃子皮 大聲說英語   提起丁向前,泰安市溫泉路附近的鄰居們都認識,43歲的硬漢每天抱著小學英語課本不肯撒手,沒事就在水餃館裡吼英語。「你找會說英語的水餃師傅,得朝這個胡同往東走。」   「I like the GreatWall,我喜歡長城。長城,the GreatWall。」透過玻璃窗,記者看到一個皮膚黝黑的男人。
  • 一位單親爸爸的育兒經歷:親愛的女兒,謝謝你成為爸爸的女兒
    直到女兒從病床上醒來哭喊著要媽媽的時候,他才突然清晰地認識到:妻子走了,他沒了老婆,孩子沒了媽媽,嚎啕大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啊。2、單親爸爸育兒記2016年,我接觸到了這個特殊的家庭,此時這個女孩剛上高一。
  • 為什麼家有女兒的爸爸都是女兒奴,心理學家這樣回答
    但是好像小李更疼女兒,沒事總會聽到他訴說女兒的趣事,兒子的卻很少聽到他提起。有的同事好奇還會問他,你怎麼很少聽到你說兒子啊!小李總會說,那小子可調皮了,別給我添亂就謝天謝地了,還是女兒好,體心。生孩子還是女兒好啊!經常聽到很多人說想生兒子,覺得女兒沒兒子好。兒子可以傳宗接代啊,女兒大了早晚的別人的。可是,既然兒子比女兒好,為什麼不是疼兒子多過女兒嗎?
  • 為幫女兒度青春期單親爸爸想要再婚
    可如今女兒進入青春期,面對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的變化,林偉束手無策,更不知如何處理,近日他向女報《依菲驛站》求助,主持人依菲為她分析解答。  我跟妻子原本是一對恩愛夫妻,結婚十餘年,從未紅過臉。可幸福不長,女兒5歲時,妻子因車禍去世。事發突然,我一時接受不了,妻子去世後的一個月裡,我整天悶在家裡喝酒。
  • 爸爸的愛讓女兒更安心
    01在我家女兒心怡兩歲多的時候,有一天吃過晚飯,家裡實在太悶熱。我就帶她出去到小區裡散散步,在我們前面走著一個和我家女兒差不多大的女孩。她是和爸爸媽媽一起散步的。這個孩子興衝衝的跑在前面,一會摸一下腳下的小石子,一會兒觀察一下路邊的小樹。忽然孩子似乎有了新的發現,趕緊叫到「爸爸媽媽,你們快過來看看呀!」她的爸爸媽媽趕快走了過去,三個人蹲在那裡研究著什麼……過了一會兒,爸爸一把把女兒抱了起來,舉得高高的。孩子立即哈哈大笑起來,媽媽則站在旁邊樂呵呵的看著他們父女倆。
  • 女兒考上清華快遞小哥哽咽 女兒心中爸爸最帥
    女兒考上清華大學,家裡最開心的就是爸爸陳經偉。身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快遞小哥,陳經偉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女兒,鄉親們很驚喜。從收到好消息的那一刻開始,陳經偉激動得好幾天沒睡著。「請鄉親們吃飯,打包行李準備陪女兒去北京報到,網點是一天也不能停的,所以專門請了人來幫忙。」昨天,將女兒送到清華大學門口,匆匆合了張影,看著女兒走進校園的背影,陳經偉有不舍,更充滿了期待。
  • 發現女兒早戀,這個爸爸的做法刷爆朋友圈!
    女兒所在的高中,是武漢市最牛的學校,她所在的班,也是令許多家長羨慕的高分班。當年女兒考進這所學校時,贏得了許多羨慕嫉妒的目光。開學之初,在是否住校這個問題上,我和女兒有了一次小小的爭執。我提出和她媽媽租房陪讀,女兒強烈反對:「我不是犯人,不需要你們看著。」最後,我妥協了,女兒自控能力挺強,這一點我是有自信的,初中時我就沒怎麼管過她學習,一切都憑她自覺。
  • 單親媽媽的絕境:有人曾以500元一天的價格為女兒「租爸爸」
    秒鐘,就有一名新生的嬰兒在這個國家呱呱墜地。 作為消失在專業機構與部門權威統計之外的單親母親的一種,未婚媽媽無論在社會輿論還是在個人的物質精神狀態上都是這個都市新增弱勢群體裡的「重災區」。4年前,在藝術機構工作的未婚媽媽樂子就給自己即將要迎來的生育事業做了一份報表,時間、經濟、心理等成本標進表格,攥著手裡的10萬元存款,她為自己設計好了一切,包括Plan B和Plan C。
  • 女兒一天能讀幾百頁的英文原版書!這位爸爸總結了7個方法
    女兒沒有整塊的時間,就利用各種碎片時間,早晨起床、晚上睡前、回到家吃飯前、甚至利用上洗手間的間隙,一有空就讀,加起來大概耗時一天多就讀完了,閱讀速度讓我都感到吃驚。我一方面與她溝通交流書中的內容和細節看她是否讀懂了,另一方面也觀察和思考她是如何快速讀完這些英文原版的?
  • 徐冰:從天書到地書
    有些很像「文字」卻不能讀(《天書》),有些明明不是文字卻誰都能讀(《地書》),其背後都有著共同之處:對知識等級的挑戰以及抹平地域文化差異的嘗試。天書——首頁、內頁展示地書——對話軟體裝置(細節)2007從/天/書/到/地/書「藝術重要的不是它像不像藝術,而是能否給人們新的看事情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