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著名節目主持人李詠因鼻咽癌病逝,50歲;
2018年9月,國家一級演員、相聲演員師勝傑因胰腺癌病逝,65歲;
2018年9月,內地搖滾樂歌手臧天朔因肝癌病逝,54歲;
2017年6月,央視節目主持人肖曉琳因直腸癌轉移在美國病逝,55歲;
2015年11月,44歲的央視前女主播方靜由胃癌轉到肝癌,因醫治無效在臺灣病逝。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癌症患者
現實生活中,事業成功的社會精英群體往往與壓力、競爭、勞累、焦慮相伴。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下,人的免疫系統就會失衡,各種疾病乘虛而入,導致一些重大疾病的發生,特別是癌症的突發。
因此維持免疫系統的平衡對於保護人體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要想維持健全平衡的免疫系統,除了調整工作生活狀態、加強鍛鍊外,積極進行免疫系統細胞強化幹預已成為當今不少成功人士的首選。
免疫系統三大功能
免疫防禦:識別和清除外來入侵的抗原,如病原微生物等,使人體免於病毒、細菌、汙染物質及疾病的攻擊。
免疫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發生突變的腫瘤細胞、衰老細胞、死亡細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防止腫瘤的發生。
免疫均衡:通過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調節使免疫系統內環境保持穩定。
機體最好的醫生就是自身的免疫力,而在免疫系統中發揮主力軍作用的就是免疫細胞的工作能力。維持旺盛的免疫細胞,機體自然會活力滿滿。
什麼是免疫細胞?
免疫細胞是指參與免疫應答或與免疫應答相關的細胞。包括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單核/巨噬細胞、NK細胞等 ,在人體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可以清除抵抗入侵機體的病毒、細菌,還可以消滅體內的衰老、死亡、變異及腫瘤細胞等。所以說免疫細胞不僅在維護著機體的日常健康發揮積極作用,在抗癌抗衰方面亦起到一定的貢獻。
但是在人生的整個旅途中,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免疫力、免疫細胞都會不斷的衰退。
年老以後,機體將不再能像從前那樣「抵抗感染」,免疫力的弱化也讓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
20歲,免疫細胞數量和活性達到高峰;
40歲,免疫細胞活性和數量衰減加速,只剩20歲的一半;
70歲,免疫細胞活性和數量只有20歲時的1/10,免疫細胞的數量和質量每天都在不斷下降!
如果這個時候能夠及時補充衰退、減少的免疫細胞,也就是將自己健康的免疫細胞在體外經過擴增培養後再回輸於自體,提升免疫力,加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改善亞健康狀態,同時在一些惡性疾患中還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的作用。
免疫細胞療法其被公認為是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之後的第四種腫瘤治療方法,也是目前生物醫學治療中比較推崇的一種治療方法,尤其在聯合治療方案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人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天起,免疫力是一個曲線上升的過程,而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開始走下坡路,如何讓機體保持旺盛的精力,不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情緒,充足的睡眠,還可以採取回輸健康旺盛的免疫細胞,留住它們,讓生命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