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科學網」↑關注我們!
我們這個領域前國際巖石力學主席Hudson教授曾經給青年學子寫過八句忠告:
Qualities required of a young rock mechanics/rock engineers in order to develop into a famous person:
1.Work hard, especially try working very hard over short periods.
2.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ne principle is worth a million details.
3.Look at all rocks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m-why do they look the way they do. There is a reason for everything.
4.Travel as much as you can and talk to as many rock mechanics people as you can.
5.Write as much as you can on the subject. Teach if you can –the teacher learns the most.
6.Find a good wife. You will lead a happy life if you can work together with your wife.
7.Think independently. New ideas are new ideas-by definition. Eventually you will find that your sub-conditions will do the work by itself.
8.Follow your heart, no necessarily the money.
J.A.Hudson, 20 Oct. 2002.
話說當時聽老先生講這八句忠告,我還在讀研究生,有些話並不是理解地很透徹。歲月荏苒,每隔一段時間,我都要反覆咀嚼這幾句話,每次都有新的領悟。
第一條,努力工作,特別是注意短時間段內努力工作,打攻堅戰,我是深有體會的。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年365天都能高效率地工作,但我們如果能保證哪怕是一個月,一個星期盯著一件事,心無旁騖,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學習如此,備課如此,做實驗,寫論文亦如此。
第二條,理解基本的理論。前兩天我跟我的學生討論,學生的工作進展不錯,但跟他的討論過程中我明顯發覺他對巖石力學,土力學的不少基本概念還不是很清楚,在論文上的表述就是含混不清,就想著矇混過關。這是不應該的。所以,我建議我的學生,在你大量讀文獻paper的時候,要經常回頭學習理解教科書上的基本概念,理論。這樣才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第三條,其實講的是觀察的重要性。任何研究都始於大自然的現象。發現問題的本領比解決問題更難得。
第四條,講的是要多交流。要做一個open的人。最近參加一個學術會議群。群主是歐洲某大學著名教授。他也說過類似的觀點:要想科研做得好,就要跟高手過招,全世界的高手。
第五條,講的是要勤動筆。要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我跟我的學生講,看文獻必須要記筆記,不做筆記等於白看。另外,這裡的勤動筆,還包括要能寫,能發表論文。能寫論文,會寫論文,永遠是個優點,這一點要理直氣壯。另外,這裡老先生還強調了教學的重要性。這一點我也是深有體會。認真教學,受益無窮。當然這裡的teach可能還包括願意分享自己觀點的意思。不要以為告訴別人自己的觀點,想法,甚至知識,自己會吃虧。其實恰恰相反,你得到的會更多。
第六條,這裡講的其實是如何處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關係。聰明的人一定會儘量兩者兼顧。生活不只科研和工作。
第七條,獨立思考。人的潛意識對發現新的ideas起很重要的作用。張益唐在後院發現小鹿的故事就是一個例子。這聽起來有點懸。其實任何ideas或靈感都是長期艱苦思考的結果。張益唐的小鹿或牛頓的蘋果只是一個觸動抑或一個噱頭罷了。
最後一條,體現的是一種精神或情懷。錢這個東西,沒有不行,太執著於它會讓人的內心頹廢,失去鋒芒。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自王善勇科學網博客。
連結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1095439.html
微信號:sciencenet-cas (←長按複製) 或長按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