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有一種感覺,在平時工作的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非常的漫長,可是到了節假日的時候,卻感覺自己什麼都沒做,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其實,這都是人類的一種心理幹預,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實際上時間的長度並沒有什麼變化,即使是有變化,這種變化我們也是感覺不到的,因為它需要千萬年的時間,才會有一定的顯現。
地球一天的時間是固定的嗎?
通過研究,科學家發現,在恐龍時代裡,地球上一天的時間大約在23小時10分-23小時20分左右,平均每隔100年,地球上的時間就會慢0.02秒,於是,演化到今天,地球上一天的時間便是大約24個小時,更加準確一點來說,是23小時56分4秒。
這個變化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地球作為太陽系中的一員,它圍繞著太陽運動,同時,地球的引力也讓月球圍繞著它進行運轉,不過,月球同時也受到太陽的引力影響,最終,地球便受到了來自於月球和太陽的潮汐作用,伴隨著能量的消耗,地球的自轉周期也就越來越慢了,經過上億年的變化,才成了如今的模樣。
什麼是日長輪迴?
從1755年開始,科學家們發現每隔一段時間,地球上就會出現一些異常的現象,比方說「自帶導航」系統的鴿子會突然迷路,同時,地球上的無線電波也會在這個時候受到幹擾,後來,科學家們發現竟然與太陽的運行周期有關。
伴隨著太陽的磁極變化,地球上的磁場也會受到影響,整個過程可以看作是一條正弦曲線,在這條曲線接近開始和終點的時候,磁場的變化就會越來越強烈,而在這條線中間,則是相對平穩的,地球上也不會發生什麼異動。因為整個變化過程周期性非常的明顯,所以,科學家便將這種現象稱作「日長輪迴」。
日長變化有哪些規律?
上文中我們說過,地球一天的時間變化,與太陽有著很大的原因,根據《科技日報》6月6日的報導,我國科學家發現,日長變化也是有規律性的,平均每隔8.6年的時間,日長變化就會迎來一次的「輪迴」,地球的磁場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通過多年的觀測,我國科學家表示,日長變化的振蕩極值時刻和地球磁場的快速變化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每當一周期的「輪迴」快要結束的時候,地球的磁場就會出現異動,極有可能與地球內部的物理現象有關。
說起來,我國科學家總結出這條規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一共分析了過去57年裡日長變化的數據,並且最終通過計算機建模分析,最終總結出了「8.6年一周期」的日長變化規律,這項結果也同樣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之上。
未來地球一天時長為多久?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都會擔心,地球上一天中的時間長短變化,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呢?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科學家也表示,人類是感覺不到的,除非過了上億年的時間,未來的人類考古的時候,才會發現時間變化的差異。
伴隨著月球一點點的遠離地球,地球的自轉也會逐步減慢,再過一億年,地球上一天的時間或許就可以接近25個小時,那個時候我們的日曆或許要就重新編寫了,一年的天數也會因此發生變化。
科學家表示, 再過3-4年,本輪日長周期就要結束了,這意味著,在未來1-2年之內,伴隨著日長周期走進尾聲,地球磁場也會再次發生明顯的變化,科學家們也打算利用好這次機會,好好地研究一下地球磁場和地球內部之間的關係,希望可以推動天文地球動力學的應用和發展。
參考消息
科技日報6月6日文章《一天並非24小時,日長變化每8.6年「輪迴」一次》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