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漢語熱」持續升溫 中文課堂備受學子青睞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近年來,丹麥的「漢語熱」持續升溫,目前已有13所中學正式開設了中文課程,還有更多的學校在籌備中。日前,新華社記者走訪了哥本哈根市剛剛開設孔子課堂的尼爾斯中學。

  尼爾斯中學是一所有60年歷史的天主教中學,地處哥本哈根市中心地帶,教授從小學6年級(第6個學年)到高中(11-13年級)的教育課程。自2011年11月起,該校在6-10年級開設中文必修課,並在高中部開設中文課程作為選修外語科目。學校目前共有640名學生,其中485名學生正在接受中文教育。

  校長多特·恩格爾介紹說:「5年多以前,我跟我們學校的創始人理察·施彭格在比利時見到了他在魯汶大學擔任中文教授的一個朋友。我們當時就談到了在歐洲開始中文教育的重要性。」

  恩格爾說,學習語言是重要的,學習另一種文化及其看待和理解事物的方式是尼爾斯中學的教育核心之一。她說:「學生們將面臨很多的機遇和挑戰,語言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文化智慧。通過學習一門外語,或者作為一名交換生去感受異國的文化,這些都能讓你開始了解當地人的思維和風土人情。」

  中文對絕大多數丹麥學生而言是一個全新的語系,從漢語拼音發音到漢字筆畫,他們都需要比學習其他外語接受更多的訓練。為了給學生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的氛圍,學校把中式的大紅燈籠、京劇臉譜、中國結、書法等極具中國特色的裝飾融入教室的設計當中。

  「我們的生源很廣,除了丹麥學生,在丹麥長大的中國人和外國移民也是一部分。當然中國學生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在學習中文上有一定的優勢。但丹麥學生缺少這類學前教育,因此我們必須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我們儘量為他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使他們能感受到中國,就像居住在中國一樣,」中文教師陳建書說。

  據介紹,丹麥學校裡的中文教師不僅有多年漢語教學經驗,同時還具備良好的丹麥語溝通能力。在中文初級班授課的廖東告訴記者:「我的學生大都在12歲到16歲之間,因此我會採取一些他們喜歡的、比較有趣和創造性的教學方式。」

  除了大部分丹麥學生之外,一起聽課的還有一些外籍學生。學生們對學習中文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情。課堂氛圍非常活躍,學生們用中文積極地發言和討論。也許發音不是那麼標準,但是他們都在不斷地糾正和練習。

  廖東說:「孩子們對中文的喜愛超乎我的想像。即使是一些低年級學生,他們都已對中國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這裡,師生們沒有年齡、文化、宗教的界限,學習和交流語言文化是共同的追求。學生們互相學習,互相借鑑,互動積極,反映出尼爾斯中學培養和發展文化智慧的教育宗旨。

  正在讀高一的揚尼克·奧弗高說:「我想我們可以學到很多。不僅僅是語言上,中國的文化教育跟我們非常的不一樣。學習中文對我們而言是個全新的體驗,如果能把在丹麥學到的知識和在中國學到的東西結合起來,那是非常棒的。」

  奧弗高的同學也興奮地告訴記者:「我去年冬天去了中國,那是一次令人激動的經歷。中國很偉大,跟丹麥真的很不一樣。明年下半年我還會去中國兩次……我愛中國。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特殊文化氣息的國度。」 (記者楊敬忠 報導員吳波)

相關焦點

  • 漢語熱在全世界持續升溫 中文教材贏得國際市場
    漢語熱在全世界持續升溫 中文教材贏得國際市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9日 17:03 來源:青年時訊 對於北京國際郵電局的工作人員來說,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近幾年國外學習漢語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每年平均寄往海外的漢語教材達到20餘萬件,高峰時,每天有約6000公斤的教材從這裡運往海外,尤其是進入2007年,漢語學習材料的需求量激增,專家認為,漢語教材大量寄出境同國際「漢語熱」持續升溫密不可分。
  • 澳大利亞「漢語熱」如何持續深入
    澳大利亞「漢語熱」如何持續深入  中文已成為澳洲第二大語言  步入21世紀以來,澳大利亞「漢語熱」持續升溫,說漢語的人數不斷增多。澳大利亞統計局發布的實時人口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29日,澳洲人口約為2502.2萬,比之前預測的21世紀中葉達到2500萬人口提前了32年。澳洲人口增速如此之快,亞裔移民尤其是華人移民發揮了重要作用。
  • 漢語熱在日本升溫 中日雙語互譯電子辭典熱銷
    中新網7月18日電 隨著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25周年,雙方的文化經貿交流日益加深,今年中日間的貿易總額還首次突破了1000億美元大關,而且2008年北京將舉辦奧運會,2010年上海將舉辦世界博覽會,帶動了漢語熱在日本持續升溫,並由此帶動了具有中文檢索功能的中日雙語互譯電子辭典的熱銷。
  • 「漢語熱」持續升溫 孔子學院助力國際中文教育發展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隨著外國民眾對中文及中國文化的熱情持續升溫,國際中文教育蓬勃發展。多位孔子學院負責人及外國知名漢學家認為,國際中文教育將會繼續升溫,孔子學院對國際中文教育的持續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中文學習需求與日俱增多位孔子學院負責人及外國漢學家看好國際中文教育發展前景。
  • 漢語熱持續升溫 聽聽外國學生和中文的故事
    瑞士伯爾尼中國語言專家中文學校(China Specialist)校長談捷給《學中文》版發來了一封推薦信。她在信中寫道:「我想推薦3名學生的中文作文。他們是38歲到61歲的成年人,平時工作很忙,在工作之餘堅持學習漢語4年,這非常不容易。
  • 全球「漢語熱」持續發酵 投資中文等於投資未來
    不只為一時興趣 更是為今後發展 投資中文等於投資未來  日前,美國金融大亨吉姆·羅傑斯的女兒快樂·羅傑斯(Happy Rogers) 因為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引發網友熱議。羅傑斯在新書《最富足的投資》中直言,讓兩個女兒學習中文是一項「投資」。
  • 雙語:「漢語熱」在印度持續升溫
    據新華社12月21日報導,印度的教師正努力學習這些內容,以滿足持續升溫的漢語學習熱情。   據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統計,目前印度有20所大學開設中文專業,其中8所大學開設中文專業,大約有2000名印度學生主修中文,而全國範圍內學習中文的人數已接近2萬人。
  • 漢語熱不斷升溫 漢語電子辭典在日本暢銷
    漢語熱不斷升溫 漢語電子辭典在日本暢銷   中新社東京七月七日電 隨著中日經貿、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日本的漢語熱不斷升溫,由此帶動了具有漢語檢索功能電子辭典的熱銷。  據日本媒體報導,電子辭典在一九九九年曾達到四百萬臺的銷售高峰,此後連年下降,預計今年只有二百五十萬臺。
  • 中文成英語新詞最大來源 中式英語折射時代特徵
    第1頁:《泰晤士報》教英國讀者學漢字第2頁:全球3000萬老外正在學漢語第3頁:中國式英語受海外青睞   [提要] 隨著中國農曆新年的來臨,《泰晤士報》在頭版舉行「中文猜謎」活動,連續數日教英國主流社會學漢字。目前全球至少有3000萬人正在學習漢語,中文詞彙也成為英語新詞彙最主要來源。
  • 丹麥年輕人青睞中文
    本報訊(記者劉坤喆)記者從丹麥駐華使館獲悉,越來越多的丹麥中學和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丹麥年輕人現在熱衷於學中文。根據丹麥科技創新部的最新調查,2010年還只有131名丹麥學生在大學裡註冊中文課程,到了2011年,這一數字已變成540名。
  • [視點]全球掀起漢語熱(圖)
    漢語熱在韓國和日本也在升溫。韓國已有近200所大學開設漢語課程,漢語考試已被正式列入韓國外語高考科目;日本現有超過200萬人學習漢語,開設漢語課的高中數量從1986年的46所增加到2003年的475所。在歐洲,馬箭飛說,法國政府十分重視漢語教學,不斷增設漢語教師的職位,還專門設置了漢語督學職務,以負責指導全國中小學的漢語工作。德國去年將漢語納入許多州的中學會考科目。
  • 漢語熱背後是「中國熱」
    事實上,不僅僅是法國,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及與世界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合作交流的增加,「漢語熱」已經成為全球潮流。2005年,美國只有200所中學開了漢語課,學中文的孩子只有2萬人,10年後,學漢語的人數已經有40萬。俄羅斯目前已有123所教育機構開設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總人數達1.7萬人,漢語還將在2018年納入俄羅斯中學的9年級國家期末考試體系。
  • 「中文熱」在法升溫速度令人始料不及
    在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的今天,「中文熱」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法國也不例外。但「中文熱」在法國的升溫速度卻是令人始料不及,讓記者頗感吃驚。不久前,記者因去外地出差購買機票,到記者站附近的一個售票處諮詢票價。
  • 全球「漢語熱」迎來全盛期:如果想領先別人,那就學習漢語吧
    這是2006年,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對「漢語熱」的評論,而來自國家漢辦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除中國(含港澳臺)之外,全球學習使用漢語的人數已逾1億人。   漢字的神奇之處在於,一個孩子只要熟練掌握三千個左右的漢字,就可以毫無障礙的閱讀報紙,即使有詞彙上的缺失,也可以「望文生義」猜中一二。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持續升溫 科技賦能
    持續升溫,大有可為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天津師範大學校長鍾英華表示,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也是促進民眾相知相通、交流互鑑、消除障礙、彌平鴻溝、達成心靈共鳴、實現發展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抓手,「國際中文教育在當今時代大有可為」。   切實的數據為鍾英華的判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 俄羅斯掀起漢語熱:制定義務教育漢語教學大綱、機場全屏中文
    俄羅斯掀起漢語熱:制定義務教育漢語教學大綱、機場全屏中文 陳琛/中國青年網 2017-11-16 13:36
  • 普通話成澳大利亞第一通用外語 漢語熱持續升溫
    沈天華女士在課堂上  沈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墨爾本好幾個地區只有一家中文學校,現在是一個區有三、四個中文學校,這種學校的不斷湧現,更能夠感受到學習中文的孩子越來越多,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很多的澳大利亞本地的全日制英文學校,也把中文作為必修語言,「其實在澳大利亞很多學校都有第二外語,以前更多的第二外語是義大利語,或者德語、法語,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有這麼多的學校把中文,特別是普通話作為必修的第二語言,而且在各個學校當中
  • 讓全世界都能說中文,Lingo Bus打造高品質中文課堂
    紐西蘭亨德森中學的中文課堂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漢語教材總編審劉洵認為,面對低年齡段的漢語基礎學習者時,更需要結合學生需求和漢語的實際使用情況編寫教材其中文教材對標美國外語教學委員會(ACTFL)和國內YCT兩大標準,並結合海外兒童學習規律進行二次研發,充分保證了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和系統化。與此同時,Lingo Bus也通過教學培訓和資格認證進一步提高了在線中文師資標準。Lingo Bus負責人蘇海峰表示,未來將通過更多有趣好玩的在線教學方式,為全世界的小朋友打造「高品質」的中文課堂體驗。
  • 丹麥「中文熱」升溫 已有13所中學開設中文課程
    據丹麥廣播公司2日報導,中文在丹麥越來越流行。目前已有13所丹麥中學開設中文課程,還有更多的學校準備開設中文課程。  報導說,幾乎沒有年輕人懷疑學習中文是個很好的選擇。最近,來自丹麥各地30多所中學的校長組成的代表團已經從中國返回丹麥。校長們對開設中文課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 「用中文理解中國」——漢語學習在印度悄然升溫
    20多名大學生選手經歷筆試答題、才藝表演、中文自我介紹、回答評委提問等環節,訴說自己的「中文情緣」。如今,數萬印度人學習漢語,因為看到中印經貿、人文交流帶來的諸多機遇。  【「學了中文機會更多」】  今年,孟買大學孔子學院首度「榮列」第17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印度預選賽四個賽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