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漢語熱」在印度持續升溫

2020-12-17 新東方網

  Popular Chinese Internet memes and current Chinese terms like 「Let’s go, mantis shrimp!」, 「WeChat red packet」, and 「cashless payment」 are being added to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across India, as Indian teachers try to update learning materials to meet the mounting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Chinese, xinhuanet.com reported on Dec. 21, 2018.

  「皮皮蝦,我們走」「微信紅包」「無現金支付」等等這些風靡中國的這些網際網路現象以及網絡流行語正成為印度漢語教科書的內容。據新華社12月21日報導,印度的教師正努力學習這些內容,以滿足持續升溫的漢語學習熱情。

  Statistics from the Chinese Embassy in India show that Chinese language is currently taught in 20 Indian universities, eight of which offer Chinese as a major. Around 2,000 Indian students are majoring in Chinese in India, while the number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across the whole country has reached nearly 20,000 people.

  據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統計,目前印度有20所大學開設中文專業,其中8所大學開設中文專業,大約有2000名印度學生主修中文,而全國範圍內學習中文的人數已接近2萬人。

  「From the Confucius Institute’s undergraduate courses and weekend classes for Chinese language lovers to Chinese classes in commercial training schools, people are showing greater passion for learn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said an Indian teacher, Mei Li (Chinese name), who teaches Chinese in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Mumbai.

  在孟買大學孔子學院教中文的印度教師美麗(中文名字)說,「從孔子學院的中文本科班,到周末興趣班,以及社會上開辦的一些商業培訓班,人們學習漢語的熱情越來越高」。

  「In the past, we didn’t have enough students, but now our challenge is that the textbooks are not fresh enough, so I decided to compile a new textbook on Chinese language,」 said Mei Li, who disclosed that she had incorporated many hot topics on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opular Internet culture in the book.

  「以前是學生不多,但現在我們面臨的挑戰是教材內容不夠新,因此,我決定自己編一本教材。」 美麗表示,在新編的教科書裡,她選擇了很多中國社會發展中的熱點話題,以及流行的網際網路文化現象。

  Mei Li is not the only person in India who has compiled a Chinese textbook to help people better learn Chinese and understand China. A young man, Chinese name Tang Hanming, has also created learning materials in Hindi and Indian dialects to enable Chinese language lovers who don’t understand English to learn Chinese more conveniently.

  美麗並不是印度唯一一個編寫中文教科書幫助人們更好地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的人。一位中文名叫唐漢明的年輕人還用印地語和印度方言製作了學習資料,讓那些不懂英語的漢語愛好者更方便地學習漢語。

  Tang was taught Chinese in China, and now works in a Chinese-funded enterprise in Mumbai. In his spare time, he promotes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local area and runs a local Chinese language training school.

  唐曾在中國學習漢語,目前在孟買一家中資企業工作,業餘時間在當地推廣漢語,並開辦了一家漢語學習培訓班。

  「In India, people usually use the textbooks compiled by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Headquarters (Hanban), which are written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However, some learners don’t understand English, so we have to teach them in Hindi or even some local dialects,」 explained Tang.

  「通常,印度漢語教學用的都是中國孔子學院總部(漢辦)的教科書,這也是漢語考級使用的標準教材,一般是中英文對照講解,然而,一些漢語愛好者和學習者不會說英語,這樣只能用印地語甚至一些方言講解,我們就試著編了一些簡易的印地語和印度方言漢語學習教材。」

  Chinese is one of the working languag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 and is one of the most spoken languages in the world, explained a professor from the Center of Chinese and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at 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 in New Delhi. He said that the rise of 「Chinese fever」 in India is the natural result of China’s growing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fluence around the world, and especially one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ontinually deepening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in recent years.

  位於印度新德裡的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傑表示,漢語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又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隨著中國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持續擴大,尤其是近年來中印兩國經貿人文交流不斷深入,印度人對漢語和中國的興趣自然也呈現升溫態勢。

相關焦點

  • 漢語熱在日本升溫 中日雙語互譯電子辭典熱銷
    中新網7月18日電 隨著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25周年,雙方的文化經貿交流日益加深,今年中日間的貿易總額還首次突破了1000億美元大關,而且2008年北京將舉辦奧運會,2010年上海將舉辦世界博覽會,帶動了漢語熱在日本持續升溫,並由此帶動了具有中文檢索功能的中日雙語互譯電子辭典的熱銷。
  • 漢語熱在全世界持續升溫 中文教材贏得國際市場
    漢語熱在全世界持續升溫 中文教材贏得國際市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9日 17:03 來源:青年時訊 對於北京國際郵電局的工作人員來說,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近幾年國外學習漢語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每年平均寄往海外的漢語教材達到20餘萬件,高峰時,每天有約6000公斤的教材從這裡運往海外,尤其是進入2007年,漢語學習材料的需求量激增,專家認為,漢語教材大量寄出境同國際「漢語熱」持續升溫密不可分。
  • 「漢語熱」在印度升溫 20所大學開設中文課
    幾年中快速發展壯大,印華中文學校成為印度「漢語熱」的一個縮影。「因為漢語,我這個農村青年徹底改變了命運」伍莎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看到了漢語在中印經貿、文化交流等領域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印華中文學校的學員大部分是商務人士、教師和中學生。
  • 澳大利亞「漢語熱」如何持續深入
    澳大利亞「漢語熱」如何持續深入  中文已成為澳洲第二大語言  步入21世紀以來,澳大利亞「漢語熱」持續升溫,說漢語的人數不斷增多。澳大利亞統計局發布的實時人口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29日,澳洲人口約為2502.2萬,比之前預測的21世紀中葉達到2500萬人口提前了32年。澳洲人口增速如此之快,亞裔移民尤其是華人移民發揮了重要作用。
  • 漢語熱不斷升溫 漢語電子辭典在日本暢銷
    漢語熱不斷升溫 漢語電子辭典在日本暢銷   中新社東京七月七日電 隨著中日經貿、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日本的漢語熱不斷升溫,由此帶動了具有漢語檢索功能電子辭典的熱銷。  據日本媒體報導,電子辭典在一九九九年曾達到四百萬臺的銷售高峰,此後連年下降,預計今年只有二百五十萬臺。
  • 丹麥「漢語熱」持續升溫 中文課堂備受學子青睞
    近年來,丹麥的「漢語熱」持續升溫,目前已有13所中學正式開設了中文課程,還有更多的學校在籌備中。日前,新華社記者走訪了哥本哈根市剛剛開設孔子課堂的尼爾斯中學。  尼爾斯中學是一所有60年歷史的天主教中學,地處哥本哈根市中心地帶,教授從小學6年級(第6個學年)到高中(11-13年級)的教育課程。
  • 「用中文理解中國」——漢語學習在印度悄然升溫
    她自稱堅持自學中文三年多,給幾名印度孩子當中文家教。  樂客西和馬龍來自古吉拉特中央大學,申請了中國政府的獎學金項目,2016年前往北京學習中文一年,拿到國際漢語標準能力考試五級證書,而最高為六級。  留學體驗讓樂客西意猶未盡:「印度和中國文化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除了北京,我去了西安,還有河南很多地方;為了體驗中國高鐵,我專門去了趟天津。」
  • 漢語熱背後是「中國熱」
    事實上,不僅僅是法國,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及與世界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合作交流的增加,「漢語熱」已經成為全球潮流。2005年,美國只有200所中學開了漢語課,學中文的孩子只有2萬人,10年後,學漢語的人數已經有40萬。俄羅斯目前已有123所教育機構開設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總人數達1.7萬人,漢語還將在2018年納入俄羅斯中學的9年級國家期末考試體系。
  • 漢語熱持續升溫 聽聽外國學生和中文的故事
    媒體筆下的「漢語熱」,在他們身上是實在而鮮活的。來自國家漢辦的數據顯示,進入本世紀以來,許多國家的漢語學習需求呈「井噴式」增長。2016年法國約5.2萬名中小學生在學漢語,是2004年的500多倍。隨著全球開設漢語課程的教育機構迅速增加,學員規模持續擴大,各國民眾對中國語言文化的關注度逐漸提升。山東財經大學外派漢語教師劉召明在土耳其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幾年間,深切地感受到當地學漢語情況的變化:「在我所教的學生中,他們選擇學漢語的一個重要考量是會增加就業機會。」
  • 倫敦掀起「漢語熱」:遠郊出現中英雙語幼兒園
    最近,遠在英國倫敦,一家中英雙語幼兒園成立。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近日,一所英中雙語教學幼兒園在倫敦東南遠郊的佩茨伍德(Petts Wood)開辦,並選擇在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當天舉行成立發布會,讓參與者有機會現場體驗「包粽子」。報導認為,這顯示中文教學在英國的影響已超越華人社區和市中心地段,開始走向英國的基層社區層面。
  • 「中文熱」在印度持續升溫,但TA在印度更受歡迎!
    據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的數據,目前印度全國學習中文人數約2萬人。關於在印度要怎樣才能學習中文這個話題,在美國的知乎(Quara)論壇上就有熱心網友作了詳細回答。印度「中文熱」的潮流可以追溯到1921年。那一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創辦印度國際大學,激發了印度人對中國和漢語的興趣。不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印度的漢語教學陷入沉寂,直至近年悄然升溫。
  • 印度已做好開戰準備?邊境局勢迅速升溫,局勢持續極端化
    這段時間,印度邊境衝突持續升溫,局勢一再惡化,如今的印度更是日漸猖狂,不僅明目張胆挑釁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鄰國,更是公開密切聯繫美國、俄羅斯兩個大國,加強軍事採購,對於邊境衝突問題,大有大動幹戈之意。而對於美國和俄羅斯而言,印度一直都是軍售主要對象,而且印度每次軍購都是軍火大單,於美國於俄羅斯而言,都是「一塊肥肉」。因此面對印度邊境衝突,需要大量武器裝備以及軍需補給,美國更是大言不慚,全力支持印度。但是在印度防寒服方面,美國雖然慷慨支援20000件,但是就印度方面的說法,這些防寒服都是「二手貨」,雖然無法辨認消息真假,但是對於美國曾經放言支援印度的態度來說,也算點到為止。
  • 全球「漢語熱」持續發酵 投資中文等於投資未來
    英國愛丁堡大學雙語研究中心教授安東內拉·索拉切如是說。  羅傑斯在新書《最富足的投資》中提到:「為了有助於女兒在生活以及未來的投資活動中獲得成功,我已經做到讓她們領先一步了。她們的中國家庭教師,一直用漢語普通話與她們溝通交流。我們移居到亞洲,以便她們能夠進入中文學校。」在羅傑斯看來,學習中文不只是興趣使然,而是為子女的未來發展所做的「投資」。
  • 局勢持續升溫!印度對外透露一項重大計劃:特種部隊已完成集結
    由於莫迪政府公布的「農業法案」,搞得印度30餘萬農民集體抗議,截至目前,這場持續10多天的抗議行動仍在繼續,農民們高舉「莫迪下臺」、「打倒莫迪」等旗幟,要求莫迪給個說法。在過去的這十幾天時間裡,警民多次大打出手,最終導致印度公路和鐵路等交通路線被堵死。
  • China Hot · 漢語熱
    同學們想看什麼文章都可以在最下面寫「寫留言」處積極留言喔(眨眼)~  「中國文化熱」在世界各地不斷升溫。新一輪「漢語熱」已在全球興起。2019年底全球已有近百餘國家的2300餘所高校開設了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超過3000萬人。  為什麼會出現漢語熱?漢語熱的背後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因素在起作用?這是很多人十分關注的問題。  第一,經濟的力量。
  • 「漢語熱」持續升溫 孔子學院助力國際中文教育發展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隨著外國民眾對中文及中國文化的熱情持續升溫,國際中文教育蓬勃發展。多位孔子學院負責人及外國知名漢學家認為,國際中文教育將會繼續升溫,孔子學院對國際中文教育的持續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中文學習需求與日俱增多位孔子學院負責人及外國漢學家看好國際中文教育發展前景。
  • 普通話成澳大利亞第一通用外語 漢語熱持續升溫
    澳洲《移民時報》社長兼總編郎景超先生在澳洲從事華文媒體工作多年,他在布裡斯班和墨爾本都居住過,在接受記者的連線採訪時郎景超表示,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華人移民的增加、澳中關係的深化,直接推動了漢語熱的升溫,「我覺得中文熱升溫反映了現在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越來越大,而且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對世界的經濟,特別是對澳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且澳中兩國之間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繫是非常的密切
  • [視點]全球掀起漢語熱(圖)
    漢語熱的背後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因素在起作用?這是很多人十分關注的問題。首先,經濟的力量。經濟的全球化必然帶來世界範圍內各種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國經濟的良性發展是漢語熱最重要的催化劑。其次,政治的力量。中國社會政治穩定,除了經濟上的奇蹟以外,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與世界上許多國家都不同,這對於一些漢語學習者來說也是一種吸引力。
  • 漢語熱的背後:漢語熱等於中國軟實力的增強?
    □張志洲 《世界知識》2006年第11期背景與理由如果說中國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年的英語熱,表明了中國走向世界的堅定願望,那麼最近幾年來興起的世界性漢語熱,則體現了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開始顯示對於世界的日益深入的影響力。
  • 夾在「漢語熱」與「英語瘋狂」之間
    近日國際多處掀起漢語熱,中國許多媒體都紛紛報導,據估計,目前全球學習漢語人數已達3000萬,一百個國家的2300所大學正在教授中文,而直接到中國學習者也已超過10萬人。  這熱潮,可謂中國在推廣與其經濟發展相適應形象的一番文化業績。對全人類長期文化衝擊與糅合確實有其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