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熱」在印度升溫 20所大學開設中文課

2020-12-16 中國日報網

印華中文學校總裁伍莎(右)與學員展示她本人編寫的漢語教材。記者苑基榮 攝

「你好!請介紹一下自己!」印度孟買市中心維瓦大廈10層的一間教室裡,傳來熟悉的中文對話。這是印華中文學校在孟買的一處培訓機構,走在教室、辦公室和走廊,隨處可見中文教科書和中國結。在面積不大的教室裡,學員們坐得滿滿當當,正在聚精會神學習漢語。

一襲色彩鮮豔的紗麗、一臉燦爛的笑容,印華中文學校總裁伍莎向本報記者講述了她與漢語結緣的故事。

「『伍莎』這個名字在印地語裡的意思是『早晨』,『印華』在印地語裡就是『中文』的意思」。「我是2007年初次接觸漢語的,當時因為個人興趣我選擇在印度德裡大學中文系學習中文,那時很多身邊的朋友對我的這個決定感到詫異。」

那為什麼還要堅持學習中文?「因為我看到印度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在不斷增長、旅遊文化交流也越來越熱,對中文人才的需求一定會越來越多。」伍莎2010年從新德裡移居到孟買,之後就創辦了自己的中文學校。

印華中文學校從開班時僅有6名學生,到如今已在新德裡、孟買、古爾岡、浦那4個城市開設了18所分校,擁有30多名教師和1000餘名學員。幾年中快速發展壯大,印華中文學校成為印度「漢語熱」的一個縮影。

「因為漢語,我這個農村青年徹底改變了命運」

伍莎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為看到了漢語在中印經貿、文化交流等領域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印華中文學校的學員大部分是商務人士、教師和中學生。從中文學習者到教學者,伍莎經歷了個人身份的華麗轉身,也見證了印度人對中文學習的態度轉變,「我真切地感到,中文正受到越來越多印度人的歡迎」。

為了能讓當地更多人了解中文,伍莎還悉心編寫了一本漢語教材。這本書設置了7天的課程,講述一名印度女孩因為中文學習而與一名中國男孩成為好朋友的故事,配以漢字、漢語拼音、英文解釋和卡通形象。

2016年,伍莎陪兩名學生赴雲南參加了「漢語橋」比賽。2017年,印華中文學校承辦了「漢語橋」賽事,今年伍莎也成為在印度舉行的「漢語橋」比賽的評委。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印度人像伍莎一樣加入到漢語學習和教學的隊伍中來。阿西2005年開始學習漢語,目前在印度德裡大學擔任講師。「之前我沒想到漢語在印度會這麼熱。現在大家都認識到,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漢語會越來越有用。」

阿西在德裡大學開設漢語初級班和高級班,初級班學員大部分是學生,高級班學員主要是公司職員,「因為與中國做生意,這方面有很強的需求」。除了漢語教學,阿西還兼職為印度政府和大企業做翻譯,說著他還找出為印度財政部長做翻譯時的照片給記者看。

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寶鋼印度有限公司上班的車間主管哈爾斯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哈爾斯告訴本報記者,之前自己曾一個人前往中國做小商品生意,在做生意的時候學會了漢語,也正是因為會漢語,後來被聘為寶鋼首位印度籍員工,如今已是車間主管的他感嘆:「因為漢語,我這個農村青年徹底改變了命運。」

尼赫魯大學中文系教授狄伯傑從事中文教學多年。他告訴本報記者,印度原來只有尼赫魯大學、德裡大學等幾所大學有中文系,近幾年,很多學校都開設了中文系,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以尼赫魯大學中文係為例,2015年,該系有中文教師12名,本科生、碩士生以及博士生150餘名。而當年他進入尼赫魯大學學習時,中文系每年只招10名學生。

「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

據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的數據,目前印度約有20所大學設有中文課程,8所設有中文專業,在校生中學習漢語專業學生約2000人,印度全國學習漢語人數約2萬人。

印華中文學校學員阿迪亞·帕塔克學習漢語已有5年。帕塔克的父親在中國鄭州做生意,為幫助家族企業拓展在中國的業務,父親希望他學習漢語。「印中是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印中貿易往來會越來越多,掌握漢語就能有更多的機會。」帕塔克說。

近年來赴華經商、學習的印度人數量大幅增加。中國政府也向印度提供了許多赴華學習機會。根據中印兩國政府籤署的文化教育交流協議,國家留學基金委向印度每年提供100個獎學金名額;國家漢辦除提供孔子學院獎學金外,同時還向印度學生提供「南亞師資班」項目,為更多印度學生赴華學習提供便利。此外,國家漢辦每年舉辦的「漢語橋」比賽深受印度學生的喜愛,今年約有160名印度學生參加「漢語橋」比賽,效果良好。

狄伯傑認為,越來越多的印度人熱衷學習漢語,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兩國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中國企業在印度拓展市場,急需印度本土人才,特別是懂中文的人才,很多印度年輕人看到了其中的機會。狄伯傑說:「中國企業想走出去,而印度也需要中國的資金、技術,雙方互補性強。」

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對本報記者表示,語言是人們相互溝通的橋梁,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他認為,印度興起「漢語熱」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隨著中國實力增強,漢語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二是中印往來不斷增多,更多人希望藉助漢語更好地與中國開展交流與合作;三是中印文化交流歷史淵源深厚,很早就頻繁開展相互語言學習和交流;四是中印關係前景可期,語言交流將增進中印文化深度融合和互鑑;五是「印度的『漢語熱』也體現了當前市場需求,學習和掌握漢語給印度青年人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相信『漢語熱』將促進中印兩國人文交流,為兩國人民搭建友誼的橋梁」。

在印華中文學校的採訪結束時,伍莎把自編的教材作為禮物贈送給了記者,「印中之間有多方面的合作,兩國年輕人未來也會更多地到對方國家學習彼此的語言和文化,不斷加深對彼此的了解。我相信,我們的交流會一直延續下去,印中關係將越來越緊密」。(記者苑基榮)

相關焦點

  • 雙語:「漢語熱」在印度持續升溫
    「皮皮蝦,我們走」「微信紅包」「無現金支付」等等這些風靡中國的這些網際網路現象以及網絡流行語正成為印度漢語教科書的內容。據新華社12月21日報導,印度的教師正努力學習這些內容,以滿足持續升溫的漢語學習熱情。
  • 漢語熱在全世界持續升溫 中文教材贏得國際市場
    漢語熱在全世界持續升溫 中文教材贏得國際市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9日 17:03 來源:青年時訊 對於北京國際郵電局的工作人員來說,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近幾年國外學習漢語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每年平均寄往海外的漢語教材達到20餘萬件,高峰時,每天有約6000公斤的教材從這裡運往海外,尤其是進入2007年,漢語學習材料的需求量激增,專家認為,漢語教材大量寄出境同國際「漢語熱」持續升溫密不可分。
  • [視點]全球掀起漢語熱(圖)
    據美國現代語言學會提供的數據,在美國3000多所大學,開設漢語課程的有近800所。由中美兩國政府合作開發的「乘風」網絡漢語教學軟體,即將通過網際網路進入美國中小學。在東南亞,學習漢語的人約為160萬,漢語教師近2萬人。據介紹,在東南亞各國,開設漢語的大學有102所,中小學2500所,人數達130萬人;各類社會培訓機構500多所,參加培訓的人數接近20萬。
  • 「用中文理解中國」——漢語學習在印度悄然升溫
    宋詞朗誦《水調歌頭》、扇子舞《茉莉花》、武術表演「耍長棍」……3月底一個周末,印度孟買大學校園內,一場中國味濃濃的比試上演。  20多名大學生選手經歷筆試答題、才藝表演、中文自我介紹、回答評委提問等環節,訴說自己的「中文情緣」。如今,數萬印度人學習漢語,因為看到中印經貿、人文交流帶來的諸多機遇。
  • 漢語熱不斷升溫 漢語電子辭典在日本暢銷
    漢語熱不斷升溫 漢語電子辭典在日本暢銷   中新社東京七月七日電 隨著中日經貿、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日本的漢語熱不斷升溫,由此帶動了具有漢語檢索功能電子辭典的熱銷。  據日本媒體報導,電子辭典在一九九九年曾達到四百萬臺的銷售高峰,此後連年下降,預計今年只有二百五十萬臺。
  • 中領事訪埃及法魯斯大學中文系 冀學生學好中文
    法魯斯大學副校長馬格達教授在會談中詳細介紹了該校近幾年來與中方有關大專院校交流合作的情況以及該校成立中文系以來中文教學情況。他提到,4年前,法魯斯大學與北京語言大學籤訂相關合作協議,迄今已有300多名中國學生到法魯斯大學學習。
  • 丹麥「漢語熱」持續升溫 中文課堂備受學子青睞
    近年來,丹麥的「漢語熱」持續升溫,目前已有13所中學正式開設了中文課程,還有更多的學校在籌備中。日前,新華社記者走訪了哥本哈根市剛剛開設孔子課堂的尼爾斯中學。  尼爾斯中學是一所有60年歷史的天主教中學,地處哥本哈根市中心地帶,教授從小學6年級(第6個學年)到高中(11-13年級)的教育課程。
  • 「中文熱」在法升溫速度令人始料不及
    但「中文熱」在法國的升溫速度卻是令人始料不及,讓記者頗感吃驚。不久前,記者因去外地出差購買機票,到記者站附近的一個售票處諮詢票價。接待我們的中年男士用法語耐心地向我們介紹著各種票價與出行辦法,我與同事邊聽邊用中文議論著票價是否合適,就在我們說到票價還是偏貴時,這位法國辦事人員突然冒出一句中文,「這個票價不算貴,可以買。」這讓我與同事不約而同地相互一笑,驚喜之餘,頗感意外。
  • 漢語熱在日本升溫 中日雙語互譯電子辭典熱銷
    中新網7月18日電 隨著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25周年,雙方的文化經貿交流日益加深,今年中日間的貿易總額還首次突破了1000億美元大關,而且2008年北京將舉辦奧運會,2010年上海將舉辦世界博覽會,帶動了漢語熱在日本持續升溫,並由此帶動了具有中文檢索功能的中日雙語互譯電子辭典的熱銷。
  • 漢語熱背後是「中國熱」
    事實上,不僅僅是法國,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及與世界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合作交流的增加,「漢語熱」已經成為全球潮流。2005年,美國只有200所中學開了漢語課,學中文的孩子只有2萬人,10年後,學漢語的人數已經有40萬。俄羅斯目前已有123所教育機構開設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總人數達1.7萬人,漢語還將在2018年納入俄羅斯中學的9年級國家期末考試體系。
  • China Hot · 漢語熱
    同學們想看什麼文章都可以在最下面寫「寫留言」處積極留言喔(眨眼)~  「中國文化熱」在世界各地不斷升溫。新一輪「漢語熱」已在全球興起。2019年底全球已有近百餘國家的2300餘所高校開設了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超過3000萬人。  為什麼會出現漢語熱?漢語熱的背後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因素在起作用?這是很多人十分關注的問題。  第一,經濟的力量。
  • 2020盤點 | 天津漢院&Preplingo中文課年終成績單,請查收
    大家熟知的Preplingo中文課是天津國際漢語學院旗下面向海外華裔青少年設立的中文教學項目,目前主要開設「幼兒中文啟蒙課(4-5歲)」、「HSK漢語水平考試培訓課」、「少兒中文入門課」以及「小學語文海外學」四大核心課程。
  • 全球「漢語熱」期待孔子學院可持續發展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趙超 吳晶)9日在京開幕的第三屆孔子學院大會為與會者帶來一個好消息:截至目前,全球已建立孔子學院249所,比去年新增47所,孔子課堂總數也達到了56個。這樣的數字意味著,「漢語熱」並不是一時興起,隨著孔子學院的可持續發展,漢語將被不斷傳播並保持熱度。
  • 澳大利亞「漢語熱」如何持續深入
    澳大利亞「漢語熱」如何持續深入  中文已成為澳洲第二大語言  步入21世紀以來,澳大利亞「漢語熱」持續升溫,說漢語的人數不斷增多。澳大利亞統計局發布的實時人口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29日,澳洲人口約為2502.2萬,比之前預測的21世紀中葉達到2500萬人口提前了32年。澳洲人口增速如此之快,亞裔移民尤其是華人移民發揮了重要作用。
  • Lingo Bus交出一周年成績單 向海外華人子女推中文課
    與此同時,Lingo Bus正式對外推出海外華人子女中文課,幫助海外華人新生代學習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Lingo Bus是VIPKID 旗下在線少兒中文學習平臺,於2017年8月成立,為5-12歲的全球小朋友提供在線中文教育。
  • 2018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漢語熱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8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漢語熱 2018-05-07 10:44 來源
  • Lingo Bus交出一周年成績單 面向海外華人子女推出中文課
    與此同時,Lingo Bus正式對外推出海外華人子女中文課,幫助海外華人新生代學習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Lingo Bus是VIPKID 旗下在線少兒中文學習平臺,於2017年8月成立,為5-12歲的全球小朋友提供在線中文教育。
  • 夾在「漢語熱」與「英語瘋狂」之間
    近日國際多處掀起漢語熱,中國許多媒體都紛紛報導,據估計,目前全球學習漢語人數已達3000萬,一百個國家的2300所大學正在教授中文,而直接到中國學習者也已超過10萬人。  這熱潮,可謂中國在推廣與其經濟發展相適應形象的一番文化業績。對全人類長期文化衝擊與糅合確實有其積極性。
  • Lingo Bus推海外華人子女中文課,三年內付費學員將達5萬人
    與此同時,Lingo Bus正式對外推出海外華人子女中文課,幫助海外華人新生代學習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Lingo Bus採用主題故事教學法,結合多種識字法的理念,鼓勵孩子在閱讀中認知漢字,最終實現自主閱讀,在閱讀中繼續學習。
  • 韓國明日新聞:「漢語熱」使中國成亞洲教育中心
    中國正制定計劃,將本國名校培育成與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齊名的高等學府。  前不久,北京大學與美國耶魯大學籤署了研究生院層面的交流協定,在中國便可拿到耶魯大學的學位。與過去不同,北大在宿舍和課程上進行了特別安排,留學生和中國學生共同生活,增加了彼此的交流機會。中國大學與外國大學在本科層面上的交流更加頻繁。位於上海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中在校生的20%為外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