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上,家長慢一點,孩子才能跑得更快

2020-10-03 春花育兒

教育這件事,父母要擁有「慢下來」的智慧

現在的家庭孩子是重點,往往都是父母干著急,孩子不著急,父母領著孩子在前面跑,孩子慢慢騰騰地追,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達不到家長的期望,或者是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出現問題。

其實在成長的路上,父母如果能先學會慢下來,孩子才能跑得更快,所有的成功都需要時間累積,教育孩子,經營婚姻,提升自我都不是速成的。

這些事情都很複雜,需要我們慢下來,用心感受,帶著積極的情緒去做才能一點點達到想要的結果。

尤其是在教育這件事上,父母要有「慢下來」的智慧,有的時候正是家長的焦慮和不接納,讓孩子的問題變得嚴重起來。

在家長的眼中孩子沒有小事,稍微出點問題就很擔心,一下子想到他們將來就更焦慮,然而很多事情都是因為父母的過度擔心顯得很嚴重而已。

事實上如果家長能夠懂得先去試著接納孩子的問題,理解他們所思所想,然後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行為的發展,說不定問題自然而然就會化解。

當孩子出現問題之後,第一時間是父母先穩定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太擔心太緊張,然後再處理孩子的問題。



有問題就需要解決,但解決的方式卻有很多種,可以是雷霆萬鈞的速戰速決,也可以是潤物無聲地慢慢化解。

「相信什麼,什麼就會發生」在孩子教育上這句話也成立,如果父母能夠相信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那他們就會最終自己找出辦法,而如果父母不相信,覺得一切都要替孩子出主意甚至包辦,那孩子就會變成一個沒有能力的人。

家長的信任是能夠通過表情和語氣傳遞給孩子的,情緒是流動的能量,能夠給孩子力量。

有的時候並不是問題有多嚴重,而是父母的焦慮和擔心讓問題變得嚴重,孩子其實是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的,他們也希望家長能夠給他們機會成長。

只要能夠看到孩子,並且相信他們,很多時候他們自己就能做得很好。只要有了好的開端,事情就會逐漸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家長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做的就是一個耐心的聆聽者,讓孩子把心裡話說出來,然後再給他們意見。

幫助孩子化解不舒適的情緒,陪著他們度過不開心的時間,慢慢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讓孩子學著從問題中累積經驗,將其轉化為資源,更好地為成長提供幫助。



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著急,要有耐心慢慢地等待孩子自己轉變,而不是急著想要將問題處理完。最關鍵的就是先處理好情緒,然後再解決問題。

著急的父母永遠都把重點放在事情上,會忽略孩子的情緒和狀態,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認為是孩子不懂事,認為他們總是給父母找麻煩,但如果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就會發現,他們並非是故意的,只有先處理好情緒,事情才能更好更順暢地解決。

想要更好地讓孩子成長,首先要接納他們的錯誤,承認孩子的情緒,並且在其中找出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先揚後抑,這樣孩子就能更好地聽取父母的意見,從而讓彼此在更加和諧的氛圍中將問題解決。

如果父母一上來就不問對錯地先把孩子批評一通,不僅不利於後面的教育,而且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不理解對親子關係的傷害是最大的,即使家長有再完美的解決方法,孩子也未必會接納。

這個過程中不應該是父母做主導,要讓孩子自己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家長只是輔助地給意見和引導,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從事情中累積經驗更好的成長。



綜上所述,在遇到問題之後,家長根據以下幾個步驟不僅能更好地處理問題,還能讓孩子更快成長:

接納

接納當下已經產生的問題和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努力做好的部分,而不是只看到他們問題的部分。

放下心中好孩子的標準,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那就將重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而不是埋怨孩子不懂事,認為他們故意找麻煩。

在事情發生之後,接納問題,接納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進行後續的活動。

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想要讓事情有圓滿地解決,首先要做的是處理好自己和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儘可能多地描述事情並且釋放出自己的情緒,這樣才有助於之後客觀冷靜的思考。

家長先放下對孩子完美的期望,不要認為他們應該怎麼做,而是抱著發現的心態去看到孩子在這次事情中做得好的地方,看到他們和過去相比的改變和進步。

肯定

肯定情緒,肯定動機,肯定做得好的地方,然後和孩子共同探討需要改進的地方。肯定能夠讓對話始終保持在積極的方向,只有這樣才能雙方都能處在更好的狀態中將問題解決。

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堅持相信和看見,看見他們行為背後的情緒和動機,每個生命都具備自發向上成長的潛能。

相關焦點

  • 毅力越強,力量越大,孩子就會跑得更快更遠!
    在這麼激烈的競爭社會中謀生存圖發展,起跑慢了一秒就等於輸了一輩子。於是,為人父母者都忙開了,孩子一出生就使勁兒給他餵高營養的東西,希望他快高長大;孩子剛會爬沒幾天,父母就急著想讓他學走路,不是讓他坐學步車,就是扶著孩子站起來,千方百計想要孩子比其他孩子早學會走路;孩子會走會跑會說話了,父母就把注意力轉移到讀書、學技能方面,什麼提前學習班,什麼提早識字班,還希望孩子棋琴書畫,樣樣都是能手。
  • 越慢越快:媽媽慢一點,孩子成長才能快一點,留白思考是樂趣
    首先,「慢一點」,允許孩子花費多點時間來消化,給孩子「慢慢來」的成長期。當孩子反覆提問的時候,我們要理解他們的理解力構建過程,不要在回答的過程中訓斥他們,當孩子不停問一個問題,或者循環地問多個問題的時候,意味著他還沒有搞懂,需要懂了他才有安全感,所以我們要耐心、再耐心地用孩子的語言來解釋,可以嘗試舉生活中的小例子來幫助他理解,時間長一點也沒關係,他可以慢慢來。
  • 孩子遇到問題,找出解決辦法不是最關鍵的
    成長路上,家長慢一點,孩子才能跑得更快教育這件事,父母要擁有「慢下來」的智慧現在的家庭孩子是重點,往往都是父母干著急,孩子不著急,父母領著孩子在前面跑,孩子慢慢騰騰地追,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達不到家長的期望,或者是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出現問題。
  • 慢一點,就快了
    對孩子說話,語氣緩一點,慢一些,他能聽得更明白,說一遍就行;上課的時候,講得慢一點,清晰一點,學生就能懂得更透徹一點,講兩遍興許就可以;做家務的時候,速度慢一點,聽聽音樂,聞聞花香,也能做出五星級酒店的感覺;做報表的時候,慢一點,仔細一點,把每一個字符用你的目光欣賞一遍,就不會有返工的懊惱;
  • 越野跑訓練之2:如何跑得更快!
    這三種訓練技巧以提高速度方面特別有效: 增加速度鍛鍊:從節奏跑到"屁流",這些鍛鍊可以幫助你跑得更快。 專注於技術:良好的狀態可以幫助防止受傷,提高您的跑步效率。
  • 德約科維奇調侃穆雷新髮型:頭髮少跑得更快了
    作為蒙特卡洛的常住居民,小德算是有了一點「主場之利」。他已在這裡備戰了10天,做足了體能上的儲備。儘管紅土上的戰績不如納達爾,小德依然很有信心:「在塞爾維亞,以前我們只有紅土場地,我就是在那種地方成長起來的。」  但是在阻擊納達爾之前,小德有可能先碰上另一位勁敵穆雷。穆雷最近理了個板寸頭,似乎想要向師傅倫德爾全面看齊,大有在紅土賽季從頭再來之勢。
  • 孩子犯錯不一定是壞事,家長巧用「有效失敗」,助寶貝更快成長
    文章/熊二編輯/月月每個孩子都是一路磕磕撞撞的走來的,成長路上總是不免要犯下一些錯誤,面對孩子愛犯錯誤的小毛病,每個家長都會感到困擾,孩子犯錯了怎麼辦?一邊怕打了會讓孩子內心受到傷害,另外一邊又怕不打孩子的話他們的這些臭毛病就一直改不了。
  • 家長教育孩子學會放手,孩子多經歷挫折,成長的路上需要絆腳石
    現在孩子就像珠寶,被家長捧在手心,不敢亂碰。孩子到長大需要經歷的事情有很多,要經歷爬行、走路、上學等。孩子每一步看著都很簡單,但是對孩子卻是很難的一大步,有些家長心疼孩子,很多都幫助孩子做,但是孩子早晚也要學會,造成孩子學東西比別人慢,在同學之間也會顯得格格不入。
  • 靜夜思 | 有時候,慢一點,也許會更快
    我最經常的狀態是,耳朵上掛著耳機聽著歌,手裡拿著書,另一隻手拿著手機各種刷,偶爾再吃點喝點東西。 因為失眠,我曾練習冥想,試圖讓自己專注安靜。但我發現,即便閉上眼睛,我都很難安靜下來,感覺堅持了一個世紀,一看表才過了五分鐘。 我以為自己很有效率,自己的大腦很靈活可以一心多用,其實可能每一樣都沒有做好。
  • 慢跑者的馬拉松如何才能跑得更快
    但大部分跑步速度都很慢,平常訓練不夠快,比賽時也快不起來。大家很想知道如何在訓練中實施更快的訓練,以提高馬拉松時間。跑量是跑好馬拉松的幾個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如果我們跑了很多慢速訓練,我們就會變成這樣:一個慢速跑者。改變的辦法很簡單,增加積極的速度訓練,可以極大地促進我們的體能,堅持這樣的訓練方法,能讓我們在比賽日看到令人興奮的結果。
  • 顧遠:做到這一點,家長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長
    家長與孩子共同制定規則,一起成長「共同制定規則是家長與孩子一起成長的一種有效方式,」顧遠表示面向未來的學習對學習者也提出了要求,例如自由與責任觀的建立。作為自主學習的基礎,孩子應該從小就養成合理的自由與責任意識,家庭教育必須跟上。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成長路上有煩惱,家長應注意開導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成長路上有煩惱,家長應注意開導熊孩子總是令人很煩惱的,而有些熊孩子是真的「熊」,不僅調皮還不聽話,當父母告知孩子這樣做不對的時候,孩子也明知不對,但是還是不聽父母的,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也是煩惱的不得了,但是孩子這樣也是有原因的,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
  • 人物|創業者陳振傑:每天都要跑得更快一點
    就這樣,轉專業考試「相對熟悉一點」的陳振傑如願以償進入嶺南學院。在本科同學陳碩看來,陳振傑就是個典型的金牛座,「工作狂吧,事業心很強。」陳振傑一頭扎進嶺南學院,「覺得有用的東西都報一報,出國也好,校會也好。」參與的事情多了,幾乎每天都是在各項任務的deadline中度過。商科的競爭不可謂不激烈,每周一個的小作業都要寫二三十頁,「每周打字要打一百多頁兩百多頁都很正常。」
  • 我們的每一點付出,都會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留下痕跡
    現代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有寶寶的家庭都希望能夠給自己寶寶最好的教育。很多家長都在認真觀察自己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對某一方面有興趣,那麼就會及時地給孩子報一個興趣班。許多家長都很樂意陪孩子去學孩子感興趣的課程,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從一開始的小白,到最後能完整完成作品,其中的快樂,大部分媽媽都能感受到。鋼琴升級、舞蹈獨立表演、一幅幅精美的繪畫、一段口才流利的演講……每一個小孩的成長時刻,媽媽都用心記錄著。
  • 《陪孩子終身成長》:自我覺知,家長的成長,才能促進孩子的成長
    家長為了孩子殫精竭慮,無所保留的付出,總覺得這樣孩子即使不會感恩戴德,起碼也會努力奮進。可結果通常卻不盡人意,孩子的成績和生活不見起色,親子關係卻一度緊張。長此以往,這種模式又會投射到孩子的行為習慣,思維模式、情緒處理方式以及和他人的相處模式上,潛移默化的在工作和生活中造成一定困擾。
  • 聰明家長的做法——每個優秀孩子成長路上,家長必須學會的
    會上明確表示,學生作業是學校教學管理的一環,讓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讓無數家長心累的批改孩子作業,最終還是成為了一種回憶。但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家長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肩上的擔子依舊很重。家長在不批改孩子作業之後,怎樣才能讓你的孩子與眾不同,脫穎而出呢?
  • 孩子成長的路上,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快樂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一樣。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很多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補習班,而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孩子願不願意,快不快樂?
  • 時間可以走得慢一點嗎?畢業季,這群孩子對幼兒園萬分不舍
    又是一年「畢業季」,一群天使般的孩子即將告別幼兒園的愉快生活,惜別教師,離別同伴,邁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梯。為了給孩子們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杭州和睦幼兒園大班的畢業季系列活動,開啟了。感恩最美遇見在大班《走進小學》主題活動開展中,和幼大班的孩子們進行了「小小禮物表真情」的主題班會活動。
  • 學校老師就是孩子學習成長路上的「分段式共享家長」
    育鄰夢學校老師就是孩子們學習成長路上的「分段式共享家長」。學校老師嚴格的講就是孩子們學習成長曆程中的「分段式共享家長」,教導孩子學習成長原本是家長的核心職責。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單個家庭對孩子都在成長教導已經遠不能滿足孩子綜合平衡發展的需要,於是家庭教師、私塾老師、學校老師等一眾「共享家長」就應運而生了。學校老師就是當前社會中最大的智力勞動共享群體,也就是孩子們學習成長路上的「分段式共享家長」。
  • 小學數學題「誰跑得快」難倒眾家長 有人戲謔CPI跑得最快
    問:誰跑得最快?誰跑得最慢?」小學二年級寒假作業上的一道題目,難倒了合肥市民朱先生。他上網求助時,網友紛紛支招,有人給出答案「CPI跑得最快」。這樣的題目很雷人眼看快開學了,市民朱先生在幫兒子檢查作業時遭遇尷尬,這道空著的數學題讓他這個家長費盡腦汁也解答不了。小學生的題目連家長也做不出,這讓朱先生感到「很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