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是&34;,但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可謂是難上加難。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疫情引發美國大企業的破產潮,比2009年金融危機的情況更糟糕。
截止8月17日,資產超過十億美元的45家企業申請了破產,而在2009年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申請破產的企業有38家。
企業自身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更不用說求職者了。
然而,有人畢業即失業,也有人剛畢業就能夠年薪百萬。
華為的&34;計劃,前段時間被媒體翻來覆去的報導。
他們的優秀無需過多贅述,有些人會好奇,我中華之泱泱大國,為什麼入選&34;計劃的是這些人。
這些天才少年身上,是否有何共同之處?
首先,他們的學歷非常亮眼,都是博士畢業。
有人說,學歷不一定和能力掛鈎,但是這些人,他們都是在自身的學術領域鑽研頗深,並且有了一定學術成績的佼佼者。
四川大學畢業的劉大一恆,單是在研究生期間就已經發表了20來篇論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從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習交流,再到微軟亞洲研究員實習,這些人&34;在意的不是眼前的苟且,他們想徵戰的是星辰大海。
其次,翻看他們的履歷你會發現,他們的人生就是不斷在&34;。
就拿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姚婷來說,她參加過辯論隊,輔修過英語,去支過教、參加過各種全國性的賽事。
對於一般人來說,把一件事做好已經很難了,更遑論要向這些&34;一樣,平衡好自己的時間在各項活動和論文中收穫碩果。
你以為這些&34;生來就如此優秀嗎?其實並非如此。
比如拿到華為201萬年薪offer的張霽,相比其他人,他的起點並不算太高。
張霽復讀了一年才考上一所三本院校,後來考上了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的研究生,緊接著在2016年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
人生隨處皆可翻盤,單看你有沒有乘風破浪的勇氣。
你和這些&34;之間,還差了一個學歷和不斷&34;的魄力。